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 练习两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检测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 练习两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期末检测试卷
(2024·河南安阳质检)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对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推测某一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如图为某科技馆中古海洋生物化石图片及介绍标签(部分)。据此完成1~2题。
1.标签中代表地质年代的是
A.白垩纪 B.1997年1月13日
C.14:54 D.0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菊石化石(白垩纪)
广东东源
1997年1月13日
14:54
004
地质年代的单位为宙、代、纪,标签中代表地质年代的是白垩纪,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白垩纪属于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迅速发展,C正确。
(2024·河南安阳质检)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对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推测某一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如图为某科技馆中古海洋生物化石图片及介绍标签(部分)。据此完成1~2题。
2.该化石中生物生活的时代
A.地球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B.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C.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D.人类出现

菊石化石(白垩纪)
广东东源
1997年1月13日
14:54
004
(2024·海南海口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的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进入天宫空间站开展工作。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5题。
3.关于神舟飞船升空穿过的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
A.③层大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离层位于②层
C.②层大气稳定,适宜航空飞行
D.①层大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图可知,③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氮气和氧气只是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A错误;
②层为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即图中①层,B错误;
②层为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适宜航空飞行,C正确;
①层为高层大气,空气稀薄,大气并不复杂多变,D错误。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②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热源来自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故选C。
(2024·海南海口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的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进入天宫空间站开展工作。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5题。
4.神舟飞船经过的大气层②,影响该层
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二氧化碳 B.地面辐射
C.臭氧 D.太阳辐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海南海口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的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进入天宫空间站开展工作。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5题。
5.“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升空,在高度约356 km的轨道运行。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其所在的大气层
A.大气极其稀薄,空气易散逸
B.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步下降
C.吸收大量短波辐射温度持续上升
D.最高气温约为-6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四舱(船)组合体的运行高度为356 km,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可知,四舱(船)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极其稀薄,空气易散逸,A正确;
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B错误;
高层大气极其稀薄,不能吸收大量短波辐射,C错误;
据图可知,高层大气最高温度明显大于-60 ℃,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时,某地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据此完成6~8题。
步骤:(1)在水箱中隔板左侧放置适量厚度的海绵和草皮,隔板右侧放置水泥板;(2)将等量的水分别装入两个矿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让水缓慢流下,观察水箱两侧积水状况。
6.关于该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左侧积水多,右侧积水少
B.左侧积水少,右侧积水多
C.左侧与右侧积水相同
D.左侧与右侧都没有积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海绵和草皮利于水下渗,水泥板不利于水下渗,因此左侧积水少,右侧积水多,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时,某地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据此完成6~8题。
步骤:(1)在水箱中隔板左侧放置适量厚度的海绵和草皮,隔板右侧放置水泥板;(2)将等量的水分别装入两个矿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让水缓慢流下,观察水箱两侧积水状况。
7.该模拟实验探讨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水汽输送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模拟实验探讨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在城市建设中铺设透水砖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问题,D正确。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时,某地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据此完成6~8题。
步骤:(1)在水箱中隔板左侧放置适量厚度的海绵和草皮,隔板右侧放置水泥板;(2)将等量的水分别装入两个矿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让水缓慢流下,观察水箱两侧积水状况。
8.结合该实验原理,在城市建设中铺设透水砖可以
A.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C.增加城区绿地面积 D.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江苏南通期中)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9~11题。
9.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材料可知,①为煤炭,②为风的运动,④为石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均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①②④正确。
③为火山喷发,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能无关。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江苏南通期中)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9~11题。
