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件(共28张PPT)-2025年高三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件(共28张PPT)-2025年高三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制度保障
法治方式
人大

政府
法院、检察院
政协
民族
公民
《政治与法治》的学科大逻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领导
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
法律保障
人民当家作主
根本保障
为什么当家作主
怎么当家作主
制度保障
为什么领导
怎么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总目标+原则
三位一体建设
四个基本要求
国体决定
一根本
三基本
历史传承
法治理论
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
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本质特征
基本方式
三者有机统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一: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考点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考点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五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一: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考情和课标
课标要求
1.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2.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各种政治力量 2024 选择题:山东卷、安徽卷、北京卷、广东卷
2023 选择题:北京卷、广东卷、浙江卷、湖北卷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2023 无
2022 无
图谱清单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个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个国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个矛盾: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个任务: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3种方案:三种建国方案。
3个阶段: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3个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4个方面成就:中国共产党成立取得的成就。
6个意义: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三种建国方案;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初心使命、意义和结论;
4.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初步成就及意义;
7.改革开放的地位、目的及成就;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必备知识与问题清单
1949
1840
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时间线索
1921
知识点1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主要矛盾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由半殖民地的国情决定)
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由半封建的国情决定)
历史任务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针对外敌入侵和封建统治)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改变贫穷落后状态)
三者关系
考点一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0世纪上半叶的各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
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力量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 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 中国共产党
代表阶级 地主阶级和买办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结果 被中国人民抛弃,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知识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时间 1921年7月
初心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意义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知识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
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2.论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
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4)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1949
1978
2017
1840
新时代
新征程
191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初期探索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时期
十九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中国共产党
成立
(过渡时期)
时间线索
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1921
知识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站 起 来 建立新中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社会主 义制度 确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建设 初步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富 起 来 实行 改革 开放 时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地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目的
结论 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产力角度);
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角度);
③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建设角度)
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知识延伸
改革开放的意义(结合必修一)
①四个改变: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一个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一个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两个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⑤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2
农村突破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
开放了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17
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20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992
南方讲话和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3
部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0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起步阶段
新阶段
全面深化阶段
相关链接
强 起 来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 时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意义 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中国)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科学社会主义)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世界)
结论 ①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论证 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①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⑤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改革开放,走民富国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新时代;
(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科学社会主义由创立、再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课堂总结
易错易混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X: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制度基础。
2.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X: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3.中国逐渐成为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官僚资本垄断的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X: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X: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1.(2023·北京·高考真题)红色文化主题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示意图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
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
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
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进京赶考之路”中,生产关系没有根本性改变,③不符合题意。
2021年,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①不符合题意。
考向演练
A
2、(2024·北京)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③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改革
人民群众
3、(2024·广东)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说法错误
十月革命胜利
4、(2024·安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 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B.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 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 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D
十月革命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
十月革命
5、(2024·广东)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
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
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
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强调经济发展
说法错误
【答案】D
【解析】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6.小小红船承载千钧,秀水泱泱精神永恒。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②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④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新中国成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