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第23课 内战爆发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 第23课 内战爆发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3课内战爆发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2~115页。
教材分析
自1927年到1949年间,国共之问发生过多次合作和战争,双方分别经历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土 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明。十年内战时期也被称为“第一次国共内战”, 解放战争时期称为“第二次国共内战”,本课所介绍的正是第二次国共内战的爆发及初期情况,分为 三部分。“重庆谈判”介绍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共重庆商讨国家大计,双方在重庆签署 “双十协定”的情况。这一行为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然而,1946年6
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对此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 断,组织开展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核心素养
分析相关史料,思考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素养。
教学目标
1. 分析蒋介石三份电报的内容,了解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 明确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了解国民党反动派独战内战的反动本性,以及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 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 通过对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不断失败的原因的分析,认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非正义 性和不得人心,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战略的正确性的认识。(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难点
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
教学突破
通过蒋介石三份电报的展示,将其“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告知学生,让学生站在毛泽东的角 度去交流去与不去重庆的理由,并最终从毛泽东选择去重庆的行为中感受其为了和平不顾个人安危的 胆识和气魄。
教学设想
—1—
本课在教学时,可以先由一组抗日战争后国内满目疮痍的图片来使学生认识到当时人民对和平的 渴望,从而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原因,教材已有说明,教师可稍加 补充,以使学生能够理解蒋的用意、关于双十协定和政协会议,居要学生了解其大致内容,知晓其意 义。国民党发动内战,要记住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全面进攻,二是被粉碎后又转为重点进攻,结果 也遭挫败。其进攻为什么会失败 要对中共中央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进行分析,并让学生讨论归纳。共 产党对国民党的自卫反击战,可结合战争示意图来帮助学生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反映抗日战争所留下的残破景象的图片;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三封电报等其他与本课 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阅读文章《挥手之间》,了解文章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我国的抗日战争始于哪一年,又结束于哪一年 生:1931年到1945年。
2. 师:战争结束后的中国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展示反映战后中国街道残破、房屋倒塌、村庄被烧、人民生活困苦的图片。
3. 师: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当放眼我们整个中华大地,除了胜 利的狂欢,更多的是衰败的经济,凋敝的民生.停滞的教育和流离失所的人民。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 人民在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生:和平。
4. 师:对,就是和平!这时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休养生息,进行国家建设,然而蒋介石却在人 民最需要和平的时刻挑起内战,再一次把中国人民推向战争的苦难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 《内战爆发》。
—2—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和谈话来创设课堂学习气氛,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激发于学生的求 知欲。学生只有自己发现才会有真实的感悟,才能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授新课
(一)重庆谈判
1. 师:我们知道全面抗战时期,同共是合作关系。尽管有皖南事变的发生,但国民党与共产党 并未彻底破裂,那么,内战是怎样爆发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三封电报
8月14日:“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
8月20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希望足下体念国家之安危,闵怀人民之疾苦, 共同戮力,从事建设。
8月23日:“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携 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帧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2. 师:这些都是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电报,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说出电报的大致意思。
3. 师:从字面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并且连发三封电报,他这样做真是如电 报中所说,是为了国家大计,为了民族利益吗 请大家阅读教材,看看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回答:一方面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 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4. 师:对蒋介石来说,发动内战,最大的困难在于他的精锐主力仍远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 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另外,也为了欺骗人民,把制造内战的罪名加在共产党头上,从而在 内战爆发后获得政治上的主动。于是他假意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当时国民党内部认为.共产党是 不会去重庆谈判的,他们只是想制造希望和平的假象,是真内战.假和平。那么,毛泽东接受邀请了 吗 你认为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呢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想法,认为应该或不应该的,都说出自己的理由。
5. 师:我们有的同学觉得毛泽东不应该去,这样会中了蒋介石的圈套,有去无回;还有的同学 认为他为了和平,应该去,去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那么,毛泽东到底去了没有
6. 指导学习“材料研读”。让学生读完材料后,说一说为什么当时人们把毛泽东等人去重庆看 作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通过探讨,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来到重庆,使和平建国有了可能,这对于历经战乱几十年的中 国人来说,这是件大喜事。
—3—
7. 展示图片“挥手之间”、介绍:这是毛泽东从延安搭乘飞机,飞往重庆时的情景,同行的还 有周恩来、王若飞。毛泽东为什么要接受邀请
生: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8.师:一身系天下安危的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 进行和平谈判,于1945年10月101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这个协定 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列举.