10.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影响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 ②耀斑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干扰地球的电离层 ③太阳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 ④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并非11年出现一次,③错误;
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④错误。
①②正确,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江苏南通期中)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9~11题。
11.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太阳活动强烈时增加户外活动,会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病率上升,A错误;
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能有效防范太阳活动的不利影响,B正确;
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与防范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
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不能有效防范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新疆喀什月考)障壁岛是指一种狭长形的与海岸平行的沙岛,与海岸之间常有潟湖相隔,对潟湖起屏障作用。某海岸地理学家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就有障壁岛的存在”。如图为“障壁岛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最可能形成障壁岛的区域包括
①沙丘广布的海滩 ②沿海大湖的湖口 
③波涛汹涌的海岸 ④珊瑚礁多的远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据材料可知,障壁岛是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由适当的沙子供应而形成,沙丘广布的海滩,可供应沙子,①正确。
大湖湖口,湖底较平坦,有利于泥沙的堆积,②正确。
波涛汹涌的海岸,侵蚀作用强,不利于泥沙堆积,③错误。
障壁岛在海岸附近,远洋分布较少,④错误。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新疆喀什月考)障壁岛是指一种狭长形的与海岸平行的沙岛,与海岸之间常有潟湖相隔,对潟湖起屏障作用。某海岸地理学家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就有障壁岛的存在”。如图为“障壁岛示意图”。完成12~13题。
13.图中所示障壁岛属于
A.沿海常见的峡湾地貌
B.泥沙堆积而成
C.珊瑚虫遗骸堆筑而成
D.海水侵蚀而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上题分析可知,障壁岛是沙子或底泥堆积而成,属于泥沙堆积,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环境对植物的生存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如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植物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A.河流稀少,大面积无流区
B.气温变化显著,冬冷夏热
C.降水稀少,风力强劲
D.土层深厚,土壤贫瘠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植物矮小,分布稀疏,是缺水的表现,也是适应风速过大的表现,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环境对植物的生存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如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14~15题。
15.图中植物的生长习性是
A.从地下深处寻找水源
B.依靠蒸腾作用释放热量
C.生长期短促
D.开花时间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图可知,图示区域的植物比较矮小,但能够存活,说明该植物以庞大的根系,在更广泛更深的地下空间寻找水源,以抵抗干旱,A正确。
该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减少水分蒸发,叶子极硬,蒸腾作用极弱,并不依靠蒸腾作用释放热量,B错误。
该植物生存能力强,生长期长,C错误。
该植物无开花期,D错误。
2021年3月,正值东北春耕时节,黑龙江五常发生盗采黑土、破坏耕地事件。盗挖后的黑土,经晾干处理、网络销售后,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黑土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烟台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据此完成16~17题。
16.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主要是因为
①土质疏松 ②管理成本低 ③富含有机质 ④获取容易 ⑤来自寒地虫害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黑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气,①③正确;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害虫无法越冬,土壤中害虫少,⑤正确;
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他地区需要时还需要网购,且东北地区禁止盗采黑土,获取不容易,④错误;
管理成本主要与种植对象有关,②错误。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1年3月,正值东北春耕时节,黑龙江五常发生盗采黑土、破坏耕地事件。盗挖后的黑土,经晾干处理、网络销售后,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黑土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烟台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据此完成16~17题。
17.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最主要作用是
A.固定并通气 B.提供无机盐
C.提供有机质 D.增大温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蛭石和河沙较鸡粪、牛粪、草炭密度大,重量大,在土壤中起固定作用,同时也起通气和透水的作用,A正确;
蛭石和河沙在营养土中短时间内不会风化,不能提供无机盐,B错误;
蛭石和河沙不能提供有机质,C错误;
阳台种植花草,因室内温差较小,蛭石、河沙与鸡粪、牛粪、草炭混合后,对土壤温差的改变较小,D错误。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冰雹是由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特征是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巨大。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如图为“中国天眼景观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贵州冰雹的高发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根据材料“冰雹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可知,春季气温回升快,同时冷空气影响较强,据此推断贵州冰雹高发季节为春季,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冰雹是由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特征是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巨大。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如图为“中国天眼景观图”。据此完成18~20题。
19.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恰好位于
贵州黔南冰雹带上。守护国之重器,“防雹”最有效的
措施包括
①完善预警系统 ②增设防护网 ③加强人工消雹作业 
④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完善预警系统,加强人工消雹作业,是“防雹”最有效的措施,①③对;
冰雹大小不一,增设防护网作用较小,且影响“天眼”信号接收工作,②错;
读图可知,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高,说明该区域植被覆盖率对“防雹”影响较小,④错。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冰雹是由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特征是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巨大。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如图为“中国天眼景观图”。据此完成18~20题。
