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权利保障于法有据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权利保障于法有据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RART 01
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
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2.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侵权行为 承担方式 适用范围
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的行为正在进行或继续状态。 适用于各种侵权行为。
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他人不法阻碍或者妨害时。 主要适用于物权,特别是相邻权。
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的。 例如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 阳台上的花盆等
侵权人非法占有或管理他人财产的,该财产仍存在。 一般适用于财产所有权。
侵权行为致使他人的财产遭到损害或者形状改变的。 主要适应于财产损害的场合。
侵权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健康或财产受到损害的。 适应于损害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情形。
侵权人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如隐私权、肖像权。 主要适应于损害人身权益的情形。
【动手填一填】
停止侵害
排除妨碍
消除危险
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
赔偿损失
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
惩罚性赔偿:
是指当侵权人以恶意、故意欺诈等方式实施加害行为而致权利人受到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获得实际损害赔偿之外的增加赔偿。(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情形:
民法典中新增的惩罚性赔偿
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1185条)
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1207条)
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后果严重(1232条)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2.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注意: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民事权利遭受侵害的形式多种多样,侵权人所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有所不同。
(1)侵权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 ( )等责任;
(2)侵害他人人格尊严的,应当承担( )、 ( )、 ( )等责任,并可能承担( )责任;
(3)损害他人财物的,应当承担( )、 ( )、 ( )、( )、 ( )、 ( )等责任。
2016年5月1日,甲借给乙10000元钱,约定1年后还款,后因乙失业,生活拮据,甲并没有向乙提出还款的要求。2020年6月,甲结婚需要用钱,便向乙索要欠款,乙以生活困难为由拒绝还款。甲决定向法院起诉乙。
你觉得甲还能通过法院要回钱吗?
【解析】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如果乙拒绝偿还10000元欠款,甲将不能通过法院要回原本属于他的钱。
【探究与分享】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3.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
(1)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RART 02
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1.一般侵权责任:
(1)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 (故意或者过失)。
(3)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影响: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
2.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①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一损害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后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故意表现为行为人对损害后果的追求、放任心态)
②过失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状态。(应注意的、能注意的、未注意)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1)过错推定:
3.特殊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例如: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
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责任。
简而言之:无论有无过错,均需承担责任。
【知识拓展】常见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人身损害的,推定教育机构具有过错
②患者因医疗机构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或者医疗机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遭受损害的,推定医疗机构具有过错;
③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
④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推定动物园具有过错;
⑤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推定其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具有过错;
⑥堆放的物品倒塌致人损害的,推定堆放人具有过错;
⑦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推定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具有过错;
⑧地下施工(包括窨井)致人损害的,推定施工人具有过错。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3.特殊侵权责任:
(2)无过错侵权责任:
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例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
生产者产品责任、
环境污染责任
简而言之:无论有无过错,均需承担责任。
【知识拓展】常见无过错侵权责任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
③提供个人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
④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生产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⑤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
⑥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由污染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⑦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经营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⑧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⑨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
老李赶着驴车进城卖自家种的西瓜。正当他忙着做生意时,旁边商店老板的一条斗牛犬跑过来,把驴咬伤了。驴受惊猛扬后蹄,将路边停着的一辆小汽车踢了一个大坑。车主联系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修车需花费2万元。有人认为老李应负全责,老李认为这样不公平。
探究与分享P33
分析:
①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本案中驴踢坏小汽车,驴主人要承担侵权责任。
②驴扬蹄是因为被斗牛犬咬伤后受惊所致,应考虑第三人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斗牛犬的主人没有尽到对饲养动物的看管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案损害结果的发生,同样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③小轿车停放的地方是否也存在过错,是否违反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存在过错,可以据此减轻行为人老李的责任。
情境一:李某在住宅小区楼房电梯内被宠物犬咬伤,受伤后李某前往医院就诊,支出多项医药费。李某诉至法院,要求宠物犬饲养人黄某承担赔偿责任。
情境二:于某在公园参加比赛,将自家饲养的宠物犬栓于公园绿化带的防护栅栏上。比赛中途,石某故意向该宠物犬投掷石块,并踢打宠物犬,最终被该宠物犬咬伤。石某认为饲养人未看管好宠物,要求于某支付医疗费等费用
情境三:张某看到邻居家王某门口拴着一条狗,张某用鞭炮去吓这条狗,结果狗受到鞭炮惊吓挣脱了链子,咬伤了在附近玩耍的赵某。赵某找到王某要求其赔偿因治疗支出的相关费用,遭到拒绝,无奈将狗的主人夏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其赔偿因治疗支出的相关费用。
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能证明损害是因为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侵权责任(证明被侵权人有过错)
在认定侵权责任的过程中,因果关系在行为人的行为自由与权利人的利益保护之间划定了界限。张某用鞭炮吓狗,导致狗挣脱链子咬伤人,是导致损害发生的原因,张某作为肇事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夏某在依法赔偿赵某后,有权向张某追偿。
一般侵权行为 特殊侵权行为
归责原则 过错侵权责任 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和无过错侵权责任
构成条件 同时具备过错、损害行为;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过错推定:法律直接推定侵权人存在过错由其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
无过错侵权责任:不需要以过错要件为要件
承担方式 除赔偿损失外,还有如返还财产、排除妨碍、停止侵害等 承担方式主要为赔偿损失
适用范围 没有范围限制 限制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范围内
【知识整合】全面理解侵权责任
无过错侵权: 我养的狗,我养的孩子(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我的工人,我生产的产品,环境污染
过错推定:在有管理职责的某个区域(学校/餐馆/幼儿园/动物园/果树),先推定你有错,同时给你自证清白的机会,你举证,不是受害者举证。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4.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1)个人: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
(2)社会:法律规定在特殊特定情形中适用过错推定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社会某些群体的合法权利给予特别保护,体现了社会公正。
(3)社会: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
知识梳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侵权行为
侵权责任
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诉讼时效
1.一般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
2.特殊侵权责任
过错推定侵权责任(过错推定原则)
无过错侵权责任
3.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