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围绕“富强”展开学习,“富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首位、基础,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因此了解改革开放进程、意义十分重要。这节课主要帮助学生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伟大进程及所取得的成就,体会改革开放对我国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富民之路,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充分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领的错误的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伟大决策。学生通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的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后我们国家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增强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端重要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回望来路,中国奇迹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审视现实,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者强,创新者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亿万中国人民在创新创业中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扬起改革创新风帆,“中国号”巨轮必将到达富强的彼岸。【学情分析】通过过去两年的学习,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大部分学生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相关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阐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想发声、想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证明自己的能力,期盼获得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赞美的心理,一方面通过生动的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前后我们国家的状态,尤其是人民的生活情况,通过数据对比,让学生能够了解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和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巨大差距,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音频、视频资料,预设一些问题,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让学生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创造性。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改革开放,这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强国之路的是多么不容易。从而珍惜当下美好学习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富强,建功立业做好充分准备,履行好“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对本课中的一些概念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企分开等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再讲解时要尽量通俗易懂,可喜的一点是我们学生身边有“活教材”——他们的爷爷奶奶,通过对爷爷奶奶的询问,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对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进行调研,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基于以上两点,我打算见这节课的内容与乡土历史变迁相结合,以乡土变迁史来演绎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使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变抽象为具体,体现新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伟大进程及成就;体会改革开放对中国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 法制挂念,道德修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拥护中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改革开放在城市有序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学难点】认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和因素,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有效的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回忆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的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比较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变化,畅想将来的生活。同学们,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谐、安乐的环境中,享受着的物质富足、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要知道:在 47年前,我们的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穷”!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在 47年前,非常穷!而今年的我们却能够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分享数据:1978年中国和美国主要经济数据对比1978年前的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几乎就可以用天壤之别来描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放视频: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片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创造更多的财富,让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放视频: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片段:多养鸭子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共同富裕。2、伟大的历史转折放视频:伟大的转折:1978年 12月 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通衢大道!(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播放小岗村村民分田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的历史。当年小岗村村民分田承包土地的契约,今天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作为纪念改革开放的最生动的物证!2、视频展示凤阳县改革前后的资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资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预设问题:同是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改革前后会发生天翻地覆历史性变化呢?教师总结:在改革开放之前,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段材料中所说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所以发生了第二段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变化。(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视频播放《春天的故事》用歌曲形式导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思绪被调动起来,在高昂的情绪中一起进入新的学习主题。一个曾经的小渔村,通过改革开放成为当今的超级国际大都市。2、改革开放极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精神境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学科学、爱科学已经成为人民的新时尚。“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已经变成了大家的生活、工作习惯!2023年,我国原煤产量为47.1亿吨,比1949年增长146倍;粗钢产量10.2亿吨,增长6449倍;水泥产量20.2亿吨,增长3064倍;平板玻璃9.7亿重量箱,增长897倍;化肥产量5714万吨,增长9522倍。消费品从供应短缺到琳琅满目,轻工业联合会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有100多种消费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23年,纱、布产量分别达2234万吨、294.9亿米,比1949年增长67.3倍、14.6倍。装备生产方兴未艾,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水下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以及磁共振、超声影像等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3011万辆,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手机、微型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为15.7亿台、3.3亿台、1.9亿台、43.0万套,均位居全球首位。以上数据非常清楚的告诉我们:改革开放 43年,我们国家和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美国的差距在越来越小!科学家估计:在2026年左右,中国 GDP就会超过美国,到那时,中国就是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今天中国,已经变成了世界上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世界上很多重要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超过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高速铁路里程、汽车产量、钢铁产量、水泥产量、电视机产量。。。。。。中国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可以说,今天的世界已经离不开中国!我们国家用 4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了 300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毋容置疑,事实证明我们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我们为伟大的中国点赞!为伟大的时代点赞!为伟大的改革开放点赞!教师总结:四十三年的发展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就是中国人民的豪迈誓言!(三)小结、结尾师生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同学们: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状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在临终时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一切,都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老师希望你们,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请大家起立,我们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课后作业通过十道选择题和一道材料分析题,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教学反思本节课不足之处是:(一)、学生方面1.回答问题时声音太小,语言不流畅,部分学生有些紧张。2.缺乏自信,觉得答案不够完善,不敢说,怕嘲笑。3.由于本课概念性问题较多,学生展示时不能做到完全脱稿。4.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小组合作不是很到位。(二)、教师方面1、由于时间关系有些地方我点拨、提升、指导的不到位。因为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应联系今天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学生明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土地公有,农民生产的东西要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而现在国家不但减免了农业税,而且还要给农民补贴。 2、本课如使用大屏幕设计一些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效果会更好一些。或者设计一道家庭作业题:改革开放给你或你的家庭带来的最大的感受和变化是什么 (可以回家问父母)。3、自己放手的力度还不够,还应该再加大力度,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