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光滑的玻璃板上不能爬行,其原因是(  )
A.蚯蚓要借助刚毛运动
B.玻璃板摩擦大
C.蚯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的地方爬行
D.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2.冬季我国北方常常利用冰孔进行捕鱼,其依据是(  )
A.冰孔处水温高 B.冰孔处氧气多
C.冰孔处食物丰富 D.鱼类具有趋光性
3.桃花水母属于古老而又珍稀的腔肠动物。目前世界上的淡水桃花水母已发现 11 种, 除英国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 9 种均产在中国。下列动物中, 与桃花水母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水螅、涡虫、海蜇 B.珊瑚虫、海葵、海蜇
C.涡虫、乌贼、珊瑚虫 D.水螅、乌贼、海葵
4.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软体动物。它一生只进食一次海藻大餐,便将叶绿体吸入自己的细胞内,从此便可不再进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叶海蜗牛的营养方式与植物一样,终生自养
B.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叶海蜗牛细胞的细胞核与叶绿体
C.绿叶海蜗牛一生只进食一次,其结构特点应是有口无肛门
D.叶绿体在绿叶海蜗牛的细胞内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5.家鸽的体温高而恒定,这与体内产生热量多有关。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体内产生热量多的原因(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呼吸作用旺盛
C.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 D.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6.生物进化的规律为: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据此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两栖类幼体和成体都是用肺呼吸
C.爬行类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D.鸟类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7.如果把猎豹、家鸽、眼镜蛇和青蛙这四种动物从30℃环境换到10℃的环境中,体温略微下降但又能迅速恢复的是(  )
A.猎豹和家鸽 B.猎豹和青蛙
C.青蛙和眼镜蛇 D.家鸽和眼镜蛇
8.小红喜欢吃各种海鲜,如干炒鱿鱼、蒜蓉粉丝蒸扇贝、爆炒小龙虾、红烧花鲢鱼、文蛤蒸蛋等。这些菜名中提及的软体动物有(  )
A.扇贝、小龙虾、文蛤 B.扇贝、鱿鱼、鲢鱼
C.鱿鱼、扇贝、文蛤 D.鱿鱼、鲢鱼、文蛤
9.“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关于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合
B.体表覆的鳞片表面有滑滑的黏液
C.鳃进行气体交换
D.靠侧线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
10.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特点匹配错误的是(  )
A.水螅——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B.涡虫——有口有肛门,运动方式为蠕动
C.蝗虫——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D.蚯蚓——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
11.分类学家把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附肢、能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动物。下列四类动物中,哪一类不属于蠕虫动物(  )
A.扁形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12.蚯蚓通过自己的活动改良土壤,有益于农业生产。蚯蚓属于_________动物。(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
13.动物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下列与防止水分散失无关的是(  )
A.蜥蜴的体表有鳞片 B.乌龟的体表有坚硬的甲
C.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蚯蚓的腹部有刚毛
14.爸爸钓鱼回来,带回好多活鲫鱼。小明和弟弟用这些鱼就“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进行探究并做了记录。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
A.鲫鱼属于脊椎动物,靠脊柱支撑身体
B.鳔是呼吸器官,鳃起辅助呼吸作用
C.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D.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的阻力
15.蝉和小龙虾均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B.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D.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都分节
16.下列哪项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  )
A.体温恒定 B.体内有膈 C.用肺呼吸 D.有牙齿
17.下列四个成语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的是(  )
A.沉鱼落雁 B.鹤立鸡群 C.蛛丝马迹 D.蛇蝎心肠
18.我国自古就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细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的古训;我国农业农村部制定了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可能导致鱼类肉质差 B.保护产卵期、肥育期的鱼类
C.保证夏季旅游高峰的航运畅通 D.避免渔民在高温天气下捕捞
二、读图理解题
19.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行于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下面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①身体呈   ,可   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②前肢变成   ,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   ,可   。②胸骨有高耸的[   ]   ,可附着发达的   ,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   ]   ,该结构具有   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20.如图是一些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恒温动物动物类群是   (填字母)。
(2)H、I都比较高等,相对于H,I的   特别发达,利于消化粗纤维。它生殖发育特点是   。
(3)H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图G的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三、资料分析题
21.一些天然琥珀会包裹住一些动物,个体较小的有蜘蛛、蚂蚁等,中等大小的有蝗虫、蜗牛等,体型较大的有蜥蜴、树蛙等,这些琥珀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蜘蛛和蚂蚁的体表都有坚硬的   和分节的附肢,属于   动物。
(2)蝗虫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农作物的世界性害虫的原因。蝗虫用   口器暴食庄稼.同时既有善于跳跃的足,又有善于飞行的翅,扩大了   范围。
(3)蜗牛被覆贝壳,身体柔软,属于   动物。
(4)树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   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5)蜥蜴的体表覆盖着   ,属于   动物。
22.认真阅读以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的羊绒比黄金还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而昔日茫茫高原上数万只藏羚羊一起奔跑的壮观景象,如今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竟是偷猎者不绝于耳的枪声…
资料二: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稀有水生动物,主要生活在长江中,是现存鲸类中
最原始的一类,有“水中大熊猫”之称.近20年来,由于长江食饵减少、船只增多、水域污染以及误捕等原因,白鳍豚的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白鳍豚被列为世界最濒危的十二种动物之一.
(1)藏羚羊和白鳍豚属于   动物,这类动物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
(2)导致藏羚羊和白鳍豚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3)为保护珍稀生物,我们中学生能做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1)流线型;减小;翼
(2)中空;减轻体重;2;龙骨突;胸肌
(3)5;气囊;辅助呼吸
20.【答案】(1)ABCDE;H和I
(2)盲肠;哺乳、胎生
(3)双重呼吸;肺、皮肤
21.【答案】(1)外骨骼;节肢
(2)咀嚼式;陆地生活
(3)软体
(4)鳃;肺
(5)角质鳞片;爬行
22.【答案】(1)哺乳动物;胎生哺乳
(2)偷猎;水污染、误捕
(3)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政策和法规.不能使用一次性筷子,因为这会毁坏树木,并且少扔垃圾,少用塑料袋,以减少污染,不吃珍稀野生动物,多植树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