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资源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2024七下·高要期中)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截至2021年底)完成下面小题。
(1)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重庆 B.甘肃 C.四川 D.新疆
(2)贵州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页岩气
(3)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倡导(  )
①低碳出行②垃圾分类投放③使用一次性餐具④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七下·高要期中)神木地处陕晋蒙三省交界处,全市国土面积达7635平方公里,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500多亿吨。煤层地质结构简单、储存稳定、埋藏浅、易开采,且质地精良,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富油、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气化和化工用煤,是我国第一产煤大市,在我国国家能源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煤炭资源属于(  )
A.清洁能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3.(承上)该资源为____,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将不断____(  )
A.可再生资源 减少 B.非可再生资源 减少
C.可再生资源 增加 D.非可再生资源 增加
4.在使用煤炭资源时应该(  )
A.随意浪费 B.加大开采力度
C.禁止使用 D.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2024七下·高要期中)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水资源(%) 耕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2)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地表水体污染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6.(2024七下·高要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基地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工业基地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制约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人才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信息资源
7.(2024七下·高要期中)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线路台阶式,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000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读下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拉萨所在的地形单元及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千沟万壑 D.黄土高原-地势平坦
(2)造成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明显的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要素 D.洋流因素
(3)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
①干旱②地震③台风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2024七下·高要期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31日在海南博鳌(19°31'N,110°18'E)举行,年会主题为“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下两图为海南省位置示意图和海南岛南部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省的气候特点为(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炎热干燥 D.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2)左图中南渡江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3)海南岛河流水文特征是(  )
A.结冰期短 B.短小湍急 C.含沙量大 D.流域面积广
9.(2024七下·高要期中)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蟹肉香”的景象多发生在(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2)地理区域划分界线①、②、③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
A.气候、降水、地形 B.地形、气候、降水
C.地形、降水、气候 D.降水、地形、气候
(3)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矿产资源贫乏 B.乙区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C.丙区域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D.丁区域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0.(2024七下·高要期中)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国家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读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交通运输便利 B.煤、铁资源丰富
C.发展历史悠久 D.国家政策支持
(2)过去辽中南工业基地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电子工业 ②石油工业 ③煤炭工业 ④钢铁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加大资源勘探力度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大力发展钢铁冶炼 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11.(2024七下·高要期中)读西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地区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沿A→B→C的方向,植被分布的变化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荒漠→草原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
(2)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四季如春
(3)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地区,还可发展灌溉农业,除棉花以外,下列农作物没有在西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  )
A.甜菜 B.哈密瓜 C.葡萄 D.茶叶
(4)图中经过乙城的铁路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一段,它是(  )
A.兰新线 B.陇海线 C.青藏线 D.哈大线
(5)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下列矿产中,在西北地区相对较少的是(  )
A.煤矿 B.石油 C.稀土 D.铝土矿
12.(2024七下·高要期中)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
B.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C.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2024七下·高要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中国局部铁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铁路线名称:①________线②________线③________线
(2)①铁路干线自北向南依次跨越的干湿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
(3)青岛有1万吨小麦运往海口,选择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运输。
材料二: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全长43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贯穿江西、广东两省五市。建成通车后,赣州至深圳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由7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左右,大大拉近江西省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赣深高铁穿越盆地、山区、丘陵、平原多种地貌,据统计全线共有157座隧道、323座桥梁,桥隧比达到89.8%。
(4)高铁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
(5)据材料二分析赣深高铁的建成对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6)赣深高铁桥隧道比达到89.8%,说明大量“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
14.(2024七下·高要期中)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乃古丝路必经之地,也是一带一路的战略要道。2020年4月9日,随着气温回暖,作为中国的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新疆棉花种植采用超宽膜,滴灌节水、强化土地播前喷水,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棉苗的出苗率。
材料二:下图为“新疆棉花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
(1)读材料一可知: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的主要受气候中   的影响,若新疆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使用暗渠主要是为了   。
(2)新疆干旱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3)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简述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读材料一可知,为有效地提高了棉苗的出苗率新疆棉花种植采用哪些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B