20.要想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需要应用以下哪些技术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与之无关,B、C、D错。
遥感技术可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便于及时评估受灾情况;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有关地理数据进
行输入、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因此要想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需要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A对。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的4~5月,白天9时至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条件下,观察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火炉的烘烤一样,热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
春季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出现地气上升现象时,能把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严重时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气温日较差减小。下面两图分别为白天开垦地
和草地地面温度的平均
变化图和大气受热过程
示意图。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写出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①___________
_________;②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
_______。
(2)运用大气受热原理阐释发生严重扬尘时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
反射
地面辐射
大气
逆辐射
答案 地气上升引起严重扬尘时,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3)推测白天开垦地和草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白天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开垦地高于草地。理由: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开垦地多为裸地,土壤和空气中所含水分少,升温更快,所以开垦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更高。
(4)绘制地气上升时开垦地与草地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2.下面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指出图中阴影部分的植被类型,并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
答案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原因: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生物循环旺盛;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大,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指出该植被发挥的主要功能。
答案 固碳释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22.下面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图中甲河流域土壤贫瘠,请说明原因。
答案 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矿物养分流失多;纬度低,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树木高大,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被植被大量吸收。
23.(2024·江苏徐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被当地人称为“风洞”。下面图1为“风洞”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龙山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判断该处洞穴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判断依据。
答案 喀斯特地貌。依据:山体广泛分布着石灰岩;洞内发育钟乳石、石笋等。
23.(2024·江苏徐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被当地人称为“风洞”。下面图1为“风洞”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龙山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该洞穴中地下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答案 该区域降水丰富;石灰岩地区利于下渗;下渗水流汇集成地下径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洞口A处终年风力强劲,且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改变。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夏季洞口A处空气的水平运动状况是_____(填“向左”或“向右”),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向右
答案 原因:溶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夏季溶洞的气温比洞外低,洞内出现下沉气流,气压较高,洞外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风从洞内吹向洞外。
24.(2024·宁夏银川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发生与地形、松散堆积物、流水等自然因素关系密切,也与人类活动有关。泥石流破坏性大,常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辽宁省是我国北方泥石流高发省份之一。图1为辽宁省简图,图2为海拔高度与泥石流发生频次关系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据图1指出辽宁省泥石流的多发区,并分析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东南部山区。原因: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2)分析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相比,泥石流发生频率不同的可能原因。
答案 与高海拔地区相比,低海拔山坡地带松散物质易堆积;低海拔地区受人类影响较大。
(3)泥石流发生时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请为交通管理部门的防灾减灾提出合理化建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加强交通路线规划、设计、管理;危险区域道路设立警示标志或实行交通管制等;加强已发生泥石流地区的监测,当发生泥石流时,及时发布预警。期末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4·河南安阳质检)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对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推测某一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右图为某科技馆中古海洋生物化石图片及介绍标签(部分)。据此完成1~2题。
菊石化石(白垩纪)
广东东源
1997年1月13日
14:54
004
1.标签中代表地质年代的是(  )
A.白垩纪 B.1997年1月13日
C.14:54 D.004
2.该化石中生物生活的时代(  )
A.地球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B.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C.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D.人类出现
(2024·海南海口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的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进入天宫空间站开展工作。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5题。
