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 学案 教案 练习四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 学案 教案 练习四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66张PPT)
海水的运动
第三节
第三章 地球上水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结合材料,认识海浪、潮汐、洋流的类型和成因。(综合思维)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海浪、潮汐、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识点一 海浪
知识点二 潮汐
知识点三 洋流
内容索引
课时对点练
海浪
>
<
知识点一
1.概念:海浪就是海里的_____。最常见的海浪是由_____形成的。海浪越高,_____越大。
波浪
能量
2. 主要类型
风浪:由风力形成的海水波动
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海啸:海底_____、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浪
地震
风力
3.四要素:波峰、______、波长、______。
波谷
波高
4.带来的影响
(1)风浪
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则应避开大的海浪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_______后果。
(3)海浪是塑造_________的主要动力。
灾难性
海岸地貌
5.防御措施
(1)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减缓海浪对海岸侵蚀的措施
_____措施:如修建海堤
_____措施:如种植海岸防护林
工程
生物
海浪由深水区域向浅水区域或岸边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水深变浅,受海底强烈摩擦的影响,波形和波速发生显著变化,波浪破碎拍击海岸形成拍岸浪,其对海岸和沿海建筑物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与拍岸浪的形成关联较小的因素是
A.海底地形 B.入海径流
C.海底地震 D.海底滑坡

据材料可知,拍岸浪的形成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海浪向陆地传播,即当地有促使海浪向陆地传播的动力;二是海底地形急剧变化,即由远海向近海海水深度变浅。入海径流对海水具有顶托作用,不利于拍岸浪的形成,B符合题意;
海底地形由深海向浅海急剧变浅,海浪受海底地形影响大,进而形成拍岸浪,A不符合题意;
海底地震、海底滑坡均会引起海水的波动,从而诱发拍岸浪,C、D不符合题意。
海浪由深水区域向浅水区域或岸边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水深变浅,受海底强烈摩擦的影响,波形和波速发生显著变化,波浪破碎拍击海岸形成拍岸浪,其对海岸和沿海建筑物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据此完成1~2题。
2.为减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拍岸浪的危害,宜采取的措施是
A.在岸边营造红树林带
B.在近岸带修建人工岛礁
C.填海造陆,改变岛屿形态
D.挖掘大陆架,增加近海水深

在岸边营造红树林带,可改变海浪的波形,进而降低拍岸浪的危害程度,A正确;
在近岸带修建人工岛礁,可减小拍岸浪对海岸的破坏程度,但耗资巨大,B错误;
填海造陆,改变岛屿形态,并不能降低拍岸浪的危害程度,C错误;
挖掘大陆架,增加近海水深,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对降低拍岸浪危害的效果有限,D错误。
潮汐
>
<
知识点二
1.概念: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将_____的海水涨落称为潮,_____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2.发生规律
(1)日变化: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____次海水涨落。
(2)月变化:农历每月的初一和______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白天
夜晚

十五
3.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潮间带采集和______:掌握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如小潮时流水缓慢,鱼群易被集中推向内海,利于捕捞。
(2)沿海_____建设和航运: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加大船的通过能力;潮流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3)潮汐发电: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用来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4)盐场建设: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海岸,这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时机。
养殖
港口
图解大潮与小潮的成因
拓展延伸
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时(农历初八、二十三前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
(1)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
(2)海湾轮廓。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
(3)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更大。
(4)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叠加,潮高就会更高。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我国潮汐资源丰富,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据此完成1~3题。
1.以下关于潮汐发电的优点,叙述正确的是
A.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B.日发电量稳定,年发电量不稳定
C.投资小、造价低,是一种较经济的能源
D.不需要与大电网并网运行

潮汐是利用海水落差发电,清洁无污染,A正确。
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洋的潮汐现象,而潮汐现象在一天中各时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日发电量不稳定,一年当中每天都有潮汐,因此年发电量较稳定,B错误。
潮汐电站造价高,C错误。
潮汐发电需要并入电网通过电线线路网传播,D错误。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我国潮汐资源丰富,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据此完成1~3题。
2.利用潮汐能发电,一天内可以发电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一天中,海水涨潮两次,落潮两次,可以发四次电。故选D。
船舶进港需要在海水水位较高的时候,所以是涨潮时比较合理,C正确,D错误;
日出、日落时并不是海水水位最高的时候,A、B错误。故选C。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我国潮汐资源丰富,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据此完成1~3题。
3.具备进港条件的船舶从停泊海域起航进港,时间安排较为合理的是
A.日出时 B.日落时
C.涨潮时 D.落潮时

洋流
>
<
知识点三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_____作大规模的流动。
方向
2.分类
暖流:从水温____的海域流向水温____的海域
寒流:从水温____的海域流向水温____的海域




思考
寒流的温度一定比暖流低吗?
