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天津港是我国北方大港,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优越 B.有京沪、京哈等铁路通过
C.经济腹地广阔,且邻近首都北京 D.环渤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2.小明从厦门乘火车去福州旅游,最便捷的旅行线路是( )
A.厦门→三明→南平→福州 B.厦门→泉州→莆田→福州
C.厦门→三明→莆田→福州 D.厦门→漳平→泉州→福州
3.若有500吨钢材要从三明运往厦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以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命名的达尔文港是澳大利亚北部的唯一港口,这里有宽广的大陆架,水深大多在200米以内,我国一家民营企业获得了达尔文港99年的租赁权。其附近有卡卡杜国家公园,公园的“容颜”在湿季的葱绿和干季的焦黑之间更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卡卡杜国家公园( )
A.湖面有结冰现象 B.风向与孟买相同 C.湿地面积会扩大 D.“容颜”呈焦黑景观
5.我国民营企业租赁达尔文港的主要目的是( )
A.输出建港口技术 B.缩短中澳间距离 C.方便铁矿石进口 D.向澳出口农产品
6.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等级过低
②线路过长
③车流量过大
④路口过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鸭池河大桥位于贵黔高速上,贵阳清镇市和毕节黔西市交界处。大桥主跨长达800米、全长1450米,是世界上较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总投资达7.8亿元人民币。下图为无人机拍摄的鸭池河大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鸭池河大桥不用桥墩式梁桥跨河,而采用斜拉桥梁一跨过河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流水冲蚀桥墩 B.保持河道水流畅通
C.降低建设难度和成本 D.增加桥梁视觉美感
8.鸭池河大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
①拆迁居民多
②峡谷地区风力大
③山区交通不便
④构造运动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年10月2日,“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雅万高铁(雅加达一万隆)正式开通运营,使两城间的最快旅行时间由3.5小时缩短至40分钟。该线路全长142.3公里,桥隧比71%,设计时速350公里。图示意雅万高铁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雅万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技术
④客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在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主要有( )
①地质复杂
②雷雨大风
③台风灾害
④沟通障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雅万高铁建成后,对雅加达、万隆两城市及沿线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A.实现两城的市中心直达 B.促进沿线地区货运发展
C.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D.缓解两城内部交通压力
市郊间轨道交通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间轨道交通与市内轨道交通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市内轨道交通相比,市郊轨道交通通常( )
A.发车频次高 B.日客运总量大 C.修建在地面以上 D.站点间距离小
13.市郊轨道交通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高铁站是城市重要的对外通道,其选址大致有位于城市中心和位于城市外围两种模式。下图为某城市高铁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高铁站对城市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A.推动产业转型 B.促进农业发展
C.缓解市内交通拥堵 D.完善市内物流体系
15.该城市高铁站选址的主要优势为( )
A.便于市民出行 B.扩大服务范围
C.降低用地成本 D.抑制城市规模扩大
下图为我国四地的大桥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17.现代交通运输中,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大量采用“以桥代路”的重要保障条件是( )。
A.国家政策 B.施工队伍庞大 C.交通需求量 D.资金和技术
交通干线是区域对外联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托,泛亚铁路串联了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是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新通道,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有重要意义。图1示意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间路网密度,图2示意泛亚铁路开通前后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区位优势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8.影响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路网密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技术
②经济
③地形
④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泛亚铁路开通后,区位优势度增幅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是( )
A.新加坡 B.西马来西亚 C.泰国 D.越南
20.泛亚铁路开通对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
A.大幅提高了内陆国家对沿海地区的辐射
B.形成国内发展轴线,促进经济活动的网络化
C.扩大了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
D.削弱了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度
下图是2023年我国某城市市民五种出行方式随距离由近到远占比累计图。据此完成下题。
21.受距离限制较小的出行方式是( )
A.地铁 B.出租车 C.小汽车 D.电动车
22.该城市因地铁线路增加而地位得到迅速提升的出行方式是( )
A.电动车 B.出租车 C.小汽车 D.公交车
23.据图结合所学推断,与小汽车相比,该城市市民利用地铁( )
A.20km以内的出行人数较多 B.20km以外的出行人数较少
C.出行的最大距离更大 D.出行花费的成本更低
2023年2月23日,“新鸿翔26”货轮以内外贸同船运输模式从广西钦州港驶往广州南沙港,后经南沙港中转出口至菲律宾马尼拉,预示着钦州—南沙内外贸同船运输的正式开通运营,也推动了钦州港绿色石化、新能源材料、粮油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集聚。完成下面小题。
24.钦州—南沙内外贸同船运输的正式开通运营,有利于钦州港( )
A.缓解交通拥堵 B.拓展腹地范围 C.减少环境污染 D.缩短运输路程
25.多家企业在钦州海港集聚,主要是为了( )
①方便企业产品交换
②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③共享港区基础设施
