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章末检测试卷二(2024·山东烟台月考)2022年5月6日,我国科考队完成了珠穆朗玛峰(下称珠峰)地区大气臭氧垂直探空实验。实验共放飞了十次探空气球,最高一次气球飞升至距地面39千米的空中。如图示意刚放飞的探空气球。据此完成1~2题。1.探空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记录到大气A.紫外线强度减弱 B.水汽含量增多C.气压不断降低 D.温度先升高后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选择题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紫外线强度会增加,A项错误;空气中的水汽几乎都集中在对流层,当探空气球上升至平流层后,水汽含量下降,B项错误;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气压不断减小,C项正确;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大而降低,D项错误。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东烟台月考)2022年5月6日,我国科考队完成了珠穆朗玛峰(下称珠峰)地区大气臭氧垂直探空实验。实验共放飞了十次探空气球,最高一次气球飞升至距地面39千米的空中。如图示意刚放飞的探空气球。据此完成1~2题。2.此次实验,探空气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所在的大气层A.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B.气流平稳,利于航空飞行C.氧气、杂质含量高,天气多变D.大气稀薄,密度最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此次实验,探空气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所在的大气层为平流层,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平稳,利于航空飞行,B项正确;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空气稀薄,密度最小,A、D项错误;氧气、杂质含量高,天气多变的大气层为对流层,C项错误。故选B。由近地面向上气温逐渐升高即表明出现了逆温现象,读图可知,该地逆温层最高在300 m左右,因此排污烟囱最好不低于300 m。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3~4题。3.为减少污染,排污烟囱高度最好不低于A.300 m B.200 mC.100 m D.50 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3~4题。4.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A.19~22时 B.4~7时C.7~10时 D.13~16时√13~16时,近地面大气对流较强,逆温层逐渐消失,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扩散。(2024·江苏南通期中)当地时间某年6月29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再次爆发。受火山灰的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在6月29日被迫关闭。读图,完成5~6题。5.当地机场被迫关闭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到大气层中的A.对流层和平流层 B.平流层和高层大气C.高层大气和电离层 D.高层大气和对流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飞机在对流层起飞,在平流层飞行。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造成当地机场被迫关闭,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到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和平流层,A正确;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均位于平流层之上,不是飞机飞行的高度,B、C、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江苏南通期中)当地时间某年6月29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再次爆发。受火山灰的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在6月29日被迫关闭。读图,完成5~6题。6.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A错误;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B错误;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C错误;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太阳的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造成地表温度下降,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为“除霾塔”。位于西安市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米、直径达10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顶由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据此回答7~8题。7.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由材料信息可知,“除霾塔”利用玻璃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地面铺鹅卵石升温快,使集热棚内形成高温中心,大气受热后膨胀上升,周边地区气温相对集热棚内低,(含霾)气流从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经过滤后沿导流塔上升,在塔顶,清洁空气向四周扩散下沉,起到除霾的作用。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为“除霾塔”。位于西安市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米、直径达10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顶由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据此回答7~8题。8.“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为A.晴朗无风的夜晚 B.晴朗无风的白天C.阴雨多风的白天 D.阴雨多风的夜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晴朗无风的白天,集热棚和周边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相似,周边道路和建设物热容量小,升温快,此时集热棚与周边的温度相差不大,因此热力环流不强,除霾效率不高,B错误;阴雨多风的白天和夜晚,空气中的霾大多被沉降或扩散,空气质量较好,该除霾装置工作效率不高,C、D错误;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降温快,集热棚内与周边地区的温差较大,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气流流向集热棚内,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江西南昌期中)《航拍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右面图1为纪录片中的黄山云海景观,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9~10题。9.受云海影响,黄山大气受热过程对应图2中的A.①增大 B.②不变C.③减小 D.④减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受云海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减少,大气逆辐射(②)增强,A、B错误;③为地面辐射,受云海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③)也会减少,C正确;④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受云海影响,④增强,D错误。A.甲 B.乙 C.丙 D.丁(2023·江西南昌期中)《航拍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右面图1为纪录片中的黄山云海景观,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9~10题。