答案 不一定。寒暖流只是与其所经过的同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相比,高纬度的暖流比低纬度寒流温度还要低。
3.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气候 全球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
大陆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海洋生物 ___________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_________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 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_____;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_____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寒暖流交汇处,易有海雾 最佳航行线路的选择
海洋污染 加快了_________,扩大了污染范围 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寒暖流交汇
营养盐类
速度
冰山
净化速度
根据海洋等温线判读洋流
(1)判断南北半球: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如图,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2)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如等温线向北弯曲,则洋流就在等温线弯曲处向北流。
(3)判断寒流、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则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拓展延伸
如图为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
1.[综合思维]分别判断①②两支洋流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答案 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②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
如图为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
2.[区域认知]都柏林比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高,但1月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的气温常在0 ℃以下,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 ②洋流为暖流,增温作用明显,都柏林受其影响,气温较高;①洋流为寒流,降温作用明显,圣约翰斯受其影响,气温较低。
如图为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
3.[综合思维]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航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航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航线却只用了22天,试分析原因。
答案 A航线是逆洋流航行,速度较慢;B航线是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为暖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①②④洋流都是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
为寒流;
③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故选C。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有降温作用
C.洋流①能带来北极地区的冰山
D.北美洲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P处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鱼类获得充足的饵料,形成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A正确,不符合题意;
洋流②自较高纬流向较低纬,为寒流,对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正确,不符合题意;
洋流①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来自高纬海区,能带来北极地区的冰山,C正确,不符合题意;
北美洲东岸海域污染物会被自西向东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带到欧洲西岸,最终影响欧洲西岸的海洋环境,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大洲南端的厄加勒斯浅滩是其主要集聚地。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大洲是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大洲最南端在南半球的厄加勒斯,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位于东半球西部,故可以确定为非洲,B正确。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大洲南端的厄加勒斯浅滩是其主要集聚地。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4.图示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密切相关,则乙洋流
A.自西向东流,为寒流
B.自东向西流,为寒流
C.自西向东流,为暖流
D.自东向西流,为暖流

据图可知,乙洋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故B、D错。
图中渔场已知为寒暖流交汇形成,从图中可判读出丙洋流为暖流,则得出乙洋流为寒流。故C错,A项正确。
课时对点练
(2024·广东珠海期中)读“海浪要素示意图”,完成1~3题。
1.海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A.日月引力 B.风力作用
C.海底摩擦 D.地转偏向力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风。故选B。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广东珠海期中)读“海浪要素示意图”,完成1~3题。
2.下列关于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B.海浪与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C.风暴潮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浪
D.海浪能量巨大,已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海浪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A正确;
海浪与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B错误;
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浪,C错误;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
能,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
种能源,能量较小,D错误。故选A。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读图可知,两邻近波峰间的距离等于波长,①正确;
波峰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一半,②错误;
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
(2024·广东珠海期中)读“海浪要素示意图”,完成1~3题。
3.下列有关海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邻近波峰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波峰
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③波峰与
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④波峰与平
均海面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风暴潮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是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读图可知,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较多的月份主要集中在7~10月,即夏、秋季节。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风暴潮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4~5题。
