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2课时 行星地球 2024(秋)高中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课件 学案 教案 练习四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节 第2课时 行星地球 2024(秋)高中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课件 学案 教案 练习四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行星地球
学习目标 1.从结构特征、运动特征,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综合思维)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上或者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知识点一 地球的普通性
1.图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2.八颗行星:依据距日远近、自身体积分类
(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2)巨行星:木星、土星。
(3)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核心归纳] 图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
3.八颗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
(1)同向性:绕太阳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近圆性: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以“揽星九天”作为图形标识(如图)。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据此完成1~2题。
1.对图形标识中有关行星的解读恰当的是(  )
A.公转周期相同 B.公转轨道是椭圆
C.公转方向各不相同 D.太阳系有九颗行星
答案 B
解析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主要是探测太阳系内的行星,因此图示为太阳系内行星示意图。太阳系内已知有八颗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太阳系内行星公转周期不同、公转轨道都是椭圆,B项正确。
2.图形标识中,最内侧和最外侧轨道上的行星分别是(  )
A.金星、天王星 B.地球、木星
C.火星、土星 D.水星、海王星
答案 D
解析 太阳系八颗行星公转轨道中,最内侧是水星、最外侧是海王星。D项正确。
冲日是指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2022年12月7日发生了火星“冲日”现象,火星亮度增加,引发天文爱好者争相观测。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会发生类似天文现象的天体是(  )
A.土星和水星 B.木星和土星
C.水星和金星 D.金星和木星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冲日是指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要出现类似现象,地球公转轨道之外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才能形成,水星和金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内,不能形成类似天文现象,A、C、D错误;木星和土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外,都能形成类似现象,B正确。
4.“火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A.方向相同 B.轨道近圆
C.轨道共面 D.安全稳定
答案 C
解析 “火星冲日”现象出现时,太阳、地球和火星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说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轨道与太阳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即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共面,C项正确。
知识点二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的特殊性:目前,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2.地球上具有的生命条件
(1)外部条件: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2)自身条件: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自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
[核心归纳]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
“四看法”分析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思路
[情境]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称,首次在木星卫星——木卫二的大气中检测到水,为木卫二冰面数千米之下可能存在海洋提供了证据。下图为木卫二模拟图。
[探究] (1)为什么要证实木卫二上存在海洋?(综合思维)
(2)与地球相比,木卫二存在生命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比较木星、地球的结构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提示 (1)木卫二存在生命需要具备与地球相似的条件,包括温度、大气、液态水等。如果木卫二上存在海洋,则具备了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木卫二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木卫二体积、质量较小,大气层稀薄。
(3)木星属于巨行星,距太阳远,体积和质量大,密度小;地球属于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小,密度大。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如下图),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约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 B
解析 据题意,该类地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40光年,该距离超出了太阳系的范围,但没有超出银河系范围,属于银河系。B正确,C、D错误。地月系属于太阳系,A错误。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远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中“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行星温度高主要是因为距离恒星太近,C正确,D错误。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因此陆地面积大小与生命是否存在关系不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水世界”类地行星拥有大气层,B错误。
开普勒186f是一颗环绕红矮星开普勒186的行星,距离地球约492光年,是第一颗在太阳以外的恒星附近发现的宜居带(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意味着它的温度可能会比较舒适)的系外行星。下图示意宜居带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该宜居带位于(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宜居带距离地球约492光年,是太阳系以外的恒星宜居带,所以该宜居带位于银河系,B正确,A、C、D错误。
4.该宜居带的形成条件主要是(  )
A.与恒星距离适中
B.恒星的质量适中
C.宜居带内的行星有大气层
D.宜居带内的行星有液态水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宜居带是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它的温度较适宜,所以该宜居带的形成条件是与恒星距离适中,A正确;恒星的质量适中不是温度适宜的原因,B错误;宜居带内的行星有大气层和液态水,是行星自身的条件,但不是宜居带形成的条件,C、D错误。
      
课时精练
(分值:50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过关】
下表为地球和木星的基本数据。读表,完成1~2题。
名称 地球 木星
与太阳的距离(×106千米) 149.6 778.6
质量(地球=1) 1.0 317.8
体积(地球=1) 1.0 1 321.3
自转周期 23时56分 9时50分
公转周期 1.0年 11.8年
1.与地球相比,木星(  )
A.表面温度高 B.绕日公转速度快
C.平均密度小 D.昼夜更替周期长
答案 C
解析 结合表格数据,与地球相比,木星平均密度小。
2.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其最主要原因是(  )
A.适中的日地距离 B.复杂多样的地形
C.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宜的大气成分
答案 A
解析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智慧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B.昼夜温差相对较大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宇宙环境更安全
答案 A
