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5.2 城市与乡村 (课件32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5.2 城市与乡村 (课件32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

第五章 第二节
城市与乡村
City and countryside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任务一,任务二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新课标要求
思考
新课标要求
根据城镇与乡村的图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了解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区域认知
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镇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分析城乡分布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综合思维
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重要意义,树立对特色城乡景观的保护意识。
人地协调观
能够举例说明乡村、城镇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家乡景观,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地理实践力
课标解读
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视频导入】心仪广西
【任务1】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刚才我们在视频中领略了壮美广西的山水风光,让人心旷神怡,想一想,这些美景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广西贺州黄姚古镇
柳州三江程阳风雨桥
属于乡村景观
【任务1】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世界各地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的是乡村,有的是城镇。乡村和城镇具有不同的特点。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景观?有哪些差异?
城市景观
乡村景观
①房屋建筑
②居民人口
③道路交通
④服务设施
⑤自然环境
⑥生产活动
【任务1】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乡村和城镇由于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景观特征。
乡村人口较少,人们主要从事耕种、放牧、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法国巴黎
【乡村景观】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
耕种
收获
养殖
放牧
捕捞
采茶
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城市景观】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
汽车制造
服装加工
饮料生产
交通运输
商业活动
医疗服务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任务1】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试一试】对比图5.7捷克乡村景观图和图5.8法国巴黎市区景观图,
比较这两种景观在人口、建筑、交通、自然环境等方面有何不同?
聚落类型 居民人口 房屋建筑 交通线路 服务设施 自然环境
乡村景观 房屋密度 , 低矮,风格基本 。 交通线路特点是 。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 。 村落周围常有
和果林、
池塘等。
城镇景观 房屋密度 , 高大,在风格上 。 交通线路特点是 。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 。 大部分已被改造,一般建有各类 。
较少
较多

一致

多样化
狭窄、稀少
宽阔、密集
较少
齐全
农田
绿地
【思与学】村落发展为城镇的条件
一般来说,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每个村落都能发展为城镇。具备哪些条件的村落容易发展为城镇呢?
【想一想】:图中①②③三处村落,哪个更容易发展为城镇呢?为什么?



②处村落更容易发展为城镇,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任务1】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村落发展为城镇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拓展延伸】村落发展为城镇的条件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地形平坦
人口众多
【任务1】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规律总结】:
城镇人口规模大,占地面积广,运输需求量也大。因此,具备人口众多、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等条件的村落,更容易发展为城镇。
【拓展延伸】村落发展为城镇的条件
【课外实践】学以致用
了解家乡景观,乡村有乡村的景观特征,城镇有城镇的景观特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每处乡村或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通过对家乡景观的了解,加深对家乡的认知。
(1)简要描述你居住的乡村或城镇的景观特征。
(2)观察家乡某处典型景观,说明其特点。
【任务2】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在城镇中常能见到带有“村”或“庄”等字样的地名,如图5.9-北京某公交站牌。在繁华的城镇里为什么会有村名呢?
【教师小结】:城镇和乡村自形成以来,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乡村经过发展,也可以成为城镇。
【任务2】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城镇以其生活便利、就业和学习机会多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使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2%,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64.6%。
【合作探究】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分组讨论】请看课本图5.10-韩国釜山影岛景观变化图,
试从房屋建筑、道路交通、服务设施、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
说一说城市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小结】:建筑物很高大,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大部分自然环境已被改造等。
【任务2】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电力、水
力逐渐取代人力、畜力,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
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接近,乡村景观明显改变。
文化广场
体育设施
医疗卫生
【任务2】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在一些偏远的乡村,由于劳动力外迁,人口减少,生产和
生活条件逐渐落后,不适合居住,这会导致村落的消失。
废弃的村落
长满杂草的村落
【任务2】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图5.12—安徽宜城姚村镇妙泉村的变化。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乡村景观明显改变。
【课堂活动】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课堂活动】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思与学】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1)特色城乡景观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换回的损失。
(2)加强对特色景观的保护措施;合理规划特色景观的发展;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培训;
4. 请看《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西递、乔治城图(课本图5.12),
思考:
(1)保护特色城乡景观有何意义?
(2)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景观保护的关系?
1949年前的天安门广场
1949年后的天安门广场
【拓展延伸】对比天安门广场的景观变化
【教师小结】:城市景观的大部分环境已被改造,原有景观发生很大改变。
课堂练习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完成1—2题。
1.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属于( )
A.乡村 B.城镇
C.小城市 D.大城市
2.居住在“世外桃源”的人一般从事的生产活动是( )
①耕种 ②放牧 ③捕鱼
④工业 ⑤服务业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3.下列关于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少,规模小
②与乡村相比,绿地面积比重大
③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
④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生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哪一项不是城镇发展所具备的优势
( )
A.生活便利 B.自然环境优美
C.就业机会多 D.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A
C
D
B
课堂练习
5.对古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合理保护,有序开发
②增加投入,维护修缮
③整村搬迁,翻新重建
④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注意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陕西地坑院的主要特点是( )
A.通风良好 B.防潮防湿
C.利于散热 D.冬暖夏凉
(2023河南中考)古村落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陕西地坑院景观图,完成5—6题。
B
D
课堂练习
(1)观察并分析此图,并分析其变化:
①城镇的人口总数在不断 。
②城镇的占地面积在不断 。
③城镇的建筑群在不断 。
④城镇的交通设施越来越 。
(2)城镇的形成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根据你对城镇形成的了解,说出下列容易形成城镇的地方 。(填序号)
①河流附近 ②山麓地带 ③公路铁路附近
④高山高原地区 ⑤热带雨林深处
⑥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 ⑦我国沿海平原地带
5.读某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图,完成
下列各题。
增多
扩大
增加
完善
①②③⑦
谢谢欣赏!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