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学习成就梦想》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学习成就梦想》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 内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学习成就梦想》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道德素养: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我们的能力,增长我们的智慧。 法制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助力实现中国梦。 健全人格: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责任意识:读书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教学 重点 学习的重要性 。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 难点 理解学习与梦想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这些话你熟悉吗? 1、“你这孩子特别聪明,但就是没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2、“你看看别人家孩子考的多好,学习就没让大人操心过。” 3、“上课好好听讲,不要做小动作,要听老师的话” 4、“我们这么努力赚钱不就是想让你好好学习” 5、“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学好了还不是你自己享福,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 思考:①你听过类似的话吗 听完有什么感受 ②你觉得自己属于“想学习”“会学习”的学生吗 学习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
授新课 情景一:“读书无用论"VS“知识改变命运” 近年来,受多方面影响,“985废物”“小镇做题家”“城市蹲族”等群体称号不断涌现,“读书无用论在悄然冒头。 尤其在当下社交媒体兴盛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低学历网红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导致大家认为辛苦读书的人还不如知识缺乏的人得到的经济效益多,从而对读书丧失斗志。 3年前一位中科大博士的论文致谢刷屏网络,作者在《致谢》中回顾了自己如何和命运抗争,艰苦求学的故事,一时间感动和鼓舞了许多人。在结尾,他写道;“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这大概就是他心中读书的意义吧。 思考:①对于“读书无用论”和“知识改变命运”你支持哪方 说说你的看法 ②左图是小唐的言论,如果你是老师,请你举出一个例子(人物事迹、或你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学习有何作用 实例:4年前钟芳荣曾说“我就一直在想,如果能做自己喜欢并有意义的事,坚持下来多幸福。在初中阶段,我就开始勾勒未来的样子,开始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后来,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考古这个别人眼中的冷门,却成为我内心炙热的追求;我很庆幸在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下,坚定选择北大考古专业,致力于国家文物的开发和保护,这就是我内心成长的力量。”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 教师:①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②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③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④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情景二:在课堂中的学习才叫学习吗 小唐国庆想要跟着家人出去游玩,但是爸爸和妈妈对此有不同的想法: 我赞成,孩子出去增长见识也很重要,在社会生活中也可以学到知识。 我不赞成,他现阶段重要的是学习课本知识,出去玩后心都散了,中考完再去玩吧。 思考:你有同款爸妈吗 你认同爸爸还是妈妈的发言,认同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请你帮助小唐说服家长。你会说什么 学生: 教师:因为历史,让文物有了温度,我们有了传承的根 因为语文,对“大漠孤烟直"的美景有了更多的体会 因为地理,了解时差明白了不是所有地方都是一起日出 因为劳动,让我们感受到手艺人的不易与精湛技艺 小结:(1)内容: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 (2)范围: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3)表现: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态度: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相关链接:在知识学习中,记忆、理解、关联、运用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 记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具备记忆能力,否则知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 理解:对知识的理解,就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消化、吸收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关联:已经理解的不同方面的知识,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可以发生关联,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运用:已经理解的知识,如果能够经常得到运用,就可以转化为我们自身的能力。 情景三:小学的学习宝典为何不管用了? 其实小唐在小学凭借自己的聪明,放学回家只完成作业就是班级的尖子生,是老师公认的好学生。但上了初中后,他依然按照小学的学习方法,结果期中考试考砸了,考试成绩仅是全班中等水平。以前的尖子生变成了现在的中等生,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就对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劲儿... 思考:①你认为小唐的学习出现何问题 ②对此,为师送了他三个锦囊,每个锦囊当中都有一计,请你选择其一为小唐释义并分享自己还有何学习方法小妙计 锦囊妙计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锦囊妙计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锦囊妙计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生: 教师:①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展示图片: 思考:除了文化学习,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学习? 学生: 教师: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交流讨论:过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为中华之强盛而奋斗 强国有我,请祖国放心。 思考:从这句话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 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记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决定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去读“无字天书”。也正是这次游学,他进行了大量社会调查,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表明(  ) ①在实践中学习的效果比课堂中要好 ②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也是学习的表现 ③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也可以从实践中学习 ④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获得更多启迪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志者,学之师也。”毛泽东将读书求学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他的读书求学,不是为个人发迹,而是为国人而学。他勤奋学习,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汲取知识,这些学习经历对他后来数十年的革命生涯具有启发作用,更让他在书中找到了救国道路。这告诉我们学习(  ) ①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②是人生的航标、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 ③能让我们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④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毛泽东求学时阅读了大量经典之作,从《论语》《孟子》等传统典籍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西方著作,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他曾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正是他博览群书,从而能兼容并蓄、采众家之长。这说明(  ) ①学习可以增强能力、增长智慧 ②学习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 ③学习能帮助我们获得世界上所有的知识 ④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兴趣宽广,广泛涉猎是毛泽东读书的重要特点之一,不论什么类型的书籍他都愿意看、愿意学;而“不动笔墨不看书”,务求理解,联系实际,边读边思则是毛泽东读书学习的另一特点,他喜欢在读书时做批注、笔记,表达见解和观点,这一过程也提升了他的思维能力。这启示我们(  ) ①要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 ②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③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帮助他人的实践活动 ④要善于模仿他人的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从青少年到老年,毛泽东都把读书看成第一生命。他一生始终保持“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危机感,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读书学习当成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学习内容包括(  ) ①知识获取 ②责任担当 ③获取名利 ④品德培养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