解析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智慧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A对;昼夜温差相对较大不利于存在生命,B错;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不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C错;图示为太阳系中相邻的三颗行星,宇宙环境都较安全,D错。
4.图中三颗行星的共性特征是(  )
A.体积大小相近 B.表面温度相近
C.自转周期相同 D.公转方向相同
答案 D
解析 图示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则①为火星,②为金星。图中三颗行星的共性特征是公转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绕日公转,D对。火星与地球体积大小差异大,A错。三颗行星表面温度差异大,B错。自转周期不同,金星与地球自转周期差异很大,C错。
轨道倾角是指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下图为行星绕日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最大的是(  )
A.水星 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
答案 A
解析 据图中曲线可知,水星的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最大。
6.根据曲线a、b可知,行星绕日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
A.共面性,同向性 B.近圆性,特殊性
C.同向性,近圆性 D.共面性,近圆性
答案 D
解析 据图中曲线a、b可知,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轨道倾角不大,说明共面性;偏心率不大,说明近圆性。
“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2020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 kg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7~8题。
7.“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 D
解析 “嫦娥五号”往返于地月之间,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同级,二者共同构成可观测宇宙。因此“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河外星系。故选D。
8.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与太阳距离太远
B.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答案 B
解析 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因此月球与太阳距离适中,A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生命无法生存,B符合题意;月球位于太阳系,属于地球的卫星,拥有安全的宇宙环境,C错误;月球不发光、不透明,有自转,因此有昼夜更替现象,D错误。
【能力提升】
2022年6月16日,七十七年出现一次的“七星连珠”奇观现身(如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与地球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行星是(  )
A.甲、乙、丁 B.丁、戊、己
C.己、庚、辛 D.乙、丁、戊
答案 A
解析 只有类地行星才与地球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类地行星是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即对应图中的甲、乙、丙、丁。A正确。
10.人们可以看到图示“七星连珠”现象的前提条件是行星绕日运动具有(  )
A.同向性 B.共面性
C.反光性 D.周期性
答案 B
解析 图示“七星连珠”现象出现在同一平面上,这说明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的特点,B正确。
欧洲的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应该主要包括(  )
①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 ③无大气 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为宇宙环境安全、稳定;自身条件为温度适宜、有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和液态水。
12.地球上的大气层适合生物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
A.日照条件稳定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有原始海洋
答案 C
解析 由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外围形成厚厚的大气层。
13.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属于________(天体类型)。(1分)
(2)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1分)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___行星。(1分)
(4)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 ℃,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其他原因有大气层的保护、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等。(1分)
(5)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________(填序号)(双选)。(2分)
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
③地球是距离太阳适中的一颗行星
④地球是一颗巨行星
答案 (1)恒星 (2)地球 (3)巨 (4)日地距离适中 (5)①③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2019年11月29日晚,土星、月球、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以及网友拍摄的“四星连珠”天文奇观。
(1)“四星连珠”的四个天体中,天体类型不同的是________,其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________。(2分)
(2)按八颗行星的体积、质量,“四星连珠”的天体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____。(2分)
(3)上左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填字母)。(2分)
(4)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存在着生命,图示能反映出其存在生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月球 地月系 (2)金星 土星和木星
(3)D E
(4)行星和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稳定;与太阳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第2课时 行星地球
学习目标 1.从结构特征、运动特征,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综合思维)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上或者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知识点一 地球的普通性
1.图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a水星、b____、c地球、d________、e木星、f土星、g________、h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与________轨道之间。
2.八颗行星:依据距日远近、自身体积分类
(1)类地行星:水星、________、地球、________。
(2)巨行星:木星、________。
(3)远日行星:________、海王星。
[核心归纳] 图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
3.八颗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
(1)______性:绕太阳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______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近圆性: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以“揽星九天”作为图形标识(如图)。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据此完成1~2题。
1.对图形标识中有关行星的解读恰当的是(  )
A.公转周期相同 B.公转轨道是椭圆
C.公转方向各不相同 D.太阳系有九颗行星
2.图形标识中,最内侧和最外侧轨道上的行星分别是(  )
A.金星、天王星 B.地球、木星
C.火星、土星 D.水星、海王星
冲日是指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2022年12月7日发生了火星“冲日”现象,火星亮度增加,引发天文爱好者争相观测。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会发生类似天文现象的天体是(  )
A.土星和水星 B.木星和土星
C.水星和金星 D.金星和木星
4.“火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A.方向相同 B.轨道近圆
C.轨道共面 D.安全稳定
知识点二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的特殊性:目前,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________的星球。