10.黄山某山谷白天谷底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等温面与等压面分布状况,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与山坡相比,白天谷底升温慢,气温低,形成低温、高压中心,等压面应向高处凸出,等温面应向低处凹,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安徽宿松中学质检)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近海和海岸地区间存在以日为周期的地方性热力环流——海陆风。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7月某日3时和15时近地面风场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11.a图示意的是A.3时的陆风 B.15时的陆风C.3时的海风 D.15时的海风√从图中可知,山东半岛和周围海区之间存在着一天内风向的转换现象,符合海陆风的特征。白天吹海风,符合a图,对应15时;夜间吹陆风,符合b图,对应3时。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安徽宿松中学质检)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近海和海岸地区间存在以日为周期的地方性热力环流——海陆风。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7月某日3时和15时近地面风场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12.b图所示时间,与陆地相比,海洋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低,气压高C.气温高,气压高D.气温低,气压低√b图示意的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应为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A正确。13.冬季,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某校某高一学生以单面教学楼教室门内外的空气流动为例说明热力环流原理。下图示意教室内外空气流动方式。据此完成13~14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冬季室内气温高,气流由地面向上运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室外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空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则近地面气流由室外流向室内,与图①气流运动方向一致,门顶部(高处)气流由室内流向室外,与图②气流运动方向一致。故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与该地理原理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A.台风 B.海陆风C.逆温 D.寒潮某校某高一学生以单面教学楼教室门内外的空气流动为例说明热力环流原理。下图示意教室内外空气流动方式。据此完成13~14题。√海陆风是因为海洋和陆地冷热不均产生的热力环流,与材料所示地理原理密切相关,故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图可知,A地比B地的点密集,所以近地面A地大气密度大,气压高,B地大气密度小,气压低。高空C地大气密度大,气压高,D地大气密度小,气压低。近地面气压比高空气压高,故四地气压大小排列是PA>PB>PC>PD,D正确。(2024·河南郑州诊断)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如图中的点越密集,大气密度越大。据此完成15~16题。15.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A.PA>PD>PC>PB B.PB>PC>PD>PAC.PC>PB>PA>PD D.PA>PB>PC>PD√由所学知识可知,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即从A吹往B,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若在北半球,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西南风,若在南半球,则为东南风,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南郑州诊断)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如图中的点越密集,大气密度越大。据此完成15~16题。16.图中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或西南风 D.北风或东北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稀疏的是丁地,因此丁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小,风力最小,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如图为“某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17.此刻图中风力最小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如图为“某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18.此刻图中风向为西北风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图中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其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我国位于北半球,该地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转30°~45°左右,故此刻甲地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近年来,一种新型阴阳大棚逐步在我国西北各地推广,其结构如图1所示,即一侧向阳面,一侧背阴面,分别种植绿色蔬菜和香菇,两个棚用墙体隔开,墙体留有两个用于气体交换的窗口。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19~20题。19.温室大棚可以保温的原因是A.①可穿过塑料薄膜,②无法穿透塑料薄膜B.②可穿过塑料薄膜,③无法穿透塑料薄膜C.②可穿过塑料薄膜,④无法穿透塑料薄膜D.③可穿过塑料薄膜,④无法穿透塑料薄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强,可以穿过塑料薄膜使地面升温;地面升温后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能量弱,无法透过塑料薄膜,使得大棚内增温。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下列关于阴阳大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当窗口打开时,窗口1的气体向南流,窗口2的气体向北流 ②当窗口打开时,窗口1的气体向北流,窗口2的气体向南流 ③透气窗口的存在有利于加大昼夜温差,提高香菇品质 ④透气窗的存在有利于两侧大棚的碳氧平衡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南面向阳,温度高,为阳棚,棚内气流上升;北面背阴,温度低,为阴棚,棚内气流下沉。所以当窗口打开时,窗口1的气体向北流,窗口2的气体向南流,①错误,②正确;棚内的温度总体比较高,透气窗口的存在对昼夜温差的影响小,③错误;种植绿色蔬菜的棚内氧气较多,种植香菇的棚内二氧化碳较多,透气有利于两侧大棚的碳氧平衡,④正确。故选D。21.(2023·黑龙江哈尔滨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图。(1)某地近地面温度为30 ℃,对流层厚度为12 km,此地对流层顶部的温度约为_____℃。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约6 ℃。对流层顶部的温度为(30-12×6)℃=-42 ℃。