3.关于神舟飞船升空穿过的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层大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离层位于②层
C.②层大气稳定,适宜航空飞行
D.①层大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
4.神舟飞船经过的大气层②,影响该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二氧化碳 B.地面辐射
C.臭氧 D.太阳辐射
5.“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升空,在高度约356 km的轨道运行。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其所在的大气层(  )
A.大气极其稀薄,空气易散逸
B.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步下降
C.吸收大量短波辐射温度持续上升
D.最高气温约为-60 ℃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时,某地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据此完成6~8题。
步骤:(1)在水箱中隔板左侧放置适量厚度的海绵和草皮,隔板右侧放置水泥板;(2)将等量的水分别装入两个矿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让水缓慢流下,观察水箱两侧积水状况。
6.关于该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左侧积水多,右侧积水少
B.左侧积水少,右侧积水多
C.左侧与右侧积水相同
D.左侧与右侧都没有积水
7.该模拟实验探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水汽输送
8.结合该实验原理,在城市建设中铺设透水砖可以(  )
A.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C.增加城区绿地面积 D.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2024·江苏南通期中)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9~11题。
9.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影响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 ②耀斑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干扰地球的电离层 ③太阳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 ④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2024·新疆喀什月考)障壁岛是指一种狭长形的与海岸平行的沙岛,与海岸之间常有潟湖相隔,对潟湖起屏障作用。某海岸地理学家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就有障壁岛的存在”。右图为“障壁岛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最可能形成障壁岛的区域包括(  )
①沙丘广布的海滩 ②沿海大湖的湖口 ③波涛汹涌的海岸 ④珊瑚礁多的远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图中所示障壁岛属于(  )
A.沿海常见的峡湾地貌
B.泥沙堆积而成
C.珊瑚虫遗骸堆筑而成
D.海水侵蚀而成
环境对植物的生存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右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植物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河流稀少,大面积无流区
B.气温变化显著,冬冷夏热
C.降水稀少,风力强劲
D.土层深厚,土壤贫瘠
15.图中植物的生长习性是(  )
A.从地下深处寻找水源
B.依靠蒸腾作用释放热量
C.生长期短促
D.开花时间长
2021年3月,正值东北春耕时节,黑龙江五常发生盗采黑土、破坏耕地事件。盗挖后的黑土,经晾干处理、网络销售后,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黑土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烟台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据此完成16~17题。
16.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主要是因为(  )
①土质疏松 ②管理成本低 ③富含有机质
④获取容易 ⑤来自寒地虫害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7.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最主要作用是(  )
A.固定并通气 B.提供无机盐
C.提供有机质 D.增大温差
冰雹是由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特征是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巨大。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右图为“中国天眼景观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贵州冰雹的高发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恰好位于贵州黔南冰雹带上。守护国之重器,“防雹”最有效的措施包括(  )
①完善预警系统 ②增设防护网 ③加强人工消雹作业 ④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要想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需要应用以下哪些技术(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每年的4~5月,白天9时至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条件下,观察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火炉的烘烤一样,热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
春季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出现地气上升现象时,能把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严重时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气温日较差减小。下面两图分别为白天开垦地和草地地面温度的平均变化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写出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运用大气受热原理阐释发生严重扬尘时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4分)
(3)推测白天开垦地和草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3分)
(4)绘制地气上升时开垦地与草地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示意图。(2分)
22.下面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指出图中阴影部分的植被类型,并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4分)
(2)指出该植被发挥的主要功能。(3分)
(3)图中甲河流域土壤贫瘠,请说明原因。(4分)
23.(2024·江苏徐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被当地人称为“风洞”。下面图1为“风洞”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龙山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判断该处洞穴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判断依据。(3分)
(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该洞穴中地下河水量丰富的原因。(6分)
(3)洞口A处终年风力强劲,且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改变。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夏季洞口A处空气的水平运动状况是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分)
24.(2024·宁夏银川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发生与地形、松散堆积物、流水等自然因素关系密切,也与人类活动有关。泥石流破坏性大,常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辽宁省是我国北方泥石流高发省份之一。图1为辽宁省简图,图2为海拔高度与泥石流发生频次关系图。
(1)据图1指出辽宁省泥石流的多发区,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相比,泥石流发生频率不同的可能原因。(4分)