2.地球上具有的生命条件
(1)外部条件:地球具有________的宇宙环境。
(2)自身条件: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________,自身的________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水、______等条件。
[核心归纳]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
“四看法”分析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思路
[情境]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称,首次在木星卫星——木卫二的大气中检测到水,为木卫二冰面数千米之下可能存在海洋提供了证据。下图为木卫二模拟图。
[探究] (1)为什么要证实木卫二上存在海洋?(综合思维)
                                    
                                    
                                    
                                    
                                    
(2)与地球相比,木卫二存在生命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比较木星、地球的结构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如下图),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约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远
开普勒186f是一颗环绕红矮星开普勒186的行星,距离地球约492光年,是第一颗在太阳以外的恒星附近发现的宜居带(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意味着它的温度可能会比较舒适)的系外行星。下图示意宜居带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该宜居带位于(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该宜居带的形成条件主要是(  )
A.与恒星距离适中
B.恒星的质量适中
C.宜居带内的行星有大气层
D.宜居带内的行星有液态水
      课时精练2 行星地球
(分值:50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过关】
下表为地球和木星的基本数据。读表,完成1~2题。
名称 地球 木星
与太阳的距离(×106千米) 149.6 778.6
质量(地球=1) 1.0 317.8
体积(地球=1) 1.0 1 321.3
自转周期 23时56分 9时50分
公转周期 1.0年 11.8年
1.与地球相比,木星(  )
表面温度高 绕日公转速度快
平均密度小 昼夜更替周期长
2.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其最主要原因是(  )
适中的日地距离 复杂多样的地形
安全的宇宙环境 适宜的大气成分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智慧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昼夜温差相对较大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宇宙环境更安全
4.图中三颗行星的共性特征是(  )
体积大小相近 表面温度相近
自转周期相同 公转方向相同
轨道倾角是指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下图为行星绕日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最大的是(  )
水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6.根据曲线a、b可知,行星绕日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
共面性,同向性 近圆性,特殊性
同向性,近圆性 共面性,近圆性
“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2020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 kg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7~8题。
7.“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8.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与太阳距离太远
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宇宙环境不安全
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能力提升】
2022年6月16日,七十七年出现一次的“七星连珠”奇观现身(如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与地球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行星是(  )
甲、乙、丁 丁、戊、己
己、庚、辛 乙、丁、戊
10.人们可以看到图示“七星连珠”现象的前提条件是行星绕日运动具有(  )
同向性 共面性
反光性 周期性
欧洲的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应该主要包括(  )
①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 ③无大气 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①③④
12.地球上的大气层适合生物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
日照条件稳定   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有原始海洋
13.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属于________(天体类型)。(1分)
(2)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1分)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___行星。(1分)
(4)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 ℃,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其他原因有大气层的保护、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等。(1分)
(5)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________(填序号)(双选)。(2分)
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
③地球是距离太阳适中的一颗行星
④地球是一颗巨行星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2019年11月29日晚,土星、月球、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以及网友拍摄的“四星连珠”天文奇观。
(1)“四星连珠”的四个天体中,天体类型不同的是________,其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________。(2分)
(2)按八颗行星的体积、质量,“四星连珠”的天体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____。(2分)
(3)上左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填字母)。(2分)
(4)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存在着生命,图示能反映出其存在生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C [结合表格数据,与地球相比,木星平均密度小。]
2.A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
3.A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智慧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A对;昼夜温差相对较大不利于存在生命,B错;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不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C错;图示为太阳系中相邻的三颗行星,宇宙环境都较安全,D错。]
4.D [图示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则①为火星,②为金星。图中三颗行星的共性特征是公转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绕日公转,D对。火星与地球体积大小差异大,A错。三颗行星表面温度差异大,B错。自转周期不同,金星与地球自转周期差异很大,C错。]
5.A [据图中曲线可知,水星的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最大。]
6.D [据图中曲线a、b可知,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轨道倾角不大,说明共面性;偏心率不大,说明近圆性。]
7.D [“嫦娥五号”往返于地月之间,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同级,二者共同构成可观测宇宙。因此“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河外星系。故选D。]
8.B [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因此月球与太阳距离适中,A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生命无法生存,B符合题意;月球位于太阳系,属于地球的卫星,拥有安全的宇宙环境,C错误;月球不发光、不透明,有自转,因此有昼夜更替现象,D错误。]
