4.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简介

4.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自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率先推出渐变色健康码,通过集成多类健康数据,用健康码的不同色值来反映个人健康状况。在健康码的申请使用阶段,需要用户真实申报姓名、证件号、居住地址、健康信息、接触史等信息。除了这些信息之外,健康码系统还通过手机接入各类交通数据、支付数据等。据此完成下面的问题。
1.渐变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PRS B.GNSS
C.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D.RS
2.促使渐变色健康码在全国快速推广使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国家政策 C.科技 D.网络信号覆盖率
某游客驾车使用手机百度地图导航,其手机导航提示:“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热力图是百度地图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百度地图的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 )
A.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遥感技术(RS)
C.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4.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
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B.规划布局景区道路
C.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D.核定区域游客数量
山东诸城被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其中以角龙科恐龙为主。据研究,角龙科恐龙体型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有位恐龙爱好者,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绘制了中国恐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该角龙存在时期诸城的气候特征为( )
A.炎热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干燥 D.低温湿润
6.绘制中国恐龙分布图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 B.GPS C.GNSS D.GIS
河口锋是指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或水团之间形成的较为明显的类似于锋的界面,河口锋的位置受径流和潮汐影响明显。读长江河口锋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长江河口锋离河口距离最远的是( )
A.洪水期小潮 B.洪水期大潮 C.枯水期小潮 D.枯水期大潮
8.在对长江河口锋的研究中,可运用( )
A.GPS获取潮汐的运动规律 B.RS实时采集长江入海径流量
C.GIS分析浮游生物的分布 D.BDS跟踪河流水体的温度变化
2023年11月,美国墨西哥湾某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迅速找出泄漏点及时处理泄漏事故,石油公司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首先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分析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然后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叠合石油密度与海域位置,迅速找出了石油泄漏点。图示意11月9日和11月12日污染海域石油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本次石油泄漏事故的处理过程中,依次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GPS、RS B.RS、GIS C.GIS、GPS D.GIS、RS
10.石油泄漏点最可能是图中的( )
A.甲海域 B.乙海域 C.丙海域 D.丁海域
高位滑坡一般发生在斜坡的中上部,滑坡体运移位置远高于坡脚。高位滑坡的滑坡体重心高、势能大、速度快,往往造成极大的危害。四川盆地西部的熊耳山高位碎石土滑坡是内外综合地质作用的产物。下图示意熊耳山高位碎石土滑坡全貌。完成下面小题。
11.促使熊耳山高位碎石土滑坡形成的山体特征是( )
A.植被众多 B.岩层坚硬 C.低矮凸坡 D.高陡斜坡
12.导致熊耳山高位碎石土滑坡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有( )
①风化作用
②流水堆积
③地面震动
④断裂下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地理信息技术在防治熊耳山高位碎石土滑坡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熊耳山海拔 B.通过单一卫星遥感图预测灾害过程
C.通过无人机航测确定滑坡发生范围 D.通过全球导航系统发现潜在灾害体
当地时间2023年8月9日,美国夏威夷毛伊岛爆发山火。一般认为,夏威夷群岛中的岛屿是由一个固定不动的岩浆上涌通道所形成的火山喷发而成,随着板块移动,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岛。下图是夏威夷群岛岩石年代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根据夏威夷群岛火山年龄变化特点,请推断该地区地壳运动的方向( )
A.东南向西北 B.西北向东南 C.西南向东北 D.东北向西南
15.①地年降水量大于②其形成因素是( )
A.纬度、大气环流 B.地形、洋流 C.地形、大气环流 D.纬度、洋流
16.地理信息技术在火灾中的应用有( )
A.GPS——确定火灾强度
B.RS——找出火灾发生原因
C.GIS——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
D.GNSS——制定灾区重建计划
地理信息技术为干旱区划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下图为“山东省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气温和干旱等级分区分布图”,其中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山东省干旱等级相对较低的两个分区是( )
A.a、b B.b、e C.c、f D.a、d
18.干旱将导致农作物减产,要想及时获取农作物的受灾程度和受灾地点,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GNSS B.GIS、RS C.RS、GNSS D.RS、GIS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人类活动方面作用越来越大,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叠图分析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 B.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以上都不对
20.图示选定的区域最合适建设( )
A大型超市 B.高新产业园区 C.垃圾处理场 D.水源保护区
