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眼睛和眼镜 教案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眼睛和眼镜 教案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眼睛的构造及视力矫正
难点:1.近视眼及其矫正 2.远视眼及其矫正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启发式、讨论合作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学案导学自学、小组合作讨论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凸透镜 、凹透镜、近视镜、远视镜
学生:搜集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用眼卫生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每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用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得信息,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 患有近视和远视的人要佩戴的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眼睛和眼镜》。
二、进行新课
(一)眼睛
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照相机”,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那么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 观察眼球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了解眼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
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______,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___。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
2.小组讨论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是凸透镜成像的那种情况吗 像有何特点
3.小组讨论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的
在学生说出内容基础上通过播放课件讲述: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向学生了解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现象
学生回答:只能看清近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物体。
教师补充: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眼。
2.如何使远处的光成在视网膜上呢 学生用简单器材做探究实验
3.近视眼的矫正:汇报实验结果:必须加一个光学元件对光起发散作用——凹透镜
4.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呢
学生各抒己见说出平时保护视力的方法。
知识链接:如何预防近视眼:
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预防近视要做到:
①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 cm。
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
③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
④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
⑤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
⑥不躺卧着看书。
⑦不在走路时看书。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让学生试着分析远视眼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回答:只能看清远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物体。
总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近处的光未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上(即会聚在视网膜后)
2.如何使近处的光成在视网膜上呢 学生用简单器材做探究实验。
3.远视眼的矫正:
汇报实验结果:必须加一个光学元件对光起会聚作用——凸透镜
(四)自学《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收获
学生:
1.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2.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板书设计】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一、构造:
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光屏)
二、近视眼:
1.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
2.矫正方法:佩戴凹透镜
三、远视眼:
1.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差,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
2.矫正方法:佩戴凸透镜
四、预防近视眼
1.保护视力,“三要四不要”
2.注意营养,饮食要合理搭配
3.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