(1)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闭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 新中国: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9. 师:双十协定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双方同意和平建国,并决定为此召开政协会议。这个协定的 签署有什么意义
学生发表看法。
10. 师:这个协定的签订使得共产党赢得了民心,争取了主动,也使和平建国成为可能。按照双 十协定的要求,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内容又是怎样的
生: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等问题、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 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11. 师:重庆谈判 j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吓,为中同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1. 师:我们知道,蒋介石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只是为了欺骗民众,做做样子,并为自己调动军 队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出示美国帮助国民党转运军队的画面,告诉学生蒋介石发动内战的行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2. 师: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治协议,
—4—
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他们的美梦是怎样的
生:以20万军队,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解放区;用3到6个月时间,完全消灭所有中共控制解 放区
3. 师:为什么他们这么有自信 请大家看看“相关史事”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阅读“相关史事”中有关内战开始时国其两党的力量对比,认识到当时的国共两党力量悬殊, 这让国民党认为消灭共产党是轻而易举的事,注意材料最后有关入口的描述指的是仅方所控制地区
吹的人口数量。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27万人
武器装备 全部美、日装备 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1500多座大城市、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400多座中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4. 师: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请大家看图。 出示国民党的进攻示意图,对照图片大致介绍进攻范围。
注:中原解放区位于长江、黄河、淮河、汉水之间,以河南为中心.连接安徽江苏湖北陕西四省, 由鄂豫皖西、豫西、陕南豫皖苏桐柏江汉七块战略区组成。全区人口5357厅,上地9197厅亩。中原 解放区东逼南京,南扼长江,西慑西安,控制着平汉、陇海两大铁路枢纽,造夺取全同解放战争胜利 的重要战略基地。
5. 师:1947年3月,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了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 进攻,请大家看图。
—5—
对照图片指出大概范围。(即图中的陕甘宁和华东地区)
(三)解放区居民的自卫反击
1. 师:国民党从1946年6月发功战争,叫嚣在6个月之内完全消灭共产党所控制的区域。然而, 到了1947年3月,10个多月过去了,不仅其全面进攻被粉碎,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遭遇了挫折
他们的兵力物力都要远远胜过共产党,为什么却是这种结果 我们来看看,面对国民党的进攻,毛泽 东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论断
生:“一切反动派都居纸老虎”。
2. 师: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 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要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 战争粉碎固民党军队的进攻,为此制定了什么作战原则和方针
生:以运动战为上要方式,奸人敌人有生力比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放人。
3. 师;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全面进攻失败后, 国民党被迫改为重点进攻。他们进攻了什么地/
生:陕北和山东。
4. 师:说-说,解放军是怎样粉碎对陕北的进攻的
生: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 野战军先后取得背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教师可出示毛泽东转战陕北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体会,告诉学生撤离延安是在敌人进攻延安, 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灵活决策,打算以运动战的方式来抗击敌人而采取的行动.事证明这个决定 是正确的。
—6—
5. 师: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 放区的重点进攻。
6.师:在其他战场,解放军也是战果显著,请大家读一读“相关史事”的内容,了解什么是“三 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学生阅读,了解事件经过,教师可解释一下“东北民族联军”:东北民主联军由东北人民自治军 发展而来,后改称“东北野战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基础。
7.小组讨论:为什么战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其进攻就被共产党挫败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知识拓展”中解放军作战原则来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1)集中兵力歼灭敌人。
(2)党中央、毛泽东的亲自领导。
(3)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
(4)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习题
1. 教材第114页“课后活动”第1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 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 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
(1)毛泽东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 应如何解决 一
(2)经过重庆谈判.国共权方代表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
