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共6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共60张PPT)

资源简介

(共60张PPT)
EARTH
新课标人教版
2 024
第一章 地球
Earth's cosmic environmen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Mother
Earth
地球在宇宙中
01
我是谁?我在哪?
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人类的太空探索
02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人类从未停止对太空探索的脚步
思维导图
03
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
更具有逻辑性,让思维可视化
随堂检测
04
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又记住了什么?能用到什么?
人地协调观
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
综合思维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知道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
区域认知
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知道探索历程及成就。
地理实践力
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宇宙变化,了解深空奥秘
晴朗的夜空,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每一颗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员。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员。宇宙很大,地球在哪里呢?
PART
One
地球在宇宙中
中国自古就有着对宇宙的无尽向往。茫茫宇宙,群星璀璨,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
宇宙是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地球在宇宙中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说一说: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星际空间物质的统称,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
说一说:宇宙中都有哪些成员?
天体
地球在宇宙中
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飞船等
基本天体
地球在宇宙中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云雾状天体。星云的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一个普通星云的半径一般在10光年以上,质量至少相当于上千个太阳。
离我们约有5,000光年远,依它所在的距离来换算,这团星云的直径大约为60光年。
海豚头星云
其能量源是2颗质量超过20倍太阳的大质量恒星。其气壳会散发明亮的辉光
狮子星云
地球在宇宙中
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类)球状天体。天气晴好的晚上,夜幕中总镶嵌着无数的光点,这其中除了少数行星,其它的绝大多数都是恒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而夜晚能看到的恒星,几乎都处于银河系内。
地球在宇宙中
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行星名字来自于它们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们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阳系内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经被人类发现了。16世纪,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人类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颗行星。
地球在宇宙中
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月球
地球在宇宙中
是太阳系内,小至沙尘,大至巨砾,成为颗粒状的碎片。流星体进入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大气层之后,在路径上发光并被看见的阶段则被称为流星。许多流星来自相同的方向,并在一段时间内相继出现,则称为流星雨。
地球在宇宙中
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扫帚星(星官名)。
哈雷彗星76年绕太阳一圈。
地球在宇宙中
想一想:什么是天体系统?
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
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银河系
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呈椭圆盘形,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
太阳 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恒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它是由炽热气体组成,体积、质量庞大,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球状星体。


太阳系 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行星 自身不发光发热,在固定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类似球状的天体。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类地行星(固)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小行星带
气态行星
地球同它的天然卫星(月球)所构成的天体系统。地球是它的中心天体。
地月系
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家园
地球
太阳系有多颗行星,但只有地球成为人类的家园。地球有何特殊之处呢?通过课本P7活动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3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卫 星
satellite
活动探究
Activity
P-07
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阅读表1.1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表1.1金星、火星与地球的比较 行星 距日距离 (以日地平均距离为1计算) 表面平均温度/℃
金星 0.72 >400
地球 1 15
火星 1.52 -63
在太阳系中,与金星、火星等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
(较高)
(较低)
地球在宇宙中
天王星 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最冷的行星,最低温度为-224℃。天王星主要由岩石与各种成分不同的水冰物质组成,冰的含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9.3 至13.5倍之间。因此,科学家将它归为冰巨星类。
金星 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科学家认为金星可能与地球一样有过大量的水,但都被蒸发,消散殆尽,使如今变得非常干燥。
活动探究
Activity
P-07
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讨论:说说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不同,谈谈你对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家园的理解。
在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并推测其他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但是截至目前尚未有直接证据证明外星生命的存在。
地球跟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具备哪些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呢?
宇宙环境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宇宙环境
大气
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光照
太阳处于中年时期,状态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

液态水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在生命演化中起重要作用。
外部条件: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小;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有液态水资源的存在;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
总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自身条件:
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太阳正处壮年
行星各行其道
自身条件
质量、体积适中
存在大气
地球内部结晶水汽;
日地距离适中
液态水
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温度
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地球在宇宙中
活动:讨论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稳定的太阳光照
存在生命的原因
安全的宇宙环境
PART
Two
人类的太空探索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从飞毯传说,到腾云驾雾的仙人,再到飞天盗取圣火的普罗米修斯,在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古人,编织出了许多关于飞行的神话。 而这些故事也传达出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对翱翔天际的无限憧憬。
Mother
Earth
就在那里,我们的家,我们的一切。每个我们听说过的人,每个活生生的人,都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我们所有的快乐与痛苦,所有的圣徒和罪人,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一切,都在那里——那颗悬浮在阳光中的尘埃里。
人类的太空探索
旅居者号登陆月球
国际空间站建设成功
美国,旅行者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成功
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1997年
2010年
1977年
1990年
1961年
1969年
1
2
3
4
5
6
加加林
登月第一人
阿姆斯特朗
世界探索史
是苏联研制发射的第一颗地球卫星,也是人类研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的航天时代。
该卫星在轨工作了22天,于1958年1月4日再入大气层烧毁。
人造地球卫星1号
人类的太空探索
苏联最早的载人飞船系列,从 1961 年4月~1963年6月共发射6艘。东方1号飞船是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进入外层空间的航天器。
该东方号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系列载人航天运载工具,包括宇宙飞船。
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人类的太空探索
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
该东方号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系列载人航天运载工具,包括宇宙飞船。
阿波罗11号
人类的太空探索
旅行者号探测器(Voyager),是美国研制并建造的外层星系空间探测器,共发射两颗。
已完成拜访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任务,拍摄过很多著名照片。
旅行者1号和2号
人类的太空探索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我国太空探索
自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
人类的太空探索
火星车登录火星
”祝融号“
天宫空间站建设成功
首次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
单口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神舟五号”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2021年
2022年
2007年
2016年
1970年
2003年
1
2
3
4
5
6
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中国探索史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在太空昼夜不停地向全球播放“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进入宇宙空间。 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1号
人类的太空探索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
神舟五号
人类的太空探索
继飞天梦圆之后,中华民族千年奔月之梦开始启程,命名曰“嫦娥工程”。04年初,中国对该工程第一步绕月探测正式批准立项,于二00七年发射首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实现绕月探测飞行。
嫦娥工程
人类的太空探索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不同于常见的通过可见光进行观测的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宇宙中不可见的无线电波来“观测”宇宙。射电天文学的推动人类认识宇宙起源、生命起源。
中国天眼
人类的太空探索
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有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祝融号任务已圆满完成且超期服役,但目前处于休眠期。
2022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人类的太空探索
活动:说一说,我国的航天家族。
空间实验平台
“天宫”系列
载人飞船
“神舟”系列
实验舱
“问天”系列
探日工程
“羲和”系列
探月工程
“嫦娥”系列
月球车
“玉兔”系列
行星探测器
“天问”系列
火星车
“祝融”系列
人类的太空探索
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在太空中走的更远!
PART
Three
思维导图
Earth in the Universe
思维导图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Mother
Earth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PART
Four
随堂检测
Earth in the Universe
对所学知识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测试,利于学生对知识更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对知识概念领悟得更加深透,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Mother
Earth
随堂检测
(23-24七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2020年我国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地球的是( )
A.a
B.b
C.c
D.d

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 )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金星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2.地球的天然卫星A星球是( )
A.月球 B.太阳 C.金星 D.冥王星
随堂检测

(23-24七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0之一。地球与月球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谢谢观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