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整合提升微专题一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共1 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微训练】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身着新型舱外航天服首次出舱,据设计者介绍该新型舱外航天服(左图)是一个小型的飞行器,它可以为航天员提供压力防护、热防护以及氧气等生命保障的条件,并为航天员提供在舱外活动8小时的生命保障功能。12月9日15时40分,3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右图)。据此完成1~4题。1.三位航天员所在的空间站所属的天体系统有( )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三号空间站应属于地球的人造卫星,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以外的所有星系的统称,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组成可观测宇宙,因此空间站不属于河外星系。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2.新型舱外航天服的设计反映舱外( )A.温度变化小 B.重力大C.宇宙辐射少 D.气体稀薄答案 D解析 由材料“据设计者介绍该新型舱外航天服(如左图)是一个小型飞行器,它可以为航天员提供压力防护、热防护以及氧气等生命保障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型舱外航天服的设计反映舱外温度变化大,重力小,宇宙辐射强,气体稀薄,缺氧。因此D正确,A、B、C错误。3.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天空是( )A.黑色 B.蓝色C.红色 D.绿色答案 A解析 在地球上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那是因为有大气层的原因,光在大气层中会形成反射和折射。而太空中没有气体,是真空的,没有光能反射或折射进入眼睛,所以看起来是黑的。故A正确,B、C、D错误。4.可能对此次太空授课影响较大的是( )A.太阳辐射 B.阴雨天气C.太阳活动 D.极光现象答案 C解析 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最可能干扰航天员太空授课电视直播收看效果的是太阳活动,与云雨和太阳辐射无关,A、B错误;极光和无线电短波通信被干扰都属于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D错误。故选C。微专题二 我国的航天发射1.热点信息北京时间2023年8月31日15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7时34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4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3年9月7日2时1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北京时间2023年9月27日4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2.知识拓展——航天基地建设(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气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④地质条件好。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4)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析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深入沙漠腹地,安全性好。②太原航天基地:位于高原地区,天气状况良好天数较多;交通便利且靠近北京,便于与北京航空航天控制中心联系。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大凉山腹地,除考虑国防安全外,地势高,节约燃料,发射条件好。④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从纬度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可增加有效荷载;从交通条件看,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从安全性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微训练】2023年11月3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完满成功。据此完成5~6题。5.与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运输能力 B.科技力量C.国防安全 D.劳动力素质答案 A解析 文昌有海运之便,有利于运输大型航天器,A正确。6.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员安全答案 B解析 海南文昌纬度更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海南周围都是海洋,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两个卫星发射基地无人区面积都较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员安全。与文昌相比,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 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8.9%,高山、低山分别占1.1%和3.4%,河谷平坝面积占16.4%。全年无雨日多达250天,太阳能资源丰富。它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境内有中国四大航天基地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下图为西昌市位置示意图。试阐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答案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发射卫星可以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利于航天发射;地处川西高原,人口稀少,对居民影响小;地形隐蔽,地处内陆,安全性好;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条件较好。章末整合提升微专题一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共1 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微训练】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身着新型舱外航天服首次出舱,据设计者介绍该新型舱外航天服(左图)是一个小型的飞行器,它可以为航天员提供压力防护、热防护以及氧气等生命保障的条件,并为航天员提供在舱外活动8小时的生命保障功能。12月9日15时40分,3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右图)。据此完成1~4题。1.三位航天员所在的空间站所属的天体系统有( )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2.新型舱外航天服的设计反映舱外( )A.温度变化小 B.重力大C.宇宙辐射少 D.气体稀薄3.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天空是( )A.黑色 B.蓝色C.红色 D.绿色4.可能对此次太空授课影响较大的是( )A.太阳辐射 B.阴雨天气C.太阳活动 D.极光现象微专题二 我国的航天发射1.热点信息北京时间2023年8月31日15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7时34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4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3年9月7日2时1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北京时间2023年9月27日4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2.知识拓展——航天基地建设(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气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④地质条件好。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4)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析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深入沙漠腹地,安全性好。