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9 《老妪》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老妪》 授课类型 阅读课学情分析 学生是一年级新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学习积极性较高,而且情感细腻丰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并且对未来职业充满了向往。学生喜欢阅读小说,但鉴赏小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本节课我将根据中职生的求知规律并结合职场体验来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教材分析 《老妪》是外研社语文基础模块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任务是学习阅读和欣赏小说。本文通过讲述一位卖茶蛋的老大娘在寒风等待两小时,只为坚持把多得的两毛钱还给顾客的小故事,来刻画了她的高贵品格,同时作者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自我批评。本课我将带领学生着重从品味文章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来感悟人性的尊贵,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职场中都能有所启发。教学目标 品味本文精炼的语言;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感悟老妪的高贵品格和理解作者的自我剖析。教学重点 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感悟老妪的高贵品格和理解作者的自我剖析。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诵读品味法、问题诱导法、讲授点拨法、学习方法 合作研究法、自主实践法、勾画圈点法教具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大白纸教学过程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3分钟)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吗?(用PPT配乐展示一组乞丐、流浪者、穷困潦倒之人的图片)当我们面对这些人时,我们会有怎样的举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慷慨解囊来帮助这些陌生人,并获得一种内心的高尚感,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外表平凡却有着金子一般的心的老大娘,是如何让有心帮助她的人肃然起敬的? 学生思考、回答。 用音乐、图片和问题来创设情境,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来引发他们的思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设下悬念,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二、读课文理情节(8分钟) 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做正音、语气、情感的指导。2、请学生复述故事。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一个老妪在卖茶蛋,比起别的茶蛋摊子,她生意冷清,但她并不起劲地招徕。出于同情,我的她买了几个茶蛋,不等她找钱(两毛钱),便有意离开了。待我从公园里出来,一直等在公园门口的她执意把两毛钱找给了我。梳理故事情节购买茶蛋——佯装算错——老妪还钱——心灵震撼 学生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梳理情节,回答问题。 通过朗读、复述、梳理情节,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活动奠定基础。三、析人物品人性(25分钟) (一)老妪:老妪还钱的举动意外吗?在文中勾画圈点出暗示性的句子或词语。(朗读)这些描写属于什么描写?表达出老妪怎样的性格特征?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老妪心里有一份自尊,她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用不着乞求。难道是老妪不缺钱吗?(结合文本找理由)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干枯的一只老手。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瘦弱、生活贫穷、窘迫——缺钱不缺德为还钱在冷风中等了两个多小时,说明了什么?还钱的心情是急切的,她要卸掉两毛钱带来的压力。照应了后文“近乎本能”的尊贵,而非刻意而为。老妪还回来的仅仅是两毛钱吗?做人的尊严、为商的诚信写作练习:请展开丰富的想象,为老妪在公园门口苦等两个多小时补充一段心理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完成后请每组学生代表读,作简单评价)过渡语:在同学们的分析和创作下,老大娘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而文章里还有一个人物也很值得我们去探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表现。(二)“我”:1、“我”为什么要买老妪的茶蛋?为什么要佯装算错帐?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2、这些描写能看出“我”是怎样一个人?(善良、有同情心)3、老妪还钱后我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找文中语句、朗读)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4、“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活动?“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感到了对她的施舍其实是对她的侮辱。5、你怎样看待“我”的举动?本意是善良的,却忽视了“被同情者”的心理,好心反而做了坏事。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勾画圈点、朗读语句、分析品味、回答问题、写作训练(写在大白纸上)、代表展示。 层层加深地创设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紧扣文本,通过品味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既抓住文本又结合生活体验来理解人物形象。同时加入片段写作训练,让学生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完成本课教学重点。四、思人性得启示(5分钟) 过渡语:分析了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思考,你们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哪些人生和职场启示呢?老妪: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诚信经营……“我”:乐于助人、巧妙助人、尊重他人……小结:在老妪的身上,我们懂得了尊严无价,尊严,能撑起一个人生命的脊梁;而从“我”的身上,我们则有着更深沉的思考,不仅要乐于助人,更要善于助人,让我们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去让更多的人得到温暖。 学生分组讨论,用大白纸写下要点,请代表展示大白纸并阐述。 引导学生由文本知识上升到情感体验、德育渗透,让学生不仅仅只感受到老妪自尊的高贵品格,还让学生也从老妪的身上得到了诚信经营、不贪便宜的职场启示,同时更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自我剖析的深刻内涵,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难点。五、挺脊梁高喊结(4分钟) 小结本课: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PPT展示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结束语:同学们,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愿你们都能用尊严去书写自己的人生,用善良去温暖别人的人生,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一起站起来,挺直我们的脊梁,大喊一声“尊严无价、善心永存”。 学生回顾知识点,站立高喊:“尊严无价、善心永存。” 回顾知识点,小结本课所学。同时紧扣本课难点再次点出主题,最后鼓励学生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来强化主题,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在这种情感爆发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六、作业 一、“儿子仰着脸看我。”这七个字单独成段,显然不可轻视。请联系上下文揣摩一下,补充描写儿子此时的心理活动,(必做,独立完成)二、对比阅读《擦鞋合同》,仿照本课所学,从文章结构、人物形象、小说主题方面去分析。(选做,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学生课后完成。 作业布置巩固本课所学,同时又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而设置一必做一选做,则将分层次教学体现其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学反思 回顾本堂课的设计,我在知识点上主要从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入手,始终紧扣文本,创设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课本到生活再到职场,学生在层层解读和思考后应该能给出正确、完整、精彩的回答。而我在教学中,将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和引导学生思考为主,第一时间给予学生鼓励和评价,充分调动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在情感体验上面,我始终把语文的人文关怀性放在首位,另学生将这种所获所得能更好地运用在实际生活和职场中去。板书设计 老妪:动作、神态、外貌 自尊自爱、诚信经商人物 尊严无价 “我”:心理描写 乐于助人、巧妙助人 善心永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