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陆变迁 课件(共34张PPT)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海陆变迁 课件(共34张PPT)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3.3 海陆变迁
学 习 目 标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能了解大陆漂移学说
3.能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 点 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CONTENTS
03
板块构造学说
04
火山与地震
01
地表形态变化
02
大陆漂移假说
地表形态变化
01
地表形态变化
1.地表形态的变化特点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表形态变化
2.地表形态变化的类型
(1)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海洋变陆地: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
地表形态变化
2.地表形态变化的类型
(1)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陆地变海洋: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地表形态变化
2.地表形态变化的类型
(2)激烈的地表形态变化
地震:一次强烈的地震,会导致地表岩层断裂甚至错位。
地表形态变化
2.地表形态变化的类型
(2)激烈的地表形态变化
火山: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大部分喷发物在火山口周围堆积形成高地。
大陆漂移假说
02
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
20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大陆漂移假说
2.依据
(1)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大洲轮廓线相吻合。
大陆漂移假说
2.依据
(2)大西洋两岸古老生物物种具有相似性。
大陆漂移假说
2.依据
(3)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大陆漂移假说
3.内容
(1)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大陆,被叫做“泛大陆”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2)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3)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浅,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面貌。
板块构造学说
03
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内容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分出若干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
2.不同类型板块运动形式形成的地貌
张裂拉伸
裂谷、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碰撞挤压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亚欧大陆东部海沟、岛弧,美洲西部山脉
巨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板块构造学说
2.不同类型板块运动形式形成的地貌
火山与地震
04
火山与地震
1.火山与地震的分布
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火山与地震
1.两大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火山与地震
火山与地震
火山与地震
3.发生地震时的自救方法
(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来不及跑,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墙根下或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上,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一幅捂住口鼻,以隔挡灰尘。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原理高压电线及有毒、有害的工厂或设施,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保持镇静,迅速跑到开阔的地区躲避。
课后练习
2024年4月3日7时58分,我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2.0千米。图为世界板块分布图(局部)和台湾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台湾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B.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板块边界,地壳运动稳定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由图可知,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为我国地震多发地区,B正确。故选B。
B
2024年4月3日7时58分,我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2.0千米。图为世界板块分布图(局部)和台湾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2.当遇到地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
B.跑到有高压电线的地方并大声呼救
C.靠近玻璃门窗躲避,方便逃生和救援
D.保持冷静,双手抱头跑到空旷的地方
当地震发生时,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是危险的,A错误;跑到有高压电线的地方,是危险的,B错误;不应该靠近玻璃门窗躲避,C错误;保持冷静,双手抱头跑到空旷的地方,D正确。故选D。
课后练习
D
读下图,据此完成3~4小题。
课后练习
3.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 )
A.大西洋 B.阿尔卑斯山脉
C.地中海 D.红海
六大板块之间是不断运动中的,板块的运动方向“→←”表示板块与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会形成高大的山脉和海沟,还会使大洋的面积不断缩小。板块的运动方向“←→”表示板块与板块之间张裂拉伸,会形成裂谷,还会形成新的大洋。读图分析,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大西洋面积可能会增大、红海可能会成为新的大洋,A、D错误;阿尔卑斯山脉和地中海位于在板块与板块的挤压碰撞处,阿尔卑斯山脉的海拔可能会增高,而地中海的面积会越来越小,最终可能会消失,C正确、B错误。故选C。
C
课后练习
读下图,据此完成3~4小题。
4.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根据板块构造图分析,太平洋板块被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环绕着,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是非洲板块,A正确。故选A。
A
课后练习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3日23时0分,印尼爪哇岛塞梅鲁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1200米,持续时间约为125秒。读“塞梅鲁火山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5~6小题。
5.爪哇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国家交界处
C.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内陆地区
读图可知,爪哇岛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多地震,引发火山喷发,A正确。故选A。
A
课后练习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3日23时0分,印尼爪哇岛塞梅鲁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1200米,持续时间约为125秒。读“塞梅鲁火山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5~6小题。
6.火山活动对人类的有利影响是( )
①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
②诱发泥石流、地震
③形成金矿等珍贵矿产
④伴生温泉,形成旅游胜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①正确;火山喷发可能会诱发泥石流、地震,对人类不利,②错误;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金矿等珍贵矿产,③正确;火山喷发可能会伴生温泉,形成旅游胜地,④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
A
课堂小结
海陆变迁
地表形态变化
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火山与地震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