(3)B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重庆、甘肃、四川和新疆四个省区中,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新疆。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据图可知,贵州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煤炭,被称为“江南煤海”。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新疆,天然气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四川,页岩气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四川。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应该倡导: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投放,合理设定空调温度;使用一次性餐具会耗费很多木材,不利于节约资源。故B 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1)新疆油气资源丰富,为了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促进新疆的经济发展,我国开发了西气东输工程。
(2)“黔中无闲石,贵州多宝藏”,煤、磷、铝、锰等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已发现矿种137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资源富集的贵州省被称为“江南煤海”“中国磷都”,是个天然“聚宝盆”。
(3)本题考查节约能源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答案】2.C
3.B
4.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3)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措施:从生活小事做起,可以从四个方面节约能源: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煤炭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气、废渣、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不属于清洁能源,A不符合题意;
B.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包括煤炭资源,B不符合题意;
C.矿产资源是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C符合题意;
D.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如耕地、草地、林地等,煤炭不属于土地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煤炭资源属于矿产资源,是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将不断减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将不断减少,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不能加大开采力度,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煤炭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不能禁止使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耕地资源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水资源是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少。即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可能导致地面下沉;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可能造成土壤污染。 因此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地表水体污染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⑥推广节水器具都可以防止水浪费。以上做法都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另外还要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和水浪费等,因此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等。
6.【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它们位于渤海沿海地区;沪宁杭工业基地,位于黄海、东海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南海沿海地区。图示工业基地位于黄海、东海沿海地区,是我国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但区内矿产资源不足,制约该工业基地发展。即该基地主要限制因素是矿产资源缺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其中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①丰富的水资源;②雄厚的技术力量;③统一的电网;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不利条件: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不足。
7.【答案】(1)A
(2)C
(3)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拉萨所在的地形单元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雪峰连绵。故A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云贵高原-地形崎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成都和拉萨纬度相近,但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即造成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明显的原因是地形因素。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地区,沿途处于板块交界处,地震较多;多山,降水较为集中,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台风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干旱发生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对沿途地形区影响较小。故D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有四大盆地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别是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纬度最高的准噶尔盆地、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的四川盆地;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雪峰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云贵高原—地表较为崎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泥石流是产生在沟谷中或斜坡面上的一种饱含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的特殊的山洪,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
8.【答案】(1)D
(2)B
(3)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方向判断;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海南
【解析】【分析】(1)根据海南岛南部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分析可知, 海南省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图中有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图中信息看出,海南岛岛屿面积较小,降水量多,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由此判断南渡江的自西南流向东北。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海南岛面积小,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植被覆盖率高,由此判断其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无结冰期,流量大,含沙量小,河流短小,流速快。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1)海南省是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跨纬度最广的省区,该省区包括海南岛及附近岛,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终年高温、夏季多雨,热带风光旖旎,是我国著名的国际旅游岛。
(2)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河流水文特征: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9.【答案】(1)C
(2)D
(3)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为西北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为南方地区,丁为青藏地区。根据“天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蟹肉香”可知,该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因此该景象多发生在丙南方地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由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即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②为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③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气温和降水有明显差异,即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甲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不符合题意;
B.乙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B不符合题意;
C.丙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C不符合题意;
D.丁青藏地区,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10.【答案】(1)B
(2)C
(3)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发展历史悠久 、 国家政策支持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读图分析可知,辽宁省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在此基础上,辽宁省重点发展了重工业,如石油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形成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电子工业和矿产无关。故C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措施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等。 加大资源勘探力度 、 大力发展钢铁冶炼 、 大力发展火电工业都属于传统工业,不属于产业升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1)辽中南工业基地: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②便利的铁路和海洋运输条件。不利条件:科技投入不足,工业单一,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不足 。