②太原航天基地:位于高原地区,天气状况良好天数较多;交通便利且靠近北京,便于与北京航空航天控制中心联系。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大凉山腹地,除考虑国防安全外,地势高,节约燃料,发射条件好。④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从纬度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可增加有效荷载;从交通条件看,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从安全性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微训练】2023年11月3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完满成功。据此完成5~6题。5.与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运输能力 B.科技力量C.国防安全 D.劳动力素质6.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员安全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 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8.9%,高山、低山分别占1.1%和3.4%,河谷平坝面积占16.4%。全年无雨日多达250天,太阳能资源丰富。它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境内有中国四大航天基地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下图为西昌市位置示意图。试阐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共18张PPT)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整合提升微专题一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共1 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微训练】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身着新型舱外航天服首次出舱,据设计者介绍该新型舱外航天服(左图)是一个小型的飞行器,它可以为航天员提供压力防护、热防护以及氧气等生命保障的条件,并为航天员提供在舱外活动8小时的生命保障功能。12月9日15时40分,3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右图)。据此完成1~4题。1.三位航天员所在的空间站所属的天体系统有( )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三号空间站应属于地球的人造卫星,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以外的所有星系的统称,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组成可观测宇宙,因此空间站不属于河外星系。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A2.新型舱外航天服的设计反映舱外( )A.温度变化小B.重力大C.宇宙辐射少D.气体稀薄解析 由材料“据设计者介绍该新型舱外航天服(如左图)是一个小型飞行器,它可以为航天员提供压力防护、热防护以及氧气等生命保障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型舱外航天服的设计反映舱外温度变化大,重力小,宇宙辐射强,气体稀薄,缺氧。因此D正确,A、B、C错误。D3.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天空是( )A.黑色 B.蓝色C.红色 D.绿色解析 在地球上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那是因为有大气层的原因,光在大气层中会形成反射和折射。而太空中没有气体,是真空的,没有光能反射或折射进入眼睛,所以看起来是黑的。故A正确,B、C、D错误。A4.可能对此次太空授课影响较大的是( )A.太阳辐射B.阴雨天气C.太阳活动D.极光现象解析 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最可能干扰航天员太空授课电视直播收看效果的是太阳活动,与云雨和太阳辐射无关,A、B错误;极光和无线电短波通信被干扰都属于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D错误。故选C。C微专题二 我国的航天发射1.热点信息北京时间2023年8月31日15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7时34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4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3年9月7日2时1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北京时间2023年9月27日4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2.知识拓展——航天基地建设(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气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④地质条件好。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4)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析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深入沙漠腹地,安全性好。②太原航天基地:位于高原地区,天气状况良好天数较多;交通便利且靠近北京,便于与北京航空航天控制中心联系。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大凉山腹地,除考虑国防安全外,地势高,节约燃料,发射条件好。④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从纬度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可增加有效荷载;从交通条件看,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从安全性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微训练】2023年11月3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完满成功。据此完成5~6题。5.与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运输能力 B.科技力量C.国防安全 D.劳动力素质解析 文昌有海运之便,有利于运输大型航天器,A正确。A6.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员安全解析 海南文昌纬度更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海南周围都是海洋,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两个卫星发射基地无人区面积都较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员安全。与文昌相比,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 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8.9%,高山、低山分别占1.1%和3.4%,河谷平坝面积占16.4%。全年无雨日多达250天,太阳能资源丰富。它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境内有中国四大航天基地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下图为西昌市位置示意图。试阐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答案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发射卫星可以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利于航天发射;地处川西高原,人口稀少,对居民影响小;地形隐蔽,地处内陆,安全性好;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条件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章末整合提升 学案 2024(秋)高中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docx 第一章 章末整合提升 教案 2024(秋)高中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docx 第一章 章末整合提升 课件(共18张ppt)2024(秋)高中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