5.引起该省超警戒风暴潮的灾害天气主要是
A.寒潮 B.台风
C.洪涝 D.海底地震

根据材料可知,风暴潮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该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3·湖南岳阳开学考试)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海域附近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河流注入,提供丰富的饵料
B.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
C.热带海区水温高,水温季节变化小
D.海域面积广阔,鱼类活动空间大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甲海域附近为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类丰富,B正确。
甲海域附近分布的岛屿上无大江大河,无大量的河流注入,A错误。
根据图中纬度判断可知,甲海域位于温带,C错误。
渔场的形成与鱼类活动空间无关,D错误。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3·湖南岳阳开学考试)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7.下列与图中洋流的海水温度分布特征一致的是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图可知,图中洋流为位于北半球的(日本)暖流。A图表示北半球暖流,A正确。
B图表示北半球寒流,B错误。
C图表示南半球暖流,C错误。
D图表示南半球寒流,D错误。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吉林四平期末)如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属于暖流的洋流有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根据图中洋流的位置和方向分析可知,①是暖流,②是寒流,③是寒流,④是暖流,⑤是寒流,⑥是暖流,因此属于暖流的洋流有①④⑥。故选C。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吉林四平期末)如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8~9题。
9.下列关于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处向西横渡海洋,航行速度较快
B.丁处轮船向东航行速度最快
C.丙处轮船向南航行速度快
D.乙处若发生油轮泄漏事故,油污主要向东扩散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结合图示可知,由甲处向西横渡海洋航行为逆洋流航行,速度变慢,A错误;
丁处轮船向东航行,位于低纬大洋环流圈内,并没有顺洋流或逆洋流运动,速度并非最快,B错误;
丙处轮船向南航行,是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C错误;
乙处若发生油轮泄露事故,油污受洋流影响主要向东扩散,D正确。故选D。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日有两次涨落,一月有两次大潮(农历初一、十五)、两次小潮(农历初七或初八、二十一或二十二)。潮汐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3年8月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出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为“该港口某日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时刻中,该船舶卸货后最合理的出港
时间是
A.6时 B.10时
C.14时 D.16时

能力提升
15
由材料可知,该船是符合进出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故应在潮水位较高时出港,且因为是出港,最适宜在退潮时进行,与其他时间相比,16时潮水位最高,且16时后开始退潮,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此日,一名船员来到附近的海滨游玩,在①②两个不同时刻拍摄了远处同一岛屿及附近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刻,游客登岛更加便利
B.②时刻,有可能是上午10时
C.①时刻,岛屿面积迅速减小
D.②时刻,正是快速涨潮时刻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图可知,①时刻潮水位高,不便于游客登岛,由图不能判断此时是涨潮还是落潮,无法判断岛屿面积是否迅速减小,A、C错误;
②时刻潮水位较低,由潮汐时刻表可知,上午10时,潮水位低,B正确;
由图只能看出②时刻潮水位低,不能判断潮水是退还是涨,D错误。
15
如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支势力较强的洋流,这支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洋流是
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大致由南向北增加和纬度变化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且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自东南向西北流动),应该是寒流,C正确。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如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支势力较强的洋流,这支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读图回答12~13题。
13.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冬暖夏凉 D.温和多雨

受该洋流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少,排除A、D;
由图中纬度可知,受该洋流影响的地区位于13°S~22°S,属于热带地区,故受该洋流影响的地区气候应该是炎热干燥,B正确,C错误。
15
14.(2023·河南安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其入海口的海潮称为钱塘江海潮。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海潮势头最为猛烈,被誉为“壮观天下无”。2022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但因该年东南风势力偏弱,钱塘江流域经历了持续一月有余的极端炎热干旱天气,与2021年相比,钱塘江大潮潮位明显偏低。如图示意钱塘江入海口处的四个观潮点。
(1)图示四个观潮点中,潮位最高的为____,请说出
判断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理由:河道最窄,潮水收缩变高;河流对潮水的顶托作用最强,潮位高。
15
14.(2023·河南安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其入海口的海潮称为钱塘江海潮。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海潮势头最为猛烈,被誉为“壮观天下无”。2022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但因该年东南风势力偏弱,钱塘江流域经历了持续一月有余的极端炎热干旱天气,与2021年相比,钱塘江大潮潮位明显偏低。如图示意钱塘江入海口处的四个观潮点。
(2)分析2022年钱塘江大潮潮位偏低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持续干旱,降水偏少,钱塘江入海径流量少,河水对潮水的顶托作用弱;东南风势力弱,盛行风对潮水的助力作用弱,潮水势力偏弱。
15
14.(2023·河南安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其入海口的海潮称为钱塘江海潮。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海潮势头最为猛烈,被誉为“壮观天下无”。2022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但因该年东南风势力偏弱,钱塘江流域经历了持续一月有余的极端炎热干旱天气,与2021年相比,钱塘江大潮潮位明显偏低。如图示意钱塘江入海口处的四个观潮点。
(3)举例说出钱塘江地区利用潮汐规律可开展的生产
生活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在潮间带进行紫菜等养殖;利用潮汐发电;船只利用高低潮进出海。
15
15.(2023·河南郑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带至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和洋流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降温减湿。
(1)将大量冰山带至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洋流为___(填“甲”或“乙”),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15
