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5国家机构有哪些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5国家机构有哪些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国家机构有哪些》教学设计 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国家机构的定义和分类,明确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区别及各自的职权范围。 2.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掌握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3. 了解 “一府一委两院” 的产生及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认识到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4. 通过阅读宪法原文,学生能够准确指出不同国家机关的职权依据,树立法治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及运行机制。 2. 不同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及相互关系。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2. 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明确宪法在国家机构运行中的最高法律地位。
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小组讨论法 (四)角色扮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国家重大活动的图片,如国庆阅兵、两会召开等。 引导语:“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些震撼人心的国家重大活动场景时,有没有想过在这些盛大活动的背后,都有哪些国家机构在默默发挥着作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机构的世界,去探寻它们的奥秘。”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片,说一说你认为可能有哪些国家机构参与了这些活动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可能会提到军队相关部门参与国庆阅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机构参与两会召开等。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接触过哪些国家机构?它们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引导语:“其实,国家机构不仅在重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那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国家机构呢?它们又为我们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呢?” 学生回答,可能会提到公安局办理身份证、学校组织消防演练时有消防队参与、去医院看病涉及卫生部门的监管等。 二、认识国家机构 定义讲解 (1)讲解国家机构的定义: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统称。 举例说明:“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需要各个部件协同工作一样,国家也需要不同的机构来共同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国务院管理国家事务,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等,这些都是国家机构的具体体现。” (2)举例说明国家机构的具体形式,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展示图片:分别展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国务院办公大楼、人民法院的法庭、人民检察院的标志等图片,让学生对这些国家机构有更直观的认识。 讲解特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国家的行政管理工作;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维护法律的公正;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分类介绍 (1)介绍国家机构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引导语:“国家机构就像一棵大树,有主干也有分支。中央国家机关就像是大树的主干,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而地方国家机关则像是大树的分支,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 (2)通过地图展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分布及职权范围。 展示中国地图,标注出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北京,并介绍中央国家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的职权,如制定全国性的政策法规、领导全国的经济建设等。 然后以某个省或市为例,展示地方国家机关在该区域内行使的职权,如地方政府管理当地的教育、医疗、交通等事务。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产生 (1)讲解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引出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必要性。 引导语:“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让每一个人都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那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让他们代表我们行使国家权力。” 数据说明:“我国有十四亿多人口,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如果没有一种有效的代表制度,国家的管理将变得非常困难。而通过选举人大代表,就可以把人民的意愿集中起来,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展示选举过程的图片和视频,介绍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和条件。 播放选举视频:展示选民登记、投票选举等过程,让学生了解选举的严肃和公正。 讲解条件:“人大代表一般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能够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为人民服务。” 人民代表大会的含义及职能 (1)播放视频资料《百科:人民代表大会》,解读人民代表大会的含义。 观看视频后提问:“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呢?” 引导学生总结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2)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内涵和基本信息,强调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详细讲解:“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它代表着人民的意志,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3)组织学生阅读宪法相关条文,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分发宪法条文资料,让学生分组阅读并讨论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对某一项职权的理解,如立法权是制定法律的权力,决定权是对国家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等。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播放十三届全国人大选举领导人视频片段,展示国家领导人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的。 观看视频后提问:“从这个视频中,你能看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领导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任免权。 (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 “一府一委两院”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案例展示:以某个具体的政策制定或法律执行过程为例,说明国务院、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如何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 “一府一委两院” 为什么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其监督。 总结归纳:充分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四、国家机关的职权 宪法依据 (1)引导学生阅读宪法原文,了解国家机关的职权是由宪法规定的。明确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树立法治意识。 发放宪法文本,让学生查找与不同国家机关职权相关的条文。 提问引导:“请大家在宪法中找到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的规定,说说你对这些规定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宪法条文解读活动,加深学生对国家机关职权依据的理解。 分组解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读一个国家机关的职权条文。 展示汇报: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对所负责国家机关职权条文的解读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补充。 不同国家机关的职权介绍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通过新闻材料、代表大会会议内容展示其职权。 播放视频:播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感受大会的庄严和神圣。 新闻分析:选取一些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相关的新闻报道,如通过某项重要法律、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等,让学生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些事件中的作用。 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详细阐述:分别解释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的具体含义和表现形式,如立法权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体现了立法权;决定权是对国家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如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等。 (2)人民政府 展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信息、视频资料等,介绍政府作为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网站展示:通过大屏幕展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的页面,介绍政府的机构设置、职能部门和主要工作内容。 视频介绍:播放政府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视频,如修建道路、改善教育条件、提供医疗服务等。 强调政府作为行政机关的重要性,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讲解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实施管理、提供服务等方式,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监察委员会 教师讲解监察委员会的设立背景和职能,强调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背景介绍:讲解监察委员会设立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强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职能阐述:详细说明监察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监督、调查、处置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监察委员会如何对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确保他们廉洁奉公、依法履职。 (4)法院 通过官网信息、视频资料、案件分析等展示法院职权。 官网展示:展示人民法院官方网站的页面,介绍法院的机构设置、审判流程和典型案例。 视频播放:播放法院庭审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法院审判的过程和严肃性。 案件分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分析法院在解决民事纠纷、行政争议、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的作用。 总结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各类案件,解决民事纠纷、行政争议,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强调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的重要性,以及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关键作用。例如,通过公正审判,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5)检察院 介绍检察院的职能,包括提起公诉、法律监督等。 职能讲解:详细说明检察院的主要职能,如提起公诉是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是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检察院在提起公诉和法律监督方面的作用。例如,检察院对某起重大刑事案件提起公诉,维护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检察院在维护法律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 强调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重要性,以及在保障法律公正实施中的关键作用。例如,通过对司法机关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 形象解读 (1)提问学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形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语:“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看到不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们的形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大家想一想,然后说一说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可能会提到穿着制服、严肃认真、有责任感等。 (2)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些工作岗位比较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时必须穿制服。 讲解原因:“为什么有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穿制服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岗位比较特殊,穿制服可以体现他们的职业身份和权威性,也便于群众识别和监督。” 举例说明:如警察穿着警服、法官穿着法袍、海关工作人员穿着海关制服等,这些制服都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 (3)组织学生分享身边日常生活中穿制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海关、法官及市场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等,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小组分享: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穿制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经历和感受。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分享,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 本质分析 (1)总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引导语:“同学们,我们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怎样为人民服务呢?” 总结要点:强调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同时,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不能滥用权力。还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如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法院公正审判等。 政府案例:以政府解决贫困地区教育问题为例,说明政府如何通过投入资金、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式,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法院案例:以某起重大民事纠纷案件的公正审判为例,说明法院如何通过依法裁判,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哪些具体表现呢?我们作为公民,应该如何支持和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呢?”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国家机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发言中不够积极主动,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机构在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