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立足职场有法宝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立足职场有法宝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法律

生活
民法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劳动法
诉讼法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7.1 立足职场有法宝
法律守护劳动者

情境一:教材P60探究
结合视频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就业歧视的?法律是如何保护劳动者权益的?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含义:
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
(2)要求:
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1、劳动者的含义与要求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①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②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1)法律保障:
2、法律和国家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②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
①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国家保障:
相关链接: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
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外,还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
《失业保险条例》等。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3、劳动法
(1)调整对象:
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2)意义:
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A、地位: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B、内涵: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C、意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②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A、内涵: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B、要求:应当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③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A、体现: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女职工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B、意义: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P61相关链接2)
国家对女职工和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⑴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劳动;
⑵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⑶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⑷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
相关链接:特殊劳动者的保护 P61
【注意】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双方的保护存在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
劳动者处于事实上的弱势地位,对劳动者倾斜保护,达到实质上的平等
  案例1:某公司在国庆节假日期间,强令员工小张继续工作,而且还不额外给小张加班费。劳动仲裁部门判定该公司侵犯了劳动者休息和休假的权利,也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案例2: 应届女大学生邱某在应聘某公司文案职位时,该公司以“仅招男性”为由拒绝她面试,邱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支持了邱某的诉求,认为文案职位不属于法定的女性禁忌劳动范围,该公司侵犯了邱某的平等就业权,责令该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案例3:因父亲早逝,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小王和残疾母亲相依为命,他们被某民营煤矿录取,从事井下劳动。相关部门发通告,告知煤矿负责人,“国家禁止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工作”,勒令该煤矿为母子二人重新安排合适的工作。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判断:下列案例的判决体现了劳动法的哪些原则?
【易错易混观点辨析】
1、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2、劳动法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权益的保护法。( )
3、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平等就业原则。( )
4、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企业让劳动者加班加点是违法行为( )
5、劳动法对未成年人、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违背了平等就业原则。(  )
6、劳动法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偏重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
7、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劳动法优先保护用人单位的权益。( )

х
х
х
х

х
劳动也要签合同

(1)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背)
(2)作用: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应当定书面劳动合同)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有利于维护双方的权益。
1、劳动合同
思考:劳动合同只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吗?
【补充】(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和重要保证。
(2)劳动者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的。其中,履行义务是劳动者获得权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前提和基础。
履行合同的核心是履行合同的义务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①已建立劳动关系,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②已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这并不等于只有订立劳动合同,才确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P62相关链接
注意: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2、劳动合同的条款
(1)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2)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
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
探究与分享
劳动合同书
甲方:某某公司
乙方:李某某
甲乙双方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乙方本人负责。
二、工资薪酬:每月1800元,每天工作9小时,月休6天。
三、三年之内不准结婚。
四、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如果你是求职者,你会签订这份劳动合同吗?这份合同存在什么问题?你会怎么修改?能随便修改吗?
探究与分享
劳动合同书
甲方:某某公司
乙方:李某某
甲乙双方(依法)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公司负责)。
二、工资薪酬:每月1800(4000)元,每天工作9(8)小时,月休6天。
三、三年之内不准结婚。
(增加:职务、工作地点、社保、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等。)
四、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3.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P63一段)——重点识记
合法 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举例:①年满16周岁;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公平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举例:①“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劳动合同无效;
平等自愿 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举例:①无条件服从岗位调动;②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索要担保金、财物
协商一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诚实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
举例:隐瞒自己的年龄、学历、伪造证件
违背了什么原则?合同有效吗?
违背了合法、公平原则
用人单位违背了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本原则
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教材P63探究与分享
违背了合法、公平原则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4、劳动合同的效力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对劳动合同认识正确的有(  )
①无效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②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相同的 
③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 
④无效合同的全部内容都无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③: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是对劳动合同的正确认识,故①③正确。
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同的,②错误。
④:无效合同包括全部无效合同和部分无效合同,全部无效合同的全部内容自始不产生法律约束力,部分无效合同的部分内容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的其余内容仍具有法律效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B。
判断下列合同条款是否有效,并说明依据:
一:无条件服从岗位调动
违背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无效
二:合同期内不得结婚
违背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合法,公平原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无效
三:发生伤亡概不负责
违背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原则,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还能拿到自己的劳动报酬吗?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本案中该防火器材厂要求何某代签杨某的劳动合同,未就合同内容与杨某进行协商,违背了协商一致原则,劳动合同未反映杨某的真实意思。所以,劳动仲裁委员会判定此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杨某可以和该厂协商后重新订立一份新合同。
杨某与老乡何某2020年5月3日同时被某防火器材厂录用。5月6日,该厂通知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时,杨某正好生病在宿舍休息,该厂便要求何某帮杨某代签。5月9日,杨某病愈上班。6月5日,该厂发工资时,杨某发现领到的工资比录用时所承读的报酬少,杨某随即向厂方提出异议,该厂主管说这是劳动合同约定的,你老乡已代你签了字,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杨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结合材料和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该如何裁决。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5.劳动合同的生效和履行(法律约束力)
(1)劳动合同生效: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2)劳动合同履行: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课堂小结
立 足 职 场 有 法 宝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者
2、法律和国家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3、劳动法
1、劳动合同的含义及作用
2、劳动合同内容(条款)
3、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4、无效或部分无效合同
5、劳动合同的效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