【答案】(1)最迫切的问题是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应在和平民主闭结 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2)《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2. 教材第114页“课后活动”第2题;运用具体史实,说说解放区军民是如何进行自卫反击的。
—7—
【讲评】本题的实质是对自卫反击战中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进行实例阐述。“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一内容查阅资料, 再进行交流。
(二)同步课堂
1.中国古代历史浩如烟海,你知道楚汉战争中“鸿门宴”的故事吗 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又上演 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重庆谈判,读下则电文,回答问题。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谑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 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
— —中正
(1)蒋介石为什么要摆“鸿门宴”
(2)毛泽东为什么要冒着巨大的危险去赴蒋介石的“鸿门宴”
(3)一些民主人士称毛泽东是“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你有何感想
【答案】(1)为发动内战争取准备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2)毛泽东赴 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了表明中国共产党和谈的诚意,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谈、 真内战的阴谋,(3)毛泽东这—行动,向中国和全世界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一 贯地代表人民愿望的,同时也有力地揭露和孤立了蒋介石。
2.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上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 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 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A. 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 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 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答案】A
3.1946年6月,国民党全而内战爆发时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史实本质 ( )
A. 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 楚汉相争,成王败寇
C. “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讲评】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诞生,其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直至共 产主义社会,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性质和目标的不同使内战不可避免。
【答案】C
四 、课堂小结
—8—
抗日战争以后,人们渴望着和平,毛泽东为此亲赴重庆,签署了双十协定,然而,蒋介石却公然 违背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军由自卫反击到战略反攻,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一个新的 时期
板书设计
内战爆发
重庆谈判:1945年,双十协定的签订,政协会议的召开卞含 国民党发动内战:1946年6月,全面进攻——重点进攻
解玫军自卫反击: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制定了正确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教学探讨与反思
由于本课所讲的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军事较量,复杂 而又激烈,而且要涉及众多的地理位置和抽象难懂的战略战术,初二学生空间概念比较差,因此教学 时可以用多媒体作为有利的辅助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如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的场 景、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等,都可以用图片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情景,把握战争形势。 补充资料
双十协定的签署背景
抗日战争结束后,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开始减少,抗战中出于共同目标而隐藏于中国共 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
在东北、华北及中原部分地区,国共两党的军队竞相展开城市管辖权与战略物资的接收,同时, 苏联把在东北地区缴获的原日军轻兵器及部分战略物资,转移给由林彪率领的东北解放军;国民党则 从美国方面取得了军事援助,由美国每空军负责运送国民革命军前注华北、东北地区,两党在部分地 区对政权的控制展开了零星的冲突。
1945年8月,出于已取得战略主动权,蒋介石接受了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的提议,三次电邀 毛泽东前往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在关国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飞至重庆,代表中 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展开和谈。
会议召开前,两党公开表示在谈判期间实行停火.但实际上为取得更多的谈判筹码,两党军队对 战珞要地的占领与反占领,在谈判期间从未中断。
—9—
谈判期间,共产党坚持抗日根据地拥有独立主权,但同意交出分布在海南、湖北浙江、河南一带 共13个根据地,由国民党接收,并为两党间意识形态的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构想,淡化 两党的意识形态对立。国民党则圣持,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即为共产党所占有的延安革命根据 地保持不变外,其他地区一律收回,并要求将人民解放军纳入由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统一指 挥,共产党拒绝把军队交给只有国民党控制的政府.只表示会对军队减员,并要求在建立真正民主的 政府后才交出军队。
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2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 力,以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 中国”,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是重 庆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