15.(2023·河南郑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带至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和洋流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该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2)运用洋流知识分析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14
15
15.(2023·河南郑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带至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和洋流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
(3)若图中乙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指出洋流对该石油泄漏事件的影响。
14
15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认识海浪、潮汐、洋流的类型和成因。(综合思维)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海浪、潮汐、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知识点一 海浪
1.概念: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海浪越高,能量越大。
2. 主要类型
3.四要素:波峰、波谷、波长、波高。
4.带来的影响
1 风浪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3)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5.防御措施
(1)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减缓海浪对海岸侵蚀的措施
海浪由深水区域向浅水区域或岸边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水深变浅,受海底强烈摩擦的影响,波形和波速发生显著变化,波浪破碎拍击海岸形成拍岸浪,其对海岸和沿海建筑物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与拍岸浪的形成关联较小的因素是(  )
A.海底地形 B.入海径流
C.海底地震 D.海底滑坡
2.为减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拍岸浪的危害,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在岸边营造红树林带
B.在近岸带修建人工岛礁
C.填海造陆,改变岛屿形态
D.挖掘大陆架,增加近海水深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拍岸浪的形成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海浪向陆地传播,即当地有促使海浪向陆地传播的动力;二是海底地形急剧变化,即由远海向近海海水深度变浅。入海径流对海水具有顶托作用,不利于拍岸浪的形成,B符合题意;海底地形由深海向浅海急剧变浅,海浪受海底地形影响大,进而形成拍岸浪,A不符合题意;海底地震、海底滑坡均会引起海水的波动,从而诱发拍岸浪,C、D不符合题意。第2题,在岸边营造红树林带,可改变海浪的波形,进而降低拍岸浪的危害程度,A正确;在近岸带修建人工岛礁,可减小拍岸浪对海岸的破坏程度,但耗资巨大,B错误;填海造陆,改变岛屿形态,并不能降低拍岸浪的危害程度,C错误;挖掘大陆架,增加近海水深,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对降低拍岸浪危害的效果有限,D错误。
知识点二 潮汐
1.概念: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2.发生规律
(1)日变化: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2)月变化: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3.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掌握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如小潮时流水缓慢,鱼群易被集中推向内海,利于捕捞。
(2)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加大船的通过能力;潮流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3)潮汐发电: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用来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4)盐场建设: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海岸,这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时机。
拓展延伸 图解大潮与小潮的成因
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时(农历初八、二十三前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
(1)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
(2)海湾轮廓。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
(3)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更大。
(4)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叠加,潮高就会更高。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我国潮汐资源丰富,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据此完成1~3题。
1.以下关于潮汐发电的优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B.日发电量稳定,年发电量不稳定
C.投资小、造价低,是一种较经济的能源
D.不需要与大电网并网运行
2.利用潮汐能发电,一天内可以发电(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3.具备进港条件的船舶从停泊海域起航进港,时间安排较为合理的是(  )
A.日出时 B.日落时
C.涨潮时 D.落潮时
答案 1.A 2.D 3.C
解析 第1题,潮汐是利用海水落差发电,清洁无污染,A正确。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洋的潮汐现象,而潮汐现象在一天中各时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日发电量不稳定,一年当中每天都有潮汐,因此年发电量较稳定,B错误。潮汐电站造价高,C错误。潮汐发电需要并入电网通过电线线路网传播,D错误。第2题,一天中,海水涨潮两次,落潮两次,可以发四次电。故选D。第3题,船舶进港需要在海水水位较高的时候,所以是涨潮时比较合理,C正确,D错误;日出、日落时并不是海水水位最高的时候,A、B错误。故选C。
知识点三 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思考 寒流的温度一定比暖流低吗?
答案 不一定。寒暖流只是与其所经过的同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相比,高纬度的暖流比低纬度寒流温度还要低。
3.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气候 全球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
大陆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 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寒暖流交汇处,易有海雾 最佳航行线路的选择
海洋污染 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 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根据海洋等温线判读洋流
(1)判断南北半球: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如图,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2)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如等温线向北弯曲,则洋流就在等温线弯曲处向北流。
(3)判断寒流、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则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拓展延伸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下图为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
1.[综合思维]分别判断①②两支洋流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答案 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②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