④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19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输煤管道——神渭输煤管道项目实现了主体贯通。项目设计每年从陕北往关中输送优质原煤1000万吨。神木首端场站将50mm以下的洗混煤破碎至6mm以下,按照51%至53%的配比制备成水煤浆,再通过5座加压泵站,将其输送至关中泵站。该输煤管道除首端、中间泵站、阀室和终端工业场地为永久占地外,其他管线全部埋于地下,且建设过程中要求坡度极小。下图为神渭输煤管道示意图。
26.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分析管道输煤的优点。
27.分析该输煤管道要求坡度极小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跨城通勤是指工作日往返于不同城市工作和居住的行为。《2021长三角跨城通勤报告》显示,苏州市是流入上海市域及中心城区跨城通勤人群的主要居住地,通勤规模占到了总量的93.07%和96.02%。从苏州至上海是跨城通勤主体,苏沪之间是典型的单向通勤。长距离的跨城通勤是个人权衡职业收入、家庭和社会、通勤成本之后的最佳经济决策,但都市圈内大规模跨城通勤应控制在合理规模。
材料二:右图是“苏州-上海跨城通勤人口主要居住地分布示意图”。
(1)简析苏州-上海跨城通勤规模大的原因。
(2)请从交通的角度,简述为应对跨城通勤规模继续扩大的现象,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规划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影响港口发展的条件主要是社会经济条件,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交通运输和腹地条件中尤以腹地条件最为重要。所以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根据图中给出的铁路线可知,从厦门到福州,距离最短的铁路线路为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因此该线路为最便捷的旅行线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由材料可知,福建省内铁路线众多,三明市和厦门市之间有铁路相连,铁路运输极为便利。题中要运输500吨钢材从三明到厦门,运输量较大,适宜使用铁路运输来减少运输成本。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此时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是南半球的冬季,卡卡杜国家公园受东南风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纬度低,温度高,形成干季的焦黑景观;而孟买位于北半球,此时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干季公园内的湿地面积会缩小;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热带,冬季不会有结冰现象。
5.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资源丰富,我国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达尔文港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且是北部的唯一港口,临近主要铁矿区,且距我国运输距离相对较近,方便我国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海洋运输。
6.答案:C
解析:无论是新国道还是旧国道,都是国道,道路等级不低,①错误;由图可知,在该县城范围内,新国道比旧国道更长,②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城区内的车辆过多,旧国道车流量大,交通拥堵,③正确;从图中看,旧国道路口很多,红绿灯路口过多影响了道路的通畅性,④正确。故选C。
7.答案:C
解析:该处河谷深,水深且湍急,施工环境恶劣且需要建设的桥墩高度高,建设难度大,成本高。虽然斜拉桥的难度也大,但相对从河谷里建桥难度小得多。避免流水冲蚀桥墩、 保持河道水流畅通、增加桥梁视觉美感都不是采用斜拉桥梁-跨过河的主要原因,C正确,ABD 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该桥经过的峡谷两侧为山区,人口少,拆迁的居民少,①错误:谷窄而深,风力强②正确;山区原有的交通不便,桥梁的构建体积和重量大,运输难度大,③正确;短时间看构造运动不会太明显,对桥梁的建设影响不大,④错误。故选B。
9.答案:C
解析:由雅万高铁周边区域图可知,雅万高铁沿线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而线路并未避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河流等自然障碍物,直接穿越山区、河流说明地形因素并未影响其线路走向,因此①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利于雅万高铁线路的施工,因此②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高铁技术位居世界前列,所以在修建雅万高铁可以克服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对高铁修建的影响,从而合理规划线路走向,因此③正确。雅万高铁的主要功能是运送旅客,因而在布局高铁时优先连接客流量较大的城市,从而影响线路的走向,所以④正确。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错误。
1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印度尼西亚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复杂,因此正确;由雅万高铁周边区域图可知,雅万高铁沿线靠近赤道,属于赤道无风带,风力微弱,因此②错误;根据所学知识,雅万高铁沿线不在台风的移动路径上,受台风的影响小,因此③错误;由材料可知,雅万高铁由中国城建施工,与当地居民、员工的语言不通,存在沟通障碍,因此④正确。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错误。
11.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高铁的设计时速快,如果高铁布局在市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也影响高铁的正常运营,因此高铁线路和高铁站点一般布局在郊区,因此雅万高铁建成后,不会实现两城的市中心直达和缓解两城内部交通压力,因此AD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当前高铁线路主要功能是运送旅客,货运方面的发展的相对较弱,因此该高铁线路对促进沿线地区货运发展的作用较小,因此B项错误。雅万高铁建成后,缓解了两城的交通运输压力,带动两城的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因此C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为改善大城市职住分离,可采取的措施有完善新区的配套设施,引导产城融合,缩短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D正确;改善中心城区居住环境,不能降低市中心的房价就不能吸引大量人口在城市中心居住,不能解决职住分离,A错误:房价由市场决定,通过降低市区房价引导居民进城居住不可行,B错误;促进中心城区功能集中,增加就业岗位,反而会增加职住分离,C错误。故选D。
13.答案:B
解析:市郊轨道交通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分工合作,使分工加强,A错误;市郊轨道交通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可以使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B正确;市郊轨道交通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核心城市的人口、产业扩散,而不是集聚,C错误;市郊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缩短与外围城镇的运输时间并不能缩短与外围城镇的空间距离,D错误。故选B。
