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4.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4.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类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包括白色污染、农药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建筑工地噪音污染等。 2. 学生掌握减少各类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自身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 3. 通过课前调查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认识、体会不同类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 2. 掌握减少各类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自身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 (二)教学难点 1. 主动发现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 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为减少环境污染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污染的危害和解决方法。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准备及手段 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美丽自然环境的视频,如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等场景,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2.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自然环境吗?但是,我们的环境并不是一直都这么美丽,有时候会受到各种污染的影响。你们知道有哪些环境污染吗?”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垃圾堆积如山、河流被污染、天空被雾霾笼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4.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 (二)认识白色污染 1. 猜谜语导入 (1)出示三个谜语:“形状似葫芦,身穿黄衣裳,里面装着白宝宝。”“四四方方,白白净净,有棱有角,大小不一。”“一个大胖子,身穿白衣裳,肚里装着水,能浮又能沉。” (2)学生猜谜,说出谜底(分别是塑料瓶、塑料盒、塑料袋)。 (3)小结:原来,这些生活用品的共同点都是塑料制品。 2. 分享 “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大搜索” (1)学生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汇报自己的发现。例如,衣服上的塑料纽扣、食品包装袋、塑料餐具、塑料门窗、塑料文具等。 (2)提问:为什么塑料制品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呢? (3)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塑料制品轻便、耐用、防水、价格便宜等。 (4)小结:塑料制品用处广、好处多。 (5)提问:假如生活中没有塑料制品会怎么样? (6)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生活会变得不方便,很多物品无法制作,运输和储存也会受到影响等。 (7)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制品。 3. 认识 “白色污染” 的危害 (1)提问:塑料制品为什么被称作 “白色污染”? (2)播放视频:《塑料袋漂流记》,展示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过程非常缓慢,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 (3)学生交流看法。可能的回答有:塑料袋等塑料制品难以降解,会破坏土壤、污染水源、影响生态平衡等。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塑料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例如,垃圾堆积影响美观、散发异味、滋生细菌等。 (5)小结:塑料垃圾危害大。 4. 探讨 “减塑” 措施 (1)了解各国的减塑措施。呈现教材上的事例:德国、爱尔兰、中国的减塑措施。例如,德国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度,爱尔兰对塑料袋征税,中国推广使用环保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等。 (2)学生交流感受。可能的回答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保护环境等。 (3)小结:我们必须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塑料制品,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4)我家的 “减塑” 方案。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家的塑料制品替代品。例如,使用布袋购物、使用玻璃容器储存食物、使用纸质吸管等。学生交流自己家的 “减塑” 方案。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垃圾分类回收塑料制品等。 (5)播放视频:《改变,从小事做起》,展示一些个人和家庭在减少白色污染方面的实际行动。 (6)小结:有效减少 “白色污染” 需要控制塑料制品的使用量、积极寻找和使用替代品。让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生活中提高环保意识,从减少 “白色污染” 做起,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吧。 (三)认识农药污染 1. 分享调查表,初步认识到农药的利与弊 (1)出示课前调查表,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农药的了解。 (2)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农药可以杀死害虫、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也可能有学生提到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3)提问:农药真的那么可怕吗?人们为什么会使用农药呢? (4)欣赏漫画:《一步到胃》,展示农药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过程,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5)学生交流感受。可能的回答有:农药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等。 (6)播放视频:《农药是把双刃剑》,详细介绍农药的作用和危害。 (7)讨论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有:过量使用农药、使用高毒农药、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使用农药等。 (8)小结:原来,没有科学地使用农药,过量、过度使用农药,是造成农药污染的重要原因。 2. 探究农药污染产生的危害 (1)出示思维导图:分析农药对大气产生的危害。例如,农药挥发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影响空气质量,对人体呼吸道和肺部造成伤害等。 (2)讲故事:《爷爷的诉说》,讲述爷爷在农村种地时使用农药的经历,以及农药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 (3)提问:是不是遏制了农药排污就没问题了?引导学生思考农药污染的其他方面。 (4)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农药还会对水源、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造成危害。 (5)播放视频《农药对地下水的危害》,展示农药通过雨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地下水,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 (6)看图说感受:展示一些被农药污染的土壤和农作物的图片,让学生交流认识到农药对土壤的危害。例如,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破坏、农作物品质降低等。 (7)学生讲述经历:认识到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例如,食用被农药污染的食物后出现身体不适、长期接触农药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等。 (8)小结:农药污染带来的危害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农药污染带来的危害太大了。我们应该想想办法改善。 3. 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能够为减少农药污染做些什么 (1)举实例,分享减少农药污染的建议和做法。 学生交流几种建议和做法。例如,推广生物防治、使用低毒农药、合理施肥、加强农药管理等。 