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一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植物的向光性: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2)生长素的发现科学家 实验 实验结论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的确认 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这种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IAA),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成分为IAA(3)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2.植物激素(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2)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3.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1)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转变而来。(2)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3)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方式及特点作用(1)方式: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只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2)作用:在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在器官水平,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影响花、叶、果实的发育等。作用机制:首先与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蛋白质)特异性结合,引起细胞内发生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作用特点: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5.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1)浓度:一般情况下,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6.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发育受到抑制(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7.赤霉素的发现(1)水稻→感染赤霉菌→恶苗病(2)实验:接种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水稻,水稻得恶苗病。(3)科学家从滤液中分离出赤霉素。8.其他植物激素的比较合成部位 含量较多部位 主要生理功能赤霉素 主要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 生长旺盛的部位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脱落酸 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乙烯 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 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油菜素内酯 植物体内还有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9.植物激素对植是在调节植物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10.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1)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2)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从而促进细胞伸长。抑制: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11.作用效果相反(1)器官脱落:(2)种子萌发:(3)细胞生长:12.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插条的选择与处理(1)插条选择:以1年生枝条为最好(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插条部位以枝条中部剪取的插条为最好,基部较差。(2)扦插枝条的处理:枝条的形态学上端削成平面,下端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大枝条吸水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实验变量分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所以需要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2)处理时间、实验材料、处理时的温度等为无关变量,各组实验应保持相同且适宜。(3)实验的测量指标应是枝条的生根数目。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1)平行重复实验:每组枝条数应为多个,统计数据取每组枝条生根数或生根长度的平均值。(2)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实验结果处理与异常原因分析(1)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实验数据,以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为横坐标,根的数目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确定最适浓度范围。(2)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①不能生根。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二是配制的营养液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或缺氧;三是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②生根过少:配制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密一些,组别要多一些,浓度梯度过稀、组别过少易错过最适浓度范围,导致生根过少。13.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1)乙烯利特性:液体成分,pH<3.5时较为稳定,随着溶液pH升高,会分解释放乙烯,乙烯对水果有催熟作用,还可以进一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2)注意事项:乙烯利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遇明火可燃烧,注意防火。14.光对植物颜色的影响:(1)机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种子在黑暗中萌发,长成的幼苗叶片中缺乏叶绿素,表现为“黄化苗”。(2)应用:韭黄、蒜黄的培育。15.光对植物形态的影响:(1)植物的向光性:机理:单侧光照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导致背光侧生长较快,从而使植物向光生长。意义:使植物得到尽可能多的光照。(2)豆芽的形态变化:黑暗中的幼苗下胚轴较长,使幼苗尽快出土;一旦见光,子叶展开,上胚轴快速生长,长成豆苗,以接受光照。16.光对植物开花的影响:(1)长日照植物:概念: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14~17小时),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只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实例: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纬度超过60°的地区,多数植物是长日照植物。(2)短日照植物:概念: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实例: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春秋季开花的植物大多属于短日照植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紫花地丁等。17.温度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气温季节性周期变化,影响植物发芽、开花、落叶、休眠等。(2)气温的昼夜变化,影响植物的代谢。(3)一定的温度范围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4)温度影响植物分布的地域性。18.重力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2)现象:根向地性、茎背地性。(3)原因: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19.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