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3)散文阅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3)散文阅读

资源简介

(3)散文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
考点1 散文的结构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散文考查的重点内容,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一般而言,对文章结构的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整体考查,即从总体上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线索、选材等;二是局部考查,即选择文中某一段落或句子,要求考生分析其在全篇结构中的作用。
考向1 分析行文思路
分析行文思路主要涉及以下几点:①结构的安排;②过渡穿插;③伏笔照应;④烘托铺垫等。
必备知识
行文思路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1.结构的安排
类型 特点
纵向思路 时间顺序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重在反映过程。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横向思路 总分式 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
对比式
纵横交错式
2.材料的组织
  组织方式主要包括: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或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变化(或认识过程)组织材料。
关键技法
分析散文行文思路的方法
1.审清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答题方向和答题区间等。
2.筛选信息,梳理行文思路。文章中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标志性语句,这些语句具有提示、总结、过渡等作用,且一般都与段落大意有关。这些标志性语句可分为三类:(1)中心句,包括全文中心句和局部中心句;(2)结构句,如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和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等;(3)特色句,指运用了一定表达技巧的句子,也包括结构较复杂的句子。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关键词句,分析概括文(段)意。通过概括每个段落的核心意思,分析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理出行文思路。
考向2 分析线索及作用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线索的类型和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些相似,具体可看“材料的组织”中的内容。
关键技法
寻找散文线索的三个角度
1.从标题入手。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了文章的线索,所以看标题中是否有关键词贯串全文。
2.从时空变化入手。记人记事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考生阅读时把这些词语串联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线索。
3.从事物入手。不少托物叙事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主旨。通常这个事物也会作为文章的标题,还会在文中反复出现。
分析线索作用的两个方面
1.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串全文;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2.内容方面。①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②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③揭示主题。
此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有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的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形象突出的作用等。
考向3 分析句段的作用
高考考查句段的作用,一般从两点入手:一是句段位置及其在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句段中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必备知识
散文中句段的作用
类型 作用
开篇 ①开门见山,点明主旨。②设置线索,引出下文。③曲笔入题,设置悬念。④埋下伏笔,铺垫照应。⑤设置疑问,引人深思。⑥修辞开头,富有文采。⑦侧面入笔,含蓄自然。
中间 ①承上启下。②由叙述转向议论。③由写景(正面)转向抒情(反面)。④层层深入。⑤总领下文。⑥总结上文。
结尾 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问句作结,发人深思。③用省略号,余味绵长。④比较作结,突出情感。⑤想象作结,意蕴深远。⑥直抒胸臆,情感强烈。⑦呼应前文,对比照应。⑧以景结情,深化主题。⑨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点睛句 ①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②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
插入段 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等关系。②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引用句段 ①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叙述等,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②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③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④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⑤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反复出现的句子 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情感表达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一唱三叹之效。
关键技法
解答分析散文句段作用题的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首先确定句段的位置,知晓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然后看题干中具有提示作用的语言,如“作用”“结构”“文章主旨”“表达效果”等,由此确定答题方向。
第二步,确定角度,联系文本作答。内容方面可考虑该句段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作用;结构方面可考虑设置悬念、做铺垫、埋伏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主题方面可考虑对主题起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表达技巧方面可从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角度考虑;读者感受方面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发人深思、回味无穷等作用。
考点2 散文的内容要点及形象
考向1 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
高考考查较多的是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人、物、环境某一方面的特点为中心)和因果探寻题。
关键技法
概括内容要点的三个方法
1.摘录词句法。从文中直接选摘关键词、中心句、结论句等来作答。
2.改写拼接法。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语句,通过改写、拼接的方式来组织答案。
3.综合句(段、层)意法。对相对独立、重要的句子(段落、层次)的意义进行归纳,概括出内容要点。
考向2 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
散文的形象是指散文中能激发读者思想感情的生动具体的形象,一般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高考一般考查考生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和概括分析物象特征及作用。
(1)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所不同,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为了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个中心人物。
