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共2课时)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苏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共2课时)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苏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2024苏科生物学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2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第1课时)
目录
01
课前须知
04
课堂小结
02
课堂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1.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通过实际观察,收集分析论文资料,模拟探究活动,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须知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2.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全面认识。
2.举例说出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对环境的适应。
4.确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认同坚持合理规划,确保生物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堂导入
02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受到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生物与环境之间还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探究新知
03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生物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例如,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的体色大多带黄色,而生活在绿色草丛里的动物大多是绿色的(图2-7)。这些都是生物适应环境所表现出的特征。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小鸟捕食的活动来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实验材料和用具
几种大小相似,颜色不同的种子(如赤豆,绿豆等)若干,计时器,颜色鲜艳的塑料绳等。
方法
1.在校园或附近社区寻找一片耐踩踏的草坪 (也可以用仿真草坪替代,图2-8),用颜色鲜艳的塑料绳圈出一定的面积,把圈画的草坪看作昆虫的“栖息地”。
方法
2.用大小相似、颜色不同的种子模拟各种昆虫,将这些种子随意撒在草坪上。
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一人记录活动数据,其余人扮作“小鸟”,在草坪上捕捉“昆虫”。
方法
4.在规定的时间内,统计小组成员获得的“猎物”种类和数量,以及草坪上“幸存者”的种类和数量。
提示:如果在天然草坪上做实验,那么种子要煮熟晒干后使用,以免活动会有遗留的种子发芽,破坏原有的草坪。如果在仿真草坪上做实验,那么不需要处理种子。
小组讨论P39的讨论题:
1.获取的猎物中哪一种颜色的数量最多?草坪上的幸存者中,哪一种颜色的数量最多?
2.如果这是自然界的真实情况,那么什么颜色的昆虫不易被天敌(捕食者)发现?这对昆虫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学习导航
舟蛾
稚鸡
云豹
老虎
隐藏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保护色
奇招一
秋天的雷鸟
冬天的雷鸟
春夏的蝗虫
秋天的蝗虫
利于避敌、捕食
不易被发现
你看不见我
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警告
奇招二
自我保护
你别碰我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拟态
奇招三
躲避敌害,保护自己
迷惑
我不是我,我是…
兰花螳螂
枯叶蝶
枯叶蜥蜴
竹节虫
叶海龙
康氏壁鱼
叶蝉
尺蠖
蜂兰
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蜜蜂兰开的花,形状酷似雌性蜜蜂,有头、有翅、有腹不说,身上还有许多短毛,简直可以乱真.更不可思议的是,它居然还能发出一种雌蜂准备交配的气味,以迷惑雄蜂.)目的是引诱雄性黄蜂,前来帮助蜂兰花传粉,属于拟态.
类型 概念 特点 作用
保护色 动物具有的与其栖息环境相适应的色彩 色 避敌
捕食
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 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 色 味
避害
动物在外表形态或色彩斑纹等方面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状态
拟态
避敌
捕食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我们模拟比较了不同体色的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在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观察图2-9,分析图中这些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仙人掌的叶呈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绿色肥大的茎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水分。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能使叶漂浮在水面,并将叶吸收的空气输送到根部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猎豹猎豹有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能以极快的速度奔跑,捕食猎物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皮下厚厚的脂肪层能够抵御寒冷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竹节虫的身体与树枝相似,
用“欺骗”的方式保护自己免遭捕食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环境特征 生物特征 适应关系
睡莲 水 缺氧
仙人掌 沙漠 缺水,高温
猎豹 善于奔跑的猎物
北极熊 极地 冰雪覆盖, 寒冷
竹节虫 栖息在树枝上
叶柄长
叶变成刺,茎肥大
奔跑速度极快,爪和牙齿锐
体色白,脂肪层厚
体色,体形与树枝相似
利于换气
减少水散失
有利于捕捉猎物
易于隐藏,抵御寒冷
易于隐藏
你还能举出其它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0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 存在的
普遍
普遍性
生物普遍能适应环境对于生物生存的意义
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环境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不适应
夏天苔原上的雷鸟
冬天雪地上的雷鸟
某年冬天雷鸟如常换毛,但降雪延迟,雷鸟反而容易被敌害发现
课堂小结
04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都能适应
一定的环境
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的普遍性
课堂练习
05
一、我来选
1.(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中)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以下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河蚌身体柔软,用斧足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D.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适应生活在干旱环境
2.(23-24七年级上·云南文山·阶段练习)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实例是(  )
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很发达
C.沙漠中的骆驼尿液很少
D.过度放牧使草场沙漠化
D
B
一、我来选
3.(23-24八年级上·河北邢台·期末)下列实例属于保护色的是(  )
A.章鱼体色经常变成与周围环境一样的颜色
B.枯叶蝶与枯叶很相似
C.竹节虫与竹子很相似
D.深海中的一种鱼在捕食时,将自己装饰成珊瑚的形态
4.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了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环境,但是,当降雪延迟,一身白毛的雪兔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
A.保护色 B.适应的普遍性
  C.适应的相对性  D.生存斗争
A
C
5.观察图的几种动物,并分析它们适应环境的特点。
夜蛾幼虫适应环境的特点: 。
叶虫适应环境的特点: 。
兰花螳螂适应环境的特点: 。
警戒色
保护色
拟态
THANK YOU(共37张PPT)
2024苏科生物学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2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第2课时)
目录
01
课前须知
04
课堂小结
02
课堂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课前须知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数据的收集、处理技能。
2.学会使用干湿表训练测量技能,尝试收集和处理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课堂导入
02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那么生物对其生存的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探究新知
03