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大。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其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也越发突出。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RS确定地震震级 B.BDS确定震源深度
C.GIS获取救灾帐篷分布信息 D.GIS确定灾后重建选址
22.地质灾害发生时,灾区民众选择的自救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地震时寻找三角空间躲避 B.滑坡时向滑坡体下方逃离
C.泥石流时躲在大石头后面 D.崩塌时向两侧稳定区逃离
二、材料分析题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开幕后,众多球迷充分领略到了德国先进的交通技术。开赛前德国12个比赛城市,相继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控制系统,这种被称为“鲁尔示范项目”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能同时指挥多特蒙德和盖尔森基兴两个城市的交通。“鲁尔示范项目”首次将所有高速公路、联邦公路和乡村公路的交通信息联网,并提供多种服务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来自该地区的4500多个测量点,大部分是预埋在公路上的感应带。此外还有约200个电子眼,可以利用由太阳能驱动的激光探头测量交通流量和密度。全部信息采集点每小时能采集10万个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光缆被输送到埃森的示范项目调度中心,那里的50台中央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处理,提出最佳的交通管理建议。如果通往多特蒙德赛场的公路交通流量太大,交通管制中心便可用按钮改变交通信号,更改红绿灯控制,让球迷们改道。
(1)材料中所提到的“预埋在公路上的感应带”“电子眼”是此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中的( )。
A.数据输入设备 B.数据输出设备 C.数据传输设备 D.存储设备
(2)写出此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运行的工作流程。
(3)材料充分显示的GIS的优点是什么
(4)如果你是一个球迷,正在此区域奔向赛场的路上,你可以借助此系统得到哪些服务信息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火灾是生态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境因子。低强度森林火灾是指烧毁地面枯枝落叶层、草本植物及部分低矮树木的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更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述低强度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更新所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健康码的生成要经过把个人的信息收集、输入、储存、生成等过程,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C正确;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的简称,属第二代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技术,跟地理信息技术无关,A错误;GNSS主要是导航作用,与健康码的生成作用不大,B错误;RS是遥感系统,无法生成健康码,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促使渐变色健康码很快在全国推广使用的最主要因素是国家防疫政策的推动,B正确:交通和网络信号覆盖率,对快速推广有促进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A、D错误;科技是保障,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利用手机基站定位”,可知百度地图应该提示需要对车辆定位,使用的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说明需要对线路状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需使用GIS技术,D对。遥感技术(RS)不能定位、不能分析处理数据,A、B、C错。故选D。
4.答案:D
解析: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游客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规划布局景区道路,助力交通部门决策;找到人流量密集区和稀少区,评估区域商业价值,A、B、C不合题意;但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是不能核定区域游客数量,因为游客数量是不断变化的,D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该地该类恐龙体型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由此推之该角龙存在时期诸城森林茂密,且林木更新较快,据此进一步推知该角龙存在时期诸城的气候应该是温暖湿润,适宜林木生长更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RS(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图像信息,起到监测功能,A错误。GPS和GNSS都具有定位和导航功能,不能绘制图像,BC错误。GIS可将多方面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图像输出,故绘制恐龙分布图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GlS,D正确。故选D。
7.答案:A
解析: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河口锋距离海岸最远的时期是河水势力大于海水势力最多的时候,洪水期河水汇入比枯水期多,所以C、D两项错误;小潮比大潮时海水势力更弱,河口锋更容易被海水入侵而被推向河水来向地区,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潮汐的运动规律,A项错误;RS主要用于遥感,可以获取地表及其以上目标的各类信息,只能观测到入海径流量的变大变小了,而不能实时准确的采集长江入海径流量具体的数据,需要用到GIS进行分析才能获取,B项错误;GI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存储、分析与可视化,可以分析浮游生物的分布,C项正确;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和授时,不能跟踪河流水体的温度变化,D项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分析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使用的是RS技术,借助RS获取海域电磁波反射信息,确定石油密度,“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使用的是GIS技术,利用GIS图层叠加建立模型,确定石油泄漏点,故依次使用了RS、GIS技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D