(2)本题考查过去辽中南工业基地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1)A
(2)B
(3)D
(4)A
(5)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西北地区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沿A→B→C的方向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因此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海洋的暖湿气流无法抵达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甜菜、哈密瓜和葡萄等。茶叶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读图,结合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可知,图中乙城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级行政中心乌鲁木齐,图中经过该测试的铁路线是兰新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一段。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内蒙古、新疆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新疆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内蒙古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铝土矿在西北地区相对缺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这四类干湿地区之间有三条分界线,其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森林是我国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森林、草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草原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荒漠草原、荒漠是我国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
(2)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景观是干旱,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同时也是我国跨经度最广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依次表现为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形成原因是自东向西距海远近不同。
(3)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4)我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5)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矿产,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1)B
(2)A
(3)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②③地区都是在山区,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林地。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纬度高, 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工业基础良好,但是高新技术产业落后,而且起步较晚,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④属于温带季风,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有: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2)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东北平原的外围是图们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因此, 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 本题考查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1) 京广 京九 京沪
(2) 半湿润区 湿润区
(3) 海洋(或水路)
(4) 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正点率高、安全性好、能耗较低)
(5) ①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②缓解京九铁路运输压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的转型升级。(两点即可)
(6) ①少占用耕地,保护土地资源;②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③减小对地面其他交通运输的影响,保证高速行驶。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可知,①②③三条铁路都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向铁路,其中①为北京到广州的京广线,②为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线,③为北京到上海的京沪线。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为京广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秦岭—淮河以北的半湿润地区和以南的湿润地区。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万吨小麦质量较大,适合运费较低的海运,且青岛和海口均位于沿海,海运便利,因此选择海运。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运行时速在200—400千米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有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正点率高、安全性好、能耗较低、清洁、效率高等。
(5)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赣深高铁的建成 大大拉近江西省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 可以①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京九铁路运输压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改善交通条件,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的转型升级。
(6)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赣深高铁穿越盆地、山区、丘陵、平原多种地貌,赣深高铁桥隧道比达到89.8%,大量“以桥代路”,主要目的有:①这样可以少占用耕地,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②不经过居民区,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可以③减小对地面其他交通运输的影响,保证高速行驶,提高效率。
故答案为: (1) 京广 京九 京沪;(2) 半湿润区 湿润区;(3) 海洋(或水路);(4) 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正点率高、安全性好、能耗较低);(5) ①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②缓解京九铁路运输压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的转型升级。(两点即可);(6) ①少占用耕地,保护土地资源;②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③减小对地面其他交通运输的影响,保证高速行驶。
【点评】(1)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这四类干湿地区之间有三条分界线,其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柴达木盆地主要位于高原气候区、半干旱地区;准噶尔盆地主要位于中温带、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暖温带、干旱地区;四川盆地主要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
(3)运输方式的选择: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等。
(4)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
(5)本题考查赣深高铁的建成对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6)本题考查赣深高铁大量“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理解解答即可。赣深高铁穿越多种地貌,桥隧比达到89.8%,该地区耕地资源有限,“以桥代路”可以少占用耕地,保护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与其他交通方式立体交叉,减小对地面其他交通运输的影响,保证高速行驶;线路直,相对距离较短,节省时间。
14.【答案】(1)气温;土地沙漠化(或土地荒漠化);避免蒸发
(2)①距海遥远②深居内陆③山脉阻挡湿润气流进入(两点即可)
(3)①晴天多,光照和热量充足,降水少,昼夜温差大;②有灌溉水源
(4)①超宽膜②滴灌节水③强化土地播前喷水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开放,主要是因为南部纬度比北部低,因此气温比北部的气温高些。由于本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若新疆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会造成土地沙漠化(或土地荒漠化)。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使用暗渠主要是为了避免蒸发。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山岭阻挡,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导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湖稀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因此本区域沙漠广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充足,光照强,棉花的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灌溉水源充足,沙质土壤,透气性好。 所以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
(4)根据材料一分析可知,新疆棉花种植采用超宽膜、滴灌节水、强化土地播前喷水,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棉苗的出苗率。
故答案为:(1)气温;土地沙漠化(或土地荒漠化);避免蒸发;(2) ①距海遥远②深居内陆③山脉阻挡湿润气流进入(两点即可) ;(3) ①晴天多,光照和热量充足,降水少,昼夜温差大;②有灌溉水源;(4)①超宽膜;②滴灌节水;③强化土地播前喷水。
【点评】(1)坎儿井是指在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并引至地面用于灌溉的水利设施,大体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2)本题考查新疆干旱沙漠广布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新疆为有效地提高棉苗的出苗率所采取的措施,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
