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人大代表为人民》教学设计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知道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资格,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愿意认真行使选举权。 知道我国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性,了解人大代表通过何种方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初步理解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 知道公民有权利和责任对国家、社会事务建言献策,了解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懂得小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知道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资格,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愿意认真行使选举权。 知道我国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性,了解人大代表通过何种方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初步理解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 知道公民有权利和责任对国家、社会事务建言献策,了解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懂得小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二)教学难点 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愿意认真行使选举权。 初步理解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 知道公民有权利和责任对国家、社会事务建言献策。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模拟选举法、实践法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作用、公民参政议政等方面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模拟选举所需的材料,如选票、投票箱等;准备参政议政实践活动的方案和材料。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事迹等方面的资料,准备笔记本和笔。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视频,展示人民代表大会的庄严和重要性。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干什么的吗?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呢?” 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代表的职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人大代表为人民。 (二)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为什么要选人大代表? (1)先想想,怎么管理一个班级? 教师引导:“班级相比起国家,虽然很小很小,但管理理念是一致的。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么管理班级的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班级干部的选举、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班级管理需要大家共同参与,选出代表来为大家服务。国家管理也是如此,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2)人民是如何选出代表的呢? 教师播放人大代表选举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 教师讲解:“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这三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选举产生。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全体选民选举产生。” 教师引导:“大家知道什么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选举的范围、方式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代表,间接选举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国县级、乡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 如何进行选举? (1)走进 2016 年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清华园街道选举会场 教师播放采访清华园街道办事处方老师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具体选举流程。 教师引导:“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选举流程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选举人大代表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 (2)刘力的爷爷为什么说这张选票分量不轻呢? 教师讲述案例:“刘力的爷爷在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时,非常认真地填写了选票。刘力问爷爷为什么这么重视这张选票,爷爷说这张选票分量不轻。” 教师提问:“刘力的爷爷为什么说这张选票分量不轻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选票的意义、代表的职责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每一张选票都代表着选民的意愿和期望,选举出的人大代表将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和珍视每一张选票。” (3)播放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选举的视频。 教师播放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选举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国家领导人对选举工作的重视。 教师提问:“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选举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领导示范、尊重民主权利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习近平总书记以普通选民的身份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选举,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选举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性和广泛性。” 谁有选举资格? (1)案例分析 教师讲述案例 1:“刘力觉得小区里一位只读过小学的老爷爷应该没有选举资格。” 教师提问:“刘力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选举资格的条件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讲述案例 2:“清华大学聘任的托马斯教授刚刚加入中国国籍,小刚认为她没有选举资格。” 教师提问:“小刚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选举资格的条件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款,让学生读一读,加深对选举资格的理解。 教师提问:“从宪法中我们可以看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行使这项权利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认真学习法律、积极参与选举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选举,珍惜每一张选票,选出能够代表人民利益的人大代表。” (3)辨析谁没有选举资格。 教师出示一些人物的情况,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有选举资格。 人物情况 1:小明,17 岁,高中生。 人物情况 2:李阿姨,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服刑。 人物情况 3:张叔叔,外国国籍。 人物情况 4:王奶奶,80 岁,文盲。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选举资格的条件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通过辨析谁没有选举资格,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选举资格的条件。只有年满 18 周岁、具有中国国籍、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才有选举资格。” (三)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作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 (1)先想想,什么是两会? 教师引导:“大家知道什么是两会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会的全称、召开时间、主要内容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两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简称。每年的三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聚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共商国是。”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何时召开? 教师出示近些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规律。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固定时间、特殊情况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初召开。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两会推迟至 2020 年 5 月召开。” (3)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有无特殊情况? 教师引导:“除了 2020 年因疫情推迟召开全国两会,还有哪些特殊情况可能会导致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一般是固定的,但如果遇到国家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 (1)师播放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资料片 教师播放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资料片,让学生观看并思考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特点。 教师提问:“从资料片中,你发现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代表的职业、性别、民族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与上届相比,妇女、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数量有所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数量有所下降。全国人大代表构成具有广泛性,能够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和诉求。” (2)师提问:你发现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有什么特点? 教师进一步提问:“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性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反映民意、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国家发展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性,有助于直接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快速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人大代表的职责 (1)人大代表会议期间的职责 教师展示学生调研的成果,让学生共同了解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责。 教师提问:“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主要有哪些职责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参与立法、选举任免、审议报告、决定重大事项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包括参与立法、选举任免、审议报告、决定重大事项等工作。” (2)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职责 教师播放三组新闻报道,让学生从中寻找答案,了解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职责。 教师提问:“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主要有哪些职责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实地调查研究、接待来访群众、撰写议案和建议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要实地调查研究,积极访谈;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撰写议案和建议,并及时提交。人大代表要行使权利、履行职责、为人民发声。” (3)播放人大代表的故事: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故事 教师播放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人大代表责任在肩、人民在心的使命感。 教师提问:“从申纪兰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申纪兰的奉献精神、责任感、使命感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申纪兰是全国人大代表的杰出代表,她一生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人大代表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向申纪兰等优秀人大代表学习,关心国家和社会事务,积极为人民服务。” (四)公民的参政议政权利和方式 人大代表如何做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刘力关于人大代表的观点对不对? 教师讲述案例:“刘力说,人大代表就是开开会,举举手,走走过场。” 教师提问:“刘力的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人大代表的职责、作用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刘力的观点是错误的。人大代表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