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峡猿声》 教学设计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 三峡猿声》 教学设计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

资源简介

《三峡猿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峡猿声。
2.学习猿声的意象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3.领悟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对环境的保护很重要,让幽幽猿声不再只存在于诗词的记忆里。
(三)教学难点
通过每首诗词完成赏析古诗词中猿声的意象。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郦道元的《三峡》,我们记得长江三峡以险要著称。尤其是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深入人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峡猿声》是作者对三峡诗篇中描写“猿声”的感悟,对今天已听不到“猿声”的一种遗憾。
(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基本结构
1.基础知识了解
王维洲:当代作家,著有散文集《千佛洞夜话》、诗集《可爱的时代》等。
淅淅沥沥(xī lì) 啾啾(jiū) 凄怆(chuàng)
迂曲(yū) 泠泠(líng)
2.文章主旨分析
本文由雨夜会议三峡之旅、重温古人诗章起笔,写到有关三峡猿声的诗歌及其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悲愁之美的缘由,并对人类因贪婪导致猿声绝迹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3.结构(构成递进关系)
⑴雨夜有感:雨夜的气氛有感于三峡的诗歌,在诗歌中发现“猿声”的意象多。
⑵三峡猿歌:摘录“猿声”的诗词,有感于古代渔人辛劳之苦,古代旅人的漂泊之苦。
⑶母猿哀子:深入猿啼表现悲情的由来——母猿哀子肝肠寸断。
⑷猿灵幽幽:今天已经听不到猿啼的三峡缘于“人类的贪婪”,作者对此深深愧疚。
(三)研读全文诗词,体悟作者情怀
1.《巴东三峡渔者歌》
赏析:
长江三峡由于两岸夹山,江道纡曲,水势湍急,成为著名的险境。在古代的条件下,渔者或行人乘舟经过此地,都不能不临其境而提心吊胆,虽说“沉舟侧畔千帆过”,但毕竟要随时准备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内在的主观存在的心情。而外在的客观实境呢?除了眼见滩险山高之外,又偏偏此地多猿,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正好与人临于险境时之不安心声相“接火”,相“撞击”,于是在心灵的火花闪现时,就不能不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深味行路之难。此其第一层义。猿声如果偶尔有之倒也罢了,而偏此地多猿,猿声此起彼伏,又是“空谷传响”,回声相荡,由此及彼,至于“泠泠不绝”或“哀转久绝”。入耳者,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声声敲击着舟行者的心。这就随之而更增加了凄楚,更加体味到行路之难。此其第二层义。猿鸣一声已是不忍听,两声则更不能忍,至于三声四声,声声不绝,此情此境,虽铁石之心,亦不能不为之泪沾裳矣,从而产生“怀士”之心,后悔何为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涉险至此!两歌皆就猿声和人泪取象,既切其地的特点,又合行人、渔者之心境,融意于象,唱出此歌,而读者大透过其象而得求其意。歌不言三峡行路之险之难,和行人、渔者之悲凄心境,但其“意”已自在其中矣。两句十四字,文简而意丰,含蓄深婉,诗意隽永,诚难得之民歌佳作。
2.南北朝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敌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赏析:
把游子思念故乡的山水和故乡的人的情绪表达的真挚动人,古来月光总是让人想起故乡的,每一个做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白天的繁忙可以让你忘却很多的东西,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但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人可以背弃自己的心,故乡的风貌,故乡的人难免令人在心里泛起涟漪,尤其是在月明之夜,皓月当空,同是一轮月亮,只是千山万水的相隔,思乡的心可以乘着月色回去,人却是不能的,千里共婵娟确是一种美好的意境,但是里面的无可奈何除了远隔天涯的人,谁又能体会呢?古人往往将折柳当作别离相思的代称,柳是留的谐音,挽留惜别的情怀希望像柔情的柳丝一样绾结同心,任你天涯也是解不开的情结。
3.诗句
①“雷隆隆啊雨淋淋,猿凄凄啊彻夜鸣”(原诗句为: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出自屈原《九歌》(九)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後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閒。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②“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语出“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③“教月夜,长短听猿声”(语出自:《夜宿巫山》)
荆门秋水急,巫峡断云轻。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四)练习
①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隋,崔信明
②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隋,崔仲方
③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
④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唐,李白
⑤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杜甫
⑥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唐,李贺
⑦巫峡苍苍烟雨时,青猿啼在最高枝。——唐,刘禹锡
⑧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唐,白居易
⑨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宋,陆游
从所引诗句中分别找出与下列类型的猿相对应的句子。
寒猿:①⑧
啼猿:⑥⑦
催泪之猿:⑤③
泣月之猿:②⑨
入梦之猿:④
(五)写作特点。
1.从引述古诗、史料和传说中提炼、归纳出许多判断。
2.引用描写三峡猿声的诗句,加以画龙点睛式的评点、议论,使本文具有了融抒情、鉴赏、叙事、考据于一体的特点。
3.语言或直白、或含蓄,或典雅,或质朴。
(六)课文小结
本文由于也回忆三峡之游、重温古人诗章起笔,写到有关三峡猿声的诗歌及其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悲秋之美的缘由,并对人类因贪婪导致猿声绝迹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