14.答案:A
解析: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铁站的布局,可以加强城市对外联系,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促进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故A正确;农业在城市内部占比非常低,因此高铁站对城市内部农业发展作用不大,故B错误;高铁线路对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缓解作用不大,主要是联系外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故C错误;高铁是城市重要的对外通道,完善的是城市与外部的物流体系,不是城市内部,且以客运为主,故D错误。答案选择A。
15.答案:C
解析: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布局铁路线位于城市外围,由于郊区地价较低,可以大大降低用地成本,故正确;该布局模式在郊区,对市民的出行增加距离,有所不便,故A不选;高铁线路布局一般服务范围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因此并没有在实质上扩大服务范围,故B不选;该模式的高铁布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规模,故D不选。答案选择C。
16.答案:B
解析:①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减小铁路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少占耕地,A错误;②杭州湾大桥则是为了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B正确;③贵州清水河大桥的目的是减少复杂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C错误;④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则是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错误。故选B。
17.答案:D
解析:“以桥代路”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才能得以实现,故现代交通运输中,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大量采用“以桥代路”的重要保障条件是资金和技术,D正确;国家政策、交通需求量对交通运输建设有影响,但与采用“以桥代路”关系不大,AC错误;施工队伍庞大不是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因素,B错误。故选D。
18.答案:B
解析: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路网密度差异显著,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稠密,路网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国家,②正确;缅甸、老挝、柬埔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缅甸、柬埔寨多山地,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路网密度偏低,③正确;与技术和河流关系不大,①④错误。故选B。
19.答案:A
解析:由图2可知,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优越,开通前后相比差异最明显,开通后区位优势度增幅最大,泛亚铁路开通后其区位优势度提高比例最大,西马来西亚其次,泰国比老挝略高。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答案:C
解析:泛亚铁路开通后。新加坡和西马来西亚的区位优势提高幅度较大。柬埔寨等国区位优势度提高幅度较小,扩大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C正确;提高了沿海国家对内陆地区的辐射,A错误;泛亚铁路属于国际铁路,对国内的促进作用小,B错误;并未削弱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D错误。故选C。
21.答案:C
解析:从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不同距离市民出行方式占比相对一致的是小汽车,说明其受距离限制较小。C选项正确。
22.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电动车主要承担较近距离出行,地铁主要承担较远距离出行,二者互补。现实生活中,电动车与地铁存在衔接关系,而其他出行方式与地铁存在竞争关系。该城市因地铁线路增加地位得到迅速提升的出行方式是电动车。A选项正确。
23.答案:D
解析:与地铁相比,小汽车的累计占比更高,20 km 以内的出行人数更多,排除A选项,由于20km 以外的数据缺失,无法判断出行人数多少,排除B选项;小汽车出行的最大距离更大,排除C选项;地铁出行比汽车出行更省钱。D选项正确。
24.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钦州港货物可以通过广州南沙港出口,扩大了钦州港的业务范围,B正确;腹地范围变大,交通流量可能增加,不能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环境污染,AC错误,腹地范围扩大,不能缩短运输路程,D错误,故选B。
2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集聚的企业之问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不需要交换产品,①错误;内外贸同船运输模式可以充分提高船只的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②正确;集聚的企业可以共享港口提供的各项服务和基础设施,③正确;企业的客户并不是在海港,企业在海沟集聚不会快速响应市场,④错误,B②③正确,故选B。
26.答案:该输煤管道大部分埋于地下,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不存在洒落和扬尘,减少浪费和污染;后期运营成本低。
解析:可从占地、运营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27.答案:若管道坡度太大,水煤浆可能会堵塞管道,增加维修成本。
解析:从预防水煤浆堵塞管道方面分析即可。
28.答案:(1)地理位置邻近;快速轨道和高速铁路交通便捷,通勤时间和成本较低;上海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上海地租昂贵,居住成本较高;
(2)强化城际与市内公共交通设施的快速衔接,降低换乘时间;加强苏沪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增强城际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开通了工作日高峰期从苏州城区到上海中心城区的直达动车组。
解析:(1)跨城通勤要考虑时通勤成本、居住成本。读图可知,苏州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相邻,距离近,通勤所需要时间短;有铁路与轨道交通相连,交通便捷,成本相对较低;上海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但上海房价高、居住成本较高,而苏州居住成本相对更低。
(2)强化城际与市内公共交通设施的快速衔接,降低换乘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加强苏沪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增加班次,增强城际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开通工作日高峰期从苏州城区到上海中心城区的直达动车组,减少中间换乘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