2.[区域认知]都柏林比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高,但1月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的气温常在0 ℃以下,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 ②洋流为暖流,增温作用明显,都柏林受其影响,气温较高;①洋流为寒流,降温作用明显,圣约翰斯受其影响,气温较低。
3.[综合思维]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航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航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航线却只用了22天,试分析原因。
答案 A航线是逆洋流航行,速度较慢;B航线是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为暖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有降温作用
C.洋流①能带来北极地区的冰山
D.北美洲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图中①②④洋流都是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③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故选C。第2题,P处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鱼类获得充足的饵料,形成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A正确,不符合题意;洋流②自较高纬流向较低纬,为寒流,对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正确,不符合题意;洋流①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来自高纬海区,能带来北极地区的冰山,C正确,不符合题意;北美洲东岸海域污染物会被自西向东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带到欧洲西岸,最终影响欧洲西岸的海洋环境,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大洲南端的厄加勒斯浅滩是其主要集聚地。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大洲是(  )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4.图示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密切相关,则乙洋流(  )
A.自西向东流,为寒流
B.自东向西流,为寒流
C.自西向东流,为暖流
D.自东向西流,为暖流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大洲最南端在南半球的厄加勒斯,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位于东半球西部,故可以确定为非洲,B正确。第4题,据图可知,乙洋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故B、D错。图中渔场已知为寒暖流交汇形成,从图中可判读出丙洋流为暖流,则得出乙洋流为寒流。故C错,A项正确。
课时对点练 [分值:70分]
(选择题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24·广东珠海期中)读“海浪要素示意图”,完成1~3题。
1.海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
A.日月引力 B.风力作用
C.海底摩擦 D.地转偏向力
2.下列关于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B.海浪与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C.风暴潮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浪
D.海浪能量巨大,已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
3.下列有关海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邻近波峰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波峰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③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④波峰与平均海面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B 2.A 3.C
解析 第1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风。故选B。第2题,海浪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A正确;海浪与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B错误;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浪,C错误;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能量较小,D错误。故选A。第3题,读图可知,两邻近波峰间的距离等于波长,①正确;波峰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一半,②错误;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
风暴潮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是(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5.引起该省超警戒风暴潮的灾害天气主要是(  )
A.寒潮 B.台风
C.洪涝 D.海底地震
答案 4.B 5.B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较多的月份主要集中在7~10月,即夏、秋季节。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风暴潮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该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
(2023·湖南岳阳开学考试)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海域附近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河流注入,提供丰富的饵料
B.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
C.热带海区水温高,水温季节变化小
D.海域面积广阔,鱼类活动空间大
7.下列与图中洋流的海水温度分布特征一致的是(  )
答案 6.B 7.A
解析 第6题,甲海域附近为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类丰富,B正确。甲海域附近分布的岛屿上无大江大河,无大量的河流注入,A错误。根据图中纬度判断可知,甲海域位于温带,C错误。渔场的形成与鱼类活动空间无关,D错误。第7题,由图可知,图中洋流为位于北半球的(日本)暖流。A图表示北半球暖流,A正确。B图表示北半球寒流,B错误。C图表示南半球暖流,C错误。D图表示南半球寒流,D错误。
(2024·吉林四平期末)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属于暖流的洋流有(  )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9.下列关于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处向西横渡海洋,航行速度较快
B.丁处轮船向东航行速度最快
C.丙处轮船向南航行速度快
D.乙处若发生油轮泄漏事故,油污主要向东扩散
答案 8.C 9.D
解析 第8题,根据图中洋流的位置和方向分析可知,①是暖流,②是寒流,③是寒流,④是暖流,⑤是寒流,⑥是暖流,因此属于暖流的洋流有①④⑥。故选C。第9题,结合图示可知,由甲处向西横渡海洋航行为逆洋流航行,速度变慢,A错误;丁处轮船向东航行,位于低纬大洋环流圈内,并没有顺洋流或逆洋流运动,速度并非最快,B错误;丙处轮船向南航行,是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C错误;乙处若发生油轮泄露事故,油污受洋流影响主要向东扩散,D正确。故选D。
(选择题10~13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日有两次涨落,一月有两次大潮(农历初一、十五)、两次小潮(农历初七或初八、二十一或二十二)。潮汐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3年8月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出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为“该港口某日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时刻中,该船舶卸货后最合理的出港时间是(  )
A.6时 B.10时 C.14时 D.16时
11.此日,一名船员来到附近的海滨游玩,在①②两个不同时刻拍摄了远处同一岛屿及附近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刻,游客登岛更加便利
