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教学目标:1. 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蚜、盯、赛、感、怪”5个生字,理解词语“自言自语”。会写 “盯、邻”2个生字。2. 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 在对话中理解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教学重难点:1. 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蚜、盯、赛、感、怪”5个生字,理解词语“自言自语”。会写 “盯、邻”2个生字。2. 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教学过程:一、看情境图,复习引入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4课(指课题)——14我要的是葫芦。谁能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简短地说说这个故事?(指名说)2.师:看,多可爱的小葫芦呀——我们来读一读出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可结果——再来读读句子出示: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3.师:看到绿油油的葫芦都落了,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我有这样的疑问: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我在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一个也没得到?看了这两幅图,我想问:葫芦为什么会死?)看来大家都对这个问题有疑惑,葫芦为什么都落了?(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找找答案。二、初读课文,寻找原因1.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先自己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从中找找答案。2. 指名分读第2、3自然段。随机正音。师:大家刚刚都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听他是不是都读正确了。3. 读了课文,谁知道原因了?指名交流(预设: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治)(板书:叶子生虫不治)(1)自主识字:蚜(预设:我用加一加的办法来认识“蚜”,虫字旁+牙齿的牙,就是蚜虫的蚜。) (2)师:你们见过蚜虫吗?(录音简介蚜虫)原来蚜虫专吃植物的叶子,是一种害虫。三、精读课文,感受事物联系(一)学习第2自然段1. 了解种葫芦的人的态度(1)师:看见蚜虫,种葫芦的人是什么态度?请三个小朋友来读读“学习活动一”的要求。学习活动一:读课文,了解种葫芦人的态度(1)读一读:轻声读第2自然段。(2)画一画:用直线画出他的想法。用波浪线画出他的做法。(3)说一说:对种葫芦人的态度,你怎么看?说给同桌听。2. 那人怎么想,谁找到了?(预设:我找到的是: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没错,他又是怎么做的?(预设: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是的,看看自己都画正确了吗?交流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3. 种葫芦的人在乎这些蚜虫吗 (不在乎。)4. 他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出示: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比一比,读一读:两句句子有什么不同?(预设:第一句最后标点是感叹号)5. 指导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及时点评。标点不同,语气也不同,第一句是感叹句,语气不一般了,老师请女生读上面一句,男生读下面一句,来一起感受一下。感叹句更能表现出这个人对蚜虫毫不在意,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没什么可怕的,一起读句子。6. 他并不在乎那些叶子上的蚜虫,他要的是?(葫芦)板书:要7. (1)自主识记生字“盯”。师:瞧,种葫芦的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葫芦呢,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预设:盯要用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旁边是园丁的丁)(2)师:瞧, 我手里拿着什么?(葫芦)请你们看着它,我看到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我手里的小葫芦上,这个动作就叫“盯”。8. (1)那人眼里只有葫芦,自己试着读一读他说的话。出示: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2)最好能超过大南瓜,比大南瓜还要大呢!用课文中的词来说就是——赛过。