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依据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框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健 全人格中的“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确立符 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 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学业质量中的“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定个人生涯发展规 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责任意识中的“对自己负责,关心集 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根据学生身心特点, 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坚持素养导向,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从关注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成长的角度设置了三课的学习内容。这三课立足于 学生初中生活的新体验、新问题、新困惑,从认识到规划、理想与志向、学习与成长等方 面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新生活,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 志向。本框题“做有梦想的少年”,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意义,共同编织梦想,鼓励学生勇 于追梦。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做个追梦少年 ”引领学生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不断 突破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的经验和无限的能量,树立梦想并为实现梦 想不断努力,做有梦想的少年。(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 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 及社会经验等有待进一步发展。从学生入学实际表现来看,对新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又 会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可能担忧和面对的问题会更多。基于以上考虑,设 计此课有利于帮助学生转变角色,理解和面对不断扩大的初中生活,引导学生把握机遇,不 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激发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度过一个美好、充实且有意义的 中学时代。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桂海潮实现梦想过程的探讨与分析,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乐观开朗、坚韧 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通过梦想信箱系列活动,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能深刻 理解少年梦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及梦想的价值和意义。难点:做有梦想的少年为什么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四、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谈到梦想我们会想到天真、无邪、美丽、色彩斑斓等,有的想当 钢琴家、作家,有的想当画家,有的想当一名军人……针对框题 “做有梦想的少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问题预设:1.为什么要做有梦想的少年 2.少年的梦想是怎样的 3.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 活动任务:结合课题以及已有知 识分析并回答 根据学科逻辑,找出关键字,进 行问题拆解。教师总结:我们为什么需要梦想,要怎样设定自己的梦想呢 我们把主议题设为:梦想始于当下, 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做有梦想的少年》这一课中。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词汇和例子,使抽象的梦想更加鲜活形象,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 时针对框题提问,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发散思维,能更有针对性的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有利于课堂提质增效。探究新知子议题一:思梦之本质议学情境: 到底什么是梦想呢,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我的梦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想,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成现实。你们就像小树苗一样,最后 会长成参天大树,要做追梦者和圆梦者,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 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你们这个年纪正当其时,一定要不负青春, 不负韶华。” 议学活动:“梦想信箱” 评价设计:1.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清楚的表达并书写出自己的梦想 2.全员参与,将书写的梦想投到“梦想信箱”中。 3.注意:如果有没有想好梦想的同学,可以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 的帮助下,暂时确定自己的梦想,再通过本节课后续的学习进一 步思考。 情境任务: 边看边思考,你都看到哪些梦想 什么是梦想 少年为什么要有梦 想 议学活动说明: 1.拿出提前准备的“梦想信箱” (学生提前准备) 2.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便签纸, 匿名把自己的梦想写在准备的纸 条上。 3.然后把自己的梦想纸条折起来 放到“梦想信箱”里。教师总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 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设计意图:七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开朗、主动积极,但是有部分学生比较腼腆,不愿意分享 自己的梦想,以这种不记名的写一写梦想形式展开,既能保护学生隐私,引领学生全员参与,又能 深化学生对梦想的思考,为进一步做有梦想的少年做好情感和知识的铺垫。子议题二:寻梦之力量议学情境1:播放视频《神十六航天员——桂海潮,从小镇做题家到“摘 星星的人”》 视频简介:他是一位6岁在山坡放牛牧星的大山孩子,36岁时争取去 天上摘星星,原本是大山里小县城的高中生,一个大山里的小镇做题家却 拥有开挂的人生,31岁就成为了北航教授、博导。我36岁成为了首位载 议学任务: 1.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桂 海潮的“圆梦之路”,并 回答问题。荷专业,他就是神十六航天员桂海潮。 圆梦路径示范: (农村家庭6岁放牛娃)小学到初中 也疯玩,并未 天赋异禀” 读书改变命运 只要肯努力 梦想一定会实现因为杨利伟 变自己,梦 飞上太空 神十六 5个月太空之旅 实现航天梦 改 想珍惜一切时间, 发奋学习 执着、请教 国 教科研工作 多年锻炼身体坚持梦想 报考北京航空 天大学 提前博士 毕业 国外读博士后继 续深造预 设 :道理可以从读书改变命运、梦想的作用、学习的方法、爱国主义、 坚持梦想始终如一等角度回答。 议学情境2: “桂海潮的发小尹成程说,小时候,桂海潮也和他一起疯玩,也会在插 卡学习机上玩游戏。小学时,他们学习都差不多,上初中时,桂海潮开 始努力一些了,周末玩得少了,到高中时就更刻苦了。“更刻苦”的原因, 是他有了梦想。因为一个人——杨利伟。” 议学活动:有梦想就有希望,我们人类从远古开始就从未停止造梦,比如 我们有“飞天”的梦想,因此发明了_ ;飞机、航天飞船; 有“下海”的梦想,因此发明了 ; 潜 水 艇 ; 有“千里眼”的梦想,因此发明了 ;望远镜、天眼; 有“顺风耳”的梦想,因此发明了_ ;手机、电话; 有“飞毛腿”的梦想,因此发明了 _ ;火车、轮船、飞机、高铁 …… 2.看完这一视频,告诉 我们青少年什么道理 活动说明: 速记“圆梦路径”,小组 每个成员用关键词或简 短的句子,速记桂海潮 的圆梦之路,最终汇总 梳理,由一人展示,也 可用图画、思维导图等 多种形式体现。时间5 分钟。 议学任务: 是什么促使桂海潮变 了 教师总结:因为杨利伟等登上太空使桂海潮树立了飞向太空的梦想,梦想激发了他学习的动力,有 了梦想,桂海潮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设计意图:通过桂海潮情境,小组合作绘制“圆梦路径”等议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 挥想象力,引领学生感受梦想的力量。同时为了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对梦想进一步剖析:是 什么使桂海潮变了,引领学生感受梦想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坚韧弘 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子议题三:追梦之特点议学情境: 情境一:航天员的选拔过程极其严苛,对身心综合素质都要求高。 