(3)泥石流发生时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请为交通管理部门的防灾减灾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答案精析
1.A 2.C [第1题,地质年代的单位为宙、代、纪,标签中代表地质年代的是白垩纪,A正确。第2题,白垩纪属于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迅速发展,C正确。]
3.C 4.C 5.A [第3题,读图可知,③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氮气和氧气只是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A错误;②层为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即图中①层,B错误;②层为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适宜航空飞行,C正确;①层为高层大气,空气稀薄,大气并不复杂多变,D错误。故选C。第4题,②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热源来自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故选C。第5题,四舱(船)组合体的运行高度为356 km,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可知,四舱(船)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极其稀薄,空气易散逸,A正确;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B错误;高层大气极其稀薄,不能吸收大量短波辐射,C错误;据图可知,高层大气最高温度明显大于-60 ℃,D错误。]
6.B 7.C 8.D [第6题,海绵和草皮利于水下渗,水泥板不利于水下渗,因此左侧积水少,右侧积水多,B正确。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模拟实验探讨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C正确。第8题,在城市建设中铺设透水砖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问题,D正确。]
9.B 10.A 11.B [第9题,由材料可知,①为煤炭,②为风的运动,④为石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均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①②④正确。③为火山喷发,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能无关。故选B。第10题,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并非11年出现一次,③错误;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第11题,太阳活动强烈时增加户外活动,会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病率上升,A错误;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能有效防范太阳活动的不利影响,B正确;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与防范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不能有效防范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D错误。]
12.A 13.B [第12题,据材料可知,障壁岛是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由适当的沙子供应而形成,沙丘广布的海滩,可供应沙子,①正确。大湖湖口,湖底较平坦,有利于泥沙的堆积,②正确。波涛汹涌的海岸,侵蚀作用强,不利于泥沙堆积,③错误。障壁岛在海岸附近,远洋分布较少,④错误。故选A。第1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障壁岛是沙子或底泥堆积而成,属于泥沙堆积,B正确。]
14.C 15.A [第1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植物矮小,分布稀疏,是缺水的表现,也是适应风速过大的表现,C正确。第15题,由图可知,图示区域的植物比较矮小,但能够存活,说明该植物以庞大的根系,在更广泛更深的地下空间寻找水源,以抵抗干旱,A正确。该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减少水分蒸发,叶子极硬,蒸腾作用极弱,并不依靠蒸腾作用释放热量,B错误。该植物生存能力强,生长期长,C错误。该植物无开花期,D错误。]
16.C 17.A [第16题,黑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气,①③正确;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害虫无法越冬,土壤中害虫少,⑤正确;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他地区需要时还需要网购,且东北地区禁止盗采黑土,获取不容易,④错误;管理成本主要与种植对象有关,②错误。故选C。第17题,蛭石和河沙较鸡粪、牛粪、草炭密度大,重量大,在土壤中起固定作用,同时也起通气和透水的作用,A正确;蛭石和河沙在营养土中短时间内不会风化,不能提供无机盐,B错误;蛭石和河沙不能提供有机质,C错误;阳台种植花草,因室内温差较小,蛭石、河沙与鸡粪、牛粪、草炭混合后,对土壤温差的改变较小,D错误。故选A。]
18.A 19.B 20.A [第18题,根据材料“冰雹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可知,春季气温回升快,同时冷空气影响较强,据此推断贵州冰雹高发季节为春季,A正确。第19题,完善预警系统,加强人工消雹作业,是“防雹”最有效的措施,①③对;冰雹大小不一,增设防护网作用较小,且影响“天眼”信号接收工作,②错;读图可知,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高,说明该区域植被覆盖率对“防雹”影响较小,④错。故选B。第20题,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与之无关,B、C、D错。遥感技术可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便于及时评估受灾情况;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有关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因此要想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需要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A对。]
21.(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反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地气上升引起严重扬尘时,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3)白天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开垦地高于草地。理由: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开垦地多为裸地,土壤和空气中所含水分少,升温更快,所以开垦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更高。
(4)
22.(1)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原因: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生物循环旺盛;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大,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固碳释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3)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矿物养分流失多;纬度低,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树木高大,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被植被大量吸收。
23.(1)喀斯特地貌。依据:山体广泛分布着石灰岩;洞内发育钟乳石、石笋等。
(2)该区域降水丰富;石灰岩地区利于下渗;下渗水流汇集成地下径流。
(3)向右 原因:溶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夏季溶洞的气温比洞外低,洞内出现下沉气流,气压较高,洞外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风从洞内吹向洞外。
24.(1)东南部山区。原因: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2)与高海拔地区相比,低海拔山坡地带松散物质易堆积;低海拔地区受人类影响较大。
(3)加强交通路线规划、设计、管理;危险区域道路设立警示标志或实行交通管制等;加强已发生泥石流地区的监测,当发生泥石流时,及时发布预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