B.②时刻,有可能是上午10时
C.①时刻,岛屿面积迅速减小
D.②时刻,正是快速涨潮时刻
答案 10.D 11.B
解析 第10题,由材料可知,该船是符合进出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故应在潮水位较高时出港,且因为是出港,最适宜在退潮时进行,与其他时间相比,16时潮水位最高,且16时后开始退潮,D正确。第11题,由图可知,①时刻潮水位高,不便于游客登岛,由图不能判断此时是涨潮还是落潮,无法判断岛屿面积是否迅速减小,A、C错误;②时刻潮水位较低,由潮汐时刻表可知,上午10时,潮水位低,B正确;由图只能看出②时刻潮水位低,不能判断潮水是退还是涨,D错误。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支势力较强的洋流,这支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洋流是(  )
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13.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冬暖夏凉 D.温和多雨
答案 12.C 13.B
解析 第12题,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大致由南向北增加和纬度变化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且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自东南向西北流动),应该是寒流,C正确。第13题,受该洋流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少,排除A、D;由图中纬度可知,受该洋流影响的地区位于13°S~22°S,属于热带地区,故受该洋流影响的地区气候应该是炎热干燥,B正确,C错误。
14.(2023·河南安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其入海口的海潮称为钱塘江海潮。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海潮势头最为猛烈,被誉为“壮观天下无”。2022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但因该年东南风势力偏弱,钱塘江流域经历了持续一月有余的极端炎热干旱天气,与2021年相比,钱塘江大潮潮位明显偏低。下图示意钱塘江入海口处的四个观潮点。
(1)图示四个观潮点中,潮位最高的为______,请说出判断理由。(5分)
(2)分析2022年钱塘江大潮潮位偏低的原因。(4分)
(3)举例说出钱塘江地区利用潮汐规律可开展的生产生活活动。(6分)
答案 (1)丙 理由:河道最窄,潮水收缩变高;河流对潮水的顶托作用最强,潮位高。
(2)持续干旱,降水偏少,钱塘江入海径流量少,河水对潮水的顶托作用弱;东南风势力弱,盛行风对潮水的助力作用弱,潮水势力偏弱。
(3)在潮间带进行紫菜等养殖;利用潮汐发电;船只利用高低潮进出海。
15.(2023·河南郑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带至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和洋流示意图。
(1)将大量冰山带至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洋流为________(填“甲”或“乙”),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影响。(4分)
(2)运用洋流知识分析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若图中乙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指出洋流对该石油泄漏事件的影响。(4分)
答案 (1)甲 降温减湿。
(2)该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3)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分值:70分)
(选择题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24·广东珠海期中)读“海浪要素示意图”,完成1~3题。
1.海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
A.日月引力 B.风力作用
C.海底摩擦 D.地转偏向力
2.下列关于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B.海浪与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C.风暴潮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浪
D.海浪能量巨大,已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
3.下列有关海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邻近波峰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波峰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③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④波峰与平均海面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风暴潮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是(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5.引起该省超警戒风暴潮的灾害天气主要是(  )
A.寒潮 B.台风
C.洪涝 D.海底地震
(2023·湖南岳阳开学考试)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海域附近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河流注入,提供丰富的饵料
B.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
C.热带海区水温高,水温季节变化小
D.海域面积广阔,鱼类活动空间大
7.下列与图中洋流的海水温度分布特征一致的是(  )
(2024·吉林四平期末)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属于暖流的洋流有(  )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9.下列关于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处向西横渡海洋,航行速度较快
B.丁处轮船向东航行速度最快
C.丙处轮船向南航行速度快
D.乙处若发生油轮泄漏事故,油污主要向东扩散
(选择题10~13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日有两次涨落,一月有两次大潮(农历初一、十五)、两次小潮(农历初七或初八、二十一或二十二)。潮汐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3年8月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出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为“该港口某日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时刻中,该船舶卸货后最合理的出港时间是(  )
A.6时 B.10时 C.14时 D.16时
11.此日,一名船员来到附近的海滨游玩,在①②两个不同时刻拍摄了远处同一岛屿及附近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刻,游客登岛更加便利
B.②时刻,有可能是上午10时
C.①时刻,岛屿面积迅速减小
D.②时刻,正是快速涨潮时刻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支势力较强的洋流,这支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洋流是(  )
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13.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冬暖夏凉 D.温和多雨
14.(2023·河南安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其入海口的海潮称为钱塘江海潮。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海潮势头最为猛烈,被誉为“壮观天下无”。2022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但因该年东南风势力偏弱,钱塘江流域经历了持续一月有余的极端炎热干旱天气,与2021年相比,钱塘江大潮潮位明显偏低。下图示意钱塘江入海口处的四个观潮点。
(1)图示四个观潮点中,潮位最高的为______,请说出判断理由。(5分)
(2)分析2022年钱塘江大潮潮位偏低的原因。(4分)
(3)举例说出钱塘江地区利用潮汐规律可开展的生产生活活动。(6分)
15.(2023·河南郑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带至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和洋流示意图。
(1)将大量冰山带至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洋流为________(填“甲”或“乙”),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影响。(4分)
