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三上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明确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丰富、童话的神奇。三篇拟人体童话,故事生动有趣,一个个勇敢无私、乐观向上的童话人物,带给孩子愉悦、温暖的阅读体验;常人体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面对冷酷的现实世界,在一次次擦燃火柴的幻境中实现温暖的美好愿望。借助单元课文学习,学生可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童话世界无奇不有,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童话故事有丰富奇特的想象、曲折有趣的情节等。借助“快乐读书吧”的阅读,学生可丰富对童话的认知——童话世界充满爱与美,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妙不可言。显然,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学习内容第二学段第3条指出:“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明确了第二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儿童文学作品为重要学习载体的追求。并从阅读鉴赏和创意表达两个方面强调了欣赏语言与形象,感受童心以及用文学的方式创编诗歌和故事的学习任务,为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设计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领。一、基于童话特点,凝练单元的学习目标和情境从单元导语来看“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从单元语文要素来看:“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同时指向“想象”,在“想象”中去欣赏美好的童话形象,去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同时“快乐读书吧”以“在那奇妙的王国里”为题强调了童话王国中充满了爱与美的文学精髓。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引领下,基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所指以及课文特点,我们创设了“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这一真实的体验情境,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深度融合。用语言描述勾勒本单元的教学蓝图,可以更清楚地把握本单元学生语文素养和精神成长的清晰路径。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本单元我们将看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的奇异的幻象;体验一颗种子奇妙的一生,不断实现愿望;和小蟋蟀一起经历一场惊险的旅行,体会珍贵的友情;为蚂蚁队长抵抗奶酪渣的诱惑加油鼓劲。我们除了读童话,讲童话还要编童话,创编班级童话集呢!同学们,准备好游历童话王国了吗,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出发吧!这样真实而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是文本情境与儿童生活情境的深度融合,是贴近学生既有语文实践且符合其当下兴趣的特定环境,创建了学生勾连已有的童话阅读经验并获得新经验的场域,赋予学生学习活动以现实意义。通过对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教材特点的多向分析,确定了这样的单元学习目标:1.阅读四篇选文,借助课文导学系统梳理故事情节,简单评价童话人物,在交流与朗读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2.借助教材提示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3.基于单篇课文阅读,产生阅读整本书(童话)的兴趣;借助阅读支架,感受童话丰富而奇妙的想象,逐渐养成课外持续阅读的习惯。以“游历”为引领,经历阅读与表达童话的美好旅程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教任务框架图如下:“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既是本单元的学习情境,又是贯穿整个单元学习过程的大任务。在这个大任务的统领下,整合了四篇课文、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整体设计了“读读奇妙的童话故事”“聊聊奇妙的童话世界”“写写我的童话故事”三个子任务以及8个学习活动,形成了具有关联性和进阶性的学习链环,引导学生在主动阅读和积极分享中感受童话之美,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奇妙想象。任务一:读读奇妙的童话故事活动一:透过火柴的微光感受幻象的奇特,走进《安徒生童话》“读读奇妙的童话故事”的第一个活动安排了单元导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教学及《安徒生童话》导读。单元导读用学生喜欢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初识童话特点;引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阅读更多童话故事,深化对童话的认识。单元导学,不仅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打通其新旧知识联系,串珠成链,知识积累结构化,小设计有大匠心。学习单元首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经典童话共11个自然段,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长文。这样的长课文、难课文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其教学重点究竟应该聚焦在何处?课后习题二为本文的教学作了明确的提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情节梯,聚焦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出现的幻象,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而后让学生不同形式地朗读、感悟文中描写五次幻想时想象丰富的语句,“给书中印象深刻的语句打上想象指数”“动态图、配乐朗读”“同龄小伙伴的小诗”等多样化感受童话想象的奇特,获得丰富的阅读感受。