议学任务: 请结合事例说明怎样他能经过重重筛选,从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是唯一来自高校的 载荷专家,他经受了8大类、200余项课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为“上天” 圆梦做好了万全准备。 情境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桂海潮瞄准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继 续深耕,取得多项国际顶尖的学术成果,不少还是国家级项目。在航天 员见面会上,他说“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八个大字时刻激励着我们刻 苦训练,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预设1: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桂海潮之所以如此坚持和努力是他一心想实现“上天”的航天梦, 支撑他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奋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一样,少 年立志学农,解决中国吃饭这一件大事,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人民。 预设2: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要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 起,桂海潮始终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放在心中,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了实现理想不懈奋斗 【评价设计】在活动过程中采用评价量表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 才能做一个有梦想的 少年 (独立思考或 与同桌讨论)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学习 过程 认真观看视频并撰 写梗概感悟梦想的价值举例说明少年梦想 的特点学业 表现 梦想之路撰写的参 与度贡献率与获得感小组在学习过程中 的配合情况。对学习任务完成的 贡献率教师总结: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做有梦想 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 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同时也为我们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努力 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像桂海潮一样始终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放在心中,激励自 己不断努力。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了实现理想不懈奋斗。 “要从小学习立志。”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寄语少年儿童:“一 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 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置“思梦——寻梦——追梦”三个活动环环相扣,以桂 海潮的航天梦为依托,逐层深入的剖析了梦想的价值、意义以及实现少年梦想的特点,坚持教师的 积极引导与学生主体建构的有机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学生对梦想理解的同时,以少年梦想的 特点为标杆,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做到知行合一。【辨一辨】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辨析以下同学的观点。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3.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 4.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 5.总有一个梦想在现实中开花。 议学情境: 出示桂海潮训练的图片,了解航天员地面训练过程,思考面对如此高强 度的训练,桂海潮是怎么做的 解题方法提示: 解答辨析题分二步:一, 判断对错,表明观点; 二、分析原因,在分析 的 时 候 带 上 学 科 知 识。如果题目观点正确, 分析为什么正确,如果 观点错误,则要说明哪 里错误,正确的应该是 什么 议学任务: 思考面对如此高强度的(都方面)[预设]立志、坚持、方法、耐力…… 议学活动: 训练, 的 ( 层面分 通过立 桂海潮是怎么做 深度思考,微观 解圆梦的路径, 志、坚持、方法 进行总结。小组合作形式,由小组长在“梦想信箱”中抽取学生的梦想,小组讨论 如何帮助同学们实现梦想 至少从学习、课余生活、日常交往等几个维 度给出三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并随机抽组展示,时间5分钟。也可通过 梦想的重要性、少年梦想的特点等知识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修正人 生的航标。 学生按 抽取学 真 课所学 理 要求分组: 生的梦想,并认 表格或者根据本 内容修正自己的 说明原因。评价 具体做法(至写少2点)学业方面人际交往方面课余生活方面我的 梦想 修正后的梦想(也可不变) 为此你需要做出的努力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梦想旅程到此就圆满结束了。今天我们跟随桂海潮的故事知道了什么 是梦想,梦想的重要性及如何实现梦想,希望通过今天课程的学习,同学们都可以学会编织人生 梦想,并将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关心国家发展,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做到强国有我。 在今后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锤炼本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勇做新时代追梦人。设计意图:通过对同学们生活这个对梦想的看法的辨析,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本课知识点的应用与 迁移,深化对梦想价值的理解,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帮助同学们实现梦想建言献策,进一步 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为下节课深入学习实现梦想的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梦想的重要性、少年梦想的特点等知识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修正人生的航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随堂练习1.“把自己的梦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成就你们 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启示我们(D ) A.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B.付诸行动,不懈追求,才能实现个人梦想 C.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D.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祖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2.战争年代的空袭和轰炸,让年幼的顾诵芬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搞出属 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带着这颗种子,从青葱年少到意气风发,顾诵芬毅然前往冰雪飘飘的北国, 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为我国航空科技 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启示我们(D ) ①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指引人生的方向 ②理想的确定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③有了理想,就能创造出极其不平凡的社会价值 ④广大青少年理想远大,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希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某校七年级的学生萍萍把钟南山院士当作自己的榜样,立志成为像他一样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 人。为了帮助萍萍实现梦想,你会建议她(B ) ①坚定信念,努力奋斗 ②把握青春,不负时光 ③努力学习,不管其他 ④脚踏实地,付诸行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板书设计(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它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寻梦之力量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做有梦想的少年追梦之特点思梦之本质)布置作业在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 让我们来做一份努力计划吧!未来三年我最大的梦想是::为了实现梦想我需要培养哪些品质 我需要做哪些准备 我目前可以开始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