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走近老师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走近老师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走近老师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古今教育名家的事例,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2.通过生活观察和查阅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体会老师 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正确评价教师的作用,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
3.通过采访活动、日常观察和交往体验,认识师生交往的意义及理想状态,掌 握沟通方法和技巧,提升与老师的沟通能力,自觉增进师生情谊,构建和谐的师 生关系。
4.通过阅读事例,领悟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学会全面地认识老师、 理解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增进与老师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教师在学生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重难点突破:
教师要在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同时,通过补充素材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解读教师 职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师职业;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从学生身边和熟知的 典型案例中理解、感悟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体会教师在学生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 用,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启发谈话法、多媒体 辅助演示法等。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名人尊师故事。
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徐特立是最受他敬重的老师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次毛主席邀请徐老到家里吃饭。上桌前,徐特立谦和地 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座。”毛主席却回答说:“您是主席的 老 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更应该坐上座。”
【教师提问】毛主席对待老师的态度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示例:毛主席很敬重自己的老师)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向毛主席学习,尊重和爱戴老师,因为老师是我们学 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那么,教师职业有哪些特点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
老师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项目1“走近老师”,深入 地了解我们的学习指导者、成长引路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名人尊师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 性,树立尊敬老师的意识,为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顺利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生活观察-我眼中的老师
(1)幼儿园时的老师:
(2)小学时的老师:
(3)中学的老师:
【教师提问】从幼儿园、小学到现在,你遇到过哪些老师 用简短的语言描 述你遇到过的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描述自己幼儿园的老师、小学的老师、中学的老师。可以 采用小组交流、代表展示的方式进行。
【教师引导】教师对学生表现情况及时评价、鼓励。引导学生重点交流老师 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不同时段的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不同,但都在帮助我们健康 成长,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老师、尊重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观察,学生回顾各个阶段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运 用已有的体验分享老师对自己的帮助,为进一步认识教师职业、理解老师在成 长中的作用作好铺垫。)
环节二:课堂探究-认识教师职业
活动一:交流与分享 多媒体展示:
【教师提问】“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呢
【学生活动】学生尝试翻译。
【教师点拨】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 疑难问题的人。该句话出自韩愈《师说》。
【教师提问】说一说:你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怎样的 你对教师职业有多少了解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过渡】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教师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的认识正确吗 接下来继续学习。
活动二:猜猜他是谁-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多媒体展示孔子、陶行知图像
【教师提问】猜猜他们是谁 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和评价。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结合教材简要介绍孔子、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及主张。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万 世师表”。
陶行知:中国近现代教师的代表与楷模。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 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小结】除了孔子、陶行知之外,古往今来,还有许多教育者呕心沥血,树 立了一代“人师”楷模,为世人传颂。正是每一代教师们的努力,中华五千年文明 才得以延续,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 命。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事 例,说明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旨 在让学生懂得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值得尊敬。)
活动三:教师职业知多少 多媒体展示:
(
职前专业
道德素养
数防

权利和
教师


培养
资格
和培训
和任
职业

教学技能
身心健康
普通话水平
学习
职 后 继 续 教

(在职阶段进行)
)
【教师过渡】观察思维导图,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小组探讨后回答。
【教师提问】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当老师呢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老师们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比如依法获得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等,提升个人的修养以及参加岗前培训和 继续教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专业人员。而教育家陶行知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从中我们也看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小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教 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 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环节三:课堂探讨-认识老师的作用 多媒体展示:
活动四:观点我来辩
(
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引导
进步时,老师会给我鼓励;迷茫时,老师
会为我指点迷津。
小东
)
小芳
我们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有些方面的知识不通过老师也可以学到。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学生自行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发言准备,分组交流展示。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发挥着怎样的作 用 可用自己或身边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论证,进一步体会老师的作用。
【教师小结】老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教给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还给予我 们生活上的关怀,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做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 为我们做出榜样。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是我们锤 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我们 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设计意图:设计此活动旨在引发学生思考,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怎样 的作用,通过交流展示、课堂思辨,让学生充分认识教师的重要性,加深对教师 职业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活动五:阅读感悟
多媒体展示人民教育家于漪事迹(片段)
于漪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把“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作为终 生奋斗目标,坚持以全面发展的理念教书育人,以博大的师爱悉心培养每一个学 生。为弥补专业功底的不足,她刻苦学习中文课程。备课,她反复钻研教材,深 入了解学生,不断改进教法;讲课,她精益求精,几乎把每堂课都上成示范课, 她引领语文教学改革、讲授近2000节公开课,培养出一批全国知名的教学能手, 撰写百万字的论文专著,退休后她坚守教改第一线,培养青年教师,实现了“一 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誓言。
【教师提问】阅读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事迹介绍,谈谈为什么于漪被誉为“人民教 师的典范”。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思考并进行回答。
生奋斗的目标,坚持以全面发展的理念教书育人,说明她有理想信念;她退休后 坚守教改第一线,培养青年教师,实现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誓 言,说明她有道德情操;她勤奋好学,专业功底深厚,育人技艺精湛,在推进语 文教学改革道路上不断创新,说明她有扎实学识;她以博大的师爱悉心培养每一 个学生,说明她有仁爱之心。
【教师小结】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正在不断改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 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 老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37 阅读感悟,了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三、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畅谈收获。
【教师小结】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对人类数千 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从内心情感上真正走近 老师,热爱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以实际行动去感恩老师。
(设计意图: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教师在自身成 长中发挥的作用,升华对老师的情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体会老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认识时 代发展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 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跟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老师的工作。课堂上设计了“生活观察”“猜猜他是谁”“观点我来辩”等学生活动,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导学活动对教师的职业、作 用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发言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活动 设计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师生互动,实际可操作性强。课堂节奏还不够流畅, 衔接不够自然,教学不够紧凑,需要在今后不断完善。
备课资料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强国建设使命(节选)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 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 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 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 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 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 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 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 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高度, 从六个方面全面完整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进一步丰富了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内涵丰富、饱含深 情、催人奋进,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 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和教师的高度重视与特殊厚爱,是对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骤,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 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征途漫漫,使命 艰巨,精神引领和价值支撑对教师的重要性不言面喻,弘扬教育家精神,是驱动 广大教师实现自我精进,自我完善的强大力量,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锻造更 多大国良师的必要之举,是推动教育变革转型、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 强国的时代要求,是培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夯实国家强 盛之基的历史呼唤。
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伟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已经开启,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躬 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教育家于漪先进事迹简介
于漪,女,汉族,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
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
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
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 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她已是95岁的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 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 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 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于漪,师者的楷模。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