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美国宇航局(西五区)于2015年9月28日上午11时30分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高盐水”,这是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携带的光谱仪传回的高分辨率图像与数据,研究人员做出的分析。据此完成火星表面能有液态水的存在,主要原因是( )
A.太阳与火星的距离适中 B.地球与火星的距离适中
C.火星绕日公转周期较短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小
2.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2023年1月1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现了一颗行星LHS475b,距地球约41光年,其绕转的恒星是一颗红矮星(比太阳温度低很多),但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比地球高。据此完成小题。
3.行星LHS475b所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该行星不可能成为人类第二个家园的原因是( )
A.演化时间较短 B.恒星光辐射强 C.下垫面陆地少 D.无液态水存在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见下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6.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体积和质量适中
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近,表面温度高
⑤有液态水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⑤
7.材料中所说的“地外文明”所在星球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 )
A.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B.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与恒星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2022年10月8日至12日,智神星与天狼星“结伴游”(如图所示)。天狼星距离地球约为8.6光年,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智神星则是小行星带中质量第二重的小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结伴游”的这两个天体( )
A.质量相同 B.都能自身发光 C.距日远近相同 D.都属于银河系
9.以天狼星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 )
A.与太阳系的级别相同 B.与智神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C.是规模最大的天体系统 D.由恒星、卫星等基本天体构成
2022年7月27日凌晨日出前2个小时左右,金星与月亮一同升起,我国人民在东北方低空看到了一次精彩的金星伴月景观。金星在中国古代称为太白,金星绕轴自转的方向与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是相反的,有大气层。完成下面小题。
10.如果观测者在金星,有关现象描述正确的( )
A.太阳东升西落 B.月球的满月现象
C.地球从太阳表面经过 D.看不到流星现象
11.此时,人们看到的月相(阴影为黑暗部分)应为( )
A. B. C. D.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据此回答小题。
12.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 )
A.到达河外星系 B.始终在地月系
C.位于太阳系内 D.抵达银河系边缘
13.火星与地球( )
A.表面温度相同 B.公转方向相反
C.同属类地行星 D.都有液态水存在
14.下图中的天体系统一共有几级(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023年8月30日,今年最大“超级月亮”现身夜空。“超级月亮”指的是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时的满月,此时的月亮看上去更大、更圆。据此回答下题。
15.“超级月亮”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16.“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绕木星运动并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中的地月距离 D.适宜的温度范围
18.地球在“三步走”的流浪过程中,其“身份”经历的转变依次是( )
A.行星—行星—行星 B.行星—卫星—行星
C.行星—卫星—卫星 D.行星—卫星—恒星
19.地球抵达新家园后,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二、材料分析题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电影《独行月球》讲述了人类为了抵御小行星撞击和太阳耀斑爆发异常剧烈的风险,拯救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在月球上部署了月盾计划,但由于陨石提前来袭且太阳活动异常剧烈,全员紧急撤离,维修工独孤月被滞留于月球而寻找各种方式逃生的过程。
材料二: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不同,它不仅毫无绿色植被,也没有空气,没有海洋,昼夜温差近300℃。由于缺少大气层的保护,经常遭受陨石的猛烈撞击。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我国文昌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约两千克月壤样本返回地球,完成月球“挖土”之旅。下图为局部天体系统示意图。
(1)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后,其所在的最低级天体系统是______。说出太阳系中小行星最可能分布的位置。
(2)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无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嫦娥五号选在凌晨发射的原因之一就是太阳活动对嫦娥五号颇具威胁,会影响科研人员对探测器的操控。简述剧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可能产生的影响。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7月30日,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研究发现,火星赤道地区夏季白天温度高达35℃,夜晚温度降至-73℃,昼夜温差较大,下表为火星与地球相关资料统计表。
行星名称 自转周期(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主要大气成分 与太阳平均距离(天文单位) 表面平均温度
地球 1 1年 1 1 N2,O2 1 15℃
火星 1.03 1.88年 0.11 0.15 CO2 1.524 -23℃
(1)说明火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的原因。
(2)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没有生命存在,据表分析原因。
(3)据材料推测构成火星表面环境的主要圈层有哪些,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D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 B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1)地月系。小行星最可能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2)与地球相比,月球因质量和体积小,没有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没有适宜的温度,昼夜温差太大;没有液态水等。
(3)扰动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使地球上出现异常气候的概率增加等。
21.答案:(1)火星大气层较为稀薄;虽然火星距离太阳更远,但是白天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火星表面的太阳辐射强,所以火星白天气温与地球相当;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更大。
(2)火星体积与质量较小,引力小,大气层稀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缺少氧气;距太阳较远,表面平均温度较低;无液态水。
(3)岩石圈(火星地壳),大气圈。火星具有固体表面,由岩石组成,因此有岩石圈;火星引力能够吸附大气,且主要大气成分为二氧化碳,因此有大气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