1 / 1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2024七下·高要期中)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截至2021年底)完成下面小题。
(1)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重庆 B.甘肃 C.四川 D.新疆
(2)贵州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页岩气
(3)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倡导(  )
①低碳出行②垃圾分类投放③使用一次性餐具④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D
(2)B
(3)B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重庆、甘肃、四川和新疆四个省区中,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新疆。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据图可知,贵州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煤炭,被称为“江南煤海”。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新疆,天然气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四川,页岩气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四川。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应该倡导: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投放,合理设定空调温度;使用一次性餐具会耗费很多木材,不利于节约资源。故B 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1)新疆油气资源丰富,为了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促进新疆的经济发展,我国开发了西气东输工程。
(2)“黔中无闲石,贵州多宝藏”,煤、磷、铝、锰等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已发现矿种137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资源富集的贵州省被称为“江南煤海”“中国磷都”,是个天然“聚宝盆”。
(3)本题考查节约能源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2024七下·高要期中)神木地处陕晋蒙三省交界处,全市国土面积达7635平方公里,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500多亿吨。煤层地质结构简单、储存稳定、埋藏浅、易开采,且质地精良,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富油、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气化和化工用煤,是我国第一产煤大市,在我国国家能源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煤炭资源属于(  )
A.清洁能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3.(承上)该资源为____,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将不断____(  )
A.可再生资源 减少 B.非可再生资源 减少
C.可再生资源 增加 D.非可再生资源 增加
4.在使用煤炭资源时应该(  )
A.随意浪费 B.加大开采力度
C.禁止使用 D.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2.C
3.B
4.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3)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措施:从生活小事做起,可以从四个方面节约能源: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煤炭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气、废渣、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不属于清洁能源,A不符合题意;
B.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包括煤炭资源,B不符合题意;
C.矿产资源是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C符合题意;
D.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如耕地、草地、林地等,煤炭不属于土地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煤炭资源属于矿产资源,是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将不断减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将不断减少,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不能加大开采力度,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煤炭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不能禁止使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4七下·高要期中)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水资源(%) 耕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2)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地表水体污染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耕地资源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水资源是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少。即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可能导致地面下沉;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可能造成土壤污染。 因此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地表水体污染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⑥推广节水器具都可以防止水浪费。以上做法都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另外还要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和水浪费等,因此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等。
6.(2024七下·高要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基地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工业基地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制约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人才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信息资源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它们位于渤海沿海地区;沪宁杭工业基地,位于黄海、东海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南海沿海地区。图示工业基地位于黄海、东海沿海地区,是我国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但区内矿产资源不足,制约该工业基地发展。即该基地主要限制因素是矿产资源缺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其中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①丰富的水资源;②雄厚的技术力量;③统一的电网;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不利条件: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不足。
7.(2024七下·高要期中)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线路台阶式,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000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读下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拉萨所在的地形单元及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千沟万壑 D.黄土高原-地势平坦
(2)造成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明显的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要素 D.洋流因素
(3)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
①干旱②地震③台风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A
(2)C
(3)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拉萨所在的地形单元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雪峰连绵。故A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云贵高原-地形崎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成都和拉萨纬度相近,但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即造成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明显的原因是地形因素。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地区,沿途处于板块交界处,地震较多;多山,降水较为集中,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台风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干旱发生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对沿途地形区影响较小。故D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有四大盆地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别是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纬度最高的准噶尔盆地、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的四川盆地;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雪峰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云贵高原—地表较为崎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泥石流是产生在沟谷中或斜坡面上的一种饱含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的特殊的山洪,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