01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在听气象预报时,我们经常会听到“空气湿度”这个词。
空气湿度: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
相对湿度:在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最大可容纳水蒸气的质量的百分比,用RH表示。
空气湿度是对生物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生物也会影响生存环境中空气湿度的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01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表达交流
制订方案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得出结论
实施方案
测量
利用仪器或量距测定研究对象的温度长度、速度、浓度、体积、时间、面积等。测量获取的数据,提供实验的后期分析,用这些数据可描述所要观察的现象,测量往往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例如,在本实验中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要使用干湿表、计时器等工具。由于工具、操作者、测量时间、测量地点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会有误差。多次测量并其平均值,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方法与技能
实验材料和用具
干湿表、计时器等。
1、提出问题
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问题的表述一定是一个问句
2、作出假设
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有(或没有)影响。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灌木丛、草坪、裸地3种不同的植被环境(图2-11)进行实验。
01
在一天内,选择早晨、中午2个时间段分别测量3种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每次测量时,要重复测量3~5次,每个数据的测量时间相隔几分钟。
02
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取平均值,填在表2-1中。也可以根据测量数据
绘制柱状图等 。
03
3、制订方案
4、实施方案
提示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1.测量时,干湿表不要靠近地面或置于灌木丛的顶部,以免测量的数值不能反映实际湿度。
2.在测量过程中要排除干扰因素,如人工浇水等。测量地点周围也不能有水田、池塘、河流和湖泊等。
测量次序 灌木丛的 空气湿度 草坪的空气湿度 裸地的空气湿度 早晨 中午 早晨 中午 早晨 中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平均值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测得了如下数据:
测量次数 植被状况 裸 地 草 坪 灌木丛 早 中 早 中 早 中
第一次测试 60 50 78 70 80 71
第二次测试 74 64 80 70 83 77
第三次测试 70 58 75 64 82 73
平均值 68 57 78 68 82 74
5、得出结论
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
同一时段,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不同
早:灌木丛 草坪 裸地
中:灌木丛 草坪 裸地
植被越多,空气湿度越大,说明植被能增加空气湿度。
得出结论
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
灌木丛 草坪 裸地
不同时间段的空气湿度
早晨 中午
6、表达交流
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小组讨论P43的讨论题:
1.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量?
2.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
3.裸地、草坪、灌木丛三者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
4.每个时段测定3—5次,然后取平均值,有什么好处?
5.生物生活的环境中还有哪些生态因素可以用测量的方法进行探究?
学习导航
灌木丛
草坪
裸地
Q1:为什么要选择三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
选择不同的植被,才能正确找出植物与湿度的关系。
Q2: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
如果旁边有水源,就会增加空气中水分的来源,干扰对植物与空气湿度的关系的测定。
在测量过程中要排除干扰因素。
Q3:裸地、草坪、灌木丛三者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
裸地起对照作用(无植物,空白对照)
Q4:每个时段测定3—5次,然后取平均值,有什么好处?
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Q5:生物生活的环境中还有哪些生态因素可以用测量的方法进行探究?
温度——温度计
光照强度——照度计
空气——气体传感器
风速——风速计
水分——水分测量仪
土壤——土壤测试仪
……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分化,形成
土壤,也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还有很多。
草原鼠害严重时,会破坏草原植被 ,甚至会导致草原退化、沙化。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还有很多。
蚯蚓在泥土里钻来钻去,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蚯蚓的粪便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没有蚯蚓的土地,如果人工不松土,相比较土壤比较严密。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还有很多。
长满绿植的地面,保持水土,
不易被雨水冲刷
长有植物的地方不易被雨水冲刷,而没有植物的地方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高坡还易形成泥石流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互花米草(图2-12)和红树林(图2-13)分别对海洋滩涂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不同的生物对同一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我国在1979年引进了一种叫互花米草的植物 ,用于海岸的绿化及防风固堤,也作为饲料发展畜牧业。互花米草的生命力强,生长密集,使得周围其他植物几乎无法生存,造成我国一些沿海滩涂上互花米草疯长成灾,同时影响了多种水生动物(贝类、蟹类、鱼类等)的栖息环境,导致了这些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环境。
由于互花米草的入侵,我国东南沿海的红树林也遭受了一定的破坏。红树林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海岸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 ,因为具有消浪护堤、净化海水、为浅海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丰富海岸景观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和“消浪先锋”。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课堂小结
04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同时受到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但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01
02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生物与环境始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03
课堂练习
05
一、我来选
1.(2024·安徽宿州·模拟预测)下列生物学现象与“大树底下好乘凉”所描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相同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骆驼刺根系发达 D.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
2.(2024·山西吕梁·三模)森林是一台天然的“加湿器”。研究表明,与无植被区域相比,植被覆盖的林区可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2.9%~8.3%,这一现象体现了( )
A.环境影响生物 B.环境适应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3.(23-24七年级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影响的实验中,分小组选择三种不同的环境(灌木丛,草坪,裸地)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
A.裸地 B.灌木丛 C.草坪 D.不同植被
A
B
C
一、我来选
4.(23-24七年级上·江苏无锡·阶段练习)某生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测得数据如下表。下列选项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无需重复多次测量实验数据
B.实验应选择在阴天实施
C.使用干湿表来测量空气湿度
D.草坪组的空气湿度最大
C
一、我来选
5.(23-24七年级上·福建龙岩·阶段练习)在学校不同环境中多次测量后获得下表所示平均值。据表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不同环境中,中午的湿度均为最低值
B.单位空间中灌丛的植物种类更丰富,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的作用更明显
C.实验应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D.适当绿化有助于增加校园的空气湿度
C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