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家的意味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家的意味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 内容 2024 - 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领悟家的丰富内涵,培育对家庭的深厚情感,践行和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素养:培养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 法制观念:了解关于家风家训的法律法规,实际行动表达孝亲敬长 之情。 健全人格:了解家庭含义,家庭的意义,正确认识家庭,养成健全 的人格。 责任意识:体会家人的付出与亲情的温暖,承担对家庭的责任。
教学 重点 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教学 难点 继承、发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教 学 过 程
导入 歌曲导入:歌词里的“家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家是地域) 2.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家是住所) 3.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家是和亲人在一起) 4.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家是......) 思考:结合上面的歌词,说说“家”是什么 (括号中已附上答案) (教师总结:“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情感 和回忆的地方,是人们生活的核心和情感的寄托。)
授新课 【设置疑问】我们是怎样组建一个家庭的
张三和李四恋爱,半年结婚成了家。 一年后生下女儿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继子女与继母也是一家人 思考1:从家庭的组成去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家庭 学生: 教师: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 组织。 思考2:结合上面场景分析: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形式 学生: 教师: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一男女结婚 成家。 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 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④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一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探究一:父亲为儿子寻找“猴”惊动了300多万网友,“一个父亲 的慈爱深深打动了我”于女士主动联系涂先生将“猴子”寄给了孩 子分文不取。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字眼,它不仅是我们身体栖息的地方,更 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落叶归根,这是对家的渴望, 也是生命的追寻。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请谈谈你对“家”的理解 学生: 教师: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 持。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 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 靠。 探究二:小丽:父母关心我们的学习,关注我们的品行,用自己的 言行影响和教育我们。 小明:父母给我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对我们的未来寄予厚望。 思考: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学生: 教师: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 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探究三:家风故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 “书圣”王羲之的家风故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王羲之出 身世家望族琅琊王氏,他身上既显现着超脱、豪放的魏晋风度,也 流淌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子。王羲之书法成就的取得,除了因为自 身天赋和刻苦钻研外,还与琅琊王氏家风传承有密切关系。后人把 王羲之的治家思想提炼为24个字:“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 恪,厥功为懋(树立榜样,以此激励自己),敦厚退让,积善余庆”。
琅琊王氏的兴盛始于东晋,数百年间在政治舞台及书法方面涌现出 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大多留下清正廉明的口碑可谓是将相之家、书 法名门。 思考:家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 教师: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①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②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探 究 四 :当探讨到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时,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观 点。 同学一:家庭和睦不和睦,幸福不幸福是人家自己家的事,关起门 来,与社会又没有关系。 同学二:家庭和睦、幸福,社会才会和谐,毕竟社会是由千千万万 个家庭组成的。 思考:家庭与社会是什么关系 学生: 教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 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材 料 一 :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 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考叔说:“我 的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 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材 料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 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 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有负 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养的 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思考::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 教师: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民的法律义务。
板书 设计 家 的 意 味 (
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 家的含义 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
家的意义 「生命的居所 心灵的港湾 [第一所学校、修身之所 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 生活共同体,传承家风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家庭与社会
课堂 检测 1.春节是在外游子与家中亲人团聚的日子。不管离家有多远,人在 路途中,亲人在心里,“回家”是春节每个在外打拼的中国人的共 同主题。这表明( ) ①子女只有在父母身边才能表达孝心 ②“孝”是中国家庭文化 中的重要精神内涵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④回家过年是我们每个 子女的法定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 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 和保护的义务。”法律条文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仁爱孝悌,待人有礼 B.尊老爱幼,孝亲敬长 C.诚信友善,乐于助人 D.善待父母,自立自强 3.网友们经常在假期结束后晒私家车的后备厢,里面全都塞满了父 母的食物。大家纷纷评论:我们看过笑了又哭了,满满都是爱啊! 下列对此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只有家里的食物才美味 B.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C.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D.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4.下列对家认识正确的有() ①家就是我们住的房子,没有其他意义 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③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④家对于我们有着丰富的意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八年级学生文文的博客摘要: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对我的 爱是在生活上的,妈妈对我的爱是在学习上的。家庭生活中,虽然 会有许多的烦恼,但更多的时候,给予我的是巨大的快乐,我爱我 家!文文爱自己的家是因为() ①家是她成长的摇篮,是她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②父母是她最亲的人,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师 ③父母一味地迁就她,满足她所有的要求 ④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爱护她,使她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重庆男子黄国全在病重时留给女儿的8段视频,被称为“最感 人的生日礼物”——在得知自己已经是食道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世 后,他在病床上录了8段视频,满载着对女儿未来的期盼和祝福, 希望分别在女儿每年生日时播放,直到她18岁。黄国全的生日礼 物 ( ) ①体现了对女儿至深至纯的父爱 ②只会带给女儿悲伤 ③告诉我们父爱如山,深沉含蓄 ④会使女儿感受到父爱一直存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