3.《安徒生童话》导读阅读的课堂是有限的,阅读却是无限的。一堂成功的导读课,要导方向、导途经、导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安排了十分钟的微导读,结合“快乐读书吧”导读《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感受,并传授一定的阅读方法(童话人物我来画、故事情节我来绘、想象指数我来评)阅读童话故事,以创编《XXX读童话》册子为阅读任务,激励学生去体验阅读的乐趣。活动二:说说一粒种子神奇的历程1.默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2.画一画这棵树种的一生图谱。说一说:在每一段历程中,它都变成了什么,它又是怎样想的?借助图谱,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基于单元目标及课文情节反复的特点,在教学中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迁移运用“梳理情节图”的学习策略梳理种子的生命历程。运用“借助情节图讲故事”的学习策略,结合《语文作业本》第二题,把童话故事讲给伙伴听,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提取信息”及复述故事的能力。活动三:画、说牛肚子里的旅行1.读读画画,绘制“旅行”历险线路图。读读7-19自然段,聚焦关键词,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图示,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将故事讲清楚。2.说说读读,想象历险的经过(1)说说红头遇到了哪些危险?青头做了什么?圈画出关键词句,交流分享。(2)分角色朗读,体会红头和青头对话时的心情,感受青头的舍身救友和红头对朋友的信任。3.默读全文,寻找说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理由。《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的三道练习题,前两题侧重从对话、情节中体会青头和红头的个性特点,为感受朋友之间的情意提供了内容抓手。第三题将科学知识与童话故事的趣味性结合,以“画路线图”的方法梳理故事内容,了解相关科学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讲故事中感受童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因此依据单元的语文要素,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可以确定为“通过想象能体会青头和红头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在教学时,这两个目标应整合在不同的活动当中,有梯次地达成。一是在初读课文、梳理故事脉络的基础上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路线图。二是通过朗读、角色代入、展开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青头和红头的心情,感悟它们之间的情感。三是在借助路线图讲故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悟、想象转化为自己的言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四:聊聊你眼中的蚂蚁队长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利用《课堂作业本》上的情节阶梯图厘清故事内容。2.借助文本,通过想象路径,感受蚂蚁队长内心的矛盾;借助插图,想象小蚂蚁们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3.说说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创设给蚂蚁队长点赞的情境,感受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爱护幼小……”等品质。(学生照片)任务二:聊聊奇妙的童话世界“快乐读书吧”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是联结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安徒生童话》的阅读交流会主要围绕三大板块“童话人物我代言”“精彩情节我来讲”“想象指数我来评”。教学伊始,教师采用“看视频猜童话人物”的游戏方式,猜读激趣,“这么多人物你最喜欢谁?”引出“我为喜欢的童话人物代言”这不仅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让他们与童话人物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与童话朋友一起欢笑,一起悲伤。接着通过任务驱动“根据自己梳理的《坚定的锡兵》情节地图讲故事”、“看经典片段当故事大王讲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特点。寻找藏在书中充满想象的情节语段,打上想象指数,通过有滋有味地配乐朗读,带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阅读不仅要会讲述,会品味,还要学会思考提问,通过师生一起解疑问难让学生对故事里人物形象的感知更丰满。最后以“相信你们可以读更多”推荐阅读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选读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并尝试做好读书记录卡。统编教科书将课文的选用放在整本书阅读框架下作整体考虑,并通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结构,架设起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通道。这个单元围绕主题和语文要素,安排的2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都是非常典型的童话故事。课文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快乐读吧”中的阅读小贴士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这就为整本书的阅读构建了助读系统。因而我们在学习单元首篇童话故事教学时,就有意识地引入了(童话人物我来画、故事情节我来绘、想象指数我来评)这样的阅读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阅读策略,有利于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整本书阅读,兴趣是首要。有了兴趣,学生才有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才能产生真实的阅读。