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感受国家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 责任意识:树立热发科学的精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教学 重点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创新的重要性教学 难点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 视频导入:“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赋能 生活更智慧” 本届大会于7月4日至6日在上海举行,以“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为主题,涵盖了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智能体验四大板块,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 。 展览面积超过5.2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1000位全球领军人物和500余家企业参展,展品数量超过1500项 。大会上,从工作场景到日常生活,从医疗保健到影视娱乐,人工智能的应用无处不在,展现了其对生活的深远影响 。 此外,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加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让大模型更懂各行各业,人人未来都能用上大模型 。 思考:结合视频内容谈谈人工智能赋能让生活更智慧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力量? 授新课 材料一:“飞行汽车”是“低空经济”的内容之一,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家。 事实上,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蕴藏着大产业:在高层建筑打开窗户收快递早高峰打“飞的”通勤:吃无人机种的农产品乘坐eVTOL旅游……低空经济的发展红利,有望在不远的未来惠及每个人。 思考:这些创新灵感源自哪里 创新来源于生活。 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在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 思考:观察图片思考什么是创新? 学生: 教师: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嫦娥六号发射成功:致敬逐梦奔月路上的九院“幕后英雄”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成功发射。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史上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之一,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 航天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系列耀眼成绩的背后,正是中国制造实力的不断提升。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在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九院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研制配套了数以万计的高质量、高可靠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和产品,助力我国月球探测行稳致远。不仅是一代代科研人员的努力,还有一项项技术、一批批中国制造产品的助力。 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 教师: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运用你的经验:在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创意 思考:同学们在独立完成手工拼盘后有何感受呢 学生: 教师: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知识小结: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①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②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④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创新对个人的意义: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计算机出现 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 第四次信息革命 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 思考:结合历史来谈谈这些发明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学生: 教师: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思考:从以下国家的做法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 教师: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材料二:“一个国家长期落后归根到底是由于技术落后,而不取决于经济规模大小。 中国近代史上落后挨打的根子就是技术落后。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思考;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学生: 教师: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知识小结:创新的重要性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视频:站在万亿级产业风口上,广东率先“飞上天 今年5月,《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7月4日,广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广东展现出了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的雄心壮志.. 深圳形成以大疆创新为龙头、集聚170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无人机之都” 让我们想起改革开放初期正是靠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国际大都市。 思考: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③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2023模拟】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展示了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水球变“懒”实验、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通过新颖有趣的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植入“星辰大海”的种子。开设“天宫课堂”有利于( ) ①促进教育公平,快速提升我国教育质量 ②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彰显航天科技实力,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 ④通过太空科普,培养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四川】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点手机。就可“掌控”大棚温度和湿度;借助“云广播”,大量招工信息飞入乡村千家万户;登上电商平台,农产品很快出村进城...数字乡村正展现出澎湃动力。这说明( ) ①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②互联网是人们学习和交往的主要方式 ③科技创新改变着村民的行为方式 ④创新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22模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全程都使用了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在虚拟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先模拟呈现,最后才落地到现实世界中,并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5G、AR、裸眼3D和云等多种科技成果,实现了“人少而不空,空灵而浪漫”的效果。由此可见,科技( ) ①让生活更美好,更便捷 ②是目前的中心工作 ③改变生活,创造生活 ④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对创新的领域和新闻内容配对都正确的是( ) ①理论创新:五中全会战略部署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转化 ②制度创新:四中全会要求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建立国家疫苗储备等制度 ③文化创新: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④科技创新:“嫦娥五号”登录月球,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辽宁中考】嫦娥四号首次月背着陆,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这表明( ) ①科技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②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③我国大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④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内蒙古中考】在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5G智能驾驶、5G+VR健身、5G远程控钢等技术纷纷亮相,这说明( ) ①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取得这些科技成就得益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