(2)运用洋流知识分析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若图中乙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指出洋流对该石油泄漏事件的影响。(4分)
答案精析
1.B 2.A 3.C [第1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风。故选B。第2题,海浪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A正确;海浪与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B错误;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浪,C错误;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能量较小,D错误。故选A。第3题,读图可知,两邻近波峰间的距离等于波长,①正确;波峰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一半,②错误;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
4.B 5.B [第4题,读图可知,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较多的月份主要集中在7~10月,即夏、秋季节。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风暴潮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该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
6.B 7.A [第6题,甲海域附近为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类丰富,B正确。甲海域附近分布的岛屿上无大江大河,无大量的河流注入,A错误。根据图中纬度判断可知,甲海域位于温带,C错误。渔场的形成与鱼类活动空间无关,D错误。第7题,由图可知,图中洋流为位于北半球的(日本)暖流。A图表示北半球暖流,A正确。B图表示北半球寒流,B错误。C图表示南半球暖流,C错误。D图表示南半球寒流,D错误。]
8.C 9.D [第8题,根据图中洋流的位置和方向分析可知,①是暖流,②是寒流,③是寒流,④是暖流,⑤是寒流,⑥是暖流,因此属于暖流的洋流有①④⑥。故选C。第9题,结合图示可知,由甲处向西横渡海洋航行为逆洋流航行,速度变慢,A错误;丁处轮船向东航行,位于低纬大洋环流圈内,并没有顺洋流或逆洋流运动,速度并非最快,B错误;丙处轮船向南航行,是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C错误;乙处若发生油轮泄露事故,油污受洋流影响主要向东扩散,D正确。故选D。]
10.D 11.B [第10题,由材料可知,该船是符合进出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故应在潮水位较高时出港,且因为是出港,最适宜在退潮时进行,与其他时间相比,16时潮水位最高,且16时后开始退潮,D正确。第11题,由图可知,①时刻潮水位高,不便于游客登岛,由图不能判断此时是涨潮还是落潮,无法判断岛屿面积是否迅速减小,A、C错误;②时刻潮水位较低,由潮汐时刻表可知,上午10时,潮水位低,B正确;由图只能看出②时刻潮水位低,不能判断潮水是退还是涨,D错误。]
12.C 13.B [第12题,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大致由南向北增加和纬度变化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且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自东南向西北流动),应该是寒流,C正确。第13题,受该洋流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少,排除A、D;由图中纬度可知,受该洋流影响的地区位于13°S~22°S,属于热带地区,故受该洋流影响的地区气候应该是炎热干燥,B正确,C错误。]
14.(1)丙 理由:河道最窄,潮水收缩变高;河流对潮水的顶托作用最强,潮位高。
(2)持续干旱,降水偏少,钱塘江入海径流量少,河水对潮水的顶托作用弱;东南风势力弱,盛行风对潮水的助力作用弱,潮水势力偏弱。
(3)在潮间带进行紫菜等养殖;利用潮汐发电;船只利用高低潮进出海。
15.(1)甲 降温减湿。
(2)该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3)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认识海浪、潮汐、洋流的类型和成因。(综合思维)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海浪、潮汐、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知识点一 海浪
1.概念:海浪就是海里的______。最常见的海浪是由______形成的。海浪越高,______越大。
2.主要类型
3.四要素:波峰、______、波长、______。
4.带来的影响
1 风浪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________后果。
(3)海浪是塑造__________的主要动力。
5.防御措施
(1)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减缓海浪对海岸侵蚀的措施
海浪由深水区域向浅水区域或岸边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水深变浅,受海底强烈摩擦的影响,波形和波速发生显著变化,波浪破碎拍击海岸形成拍岸浪,其对海岸和沿海建筑物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与拍岸浪的形成关联较小的因素是(  )
A.海底地形 B.入海径流 C.海底地震 D.海底滑坡
2.为减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拍岸浪的危害,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在岸边营造红树林带 B.在近岸带修建人工岛礁
C.填海造陆,改变岛屿形态 D.挖掘大陆架,增加近海水深
知识点二 潮汐
1.概念: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将______的海水涨落称为潮,______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2.发生规律
(1)日变化: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____次海水涨落。
(2)月变化:农历每月的初一和______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3.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潮间带采集和______:掌握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如小潮时流水缓慢,鱼群易被集中推向内海,利于捕捞。
(2)沿海______建设和航运: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加大船的通过能力;潮流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3)潮汐发电: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用来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4)盐场建设: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海岸,这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时机。
拓展延伸 图解大潮与小潮的成因
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时(农历初八、二十三前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
(1)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
(2)海湾轮廓。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
(3)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更大。
(4)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叠加,潮高就会更高。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我国潮汐资源丰富,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据此完成1~3题。
1.以下关于潮汐发电的优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B.日发电量稳定,年发电量不稳定
C.投资小、造价低,是一种较经济的能源
D.不需要与大电网并网运行
2.利用潮汐能发电,一天内可以发电(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3.具备进港条件的船舶从停泊海域起航进港,时间安排较为合理的是(  )
A.日出时 B.日落时 C.涨潮时 D.落潮时
知识点三 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______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思考 寒流的温度一定比暖流低吗?
