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浙江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1月浙江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 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政治学科2024.01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物以稀为贵”反映了市场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3.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日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4.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发现的骨制梭形器表明,当时的先民已学会织网捕捉飞鸟走兽,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D.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
A.“四个自信” B.“十个明确” C.“十三个方面成就”D.“十四个坚持”
6.20 年来,浙江按照“宜强则强、宜留则留、宜退则退”原则,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集聚这是为了
①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
②推进国有经济优化布局
③扩大国有经济支配范围
④树立国有企业良好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一对夫妻开了一家小饭馆,夫妻俩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把小南瓜加工成美味食品,生意越做越红火。之后他们租了更大面积的店铺,聘请了数十名服务人员,并以“小南瓜”为店名办理了企业登记。从所有制经济形式看,登记后的“小南瓜”饭店属于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集体经济
8.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C.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D.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以人为本 B.以人民为中心 C.人民当家作主 D.对人民负责
10.“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启示我们,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强调
A.法律至上 B.科学立法
C.严格执法 D.程序公正
1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有序性
③多样性 ④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选项中与右边的诗句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全则必缺,桜则必反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13.“全景故官”运用全景摄影技术,打造了一个线上实景紫禁城,让观众能随时通过网络,以更沉浸的方式游览故官。这启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
A.认同和尊重各民族文化
B.强调求同存异
C.进行创造性转化
D.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三、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4.某研究小组围绕“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课题,搜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下列文章。其中与本课题研光主题直接相关的是
①《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②《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
③《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自贸试验区建设统筹推进,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有力证明,改革开放
①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制度基础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昭示“自强不息”的气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闪耀“协和万邦”的和合智慧……中华文化的沃王,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结出累累硕果。由此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②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④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3 年以来,税务部门聚焦减负增效,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特殊困难行业的文持。截至 10月份,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6 万亿元。这一做法有助于
①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②增强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③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④营造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表为 2022 年浙江省居民人均收支相关情况。
从上表可知,在浙江省
①与城镇常住居民相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更高
②与城镇常住居民相比,农村常住居民生活水平更高
③与农村常住居民相比,城镇常住居民收入来源更加多样
④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基本同步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这启示我们
①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推进经济发展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④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量力而行
B.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践行初心,勇于自我革命
②牢记使命,全面从严治党
③永葆本色,坚持依法行政
④恪守宗旨,履行国家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某市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代表联络站,来到村民家门口,听取意见和要求。材料中人大代表在
A.行使国家权力B.管理国家事务
C.了解社情民意D.完善代表联络机制
22.新时代对口援疆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取得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对口援疆有助于
①消除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差异
②推进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对特定群体,如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我国法律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允许合理的差别
②特定的个人和组织应享有一些法律之外的特权
③良法应内容合理,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
④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德治相得益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蔚然成风,美好生活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由此可见
A.树立法治观念能引领法治社会建设
B.建设法治社会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
C.普法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法治氛围
D.良好法治氛围能为美好生活提供更好保障
25.漫画《一匹千里马》(作者:卢军)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
这告诉我们
A.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6.有机染料是工业中常用的色彩添加剂,也会成为一种水体污染物。近期,我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从含有机染料的废水中分离回收染料的方法,实现了变废为宝。这说明
①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科学实验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 某地一群超有爱的奶奶,每天身穿红马甲、高举接送牌,风雨无阻地接社区的孩子们放学,感动了全社会,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共享奶奶”。在这群奶奶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投身志愿服务
②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③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④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 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莫基人。他曾在烽火硝烟中跋涉数千公里,走遍大半个中国,真切感知人民困苦,创作出《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经典作品。这启示我们,文学创作需要
①坚守人民立场②立足时代之基
③融通中外资源④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 32 分)
29.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20 年来,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进实施“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在“千万工程”推动下,浙江大地发生了美丽蝶变,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23 年6月,浙江省委又不失时机提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目标,推动新时代“千万工程”再深化再提升。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浙江省推进实施“千万工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执政理念 (4分)
(2)浙江省提出并实施“千万工程”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9分)
(3)请你聚焦“全域共富”,为更好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提两条具体建议。(4分)

30.坚守初心,携手同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
材料一: 图为 2013-2022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及其占中国外贸总值比重情况。
材料二:一个理念,激活了两千多年的文明记忆;一个倡议,激发了150 多个国家实现梦想的热情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 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 4000万人摆脱贫困。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光明、机遇和繁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说明此现象的原因。(8分)
(2) 根据材料一、二,从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关系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激发“150多个国家实现梦想的热情”所蕴含的道理。(7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32 分)
29.(1)立党为公,(2分)执政为民。(2分)
(2)①“千万工程”是在广泛深入调査研究(1分)浙江省实际(1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坚持了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了客观规律。(1分)②在“千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1分)适时更新规划,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1分)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1分)③“千万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既注重调查研究,并以此作为行动依据,又在实施过程中,因势利导,(1分)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分)
(3)从经济、政法、文化等模块,围绕“发展农村产业”或“推进山海协作”作答,每条建议2分可笼统表述,如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也可具体表述,如因地制宜开办特色农家乐、民宿等。
30.
(1)经济现象: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及其占中国外贸总值占比均上升。(各2分共4分)
原因:坚持开放的新发展理念,(2分)开放注重解决内外联动的问题。(1分)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1分,二选一)
(2)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3 分)共建“一带一路”在推动我国高水平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2分)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光明、机遇和繁荣。(2分)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