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运动的快慢【2022年版课标要求】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重难点】重点:速度的概念、单位及计算。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教法与学法】教法: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学法:自主学习法(速度定义、公式及单位等),通过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在实际生活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叶诗文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仅仅是是否快捷或者获得荣耀,还有可能关系到生死的角逐。问题: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由此引出新课)二、新知学习(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教师活动:播放不同物体运动的视频,让学生判断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情况,说明哪个物体运动得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慢,并试着说明理由或判断的方法。让学生看课本19页[想想议议]1、2,思考、讨论,并说明判断的方法。教师展示图片(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物体运动的快慢,说明判断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说明,教师概括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2)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二) 速度教师活动:在生活中,运动时间和路程往往都不同,如何比较快慢呢 让学生思考、讨论(或让学生思考、讨论[想想议议]3)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比较快慢的问题,得出方法后小组代表说明方法。教师概括总结学生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各种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各种方法的认识。展示图片:(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3.1 s内通过的路程。4.通过1 m所用的时间。教师说明:在物理学中,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让学生阅读课本19、20页,了解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并在课本上标画。提问学生了解到的速度知识。利用课件展示速度知识(附:展示内容),让学生梳理记忆。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3.公式:v=。4.单位:国际单位 m/s,常用单位 km/h、 km/min、 cm/s。教师说明速度计算公式的意义:这是一个比值定义式,反映的是速度与时间和路程的共同关系,不能说明他们之间成正比或者反比关系,也就是说,不能理解成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路程成正比的关系。教师补充在交通运输中我们常用到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km/h。1 m/s=3.6 km/h。教师讲解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1 m/s===× km/h=3.6 km/h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练习:(课件展示)5 m/s=________ km/h 72 km/h=________ m/s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小资料部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强调常用的几个,让学生在课本上标画,并记忆。人步行速度;人骑自行车速度;轿车速度。(三)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教师展示图片(附:图片),让学生分析说明运动的情形,得出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不同的情形。教师说明直线运动中,物体的运动速度也是变化的:有加速运动,如:火车启动时;有减速运动,如:火车进站时;也有近似速度不变的运动,如:火车在平直的铁轨行驶时。我们可以把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形。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看课本21页[想想议议],思考、分析、讨论两种不同运动的特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利用以下问题进行分析:(展示问题)(1)哪个汽车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2)哪个汽车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3)哪个汽车的运动越来越快 (4)在任意一段相同的时间内,甲汽车通过的路程有什么特点 (5)在任意一段相同的时间内,乙汽车通过的路程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总结归纳:甲汽车任何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也就是运动快慢不变,并且一直沿着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这样的运动我们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展示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地运动。教师强调: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快慢不变即速度不变。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教师说明: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改变即速度改变的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时快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就是用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平均速度。此时s是某段的总路程,t是某段的总时间,v表示的就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学生活动:自学例题,了解解题的规范格式。公式应用: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例题。(附:例题)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300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 450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计算,强调规范计算步骤:1.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2.统一单位(单位不配套时)。3.利用变形公式计算时,写出基本公式。4.把已知量代入公式时,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5.出现相同物理量时,利用脚标进行区分。教师板书步骤,学生认真学习解题规范。【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收获 学生总结: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速度的相关计算。【板书设计】第3节 运动的快慢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二、速度三、运动类型- 7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