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做有梦想的少年》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做有梦想的少年》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阅读典型事例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国梦的思考能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规划初中生活之后的发展路径与内容; 道德修养: 知道编制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体验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健全人格: 通过对梦想与现实的讨论,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付出努力,勇于追梦,相信努力就有改变,理解个人成长的关键是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 责任意识: 通过活动认识到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教学 重点 梦想的重要性
教学 难点 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过程
导入 聚焦热点——“天才少女”姜萍 2024年6月13日晚,17岁中专女生姜萍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的故事,被人民日报微信等报道后,引发全网热议。 姜萍是谁?她为何会成功? 观看视频思考: 少年为何要有梦想?
授新课 探究分享:你的梦想是什么?同学们分享一位你最敬佩的伟人的梦想?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鲁迅:弃医从文,救国救民 黄旭华:研制核潜艇将成为我一辈子的事业 袁隆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思考:梦想的含义 学生: 教师: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故事分享:三个泥瓦匠在砌着砖头。一个路人走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甲说:“我在砌墙。”乙说:“我在挣钱养家。”丙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建筑。”十年后,甲的手艺毫无长进,被老板炒了鱿鱼;乙勉强保住了饭碗,但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泥瓦匠;丙却成了著名的建筑师。 思考:三个人的结局为何如此不同? 学生: 教师:甲认为在砌墙,只知道自己在做这个步骤,没有提升想法,所以手艺没有进步; 乙认为是在挣钱,只把它当做工作,所以成为普普通通的泥瓦匠; 丙认为是在建造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建筑,有自己想法与梦想,最终成为著名建筑师。 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材料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少年立志,一生追梦。有一次,学校组织学农活动, 年少的袁隆平被田园的美景深深吸引,心中特别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从那 时起,他就想长大以后一定要学农。随着年龄的增长,愿望更加强烈,学农成为了他 的人生志向。考大学时,他说服父母:“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 生…最终,他如愿进了相辉学院的农艺系。在大学学习期问。他立志要改造农村,为 农民做点实事。就这样,袁隆平选择了与农业相伴一生,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 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他的杰出成就不仅造福中国,而且惠及全世界。 思考:(1)袁隆平青少年时期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袁隆平的追梦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材料二:桂海潮父母是农民,家庭普通,但是少年时代便因“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 报国的事迹而感动,在内心里埋下了一个航天梦。 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他敢于吃苦,甚至自讨苦吃。比如到了饭点,其他同学一 下课就冲去食堂打饭,而他从不去挤,会留在教室多背几分钟书,大家都在玩,而他却能 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和体育锻炼上。 面对国家重大需求,桂海潮瞄准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继续深耕。“我曾经梦想着, 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虽然36岁的他,已是北航教授和博士生导 师,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但是当得知祖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 时年31岁的他当即便报了名。航天员的选拔过程极其严苛,对身心综合素质都是极大的考 验,桂海潮却能从大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又经受了8 大类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为飞向太空做好了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的准备, 充满信心迎接挑战。 思考:1.请你结合桂海潮的故事,分析,他的梦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2.他追梦故事给我们什么人生启迪 学生: 教师: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材料三: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海丰一个医者家庭,从医是他幼时的梦想。而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苦难,面对当时落后贫穷的祖国,少年黄旭华开始重新思考:“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造飞机保护祖国蓝天;制造军舰抵御海上侵略。” 1958年,出于国防安全形势需要,中国也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选拔了29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骨干人才,组建了造船技术研究室(后改为09研究所)。曾参与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黄旭华,作为1/29,被选中参加研究。   研究开始不久,苏联宣布撤回援华专家。毛泽东主席下令:“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在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办公大楼里,毛泽东主席的誓言刻于墙壁之上。就是这句话,坚定了黄旭华的人生走向。 思考: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学生: 教师: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 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 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 航天员景海鹏说:“一个梦想实现了,必须有下一个梦想,否则人就会垮掉。就像人在太空,身体会失重。回到地面,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这启示我们( B ) A.编织好自己的梦想,就能实现梦想 B.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C.放弃梦想,任何人都无法生存下去 D.梦想多的人必然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少年要有梦想是因为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 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清代学者金缨编著的《格言联璧 ·学问篇》指出:“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对 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梦想能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②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③只要有梦想,愿望一定能实现 ④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人民日报》的这句摘录告诉我们( ) A.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D.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