8.(2024七下·高要期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31日在海南博鳌(19°31'N,110°18'E)举行,年会主题为“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下两图为海南省位置示意图和海南岛南部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省的气候特点为(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炎热干燥 D.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2)左图中南渡江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3)海南岛河流水文特征是(  )
A.结冰期短 B.短小湍急 C.含沙量大 D.流域面积广
【答案】(1)D
(2)B
(3)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方向判断;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海南
【解析】【分析】(1)根据海南岛南部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分析可知, 海南省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图中有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图中信息看出,海南岛岛屿面积较小,降水量多,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由此判断南渡江的自西南流向东北。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海南岛面积小,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植被覆盖率高,由此判断其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无结冰期,流量大,含沙量小,河流短小,流速快。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1)海南省是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跨纬度最广的省区,该省区包括海南岛及附近岛,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终年高温、夏季多雨,热带风光旖旎,是我国著名的国际旅游岛。
(2)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河流水文特征: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9.(2024七下·高要期中)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蟹肉香”的景象多发生在(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2)地理区域划分界线①、②、③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
A.气候、降水、地形 B.地形、气候、降水
C.地形、降水、气候 D.降水、地形、气候
(3)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矿产资源贫乏 B.乙区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C.丙区域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D.丁区域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答案】(1)C
(2)D
(3)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为西北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为南方地区,丁为青藏地区。根据“天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蟹肉香”可知,该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因此该景象多发生在丙南方地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由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即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②为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③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气温和降水有明显差异,即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甲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不符合题意;
B.乙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B不符合题意;
C.丙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C不符合题意;
D.丁青藏地区,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10.(2024七下·高要期中)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国家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读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交通运输便利 B.煤、铁资源丰富
C.发展历史悠久 D.国家政策支持
(2)过去辽中南工业基地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电子工业 ②石油工业 ③煤炭工业 ④钢铁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加大资源勘探力度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大力发展钢铁冶炼 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答案】(1)B
(2)C
(3)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发展历史悠久 、 国家政策支持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读图分析可知,辽宁省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在此基础上,辽宁省重点发展了重工业,如石油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形成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电子工业和矿产无关。故C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措施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等。 加大资源勘探力度 、 大力发展钢铁冶炼 、 大力发展火电工业都属于传统工业,不属于产业升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1)辽中南工业基地: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②便利的铁路和海洋运输条件。不利条件:科技投入不足,工业单一,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不足 。
(2)本题考查过去辽中南工业基地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1.(2024七下·高要期中)读西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地区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沿A→B→C的方向,植被分布的变化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荒漠→草原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
(2)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四季如春
(3)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地区,还可发展灌溉农业,除棉花以外,下列农作物没有在西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  )
A.甜菜 B.哈密瓜 C.葡萄 D.茶叶
(4)图中经过乙城的铁路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一段,它是(  )
A.兰新线 B.陇海线 C.青藏线 D.哈大线
(5)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下列矿产中,在西北地区相对较少的是(  )
A.煤矿 B.石油 C.稀土 D.铝土矿
【答案】(1)A
(2)B
(3)D
(4)A
(5)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西北地区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沿A→B→C的方向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因此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海洋的暖湿气流无法抵达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甜菜、哈密瓜和葡萄等。茶叶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读图,结合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可知,图中乙城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级行政中心乌鲁木齐,图中经过该测试的铁路线是兰新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一段。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内蒙古、新疆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新疆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内蒙古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铝土矿在西北地区相对缺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这四类干湿地区之间有三条分界线,其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森林是我国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森林、草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草原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荒漠草原、荒漠是我国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
(2)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景观是干旱,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同时也是我国跨经度最广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依次表现为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形成原因是自东向西距海远近不同。
(3)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4)我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5)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矿产,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2.(2024七下·高要期中)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