任务三:写写我的童话故事活动一:我来编有意思的童话1.童话故事猜一猜游戏导入,趣猜故事观动画,明角色—《小蝌蚪找妈妈》听录音,找时间—《卖火柴的小女孩》看拼图,猜地点—《在牛肚子里旅行》2.童话故事编一编呈现词语,探究发现词语组合,试编童话链接课文,深化有趣3.童话故事写一写自主选择,构想童话明确要求,编写童话4.童话故事改一改活动二:出版我们的班级童话集①评选小组童话大王。在小组内分享,推选出组内最优秀的童话故事。②童话故事展览会。誊写或打印好各自的作品,互相阅读欣赏作品。③我们的班级童话集。根据内容将童话故事汇编成册,自己动手设计封面。任务三以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词句段运用第2题”为学习资源,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已经阅读了一系列的童话故事,具备了相关阅读经历,但在童话创编上,缺乏必要的构思方法的指导。活动一旨在突破童话构思上的难点,启发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童话叙述形式进行创编,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活想象,创作得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也是触手可及的。而这一点恰好是孩子表达与写作的内驱力。童话故事猜一猜,用三个精心设计的情境开启编写童话的大门。《小蝌蚪找妈妈》来自传统的水墨动画,用视觉冲击让孩子去猜测童话故事的人物角色,《卖火柴的小女孩》截取的一段示范朗读用听觉让孩子去聆听童话故事发生的时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拼图设计更是来自孩子爱不释手的玩具,让孩子们亲手去拼一拼。通过这个环节顺理成章地引出故事的三要素—角色、时间、地点,为下面的学习搭桥铺路埋下伏笔。为了让学生“有米可煮,有话可写”。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指导:1.布局谋篇。孩子们通过了角色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接下来就是全文的构想,那就要处理好序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写作的顺序,按规矩来写,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习作教学是对学生语言积累、思维能力、想象技法等综合能力的考评,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进步。而不管什么程度的学生写出的文章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即使少了几分文采,显得普通而平凡,却是合格的,为人所接受的,让人清楚明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就算是合格的。2.写作技巧。通俗地说,就是写作的方法,对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孩子习作刚刚起步,掌握写作技巧,还是为时尚早,可是我们也能敏锐地捕捉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方法,如一波三折,早在二年级的童话故事《蜘蛛开店》一文中,就讲到蜘蛛先后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的情节,可谓是一波三折呀,还有《小马过河》等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一波三折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童话故事,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文章。实践证明,方法也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和练就的,只要保持表达与写作的那份热情与兴趣,写作水平也会水涨船高。3关注表达。新课标的颁布,再次强调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而三年级处在习作的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学生的写作能力明显不足,语病较多,更有甚者书面语和口语相互混淆,因此,训练学生书面语的表达显得犹有重要,当然,这又得从书面语言的源头—普通话开始落实,其次就是学生是否把句子表达通顺,有无错别字现象,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的适时运用。然后就是丰富学生的词汇,鼓励大胆运用,语言的积累重在平时,特别摘抄本的使用,大大地填补了学生词语句子的匮乏。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中年段学生应该具备初步的习作修改能力,因此,课上先由教师示范修改学生的习作,接着同桌相互帮忙修改,最后自己再次独立修改,力求在反复地自读自悟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围绕童话阅读与表达全过程,设计学习评价量表在开放的、进阶式的学习过程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导航工具。“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第三条提出,“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本单元的评价设计以单元目标为依据,嵌入童话阅读与表达的全过程,并聚焦关键活动,运用适宜的评价量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单元评价量表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读读奇妙的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一定会很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 《一块奶酪》 能简单评价故事人物,与人物同悲同喜。★ 能找出故事中想象丰富的句子,打上想象指数,说出自己的感受。★ 能借助课后习题、作业本等,梳理故事情节。★写写我的童话故事 故事里有时间、地点、人物。★ 故事情节写清楚。★ 发挥想象,让故事有意思。★ 4.能用修改符号修改故事。★总之,单元教学要有整体观照意识,我们要注重单元语文要素的编排,关注单元导语、课后习题、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快乐读书吧等,将单元“打包”整合,勾连起板块间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做思维的实践者。当然,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童话教学还有很多的方式和策略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