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简介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目标与素养
1. 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 到水平2的要求。
2. 结合区域图和植被类型图,了解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特点,培养学生的区 域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水平2、3的要求。
3.通过野外观察或视频、图片,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及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 实践力,达到水平2的要求。
4. 结合具体案例,掌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保护植被,改善环境,培养学生的 人地协调观,达到水平2的要求。
情境与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绿化与美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绿化 过程中,引进了外地的植被品种,有些还对当地植被造成了侵入和破坏。
思考探究:为什么有些外来植被能够迅速蔓延,而有些却不容易成活呢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对农村、城市、学校的不同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 记录。
2.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不同区域的不同植被的图像、 文字及视频资料,对资料进行观
察、分析、归纳,总结植被的分布规律以及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小组 交流的方式展现出来。
重点
1.主要植被的类型、分布、特点。
2.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
1,主要植被的类型、特点.
2.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9年暑假,家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小明一家进行了一次自驾游,线路是从 内蒙古自治区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小明在旅游中发现从东到西植被发生了非常明 显的变化,都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板书】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出示目标】PPT 展示学习目标(1、2、3、4)。 【重难点强调】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学习新课】
一、主要植被
【启发诱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4页第一段内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 什么是植被
2.植被有哪些类型 试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小组讨论后回答,小组间相互启发补充,回答如下:
1. 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 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有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 沼泽等。人工植被主要指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图片展示自然植被(东北林区、呼伦贝尔草原)和人工植被(江南橘园、福建茶 园)。
【设计意图】加深对自然植被和人工植植的认识。
【教师追问】什么是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有何特点 请同学们接着阅读教材“阅 读”内容思考这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在自然界,任何植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一定区域内,同种植物 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种植物种群的集合,构成 植物群落。
3. 植物群落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方,群落结构复杂,组成群落的高等植物种类丰富。
(2)环境条件严酷的地方,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只有少数高等植物能够适应。
(3)植物群落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植物群落有个简单的了解。
【过渡】世界各地的环境各不相同,植被类型也多种多样,我们主要学习分布较 为广泛的,比较典型的,大多数同学较为熟知的森林、草原和荒漠植被。
4 .森林
【启发诱导】森林植被分布在什么地区 包括哪几种 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P114~P115, 结合图5-2、图5-3、图5-4、图5-5,小组讨论后回 答,各小组相互启发补充。
学生回答:森林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森林可分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教师可以追问: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有什么不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又有何不同
针对学生可能回答不上来的内容,教师讲解:热带雨林是在热带雨林气候下发育 形成的植被类型,而热带季雨林是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植被类型,两者 可以从植物种类、高大程度上加以区别。我国的西双版纳、海南岛热带雨林,确
切地说应该是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发育在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森林 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发育在地中海气候类型下的植被类型,两者的区别在 于硬叶林为了适应夏季干旱的特征,叶子坚硬并有蜡质光泽,树皮厚、根系深等 特点。
学生接着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投影各森林景观图片。
(1)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全年是保绿色,无明显的委相变化、上层乔木树干為大、耐琴常有板状根,老干 L可长出花枝(茎花现象)、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发达,林中常有改条植物附 生。(投影展小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图)我冈的西双版纳雨林景观产格地说应该 是热带不雨林。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 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与热带雨林相比,群落结构较简单,藤本和附生 植物较少,没有板状根植物和茎花现象的植物。(投影常绿阔叶林景观图片、亚 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图片)
(3)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李盛叶,冬季落叶,以减 少水分及能量流失。温带落叶阔叶林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春季萌芽抽枝;夏季 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落;冬季则完全无叶(投 影落叶阔叶林春、夏、秋、冬景观图片)
(4)亚寒带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 针状,以抗寒抗早。亚寒带针叶林又称泰加林,往往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
群落结构简单,外貌非常特殊。(投影亚寒带针叶林图片)
【巩固新知】出示表格,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可作为课下作业)。
床林类型 群落特征
热号雨林
亚热带常绿间叶 林
温带落叶间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设计意图】加强对森林植被的认识,巩固知识。 5 . 草原
【承转过渡】我们学习了森林植被,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草原植被,请 同学们阅读教材P115~P116上部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草原植被分布在什么地 区 包括哪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图5-6、图5-7,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草原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根据它们所处的热量带 不同可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出示表格,要求学生按要求填写表格。
草原类型 群落特征
热带草原 主要分布在干早季节较长的热带地 区,是以早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 布着早生乔木、灌木类植被。散生在 草原中的早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 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伞形树 冠,典型植物为猴面包树(波巴布树 和纺锤树,具有十分独特的群落外貌
温带草原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丛 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 早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 卷等
【投影展示】非洲、南美洲热带草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景观图片,简单介绍猴面 包树和纺锤树。
【设计意图】加深对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的理解。
6. 荒漠
出示表格,学生自学完成表格内容。
荒漠植被类 型 植被特征
热带荒漠 荒漠的显著特点是植被稀疏,地表大 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 简单。荒漠植物为了适应干早的环境 根系一般都很发达,叶面积退化,有 的退化成针刺,以减少蒸腾;有的茎 部肥大,能储存大量的水分,如仙人 掌等
温带荒漠
【投影展示】
【活动探究】读图5-9、图5-10、图5-11、图5-12,思考:1.怎样判断植被类 型 2,如何分析植被特征
【教师总结】根据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判断。
①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 根为热带雨林。
②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的为常绿阔叶林。
③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的为落叶阔叶林。
④叶片呈针状的为针叶林。
⑤以高大的草本植物为主,也有乔木和高大灌木分布的为热带草原。
⑥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没有乔木,有低矮灌木分布的为温带草原。 【拓展延伸】
1.热带季雨林是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植被类型,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 区,虽有热带雨林的特征,但植物群落高度较低,物种也较少,季相明显,藤本 和附生植物较少。
2.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植被类型,为了适应夏季干旱的 特征,植被具有树皮厚、叶子坚厚并具蜡质光泽、根系很深等特点。
3.猴面包树和纺锤树是生长在热带草原上的特有树种,为了满足早季生存具有 树干粗大、木质疏松、根系很深、叶子较小的特征。
【板书】二、植被与环境
【启发诱导】我们的地球五彩缤纷,植被类型丰富多彩,原因何在
1. 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7~119内容,分析环境对植被的影明 学生朗读教材,不单请在有结票。
(1)大尺度
①影响退素:气妊条件,特册最房量细床分条体,口及两者的组合状况, 植被的变化.
.从赤道向两级,受热量和水分的影响,原复已资状行布. (谁能举例说明”
b.在中纬度地区,从沿商到内陆,随水分各体的变化。植被由森林依次受为草原、 旋淡,(诊能说明从沿毒到内陆植被变化大的原因 )
【启发诱导】解释我国农业生产中南格北发,糖科价物南蔗北甜的原因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培养综合忍维能力,
(2)中尺度
①影响因素:地形。
②植被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到山原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 变化,植被出现率直分带现象。(投影天山植被景观从山底到山顶的变化)
(
高度
(m)
4000
3.500
高山草甸,
X
3.000
针叶林
2700
2500
2000
1700
1500
山地草原
1000
[
4
0

