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 )
A.恒星和星云 B.行星和卫星 C.恒星和行星 D.恒星和彗星
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3.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 )
A.光球、色球、日冕 B.日冕、色球、光球
C.色球、光球、日冕 D.光球、日冕、色球
4.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组成 B.金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C.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土星之间 D.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样
5.下列属于巨行星的是( )
A.土星 B.火星 C.水星 D.金星
6.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B.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2023年10月9日,“夸父一号”科学卫星迎来一周岁生日,其已提交各类观测图像超过500个。“夸父一号”科学卫星主要用于观测和研究太阳的“一磁两暴”,“一磁”指太阳磁场,“两暴”指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下图示意1985~2020年太阳活动周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两暴”指的是太阳活动中的( )
①太阳黑子
②磁暴
③日冕物质抛射
④太阳耀斑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8.“夸父一号”的设计寿命不少于4年,该时段可以基本覆盖一次太阳活动周期的( )
A.峰年期 B.低谷期 C.全部过程 D.交替期
9.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已经到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2011、2012年达到峰值。图中四种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2年1月24日,“常中星”的命名发布仪式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举行。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复同意将44898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常中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常中星”所在的天体系统中最低一级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1.下列关于“常中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四周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裹 B.它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C.它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D.它类似行星并环绕太阳运动
科学家研究成果显示,在太阳内部,每秒钟有约400万吨质量的物质转化成能量,产生太阳辐射。据估计,在约50亿年后太阳将进入红巨星阶段,继红巨星阶段之后,它将变为行星状星云,然后它的外层会被剥离,唯一留存下来的就是恒星炙热的核心——白矮星,并在数十亿年中逐渐冷却和黯淡。完成下面小题。
12.根据上述文字材料,推测太阳的质量会(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波动变化 D.保持稳定
13.太阳源源不断的为地球提供能量,下列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火山的喷发 B.寒冷的冬季风 C农作物生长 D.化石能源形成
14.太阳大气层活动对地球有显著影响,在太阳活动的峰值年份( )
A.地磁场干扰增强 B.地球上难见极光 C.日地距离会缩短 D.空间通信更通畅
15.2018年12月8日,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与在月球正面着陆相比,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需要克服的新问题是( )
A.没有阳光照射,永远是一片黑暗 B.长期超低温,表面温差小
C.来自地球的无线电通信无法到达 D.有广阔的平原和盆地
我国古代智者用观日玉(半透明的玉石片或墨色水晶)观察太阳留下了“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等记载。
16.图中太阳的大气层G、F、E分别代表(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A刚内
17.古人通过观日玉观察太阳发现了( )
A.耀斑 B.日珥 C.黑子 D.太阳
18.太阳活动剧烈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地面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B.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C.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 D.全球各地降水量都明显增多
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奇怪信号的干扰,这种干扰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9.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地表水的蒸发 B.煤炭和石油的形成
C.风能的形成 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20.结合所学知识猜想造成雷达的干扰,其原因可能是( )
A.太阳活动的影响 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
C.气候的干扰 D.德军使用了一种秘密武器
21.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对地球的影响有( )
①加剧土地荒漠化
②导致地表气温下降
③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④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22."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亮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1 2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被包括在(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⑤总星系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3.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年)。
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长波/短波)波段,其相对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____地形区,该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4)新疆虽然纬度较高,但却是我国光伏电站建设的理想地之一。请简要说明新疆建设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结合课本所学的基础知识可知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可知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答案:C
解析:黑子活动的高峰年份,地球上出现反常气候的概率明显增大;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极光现象出现在地球上的两极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赤道附近;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故选C。
3.答案:B
解析: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
解析: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因此太阳系不只是由八大行星组成,A错误;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不是金星B错误;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C错误;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都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D 正确。故选D。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B正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7.答案:D
解析:太阳黑子是光球层出现的暗黑斑点,耀斑是色球层突然增亮,日冕物质抛射则是指太阳大气层中的物质被强烈的磁场扭曲和加热,从而被抛射出去,其中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③④正确,①错误;磁暴不是太阳活动,②错误。
8.答案:A
解析: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太阳黑子数量最多的年份是太阳活动峰年。读图可推测,2022年正处于第25 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端,“夸父一号”的设计寿命不少于4年,其观测可以基本覆盖一次太阳活动周期的峰年期。
9.答案:A
解析:甲图中的楼间距离由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决定,而太阳活动对正午太阳高度没有影响,A符合题意;研究发现,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气候有明显影响,在太阳活动高峰期,极端天气的出现的频率增加,因此气候异常与太阳活动有关,B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发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磁场,影响罗盘定向,C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发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短波通信,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常中星”属于小行星,位于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所以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B 正确。小行星带不属于地月系,A错误。河外星系不包括小行星带,D错误。银河系虽然包括小行星带,但不是最低一级天体系统,C错误。故答案选B。
11.答案:D
解析:“常中星”是小行星,引力小,其四周没有厚厚的大气层,A 错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恒星和星云,B错误。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C错误。太阳是太阳系内唯一的恒星,太阳系内的天体围绕太阳运动,小行星带类似行星并环绕太阳运动,D正确。故答案选D。
12.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在太阳内部由于核聚变反应,每秒钟有400万吨物质转化成能量,产生中微子和太阳辐射,向宇宙空间散失。由此推测太阳的质量会逐渐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A
解析:火山的喷发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能量,A正确;寒冷的冬季风属于大气运动、农作物生长属于生物活动、化石能源是地质时期积累的生物质能,均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太阳能,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A
解析:在太阳活动强烈的年份时耀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的磁场,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通信不畅,A正确,D错误;高能带电粒子流轰击南北两极的高层大气形成美丽的极光,B错误;太阳活动不会影响日地距离,C错误。故选A。
15.答案:C
解析:由题,由于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始终与地球“背对背”,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成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雲要克服的新问题
16.答案:D
解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所以G、F、E分别代表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故选D。
17.答案:C
解析: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其中“日玉”为光球层,“黑气”应是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C正确;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AB错误;并不是发现了太阳,D错误。故选C。
18.答案:C
解析:太阳活动剧烈时,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A错误;极地易出现极光,而极昼极夜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C正确。太阳活动剧烈时全球各地降水量不一定出现明显增多,D错误。故选C。
19.答案:D
解析: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能是受太阳活动的影响,与太阳辐射无关,D正确。地表水蒸发需吸引太阳辐射的热量,A错。煤炭和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B错。风能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C错。
20.答案:A
解析:由材料“这种干扰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可推测出,造成雷达干扰的原因可能是太阳活动的影响,A正确。
21.答案:C
解析: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可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④正确,土地荒漠化和地表气温下降与太阳活动没有关系,所以选C。
22.答案:1.A; 2.B
解析: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有太阳、地球和月球.地球和月球组成了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又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又属于总星系,总星系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地球与月球组成了次一级的地月系。
23.答案:(1)太阳能 古生代(后期) 中生代
(2)短波 可再生 无污染(清洁)
(3)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晴天多,云量少
(4)新疆晴天多(降水少),可利用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多;新疆荒漠面积广,建设光伏电站可用土地多。
解析:(1)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比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一层层堆积起来,生物遗体逐渐分解、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由所学知识可知,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是地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所以地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是古生代和中生代。
(2)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可见光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即短波波段;与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3)我国太阳辐射分布最丰富的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层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加上该地晴天多,云量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4)新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晴天多,雨天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新疆地区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大,可利用土地多,为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提供充足的土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