B.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C.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1)B
(2)A
(3)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②③地区都是在山区,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林地。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纬度高, 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工业基础良好,但是高新技术产业落后,而且起步较晚,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④属于温带季风,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有: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2)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东北平原的外围是图们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因此, 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 本题考查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13.(2024七下·高要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中国局部铁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铁路线名称:①________线②________线③________线
(2)①铁路干线自北向南依次跨越的干湿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
(3)青岛有1万吨小麦运往海口,选择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运输。
材料二: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全长43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贯穿江西、广东两省五市。建成通车后,赣州至深圳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由7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左右,大大拉近江西省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赣深高铁穿越盆地、山区、丘陵、平原多种地貌,据统计全线共有157座隧道、323座桥梁,桥隧比达到89.8%。
(4)高铁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
(5)据材料二分析赣深高铁的建成对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6)赣深高铁桥隧道比达到89.8%,说明大量“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
【答案】(1) 京广 京九 京沪
(2) 半湿润区 湿润区
(3) 海洋(或水路)
(4) 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正点率高、安全性好、能耗较低)
(5) ①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②缓解京九铁路运输压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的转型升级。(两点即可)
(6) ①少占用耕地,保护土地资源;②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③减小对地面其他交通运输的影响,保证高速行驶。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可知,①②③三条铁路都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向铁路,其中①为北京到广州的京广线,②为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线,③为北京到上海的京沪线。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为京广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秦岭—淮河以北的半湿润地区和以南的湿润地区。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万吨小麦质量较大,适合运费较低的海运,且青岛和海口均位于沿海,海运便利,因此选择海运。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运行时速在200—400千米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有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正点率高、安全性好、能耗较低、清洁、效率高等。
(5)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赣深高铁的建成 大大拉近江西省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 可以①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京九铁路运输压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改善交通条件,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的转型升级。
(6)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赣深高铁穿越盆地、山区、丘陵、平原多种地貌,赣深高铁桥隧道比达到89.8%,大量“以桥代路”,主要目的有:①这样可以少占用耕地,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②不经过居民区,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可以③减小对地面其他交通运输的影响,保证高速行驶,提高效率。
故答案为: (1) 京广 京九 京沪;(2) 半湿润区 湿润区;(3) 海洋(或水路);(4) 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正点率高、安全性好、能耗较低);(5) ①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②缓解京九铁路运输压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的转型升级。(两点即可);(6) ①少占用耕地,保护土地资源;②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③减小对地面其他交通运输的影响,保证高速行驶。
【点评】(1)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这四类干湿地区之间有三条分界线,其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柴达木盆地主要位于高原气候区、半干旱地区;准噶尔盆地主要位于中温带、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暖温带、干旱地区;四川盆地主要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
(3)运输方式的选择: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等。
(4)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
(5)本题考查赣深高铁的建成对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6)本题考查赣深高铁大量“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理解解答即可。赣深高铁穿越多种地貌,桥隧比达到89.8%,该地区耕地资源有限,“以桥代路”可以少占用耕地,保护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与其他交通方式立体交叉,减小对地面其他交通运输的影响,保证高速行驶;线路直,相对距离较短,节省时间。
14.(2024七下·高要期中)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乃古丝路必经之地,也是一带一路的战略要道。2020年4月9日,随着气温回暖,作为中国的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新疆棉花种植采用超宽膜,滴灌节水、强化土地播前喷水,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棉苗的出苗率。
材料二:下图为“新疆棉花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
(1)读材料一可知: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的主要受气候中   的影响,若新疆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使用暗渠主要是为了   。
(2)新疆干旱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3)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简述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读材料一可知,为有效地提高了棉苗的出苗率新疆棉花种植采用哪些措施?
【答案】(1)气温;土地沙漠化(或土地荒漠化);避免蒸发
(2)①距海遥远②深居内陆③山脉阻挡湿润气流进入(两点即可)
(3)①晴天多,光照和热量充足,降水少,昼夜温差大;②有灌溉水源
(4)①超宽膜②滴灌节水③强化土地播前喷水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开放,主要是因为南部纬度比北部低,因此气温比北部的气温高些。由于本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若新疆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会造成土地沙漠化(或土地荒漠化)。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使用暗渠主要是为了避免蒸发。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山岭阻挡,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导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湖稀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因此本区域沙漠广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充足,光照强,棉花的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灌溉水源充足,沙质土壤,透气性好。 所以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
(4)根据材料一分析可知,新疆棉花种植采用超宽膜、滴灌节水、强化土地播前喷水,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棉苗的出苗率。
故答案为:(1)气温;土地沙漠化(或土地荒漠化);避免蒸发;(2) ①距海遥远②深居内陆③山脉阻挡湿润气流进入(两点即可) ;(3) ①晴天多,光照和热量充足,降水少,昼夜温差大;②有灌溉水源;(4)①超宽膜;②滴灌节水;③强化土地播前喷水。
【点评】(1)坎儿井是指在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并引至地面用于灌溉的水利设施,大体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2)本题考查新疆干旱沙漠广布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新疆为有效地提高棉苗的出苗率所采取的措施,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