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漫画的启示》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阅读类语文要素是“感受风趣的语言”,表达类语文要素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漫画是用图画表达的另一种“风趣与幽默”的“语言”。这和“感受风趣的语言”这一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共同指向本单元的人文主题: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教材主要有四部分组成,一是导语:漫画往往意味深长,能引发我们的思考。你能读懂下面这两幅漫画吗?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漫画 乘凉漫画内容 一个刚种下树的人,拎着水壶给树浇水,发现一个人靠着树坐着,问他:“你在干什么?”那个人漫不经心地说:“等着乘凉。”可笑之处 1.乘凉人懒惰成性,抱着双膝,却靠在一棵刚种下的小树下心安理得的等着乘凉,很可笑。2.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蕴含意思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获得启示 有行动才能有收获,不要妄想做一个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漫画 乘凉画面内容 啄木鸟看着一片光秃秃的树桩,无虫可捉,成了待业者。可笑之处 人类的好朋友,给树治病的啄木鸟下岗了,成了待业者。蕴含意思 讽刺了社会上那些破坏环境的人。获得启示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家园。第二部分是习作要求:写出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和习作注意点:观察——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思考——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撰写——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第三部分是修改习作,并提出评价标准:看看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是不是写清楚了。这也再次强调了本次习作的重点——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二、学情分析1.对于漫画,学生是喜爱的,了解的。漫画因夸张(人物形象、行为等)而形成的幽默风趣的画风,深受学生喜爱。生活中,学生读过大量的漫画,如《父与子》《三毛流浪记》或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的漫画等。教材中,学生也接触过漫画,如二年级上册选自《父与子》漫画“让人着迷的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中,也提到了漫画的特点——你喜欢看漫画吗?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往往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于漫画,学生是有个大概了解的,所以,本节课无需带领孩子了解漫画的特点。2.对于写清楚漫画内容,学生是不难的。写漫画内容本质上是看图写话,而看图写话,学生在低年级进行过大量的训练,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再加上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让人着迷的书”的加持,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写清楚漫画内容是不难的。但漫画与一般的图画有所不同,漫画中往往加入了适量的文字,所以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文字;其次,漫画有着作者分明的情感倾向,所以要指导孩子在写漫画内容时,也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倾向。3.领会漫画的含义,学生有一定难度的。教材中提供的两幅漫画所揭示的是社会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距离。我以“你能读懂两幅漫画吗?两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进行调查问卷,30个孩子60条含义,其中至少有31条含义是完全偏离甚至是错误的,至少是不深刻的。4.对于“启示”部分,学生是有难度的。难度主要是体现在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并且联系的这些人和事是要与漫画所揭示的含义有相似点,不能有偏差。三、教学目标1.引导关注细节和文字,展开联想,说一段有画面感和情感倾向的画面内容;在此基础上,领会漫画的含义。2.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清楚启示。四、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五、教学准备:问卷星调查、课件、学习单六、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游戏:猜一猜1.游戏猜猜TA是谁?依次出现王宝强、鲁迅、周杰伦等人物的漫画头像。2.猜猜这两幅漫画出自哪本漫画书?第一板块 关注细节、文字,说画面内容和含义1.反馈问卷调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班的孩子都完成了一份关于习作《漫画的启示》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习作《漫画的启示》主体部分主要用“漫画内容”和“漫画启示”两部分组成,你认为比较难写的是哪部分?老师经过统计,发现:【出示课件】人数 漫画内容 漫画启示30人 11人 29人其中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回答的:有困难,图太简单。我想问问是哪位孩子?你想表达什么意思?2.观察漫画,说内容⑴引导比较不同师:同学们,写漫画内容本质上是看图写作。那么漫画和看图习作中的图画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第一幅是三年级下册的看图习作中的图画,第二幅是今天教材中的一幅漫画,你发现不一样的地方了吗?预设:漫画有文字提示,一般的图画没有;这就告诉我们,在观察漫画时,我们要关注文字。(板书:关注文字)漫画非常好笑,而一般的图画中没有这种笑料。⑵交流:这幅漫画的可笑之处?⑶交流反馈。适时板书:关注细节 关注文字 展开联想⑷以“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画面内容是这样的……”为开头说一说画面内容。⑸点评。适时板书:画面感 情感倾向3.说含义师:同学们,漫画深受大家喜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寥寥几笔就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带给人们某种启示。作者华君武老先生讽刺了谁?又想告诉大家什么呢?(①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否则到头来注定是一场空,我们只能用勤劳的双手和劳动的汗水创造丰厚的果实。②讽刺了这种刚栽下树就乘凉,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4.写含义师:请同学们把你从这幅漫画中获得的启示用几句话写下来。【设计意图:读懂漫画是写好启示的第一步,以问题“这幅漫画可笑在哪里?你是从哪儿感受到这幅漫画的可笑的?”为抓手,引导学生关注漫画细节和文字说一说漫画的内容,进而读懂漫画的含义——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第二板块 联系生活,唤醒生活1.联系生活。同学们,漫画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或时事的影射。你要写好启示,你就要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儿。生活中未必会真有人会坐在刚种下去的小树下乘凉的荒唐事儿。但生活中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有吗?等、靠、要的人有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有吗?当你看到这幅漫画的时候,你想到了生活中、社会上的哪些人哪些事儿呢?2.反馈交流。◆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事例:寓言故事类:守株待兔的农夫;社会类:电信诈骗分子,被诈骗的人,啃老族,假乞丐;身边的:抄作业,考试时作弊,即使轮到值日也不打扫卫生的同学……◆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事例:寓言故事类:拔苗助长生活中的:减肥,采用极端的饮食方法,结果反而导致身体健康受损。想要一夜暴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的人和事儿是写好启示最关键的一步。以问题“当你看到这幅漫画的时候,你想到了生活中、社会上的哪些人哪些事儿呢?”为抓手,唤醒生活经验,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儿。在“简单说说这个人(或事儿)”“你有什么想法”“对这个人(或事儿),你怎么评价”等问题的追问中,启发学生在联系生活事例时要做到:①简述事例;②说说想法。】第四板块 撰写启示,交流分享同学们,刚才我们说了漫画的内容和含义,交流了生活中相关的人和事儿,现在我们就尝试着把漫画的启示部分给写下来。1.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分享,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点评。3.设疑:还有部分同学在调查问卷中提出,习作《漫画的启示》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取一个新颖的标题?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板书设计漫画的启示关注细节漫画内容 关注文字 画面感 情感倾向展开想象匹配漫画漫画启示 简述事例发表感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