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共含1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共含1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1.过敏反应
(1)概念:
(3)分类:
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非致病性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速发型和迟发型
(2)致敏原:
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包括花粉、某些食物、某些药物(青霉素)、螨虫、蘑菇孢子、昆虫的毒液(蜂毒)、灰尘 、化妆品等
一、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病
(4)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致敏原
机 体
抗 体
某些细胞
致敏原
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呼吸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
(食物过敏性肠胃炎)
刺激
产生
吸附
再次刺激
导致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皮肤过敏
(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4)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项目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致敏原 抗原
反应时机 机体第二次接触致敏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 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关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5)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
预防:
过敏反应是由接触致敏原引起的,找出致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该致敏原(即远离致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治疗:
极轻微的过敏可以不治疗,分散注意力一段时间就可消失;
较轻微的过敏可静脉注射含钙药物或口服氯雷他定治疗;
严重的过敏须上医院对症救治。
(6)过敏反应的防治:
2.自身免疫病
(1)概念:
指患者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攻击自身的组织。
(2)分类:
自身抗体只攻击某一器官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波及全身
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的胰岛细胞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
感染病毒或其他因素(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手术、外伤、烧伤、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
2.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
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1)特点:与生俱来
(2)原因:缺乏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
(3)实例: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HIV的结构:
逆转录酶
与HIV识别和吸附宿主细胞有关的糖蛋白
蛋白质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层,含病毒的蛋白、宿主细胞蛋白
两条病毒RNA
遗传物质、两条单链RNA是相同的
衣壳蛋白
基质蛋白
HIV主要攻击人体辅助性T细胞
(2)侵染过程
请思考:结合HIV的侵染过程,治疗艾滋病可能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3)HIV的致病机理:
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增殖产生新的HIV并破坏辅助性T细胞,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大量的辅助性T细胞被破坏后严重削弱免疫功能,从而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请分析:
下图为HIV侵入后血液中HIV和T细胞浓度的变化情况,尝试:
⑴判断曲线A、B是什么的浓度变化;
⑵分析B浓度②处上升的主要原因。
A
B


艾滋病患者往往很消瘦,也可能出现痴呆。从症状出现时起,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只有1~3年。
(4)传播与预防
某家庭中,丈夫在某次不正规献血过程中感染了HIV(不知情),妻子在怀孕期间血检结果呈阳性,很不幸最终生下的胎儿也被确诊感染HIV……
血液传播
患者
丈夫
性接触
母婴传播
妻子
胎儿
①输血严格检查,严格消毒;远离毒品
②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
③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宫产,
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
不会传播:
不会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如打喷嚏和咳嗽)传播。
不能经昆虫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HIV)。
也不会通过食物、握手及拥抱传播。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判断这些途径会不会传染艾滋病?
并说明理由
语言交流
礼节性接吻
拥抱
握手
打喷嚏
咳嗽
共用工具
共同进餐
公用电话
共用办公工具
共用卧具
共用马桶
一同洗浴
共用
游泳池
活动——因果推断
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不歧视艾滋病患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