3.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气候 全球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
大陆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
海洋生物 ______________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__________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 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________;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______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寒暖流交汇处,易有海雾 最佳航行线路的选择
海洋污染 加快了__________,扩大了污染范围 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根据海洋等温线判读洋流
(1)判断南北半球: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下图,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2)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如等温线向北弯曲,则洋流就在等温线弯曲处向北流。
(3)判断寒流、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则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拓展延伸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下图为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
1.[综合思维]分别判断①②两支洋流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区域认知]都柏林比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高,但1月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的气温常在0 ℃以下,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综合思维]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航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航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航线却只用了22天,试分析原因。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为暖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有降温作用
C.洋流①能带来北极地区的冰山
D.北美洲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大洲南端的厄加勒斯浅滩是其主要集聚地。如图为“某海域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大洲是(  )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4.图示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密切相关,则乙洋流(  )
A.自西向东流,为寒流
B.自东向西流,为寒流
C.自西向东流,为暖流
D.自东向西流,为暖流
答案精析
知识点一 海浪
梳理教材新知
1.波浪 风力 能量
2.地震
3.波谷 波高
4.(2)灾难性 (3)海岸地貌
5.(2)工程 生物
落实思维方法
1.B 2.A [第1题,据材料可知,拍岸浪的形成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海浪向陆地传播,即当地有促使海浪向陆地传播的动力;二是海底地形急剧变化,即由远海向近海海水深度变浅。入海径流对海水具有顶托作用,不利于拍岸浪的形成,B符合题意;海底地形由深海向浅海急剧变浅,海浪受海底地形影响大,进而形成拍岸浪,A不符合题意;海底地震、海底滑坡均会引起海水的波动,从而诱发拍岸浪,C、D不符合题意。第2题,在岸边营造红树林带,可改变海浪的波形,进而降低拍岸浪的危害程度,A正确;在近岸带修建人工岛礁,可减小拍岸浪对海岸的破坏程度,但耗资巨大,B错误;填海造陆,改变岛屿形态,并不能降低拍岸浪的危害程度,C错误;挖掘大陆架,增加近海水深,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对降低拍岸浪危害的效果有限,D错误。]
知识点二 潮汐
梳理教材新知
1.白天 夜晚
2.(1)两 (2)十五
3.(1)养殖 (2)港口
落实思维方法
1.A 2.D 3.C [第1题,潮汐是利用海水落差发电,清洁无污染,A正确。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洋的潮汐现象,而潮汐现象在一天中各时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日发电量不稳定,一年当中每天都有潮汐,因此年发电量较稳定,B错误。潮汐电站造价高,C错误。潮汐发电需要并入电网通过电线线路网传播,D错误。第2题,一天中,海水涨潮两次,落潮两次,可以发四次电。故选D。第3题,船舶进港需要在海水水位较高的时候,所以是涨潮时比较合理,C正确,D错误;日出、日落时并不是海水水位最高的时候,A、B错误。故选C。]
知识点三 洋流
梳理教材新知
1.方向
2.高 低 低 高
思考
不一定。寒暖流只是与其所经过的同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相比,高纬度的暖流比低纬度寒流温度还要低。
3.寒暖流交汇 营养盐类 速度 冰山 净化速度
探究核心知识
1.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②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
2.②洋流为暖流,增温作用明显,都柏林受其影响,气温较高;①洋流为寒流,降温作用明显,圣约翰斯受其影响,气温较低。
3.A航线是逆洋流航行,速度较慢;B航线是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
落实思维方法
1.C 2.D [第1题,图中①②④洋流都是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③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故选C。第2题,P处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鱼类获得充足的饵料,形成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A正确,不符合题意;洋流②自较高纬流向较低纬,为寒流,对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正确,不符合题意;洋流①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来自高纬海区,能带来北极地区的冰山,C正确,不符合题意;北美洲东岸海域污染物会被自西向东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带到欧洲西岸,最终影响欧洲西岸的海洋环境,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B 4.A [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大洲最南端在南半球的厄加勒斯,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位于东半球西部,故可以确定为非洲,B正确。第4题,据图可知,乙洋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故B、D错。图中渔场已知为寒暖流交汇形成,从图中可判读出丙洋流为暖流,则得出乙洋流为寒流。故C错,A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