关键技法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四个角度
1.从事件入手。即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事件一般能反映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2.从描写入手。即要重点关注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语句入手。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人物形象的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4.从主题和时代背景入手。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人物形象,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还需要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2)概括分析物象特征及作用
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物象不仅有其自身的具体意义,而且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即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浸透了作者的情意。
关键技法
把握物象的特征
1.外在形象: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2.内在形象:本质、精神等。
3.蕴含的情感:喜爱、憎恶、高兴、悲伤等。
分析物象的作用
1.主要物象的作用。①从内容主旨上看,主要物象一般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来说,写物的散文要找志,写景的散文要析情。②从艺术形式上看,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具有把散文中的众多材料组织贯串起来的作用。
2.次要物象的作用。①对结构形式的作用有: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串,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等。②对内容主旨的作用有:充实文章内容,升华文章主旨。③对彰显主要物象的作用有:对比、衬托、虚实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考点3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向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高考考查的“重要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文章主旨的词语;运用一定修辞手法的词语;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有特殊用法(或褒或贬、词性活用)的词语等。
关键技法
解答理解词语含义题的“三联一依”
1.三联。①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这样有助于理解具有临时性意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②联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一般用来分析具有深层含义和特定意义的词语。③联系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社会背景。
2.一依。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挖掘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要达到的效果。
答题模式:词语本义+语境义+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考向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必备知识
常见的重要句子和理解方法
1.含蓄句→由表及里
含蓄句意义类型 理解句意的方法
表层意义 根据句子表面的意义来理解。
句内意义 根据句子的语境意义来理解。
句外意义 根据“言在此、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等来理解。
2.结构句→抓住位置
结构句类型 理解句意的方法
总领句 对下文内容进行概括。
总结句 对上文内容进行概括。
过渡句 对上下文内容进行把握。
照应句 找准照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释。
3.修辞句→还原本意
首先,确定修辞手法,把握特点,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等。
其次,将句子“还原”,即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
4.主旨情感句→立足全文
联系句子所处的语境,根据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对作者情感、观点、态度的把握,结合主旨,整体把握句意。
5.结构复杂句→分清结构层次
要分析句子结构,抓主干,理枝叶,合理切分,即可理解句子的含意。理解时要特别注意修饰限制成分。
关键技法
理解句子含意的“六条路径”
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之中。理解这些文章中的一些句子时,考生需要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其含意。
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通过对其前后句子含意的分析,弄清所问句子的含意。一般来说,所问句子的含意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理解后进行转述。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
4.参考位置,对应分析。如果是总领句,就从下文的内容入手总结句意;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前瞻上文,后顾下文,确定答案;如果是总结句,就要根据上文的内容归纳句意;至于照应句,则要分析其照应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和对文章结构起到了什么作用。
5.辨析修辞,理解深意。有些句子往往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因此要先辨析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再理解其深意。
6.剖析结构,关注重点。抓句子主干和句间关系,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对于较为复杂的单句,要分析其主干和枝叶;对于复句,要分析其层次,明确层次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条叙述。
答题模式: 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考向3 鉴赏散文的语言特点或风格
必备知识
1.常见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角度 特点或作用
用词 动词、形容词 ①准确、精练、深刻、充满动感;②含蓄、生动、形象、传神。
叠词 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增强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③句式整齐,具有形式美;④起强调作用;⑤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反复 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引用 富有文采,典雅优美;引起读者的兴趣等。
句式 如长短句、整散句等,使行文错落有致,节奏顿挫,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修辞 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情感真挚、强烈。
描写 如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衬托等,使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
2.常见的语言风格
豪放与柔婉 豪放 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色彩鲜明;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
柔婉 所表现的对象纤巧精致,所表现的情感婉转动人,所描写的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夸张、反问。
直露与含蓄 直露 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含蓄 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华丽与质朴 华丽 讲究韵律,描绘性语言较多;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质朴 语言通俗,描绘性语言较少;少用修辞手法。
