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8.双分支结构 教学设计+课件+学习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8.双分支结构 教学设计+课件+学习单

资源简介

《双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生活化情境为背景,关联整体情境,即“体测成绩登记”,旨在深入学习分支 结构。该课程包括“认识双分支结构”、“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和“验证双分支结
构”三个部分。
在“探索”环节中,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实例,如“如果……那么……否则……”,唤 起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认知,并建立解决生活实例的方法与算法控制结构的联系。通过认知迁移,构建双分支结构的流程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判断条件设置的重要性。教材通过分析体测成绩的规律,让学生分析判断条件的构建和双分支结构的特点,加深对双分支结构的理解。在“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环节中,通过真实情境 和案例构建判断条件,并用流程图表示合理的算法,回顾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算法表达。为后续验证算法做好准备。
二、学习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够掌握单分支结构的基本操作,了解分支结构的基础知识。虽然并未学习过双分支结构的相关的内容,但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分支结构运用的具体实例。且五年级学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对技术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因此,本课通过学生近期体测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分支结构就在身边,感受分支结构对程序的影响。以“体测登记系统”为载体,从中提炼出顺序结构、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的一般工作过程,进而理解程序有许许多多的结构架构及特征。
教学目标
通过对体测成绩的探讨,了解双分支结构的概念,感受到双分支结构就在身边。
能有效利用双分支结构,设计“成绩等级判定”,并通过实例,掌握双分支结构的一般工作流程,了解分支结构的架构,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双分支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学会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教学难点: 合理设置判断条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项目回顾,引出问题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项目,带入本节课的成绩判定环节,理解双分支结构的情境,思考还有哪些事物可以 用“如果……那么……否则……”这样的说法来描述 小组讨论 交流,代表汇报总结。 2.引出主题,提出目标 算法的分支控制结构有多种形式,如单分支、双分支提出本节 课目标:认识双分支结构,用双分支结构解决问题。 【提问】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联网相关的应用? 身边实例调动学生兴趣,交流 讨论,引导学生联想自己身边的双分支具体应用,并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双分支结构。
(二)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双分支结构 双支结构可以用什么 来表示 试着说说知道的双分支结构。 教师小结:双分支结构也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做出判断,再选择相应路径的过程。即如果满足条件,则执行满足条件的操作,否则执行不满足 条件的操作。这种形式的选择语句 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关联词“如果……那么……否则 …… ” .活动一:根据小组的判定规则进行描述,分析项目双分支结构的一般工作流程。 教师小结:双分支结构可以让算法根据条件做出更多的选择。运用算法的分支结构可以让计算机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自动做出选择,从而使计算机变“聪明”。 活动二:根据小组的判定规则进行算法设计 各个小组根据自然语言在画程中转换成流程图。小组讨论并分享关键的判定步骤。 活动三:验证算法 将画程的流程图转换的python进行调试运行,总结if-elif-else之间的算法特征 通过体测判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具体应用,总结双分支结构一般工作流程 加深理解,总结双分支的算法特征
(三)拓展总结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程序的完整性:尝试将学号抽测与登分成绩相结合。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城市建设到国家建设,展示分支结构的日常应用,感受分支结构对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感受到分支结构对生活的影响,充分提升利用分支结构解决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共16张PPT)
双分支结构
01
发现体测应用中的算法
02
分析体测应用中的算法
03
描述体测应用中的算法
04
算法验证与迭代优化
学号抽测判断
开始
输入学号
学号=15?
“请准备体测”
结束

如果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
输入的学号等于15
就要做好体测准备
xuehao=int(input("请输入您的年龄")
if xuehao == 15:
print("请准备体测" )

学号=15?
“请准备体测”


满足条件?
成立
单分支结构
操作
如果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
满足条件
执行满足条件的操作
存在只需要取一种情况进行操作,其他条件不需要考虑
跳绳体测
坐位体前曲体测
50米体测
仰卧起坐体测
分析问题:单分支结构是否能实现优秀与为达到优秀判断?
优秀标准:
超过180个
优秀标准:
少于8.7s
优秀标准:
超过13.8cm
优秀标准:
大于50个
建立模型:
满足条件?
成立
操作
如果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
单分支结构
否则_____________。
满足条件
执行满足条件的操作
执行不满足条件的操作
双分支结构
让算法根据条件做出更多的选择
建立模型:
如果_____________,
那么_____________,
否则_____________。
满足条件?

操作1
操作2

双分支结构
满足条件
执行满足条件的操作
执行不满足条件的操作
任务一:根据小组的判定规则进行描述
跳绳体测
任务二:根据小组的判定规则进行算法设计
坐位体前屈体测
50米体测
仰卧起坐体测
如果
跳绳次数>180,
那么
优秀,
否则
未达到优秀
如果
50米时间<8.7,
那么
优秀,
否则
未达到优秀
如果
距离>13.8,
那么
优秀,
否则
未达到优秀
如果
次数>50,
那么
优秀,
否则
未达到优秀
跳绳算法设计:


开始
结束
输入
跳绳次数
跳绳次数>180
优秀
未达到优秀
50米算法设计:


开始
结束
输入
50米时间
50米时间<10
优秀
未达到优秀
坐位体前屈算法设计:


开始
结束
输入
距离
距离>13.8
优秀
未达到优秀
仰卧起坐算法设计:


开始
结束
输入
次数
次数>50
优秀
未达到优秀
验证算法


开始
结束
输入
跳绳次数
跳绳次数>180
优秀
未达到优秀


开始
结束
输入
50米时间
50米时间<10
优秀
未达到优秀


开始
结束
输入
距离
距离>13.8
优秀
未达到优秀
验证算法


开始
结束
输入
跳绳次数
跳绳次数>180
优秀
未达到优秀
tiaoshengcishu=int(input("请输入跳绳次数")
if tiaoshengcishu >180:
print("优秀" )
else:
print("未达到优秀" )
迭代升级
如何将学号抽测与体测成绩等级相结合起来?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每一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