9. (1)现在你就是那个人,来,男生盯着它说。女生来试试。我们一起盯着它说。(2)你还知道哪些( )言( )语的词呢?出示:( )言( )语(预设:三言两语、甜言蜜语、千言万语)10. 师生配合读第二自然段。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来,我们合作着读一读。师:第2自然段,先写那个人看见什么,再写他想什么,最后写他说什么。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感受他期待小葫芦快长大的心情。(齐读)板书:期待如果你听到那个人说的话,你会怎么劝他呢?(预设:你不能光盯着葫芦,如果不治虫子,虫子把叶子吃完了,葫芦也会死的)(二)学习第3自然段1. 他的邻居也很着急,谁来读?出示:“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是啊,眼看着蚜虫越来越多,邻居比我们还着急,谁还想来劝劝他?我们一起来劝劝他!2.(1) 听了邻居的话,种葫芦的人却说——谁来读?出示: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学习生字:感(找朋友:感到 感觉 感情 感动 感人 感想 感谢……)“怪”部首是——竖心旁,感和怪一个带有心字底,一个是竖心旁,都和人的心里想法有关。学习词语——奇怪师:他奇怪什么呢?谁来读读第一个问号。(生读——什么?)。师:为什么觉得奇怪,难以理解?生:因为他要的是葫芦,为什么要去治叶子上的蚜虫呢?(2)谁还能试着读出奇怪的语气?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言下之意就是——出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第一句是反问句,加上问号,朗读时语气更强烈。强调了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评价:你感到很意外 你感到很奇怪 (板书:奇怪)师:为什么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生:因为他觉得叶子上的虫和他要的葫芦没有关系。师:所以这里要强调。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这句话)③小结:两个问号,一个句号,告诉我们,那个人——生:只要葫芦。师:是啊,这里的“要”不仅是“想要”,还是(只)想要(指板书)(3)齐读种葫芦人的反应。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 过渡:眼看着蚜虫就要把叶子吃完了,种葫芦的人却满不在乎。我们一起来帮邻居劝劝他吧。请两个小朋友把“学习活动二”的要求读给大家听。学习活动二:分角色朗读,续编对话。★(1)读一读:同桌分角色读种葫芦人和邻居的对话。★★(2)续编对话:想象一下邻居还会怎么劝说,那人会怎么回答,同桌之间说一说。指名分组读对话。交流续编对话。师:哪组愿意来读一读?我们一起读旁白。哪组能读得更好?邻居和那人还会说什么?哪组来说一说?{预设1:叶子上生了虫,会把叶子吃掉的,没了叶子葫芦也活不了,你快去治虫吧!什么?叶子是叶子,葫芦是葫芦,叶子上生虫和我有什么关系?预设2:你快别光盯着葫芦了,等叶子被虫吃光了,你的葫芦也会掉的。好了好了,我要的是葫芦,你别再啰嗦了。预设3:你怎么还不去治虫呀,葫芦的叶子都要被虫吃光了,没了叶子,葫芦吸收不到养分,会死的。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4. 面对邻居的劝告,那人却——不听。板书:邻居劝他不听他不知道葫芦叶子其实是在为葫芦输送养料呢。出示补充材料:叶子是营养制造器出示第四自然段。师:所以,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生:更多了。小葫芦怎么样——生: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6.小结:今天,我们跟着种葫芦的人一起看到一棵葫芦滕上挂了可爱的小葫芦,后来生了蚜虫,最后都落了的过程。正是因为他不在乎叶子上几个小小的蚜虫,最后他没有得到葫芦。从他的经历中,我们懂得了种葫芦时要注意小心蚜虫,蚜虫来了,就要消灭它,可不能只关心小葫芦,叶子和葫芦有密切联系哦!也懂得了很多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四、指导书写1. 出示生字:盯 邻 今天我们来学写“盯”和“邻”这两个字。2. 观察两个字异同规律 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相同点: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高右低不同点:盯 左窄右宽;邻 左右等宽 有什么不同?3. 师范写,生书空。 盯:左窄右宽,目字旁写得窄一点,右边丁的横拉长,最后一笔竖勾收笔位置靠近竖中线。邻:左右等宽,令的第二笔捺变点,双耳旁第一笔横撇弯钩一笔写成,写得大一些。来自己在语文书上描一个写一个。4. 生描写,点评。五、布置作业1. 课后作业(二选一):★(1)邀请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分角色演一演种葫芦的人和邻居,读好人物对话。★★(2)续编故事:请你想想,如果到了第二年,那个人又要种葫芦了,这一回他会怎么做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板书:14 我要的是葫芦(只)想要开始 可爱的小葫芦 喜爱期待后来 生了蚜虫 光盯 (图:葫芦)奇怪结果 都落了? 叶子生虫不治邻居劝他不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