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备课组名高一地理 周次称本节2.2 构造地貌的形成(第一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教学内容课程标准:1.3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本节 系。教学目标 地理核心素养:1.认识板块运动对全球地表形态的影响。2.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认识构造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学重点:板块运动与地貌教学重难教学难点:板块运动与地貌点本节内容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方法本节内容2 课时课时安排导入:视频《大西洋中脊》海底延绵的山脉是如何形成的呢?新课讲授:一、板块运动与地貌1、板块构造学说任务一: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展示板块运动动态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合作探究】什么是地质构造?学生回答参考:教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学 板块覆在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过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程预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设【合作探究】岩石圈分为哪几大板块?板块与大洋大洲的范围一样吗 板块之间有哪两种相互运动?学生回答参考:全球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范围不一样,比如印度洋板块还包括澳大利亚大陆。教师讲解:板块间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2、板块运动与地貌任务二:板块运动会形成什么构造地貌?播放视频《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合作探究】板块运动会形成什么地貌?学生回答参考:褶皱山、海沟、裂谷、海洋。教师讲解:(1)板块的相向运动①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时,相互挤压并抬升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阿尔卑斯山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碰撞挤压造成,喜马拉雅山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造成的。②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海沟,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落基山脉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挤压造成,安第斯山就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洋板块相碰撞挤压造成的。还有西太平洋的一系列海沟。展示一系列实景图。(2)板块的相离运动①大陆板块内部张裂形成裂谷、海洋a.板块张裂形成东非大裂谷,部分地区积水成湖,形成断裂构造湖,如维多利亚湖,坦葛尼喀湖,马拉维湖。b.红海是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2 000 万年前,阿拉伯半岛整体还与非洲大陆连在一起,红海自然也不存在。之后,阿拉伯半岛从非洲板块中分裂出来,它们之间形成裂谷带。大陆继续开裂,裂谷变长变深,成为带有通向大洋出口的海峡。红海还在不断扩张,有人预测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②海洋板块内部张裂形成海岭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是海底山脉系列。冰岛就是大西洋中脊露出海平面的部分。其形成与板块张裂有关。【合作探究】小结板块运动与地貌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任务三:山地对交通有何影响?学生回答参考:与平原相比,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不利于人类通行。一方面,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另一方面,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都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运输线路和通行的安全。教师讲解:任务四:山区交通运输布局时优先发展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左表为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右表为在山岳地区与在平原和丘陵地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与造价比。【合作探究】山区交通运输布局时优先发展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学生回答参考:由左表可知,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由表 2 可知,山地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教师讲解:山区交通运输布局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任务五:山区如何布局交通运输线路?展示一系列实景图。为降低修建难度,会修建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需要翻越山岭时,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呈之字型,尽量与等高线平行,减低道路的坡度。因此,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区的 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相应的平原地区。山区交通线的建设和选择,还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尽量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山区交通线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桥(梁)隧(道)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但是,桥隧比例的增加,也会大幅度增加建设费用。【课堂探究】了解影响山区公路选线的因素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 又是如何处理与这些自然因素的关系的 2.山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个地形单元中,与公路线的选择是否有关 这种现象说明了公路线的选择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参考: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字形弯曲,减少陡坡的影响,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与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课堂练习:2024 年 4 月 3 日早上 7 时 58 分,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 7.3 级地震。正欲前往当地知名景点清水断崖的王老师一家不得不提前终止行程返回大陆。据当地的旅游资料显示,清水断崖是位于海边一处面向大海,壮美绝伦的大理石崖壁。1.本次花莲发生地震的海域可能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2.清水断崖的岩石类型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戊3.清水断崖形成的过程可能是( )A.海水堆积-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C.海水堆积-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D.海水堆积-地壳下沉-外力作用-变质作用【解析】1.台湾花莲位于太平洋西岸,属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B 正确,ACD 错误。所以选 B。2.沉积物堆积形成沉积岩,故甲是沉积岩,火山喷发形成喷出岩,丁是玄武岩,则戊是岩浆,乙是侵入式岩浆岩,即花岗岩,所以丙是变质岩,“清水断崖是精美绝伦的大理石”属于变质岩,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3.清水断崖是大理石,大理石由石灰岩变质形成,而石灰岩则在海洋环境中堆积形成,故而需要先海水堆积形成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石,地壳抬升露出地表,位于沿海,受到外力的作用,形成在现在的清水断崖景观,A 正确,BCD 错误。所以选 A。小结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背斜 山地 谷地褶皱 内力作用向斜 谷地 山地外力作用构 地质构造造 水平地 断层 地垒垂直貌 地堑的形 消亡边界 山脉、海沟、岛弧等成 板块运动生长边界 裂谷、海洋等交通运输方式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交通运输线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