(2)大气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层(填名称),分析该层大气天气多变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对流答案 原因:有充足的水汽和杂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水汽上升易冷却凝结成云致雨,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大气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该层大气中拥有充足的水汽和杂质,由于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形成上冷下热的气温分布状况,因此对流运动显著,水汽上升易冷却凝结成云致雨,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升高(上升或变高)答案 原因: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B层为平流层,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上升或变高),其主要原因是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4)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对流层下部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叫作逆温。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时,试分析其对近地面空气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抑制了空气对流的发生,导致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大气污染,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时,对流层下部会出现上热下冷的逆温状况,抑制了空气对流的发生,导致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近地面形成污染物的聚集,从而加重大气污染,使大气能见度降低。22.(2024·北京海淀区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甲为大气垂直分层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材料二 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阅兵期间,北京市天气晴朗,天空呈现了完美的“阅兵蓝”。5天后的10月6日,受冷空气影响,北京市出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说出图甲中A层的气温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A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图乙中____(填序号)。(2)开发绿色冰箱主要是为了保护____(填字母)层中的臭氧;当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增多时,______(填名称)层会被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3)根据所学知识解释10月1日北京上空呈现完美的“阅兵蓝”的原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③B电离答案 阅兵当日天气晴朗,空气质量优;波长较短的蓝色光被空气分子散射,所以天空蔚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与10月1日相比,10月6日北京的气温日较差大小有何变化?并分析其成因。答案 10月6日气温日较差比较小。原因:阴雨天气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地面升温慢,近地面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地面热量散失较少,近地面气温较高。2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_________形成的;图甲中,a处空气_____(填“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温_____(填“高于”或“低于”)B地。A、B两地相比,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地,气温日较差小的是____地。(2)请将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序。冷热不均下沉低于BB答案 ①>②>④>③。2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图乙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__(填“白天”或“夜晚”),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存在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请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夜晚海陆热力差异(夜晚,陆地降温速度比海洋快,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答案 增加绿地、湖沼面积;合理规划城市,增加透水砖或路面,建雨水花园等。24.下图为“某一等高面示意图”,箭头①②③④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为____,表示摩擦力的为____,表示地转偏向力的为____,表示风向的为____。(填序号)(2)该图表示____(填“北”或“南”)半球,判断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①④③北地转偏向力向右(或风向右偏)24.下图为“某一等高面示意图”,箭头①②③④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乙处吹______(填风向)风,最可能位于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4)图中甲、乙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为____,并说明判断的理由。西南近地面甲答案 甲处等压线较乙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章末检测试卷二(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24·山东烟台月考)2022年5月6日,我国科考队完成了珠穆朗玛峰(下称珠峰)地区大气臭氧垂直探空实验。实验共放飞了十次探空气球,最高一次气球飞升至距地面39千米的空中。右图示意刚放飞的探空气球。据此完成1~2题。1.探空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记录到大气( )A.紫外线强度减弱 B.水汽含量增多C.气压不断降低 D.温度先升高后降低2.此次实验,探空气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所在的大气层( )A.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B.气流平稳,利于航空飞行C.氧气、杂质含量高,天气多变D.大气稀薄,密度最小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3~4题。3.为减少污染,排污烟囱高度最好不低于( )A.300 m B.200 m C.100 m D.50 m4.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 )A.19~22时 B.4~7时C.7~10时 D.13~16时(2024·江苏南通期中)当地时间某年6月29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再次爆发。受火山灰的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在6月29日被迫关闭。读图,完成5~6题。5.当地机场被迫关闭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到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和平流层 B.平流层和高层大气C.高层大气和电离层 D.高层大气和对流层6.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为“除霾塔”。位于西安市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米、直径达10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顶由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据此回答7~8题。7.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8.“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为( )A.晴朗无风的夜晚 B.晴朗无风的白天C.阴雨多风的白天 D.阴雨多风的夜晚(2023·江西南昌期中)《航拍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下面图1为纪录片中的黄山云海景观,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9~10题。9.受云海影响,黄山大气受热过程对应图2中的( )A.