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课时1 长度的测量 课件 (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课时1 长度的测量 课件 (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第3节 课时1 长度的测量
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够完成实验报告,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4.知道如何规范的测量长度。
请你目测此人臂展(两臂侧向最大限度地水平伸展时,两中指指尖间的直线距离)与身高的大小关系?
仅靠目测,你可能认为此人身高大于臂展;但若实际测量一下,也许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通常,我们用感官感知世界,但仅凭感官判断却不一定正确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测量的必要性
为了更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发明了工具,帮助我们测量。
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1.长度的单位:
1 cm
1 dm
1 m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分米
厘米
微米
纳米
毫米
dm
km
cm
mm
μm
nm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是0.18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75 ;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0 ;
一页纸的厚度大约是80 ;
乒乓球的直径大约3.5 。
练习:在下列数值的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m
mm
um
m
cm
2.长度单位的换算
十进制单位 1m=10dm 1dm=10cm 1cm=10mm
千进制单位 1km=103m 1m=103mm
1mm=103μm 1μm=103nm
m
mm
μm
nm
每下一级数字×103
m
dm
cm
mm
每下一级数字×10
km
长度单位换算
103m
10-1m
10-2m
10-3m
10-6m
10-9m
10-3m
每上一级数字×10-3
每上一级数字×10
单位换算步骤
数值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如:
单位换算三步法
①数字不变;
②乘进率 (或进率的倒数);
③单位变换。
5dm= cm
24m= nm
6.45km= m
50
6.45×103
2.4×1010
5dm=5×1dm=5×10cm=50cm
6.45km=6.45×1km=6.45×103m=6.45×103m
24m=24×1m=24×109nm=2.4×1010nm
原数字 ×倍率 ×目标单位 = (数值计算结果)(目标单位)
例1
练习1
练习2
1cm= μm , 1μm= cm,
1dm= nm, 1nm= cm.
28m= mm, 50nm= m
练习不相邻单位换算:
104
10-4
108
10-7
2.8×104
5×10-8
3.长度测量工具
直尺
卷尺
游标卡尺
观察你常用的刻度尺,说说它的分度值和量程分别是多少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0~8cm
1mm
它的量程是多少?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知识点二:刻度尺的使用
如何正确的使用刻度尺?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
会记
会认
会选
会放
会看
会读
会认
1.单位
2.零刻度线
3.量程
4.分度值
量程0~15cm
量程:尺子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1mm
相邻两刻度之间的长度——测量精度
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要测量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尺子最合适( )
A.量程20cm,分度值0.5mm
B.量程5m,分度值1dm
C.量程3m,分度值1mm
D.量程100cm,分度值1mm
C
会选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并且要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斜歪
会放
尺子较厚时
会放
视线一定要正对刻度线,即与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
会读: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分度值:1mm = 0.1cm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
会看
这个物体的长度为 。
物体长度 = 右端数值 - 左端数值
3.17cm
会记:
测量结果 = 数值 + 单位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
1.会认: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会选: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3.会放: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紧靠被测物体,并且要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斜歪
4.会看:视线一定要正对刻度线
5.会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会记:记录数值和单位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器材
刻度尺、被测物体
实验步骤
1. 观察刻度尺。了解你使用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
2. 正确放置刻度尺。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量物体的一端对齐,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知识点三:实验:长度的测量
3. 读出被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为测量铅笔长度时的正确读数方法。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注明测量单位。
在测量长度时,既要读出准确值,还要读出估计值(即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 3 次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将测得的数据如实记入表中
测量对象 测量次数 平均值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长l/cm
宽b/cm
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单位之间的换算
国际单位:米(m)





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根据测量需要
规范操作
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数字+单位
一、长度的单位
二、刻度尺的使用
三、实验:长度的测量
1.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可以帮助
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单人课桌长 3拃(zhǎ),约0.6 ;黑板长2.5庹(tuǒ,指两臂左右平伸两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约 m;教室长15步,约 m;文具盒宽4指,约 cm。
m
2.5
15
4
2.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图,不正确的图的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此笔的长度为 m。

偏大
0.1
0.034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