9.A [只有类地行星才与地球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类地行星是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即对应图中的甲、乙、丙、丁。A正确。]
10.B [图示“七星连珠”现象出现在同一平面上,这说明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的特点,B正确。]
11.B [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为宇宙环境安全、稳定;自身条件为温度适宜、有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和液态水。]
12.C [由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外围形成厚厚的大气层。]
13.(1)恒星 (2)地球 (3)巨 (4)日地距离适中 (5)①③
14.(1)月球 地月系 (2)金星 土星和木星
(3)D E
(4)行星和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稳定;与太阳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共22张PPT)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2课时 行星地球
学习目标 
1.从结构特征、运动特征,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综合思维)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上或者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知识点一 地球的普通性
知识点二 地球的特殊性
///////
///////
1
2
1
知识点一 地球的普通性
知能提升
对点突破
1.图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a水星、b______、c地球、d______、e木星、f土星、g________、h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______与______轨道之间。
2.八颗行星:依据距日远近、自身体积分类
(1)类地行星:水星、______、地球、______。
(2)巨行星:木星、______。
(3)远日行星:________、海王星。
金星
火星
天王星
火星
木星
金星
火星
土星
天王星
[核心归纳] 图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
3.八颗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
(1)______ 性:绕太阳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______ 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近圆性: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同向
共面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以“揽星九天”作为图形标识(如图)。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据此完成1~2题。
1.对图形标识中有关行星的解读恰当的是(  )
A.公转周期相同
B.公转轨道是椭圆
C.公转方向各不相同
D.太阳系有九颗行星
解析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主要是探测太阳系内的行星,因此图示为太阳系内行星示意图。太阳系内已知有八颗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太阳系内行星公转周期不同、公转轨道都是椭圆,B项正确。
B
2.图形标识中,最内侧和最外侧轨道上的行星分别是(  )
A.金星、天王星 B.地球、木星
C.火星、土星 D.水星、海王星
解析 太阳系八颗行星公转轨道中,最内侧是水星、最外侧是海王星。D项正确。
D
冲日是指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2022年12月7日发生了火星“冲日”现象,火星亮度增加,引发天文爱好者争相观测。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会发生类似天文现象的天体是(  )
A.土星和水星 B.木星和土星
C.水星和金星 D.金星和木星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冲日是指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要出现类似现象,地球公转轨道之外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才能形成,水星和金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内,不能形成类似天文现象,A、C、D错误;木星和土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外,都能形成类似现象,B正确。
B
4.“火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A.方向相同 B.轨道近圆
C.轨道共面 D.安全稳定
解析 “火星冲日”现象出现时,太阳、地球和火星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说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轨道与太阳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即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共面,C项正确。
C
2
知识点二 地球的特殊性
知能提升
情境探究
对点突破
1.地球的特殊性:目前,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______的星球。
2.地球上具有的生命条件
(1)外部条件:地球具有______的宇宙环境。
(2)自身条件: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______,自身的______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水、______等条件。
生命
安全
适中
体积
大气
[核心归纳]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
“四看法”分析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思路
[情境]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称,首次在木星卫星——木卫二的大气中检测到水,为木卫二冰面数千米之下可能存在海洋提供了证据。下图为木卫二模拟图。
[探究] (1)为什么要证实木卫二上存在海洋?(综合思维)
(2)与地球相比,木卫二存在生命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比较木星、地球的结构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提示 (1)木卫二存在生命需要具备与地球相似的条件,包括温度、大气、液态水等。如果木卫二上存在海洋,则具备了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木卫二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木卫二体积、质量较小,大气层稀薄。
(3)木星属于巨行星,距太阳远,体积和质量大,密度小;地球属于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小,密度大。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如下图),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约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解析 据题意,该类地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40光年,该距离超出了太阳系的范围,但没有超出银河系范围,属于银河系。B正确,C、D错误。地月系属于太阳系,A错误。
B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远
解析 根据题中“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行星温度高主要是因为距离恒星太近,C正确,D错误。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因此陆地面积大小与生命是否存在关系不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水世界”类地行星拥有大气层,B错误。
C
开普勒186f是一颗环绕红矮星开普勒186的行星,距离地球约492光年,是第一颗在太阳以外的恒星附近发现的宜居带(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意味着它的温度可能会比较舒适)的系外行星。如图示意宜居带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该宜居带位于(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宜居带距离地球约492光年,是太阳系以外的恒星宜居带,所以该宜居带位于银河系,B正确,A、C、D错误。
4.该宜居带的形成条件主要是(  )
A.与恒星距离适中
B.恒星的质量适中
C.宜居带内的行星有大气层
D.宜居带内的行星有液态水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宜居带是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它的温度较适宜,所以该宜居带的形成条件是与恒星距离适中,A正确;恒星的质量适中不是温度适宜的原因,B错误;宜居带内的行星有大气层和液态水,是行星自身的条件,但不是宜居带形成的条件,C、D错误。
A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