①增大 B.②不变C.③减小 D.④减小10.黄山某山谷白天谷底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等温面与等压面分布状况,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23·安徽宿松中学质检)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近海和海岸地区间存在以日为周期的地方性热力环流——海陆风。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7月某日3时和15时近地面风场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11.a图示意的是( )A.3时的陆风 B.15时的陆风C.3时的海风 D.15时的海风12.b图所示时间,与陆地相比,海洋(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某校某高一学生以单面教学楼教室门内外的空气流动为例说明热力环流原理。下图示意教室内外空气流动方式。据此完成13~14题。13.冬季,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与该地理原理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 )A.台风 B.海陆风 C.逆温 D.寒潮(2024·河南郑州诊断)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右图中的点越密集,大气密度越大。据此完成15~16题。15.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PA>PD>PC>PB B.PB>PC>PD>PAC.PC>PB>PA>PD D.PA>PB>PC>PD16.图中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或西南风 D.北风或东北风下图为“某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17.此刻图中风力最小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8.此刻图中风向为西北风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近年来,一种新型阴阳大棚逐步在我国西北各地推广,其结构如图1所示,即一侧向阳面,一侧背阴面,分别种植绿色蔬菜和香菇,两个棚用墙体隔开,墙体留有两个用于气体交换的窗口。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19~20题。19.温室大棚可以保温的原因是( )A.①可穿过塑料薄膜,②无法穿透塑料薄膜B.②可穿过塑料薄膜,③无法穿透塑料薄膜C.②可穿过塑料薄膜,④无法穿透塑料薄膜D.③可穿过塑料薄膜,④无法穿透塑料薄膜20.下列关于阴阳大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窗口打开时,窗口1的气体向南流,窗口2的气体向北流 ②当窗口打开时,窗口1的气体向北流,窗口2的气体向南流 ③透气窗口的存在有利于加大昼夜温差,提高香菇品质 ④透气窗的存在有利于两侧大棚的碳氧平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2023·黑龙江哈尔滨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图。(1)某地近地面温度为30 ℃,对流层厚度为12 km,此地对流层顶部的温度约为________℃。(1分)(2)大气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层(填名称),分析该层大气天气多变的原因。(3分)(3)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4)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对流层下部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叫作逆温。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时,试分析其对近地面空气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22.(2024·北京海淀区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图甲为大气垂直分层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材料二 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阅兵期间,北京市天气晴朗,天空呈现了完美的“阅兵蓝”。5天后的10月6日,受冷空气影响,北京市出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1)说出图甲中A层的气温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A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图乙中__________(填序号)。(2分)(2)开发绿色冰箱主要是为了保护________(填字母)层中的臭氧;当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增多时,________(填名称)层会被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分)(3)根据所学知识解释10月1日北京上空呈现完美的“阅兵蓝”的原因。(4分)(4)与10月1日相比,10月6日北京的气温日较差大小有何变化?并分析其成因。(5分)2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______________形成的;图甲中,a处空气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温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B地。A、B两地相比,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__地,气温日较差小的是________地。(5分)(2)请将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序。(1分)(3)图乙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__(填“白天”或“夜晚”),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存在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请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24.下图为“某一等高面示意图”,箭头①②③④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为________,表示摩擦力的为________,表示地转偏向力的为________,表示风向的为________。(填序号)(4分)(2)该图表示________(填“北”或“南”)半球,判断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3)乙处吹________(填风向)风,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2分)(4)图中甲、乙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答案精析1.C 2.B [第1题,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紫外线强度会增加,A项错误;空气中的水汽几乎都集中在对流层,当探空气球上升至平流层后,水汽含量下降,B项错误;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气压不断减小,C项正确;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大而降低,D项错误。故选C。第2题,此次实验,探空气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所在的大气层为平流层,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平稳,利于航空飞行,B项正确;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空气稀薄,密度最小,A、D项错误;氧气、杂质含量高,天气多变的大气层为对流层,C项错误。故选B。]3.A 4.D [第3题,由近地面向上气温逐渐升高即表明出现了逆温现象,读图可知,该地逆温层最高在300 m左右,因此排污烟囱最好不低于300 m。第4题,13~16时,近地面大气对流较强,逆温层逐渐消失,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扩散。]5.A 6.D [第5题,飞机在对流层起飞,在平流层飞行。