解析:对比两日石油密度分布图,只有丁海域石油密度(均为3)都较大,甲丙石油浓度提高,说明石油向西北方向扩散,故石油漏点最有可能是图中的丁海域,D正确;甲的石油密度由1增至3,丙的石油密度由0增至1,说明甲和丙是被扩散的石油污染导致密度增加,AC错误;乙的石油密度均为2,较丁的石油密度小,是被扩散的石油所污染,B错误。故选D。
11.答案:D
解析:植被众多通常会增强山体的稳定性,减少滑坡的发生,A错误。岩层坚硬会使山体更稳固,不利于滑坡的形成,B错误。低矮凸坡势能相对较小,不利于高位滑坡的形成,C错误。高陡斜坡使得滑坡体重心高、势能大,容易形成高位滑坡,D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风化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为滑坡提供物质基础,①正确。流水堆积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滑坡的发生,②错误。地面震动可能会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引发滑坡,③正确。断裂下陷不是该滑坡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通过全球定位导航系统获取熊耳山海拔,且获取海拔信息不是防治滑坡的主要作用,且A错误。单一的卫星遥感图难以准确预测灾害过程,B错误。无人机航测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滑坡发生的范围,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C正确。全球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难以直接发现潜在灾害体,D错误。故选C。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位于太平洋板块上的夏威夷群岛是由一个固定不动的岩浆上涌通道所形成的火山喷发而成;根据图中火山岛的形成时间,西北最早,向东南形成年代越来越晚,最早形成的火山岛已经移动到西北部,可以推断该地区地壳运动的方向由东南向西北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答案:C
解析:根据纬度判断,夏威夷岛位于20°N附近,地处东北信风带,①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②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量小。故影响①地年降水量大于②的形成因素是地形、大气环流,C正确;与纬度、洋流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C
解析: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故可以确定火灾的位置,A错误;RS——主要功能是监测,故可以监测火灾影响的范围,B错误;GIS--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数据分析,可以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C正确;GNS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制定灾区重建计划,D错误,故选C。
17.答案:C
解析:读降水量分区、土壤含水量分区、气温分区及干旱等级分区可知,a对应数值分别是4、4、3,b对应数值分别是3、3、2,c对应数值分别是1、2、1,d对应数值分别是3、3、4,f对应数值分别是2、1、1。由材料“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可知,c和f两地数值最小,是干旱相对较低的地区。故选C。
18.答案:C
解析:由所学可知,植物受灾程度需要通过RS获取遥感图像信息,受灾地点的定位,需要GNSS,C正确;GIS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并提供对人类实践有用的信息,与题干要求不符,ABD错误。故选C。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分析与应用。根据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用途的不同,GIS是地图的延伸,可知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故选C。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分析与应用。注意图中所选地点的各类条件,结合选项中的建设项目要求进行分析,根据图中信息提示,选定的区域具备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的特点,则可知该区域适合建设水源保护区,D正确;垃圾处理厂一般选择在人口少,荒地较多的地区,且建设会破坏植被,离主要道路较近,方便垃圾运输,C错误;大型超市要求交通便利,应主要考虑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靠近文化区和环境优美的地区,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答案:D
解析:遥感主要用于获取面状地理信息,不能确定地震的震级,A错误;震源深度的确定需要分析地震波信息,BDS不能确定震源深度,B错误;GIS主要用于分析、处理地理信息,不能获取救灾帐篷分布信息,但可以通过分析确定灾后重建选址,C错误,D正确。故选D。
22.答案:A
解析:三角空间结构较稳定,地震时可以寻找三角空间躲避,A正确;滑坡时向垂直于滑坡体滑动的方向逃离,B错误,泥石流可能推动大石头,不能躲在大石头后面,C错误;崩塌时向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逃离,D错误。故选A。
23.答案:(1)A
(2)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输出。
(3)信息量大,更新快,应用范围广,提供服务种类多。
(4)可得到通往赛场的各条道路的交通信息,查询最佳路径,寻找方便的交通站点,查询停车场信息等服务信息。
解析:第(1)题,“预埋在公路上的感应带”“电子眼”是获取交通信息的装置,属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中的数据输入设备。第(2)题,GIS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信息采集、数据的存储、信息传输、地理信息处理分析和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第(3)题,主要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量大小、信息更新速度、应用范围、提供服务种类等。第(4)题,结合GIS的应用可知,利用GIS得到各条道路的交通信息、查询最佳路径、寻找方便的交通站点、查询停车场信息等服务信息。
24.答案:树木减少,光照增多,促进幼树的光合作用;地温增加,促进新植物发芽,延长生长期;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幼树的生长;减少病虫害;降低高强度火灾发生风险,提高幼树成活率;增强植物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物种更新。
解析:低强度和可控的山火通过燃烧,使林地内枯枝败叶等可燃物减少,有利于降低森林大火的发生概率;此外,高大树木减少或损伤,使得光照增多,促进幼树的光合作用,提高幼树的成活率;山火燃烧还可以杀灭害虫和鼠类,减少森林虫害和鼠害;低强度的山火烧毁部分老化森林,能够促进森林的天然更新,补充土壤肥力;同时可控山火可以清理出部分地表空间,促进灌木的生长,增强植物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物种更新,也为部分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改善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