0

0

[8Cx
荒惧草版
山地草句草原
山整

3

90
0

积雪冰川4250积当冰川
剥边施d
3100
山迪早臣
2000
北坡
4000
向坡
花策
)
阅读教材阅读内容,了解植物物账节律,
【强调】由于植钧物候节律差异、才有了反本书蔬袋,水果上市的早晚。人们充 分利用植物物候节律,交展农业生产。
【自发诱导】植被对地理环境又有怎样的影响呢,透同学们阅读P119第段教材 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
(3)小尺度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如植被破坏可导致
水土流失,使土壤趋于贫瘠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也会产生 影响 …因此人们要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环境质量。
【拓展提高】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带来的影响。
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造成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 破碎,使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变得贫瘠,人们生活贫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 黄河泥沙含量加大,下游河段淤积,形成地上悬河,经常泛滥成灾 … ·这真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教师总结】投影 PPT幻灯片。
1. 植物的分布与环境:
植物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 植物的分布。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 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要素 影响
热量 ①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 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 奠定了基础 ②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 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 奠定了基础
光照 ①影响若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 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②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 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 ③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尽量地向上生 长,以争取太阳光
①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 从沿海向内陆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 水分 荒漠 ②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 年轮宽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 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 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 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
2.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的生长离不开地理环境,同时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
泥沙淤积、洪水泛滥
侵蚀沟谷、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植被减少、
逐渐消失
蒸发加剧、趋于干早
水文变化
地貌变化
土壤侵蚀
植被退化
气候变化
植被破坏
)
【活动探究】阅读P119~120“活动”内容,加深理解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
1. 从海南岛到黑龙江漠河会依次看到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 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亚寒带针叶林等;从北京向西到乌鲁木齐可依 次看到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原因:我国南北跨距5500千米, 地跨热带、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东西5000多千米,从东到西距海洋越来越 远,降水越来越少。
2. (1)从大尺度上说,保和岛的植被类型应是热带(季)雨林。
(2)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为:石灰岩小山丘,地表水缺乏,树木难以 成活。
(3)从图5-15可以看出3~5月份是该地区的旱季.降水稀少,草类枯萎,所 以形成巧克力山。
3. (1)当气温在25℃以下时,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呈正相关,25℃至40℃随温 度的增高有机体增长量减少,当到达40℃以上时停止生长。
(2)根据图5-16“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的关系”可以看出,植物有机体增长量 与气温有一定的相关性。苹果树性喜冷凉,如果将它们栽培到低纬度平地或低纬 度山区低洼谷地,温度过高,其生长和繁殖就会受到阻碍。
本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 了解了世界上主要的植被类型,基本掌握了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及特点,我们还
分析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展开,希望 同学们课下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多搜集一些有关植被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提高自 己 。
教学研讨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借助教材大量的图片以及图片注释,大多数同学能够自学明 白。采取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 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总结,使知识体系更加 完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