诙谐与庄重 诙谐 语气轻松幽默;多用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庄重 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而准确。
关键技法
鉴赏散文语言特点或风格的步骤
第一步,准确概括语言特点。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语言特点。概括时既要考虑一般文本的语言特点,又要考虑所给语段的语言特点。
第二步,结合文本,举例分析。从文本中找出能够体现文本主要语言特点或风格的句子,紧扣语句内容加以分析。
第三步,述评结合,规范作答。题目所涉及的语言特点或风格一般是多方面的,考生答题时要分清轻重,分点表述。另外,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运用术语。
考向4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必备知识
散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1.记叙
角度 分类 作用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亲切之感。
第二人称 呼告抒情,具有对话效果,便于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若对象为物,往往具有拟人效果。
第三人称 多用于叙事散文中,不受限制,灵活自如,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
叙述详略 详写 往往突出细节,渲染气氛,多用铺陈手法,突出中心。
略写 从侧面烘托中心。
叙述方式 顺叙 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倒叙 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 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补叙 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2.描写
(1)景物描写
分类 作用
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能多侧面、立体化地描写景物,使景物展现出不同的特征,也能展现景物的总体特征。
观察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
写景顺序 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
工笔、白描 工笔又称精笔细描,白描又称简笔勾勒 工笔,能突出景物的主要特征,浓墨重彩地描绘,能感染读者。白描,不加渲染、铺陈,能使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动静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使景物更生动,更鲜活,更富有感染力。
虚实 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突出景物的特点,拓展表现空间,营造意境等。
(2)人物描写
角度 内涵
正面描写 即直接描写,指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刻画。
侧面描写 即间接描写,指对所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刻画,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抒情
分类 内涵
直接抒情 以直陈肺腑的方式抒发感情,坦率真挚,质朴诚恳。常用于抒发强烈、直露的情感。
间 接 抒 情 寓情于事 通过对生活事件的叙述来抒发情感。这种叙述往往会引起感情的波澜,因事而动情,在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沉的感情。
寓情于景 通过对景物或者某种象征性事物的描绘,抒发情感,以情染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通过对某些具体的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征进行描绘,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志向和意愿表达出来。
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类别 作用
象征 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使主旨含而不露,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引人联想和回味。
衬托(对比) 使要表达的对象特征更加突出、鲜明,有助于表达感情或表现文章主旨。
渲染 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抑扬 造成读者的心理反差,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更加突出事物的特征和某种感情。
以小见大 用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具有震撼力。
点面结合 常表现在场面描写中,面上的大环境、大背景和点上的具体描写相结合,这既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更好地表现主题。
关键技法
鉴赏散文表达技巧的答题要点
1.明确表达技巧。结合具体内容,明确文章或语段使用的表达技巧,即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等。
2.分析表达效果。根据相关的知识积累,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些表达技巧具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考点4 散文的标题及意蕴
考向1 探究散文的标题
  高考对散文标题的探究,主要有:对标题的艺术手法及作用的分析;对标题内涵的理解;对标题意蕴的探究;对标题优劣的比较;等等。
关键技法
探究散文标题的注意要点
1.理解标题的意思。要通过理解标题的关键字词,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标题的意思。
2.分析标题的修辞。联系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分析标题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具有比喻义或象征义。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通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主旨。
3.分析作用。题目有时要求对标题设置的原因、优劣等进行分析,考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阐释理由,如线索、悬念及语言的简明、形象、生动等。
4.明确思想情感。分析写作背景,注意标题中的关键词,思考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态度。
考向2 探究散文的意蕴
  散文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的意义等。从读者角度来说,探究作品意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作品本身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行把握;二是对作品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进行个性化思考。
必备知识
意蕴类探究题的考查点具体如下:
形象 要对散文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特质、民族性格、人性内涵等进行深入探究。
情节(细节) 透过散文的情节(细节),探究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等。
环境 透过散文的环境描写,探究自然景象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精神象征。
语言 透过散文中的描写性语言或画龙点睛的议论性语言,探究其深刻内涵、思想意义。
主旨 把握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情感态度、观点态度等。
时代 探究文本的时代意义。
作者 结合作者的思想观点、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进行探究。
关键技法
探究散文意蕴的注意要点
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探究意蕴的题目往往比较长,有时会给出观点,考生就要清楚题干的意思,找准答题方向。
2.紧扣文本,读懂文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要深入理解文本,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主题,注重对文本多角度挖掘。
3.多方联系,立足自我。考生要联系自己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来分析和评价观点,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评判标准,要联系社会背景及创作背景来探讨意蕴。
4.规范答题,用语简明。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阐述原作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要做到语言简洁明了,精练通畅,切中要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