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造成当地机场被迫关闭,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到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和平流层,A正确;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均位于平流层之上,不是飞机飞行的高度,B、C、D错误。第6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A错误;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B错误;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C错误;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太阳的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造成地表温度下降,D正确。]7.B 8.A [第7题,由材料信息可知,“除霾塔”利用玻璃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地面铺鹅卵石升温快,使集热棚内形成高温中心,大气受热后膨胀上升,周边地区气温相对集热棚内低,(含霾)气流从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经过滤后沿导流塔上升,在塔顶,清洁空气向四周扩散下沉,起到除霾的作用。故选B。第8题,晴朗无风的白天,集热棚和周边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相似,周边道路和建设物热容量小,升温快,此时集热棚与周边的温度相差不大,因此热力环流不强,除霾效率不高,B错误;阴雨多风的白天和夜晚,空气中的霾大多被沉降或扩散,空气质量较好,该除霾装置工作效率不高,C、D错误;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降温快,集热棚内与周边地区的温差较大,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气流流向集热棚内,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A正确。]9.C 10.A [第9题,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受云海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减少,大气逆辐射(②)增强,A、B错误;③为地面辐射,受云海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③)也会减少,C正确;④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受云海影响,④增强,D错误。第10题,与山坡相比,白天谷底升温慢,气温低,形成低温、高压中心,等压面应向高处凸出,等温面应向低处凹,故选A。]11.D 12.A [第11题,从图中可知,山东半岛和周围海区之间存在着一天内风向的转换现象,符合海陆风的特征。白天吹海风,符合a图,对应15时;夜间吹陆风,符合b图,对应3时。D正确。第12题,b图示意的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应为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A正确。]13.A 14.B [第13题,冬季室内气温高,气流由地面向上运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室外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空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则近地面气流由室外流向室内,与图①气流运动方向一致,门顶部(高处)气流由室内流向室外,与图②气流运动方向一致。故A正确。第14题,海陆风是因为海洋和陆地冷热不均产生的热力环流,与材料所示地理原理密切相关,故B正确。]15.D 16.C [第15题,由图可知,A地比B地的点密集,所以近地面A地大气密度大,气压高,B地大气密度小,气压低。高空C地大气密度大,气压高,D地大气密度小,气压低。近地面气压比高空气压高,故四地气压大小排列是PA>PB>PC>PD,D正确。第16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即从A吹往B,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若在北半球,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西南风,若在南半球,则为东南风,C正确。]17.D 18.A [第17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稀疏的是丁地,因此丁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小,风力最小,故选D。第18题,图中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其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我国位于北半球,该地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转30°~45°左右,故此刻甲地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19.B 20.D [第19题,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强,可以穿过塑料薄膜使地面升温;地面升温后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能量弱,无法透过塑料薄膜,使得大棚内增温。故选B。第20题,南面向阳,温度高,为阳棚,棚内气流上升;北面背阴,温度低,为阴棚,棚内气流下沉。所以当窗口打开时,窗口1的气体向北流,窗口2的气体向南流,①错误,②正确;棚内的温度总体比较高,透气窗口的存在对昼夜温差的影响小,③错误;种植绿色蔬菜的棚内氧气较多,种植香菇的棚内二氧化碳较多,透气有利于两侧大棚的碳氧平衡,④正确。故选D。]21.(1)-42(2)对流 原因:有充足的水汽和杂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水汽上升易冷却凝结成云致雨,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升高(上升或变高) 原因: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4)抑制了空气对流的发生,导致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大气污染,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约6 ℃。对流层顶部的温度为(30-12×6)℃=-42 ℃。(2)大气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该层大气中拥有充足的水汽和杂质,由于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形成上冷下热的气温分布状况,因此对流运动显著,水汽上升易冷却凝结成云致雨,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B层为平流层,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上升或变高),其主要原因是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4)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时,对流层下部会出现上热下冷的逆温状况,抑制了空气对流的发生,导致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近地面形成污染物的聚集,从而加重大气污染,使大气能见度降低。22.(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③(2)B 电离(3)阅兵当日天气晴朗,空气质量优;波长较短的蓝色光被空气分子散射,所以天空蔚蓝。(4)10月6日气温日较差比较小。原因:阴雨天气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地面升温慢,近地面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地面热量散失较少,近地面气温较高。23.(1)冷热不均 下沉 低于 B B(2)①>②>④>③。(3)夜晚 海陆热力差异(夜晚,陆地降温速度比海洋快,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4)增加绿地、湖沼面积;合理规划城市,增加透水砖或路面,建雨水花园等。24.(1)② ① ④ ③(2)北 地转偏向力向右(或风向右偏) (3)西南 近地面 (4)甲 甲处等压线较乙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检测试卷二 课件(共43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章末检测试卷二(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