出示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规定,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农药使用的法律规定。 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法律法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了解国家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管理要求。 了解生态农业的动态。播放视频《稻花田里闻蛙声》、《马蜂除虫新技术》,展示生态农业中减少农药使用的方法和成果。 学生交流感受。可能的回答有:生态农业既环保又能保证农产品质量等。 提问:同学们,像这样的生态农业,你喜欢吗?你觉得你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支持生态农业产品、宣传生态农业理念等。 (2)了解人们为减少农药污染想出的好办法。 播放视频《专利发明》《可喜的改变》,展示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在减少农药污染方面的应用。 讲故事《改良的肥料》,讲述一种新型肥料的研发和应用,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吗?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减少农药污染可以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等。我们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减少农药污染的重要性等。 (3)总结:看来有效减少 “农药污染”,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一个小公民,我们不仅要了解相关知识,还有把它们告诉更多的人,减少环境污染,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认识汽车尾气污染 1. 分组进行生活中的 “环境污染大搜索” (1)根据调查表中的提示,将学生分成汽车尾气污染组、秸秆焚烧污染组、建筑工地噪音污染组等。 (2)学生交流分组情况,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调查方法。 2. 汽车尾气污染组进行汇报 (1)学生介绍尾气污染。可能的内容有:汽车尾气的成分、汽车尾气的排放方式、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等。 (2)播放视频《汽车尾气污染的严重性》,展示汽车尾气对空气、土壤、水源等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讲述《我家的烦恼》。例如,家里住在马路边,受到汽车尾气的影响,空气质量差,家人容易生病等。 (4)看图说发现。展示一些被汽车尾气污染的城市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例如,天空灰蒙蒙的、树叶上有灰尘、行人戴着口罩等。 (5)学生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交流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和解决方法。 (6)小结:汽车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3. 探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 (1)提问: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呢? (2)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质量、加强交通管理、鼓励绿色出行等。 (3)播放视频《绿色出行,从我做起》,展示一些绿色出行的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4)学生交流感受。可能的回答有:绿色出行既环保又健康等。 (5)小结: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让我们从自己做起,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五)认识秸秆焚烧污染 1. 秸秆焚烧污染组进行汇报 (1)提问:你们见过秸秆吗?你们知道它的用处吗? (2)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秸秆可以用来做燃料、肥料、饲料等。 (3)小采访:焚烧秸秆的原因。可以采访一些农民,了解他们焚烧秸秆的原因,如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减少病虫害等。 (4)学生交流焚烧秸秆的危害性。可能的危害有:污染空气、引发火灾、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交通安全等。 (5)小结:焚烧秸秆会给人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2. 探讨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的方法 (1)提问: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秸秆焚烧污染呢? (2)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推广秸秆还田、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等。 (3)播放视频《秸秆的新用途》,展示一些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如制作生物质燃料、造纸、编织工艺品等。 (4)学生交流感受。可能的回答有:秸秆综合利用既环保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等。 (5)小结:解决秸秆焚烧污染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六)认识建筑工地噪音污染 1. 建筑工地噪音污染调查组进行汇报 (1)分享 “我的烦恼”。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受到建筑工地噪音污染的经历,如影响学习、休息、睡眠等。 (2)播放短片《噪声污染》,展示建筑工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噪音污染的危害。 (3)小结:噪声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健康。 2. 探讨减少建筑工地噪音污染的方法 (1)提问: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建筑工地噪音污染呢? (2)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用低噪音设备、设置隔音屏障、加强施工管理等。 (3)播放视频《安静的工地》,展示一些建筑工地采取的降噪措施,如使用隔音材料、安装消音器等。 (4)学生交流感受。可能的回答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噪音污染,提高生活质量等。 (5)小结:减少建筑工地噪音污染需要施工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为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七)探究如何减少身边的环境污染 1. 结合短片,说一说自己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解 (1)播放短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展示一些地方通过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的案例。 (2)学生交流感受。可能的回答有:保护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等。 2. 结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说一说自己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1)引导:生态环境,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2)学生交流。可能的回答有: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等。 (3)播放视频《大家齐防治》,展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4)学生交流感受,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可能的建议有: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等。 (5)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学生读一读,谈感受。可能的感受有:国家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我们应该遵守法律,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等。 (6)小结:国家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环境,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我们始终有法可依。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了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掌握了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