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5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新中国的诞生( )
①表明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彻底地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发展的结果
②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④终结了贯穿人类社会历史的私有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
B.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
C.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见(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5.下图是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撤离九江前炸毁的龙开河铁桥。日军占领九江后,为了方便通行将铁桥修复,并假惺惺地改名为“爱民桥”。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是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国民政府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工人阶级开始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当时的中华民族面临着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说,“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下列对当时社会现状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当时的历史任务之一
④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进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到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由此可见( )
①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②农民和个体劳动者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路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学生小玉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她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展品,了解到近代中国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艰难状态。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要求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
③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④踔厉奋发和实现民族复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C.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10.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构想了中国铁路、公路、运河等交通运输的宏伟蓝图,在当时被认为空想。现如今中国的交通运输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3月,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经过约20分钟的飞行,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这次成功飞行昭示着“空中出租车”要来了。能够促进中国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包括(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面对崭新课题,没有可以遵循的答案
③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
④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1939年,“七七事变”爆发两周年,朱自清在《这一天》中写道:“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从两年后的这一天看,我们不但有光荣的古代,而且有光荣的现代;不但有光荣的现代,而且有光荣的将来无穷的世代。”这一历史时期( )
①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和领头人
②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③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④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是1928年11月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给中共中央写的一份报告。报告分为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等八个方面。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确实还是处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阶段。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纲领,包括对外推翻帝国主义,求得彻底的民族解放;对内肃清买办阶级的在城市的势力,完成土地革命”,等等。对上文中的“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其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要继续完成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是( )
①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②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建立一个独立的、彻底的社会主义社会
④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某班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恰当的是( )
①甲:“一五”计划完成,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②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③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丁:中共八大的召开,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和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80周年。下列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任何时期共产党员都要做坚定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模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24年上半年,某学校组织高一学生研学旅行,从浙江嘉兴南湖扬帆起航,再到陕西延安劈波斩浪,感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下列与同学们研学旅行感悟相符合的观点有( )
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执政能力建设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有了主心骨
③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新中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前三十年的奋斗史在共和国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前三十年取得的成就的是( )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③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某校以“探索中国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为题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某生以时间轴的形式绘制了思维导图,展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重要节点(如下图)。结合下图,下列选项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中国民主革命
②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在党的领导下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这说明( )
①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为了克服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一化三改”。1956年“一化三改”完成以后,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改善,政权得到巩固。“一化三改”( )
①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使我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5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诗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词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价值取向。
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沁园春·国庆万里晴空, 壮丽山河, 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 普天同庆。 新中国, 如世界巨龙, 屹立东方。
结合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判断《西江月·井冈山》和《沁园春·国庆》分别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景象(或重大事件),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到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农业一般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个阶段,完成了由个体农业向集体农业的转变。手工业一般经历了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几个阶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党和政府贯彻“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大体经过了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伴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基本形成,经济建设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设而得到发展和改善。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述材料所反映“一化三改”事件的积极影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不仅向全人类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力量,还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积极意义。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都以失败告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二 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向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他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的人。”
材料三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中说: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D B C C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A C C B B C B
1.C
【详解】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①排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正确。
③: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A
【详解】①:中国革命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发展的结果,①说法正确。
②: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说法错误。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二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③说法正确。
④:私有制并非贯穿人类社会历史的始终。私有制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也没有终结人类社会的私有制,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D
【详解】A: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故A排除。
B: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故B排除。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故C排除。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4.D
【详解】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说法错误。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国家独立,B说法错误。
C: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C说法错误。
D: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B
【详解】①②④:题干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情况,因此,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不是国民政府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当时的中华民族面临着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①④正确,②错误。
③:五四运动以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③错误。
故本题选B。
6.C
【详解】①③: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描述的社会现状说明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因此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当时的历史任务之一,①③正确。
②: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表述错误。
④: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进程,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7.C
【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①错误。
②:农民、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由此可见,农民和个体劳动者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②正确。
③:到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正确。
④: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A
【详解】①②③④: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要求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①③说法正确,②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C
【详解】C: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故C正确。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A不符合题意。
B: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与题目的实践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A
【详解】①③:新中国成立为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这些都是中国取得现在成就的原因,①③正确。
②:“没有可遵循答案”与取得现在的进步构不成因果关系,②排除。
④:该选项不是促进中国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而是结果,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1.A
【详解】①②: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外患、四分五裂的中国一盘散沙,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不但有光荣的现代,而且有光荣的将来无穷的世代”。可见,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主心骨和领头人,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①②正确。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③错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D
【详解】②④:从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任务可以看出,文中的“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④符合题意。
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①排除。
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3.D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①不符合题意。
②: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基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还需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独立的、彻底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4.A
【详解】①②:“一五”计划完成,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③不符合题意。
④:中共八大的召开,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5.C
【详解】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正确。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
④: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任何时期共产党员都要做坚定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模范,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6.C
【详解】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才是执政党,①错误。
②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有了主心骨,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②③正确。
④: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7.B
【详解】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①符合题意。
②:1949年至1979年,中国没有完全实现富起来,②不符合题意。
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③符合题意。
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我国在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在新中国前三十年尚未完成,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8.B
【详解】①③:历史告诉我们,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中国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我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故②排除。
④: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故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9.C
【详解】①: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取得的成就。而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①与题意不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②与题意不符。
③:材料强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起步,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③符合题意。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过去没有的新工业,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0.B
【详解】①:中共中央积极引导“一化三改”,1956年“一化三改”完成以后,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改善,政权得到巩固。这说明社会主义改造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故①符合题意。
②: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1956年“一化三改”完成以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1.(1)新民主主义革命(或土地革命)时期;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分析】背景素材: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和《沁园春·国庆》
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第一小问要求判断《西江月·井冈山》和《沁园春·国庆》分别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景象(或重大事件),需要调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从是什么角度分析作答;第二问要求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需要调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或土地革命)时期;
关键词②: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可联系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关键词③: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关键词④: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关键词⑤: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2.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在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党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分析】背景素材: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
考点考查: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等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述“一化三改”事件的积极影响,注意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新的经济基础建立→可联系“三大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关键词②:伴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基本形成,经济建设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设而得到发展和改善→可联系“三大改造”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23.①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
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调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可联系教材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关键词②: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可联系教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关键词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可联系教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4.①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考点考查: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等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注意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近代中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可联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关键词②: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关键词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联系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关键词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可联系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25.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可联系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②:荣毅仁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的人”→可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③: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可联系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