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6月15日高中生物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玉米籽粒中的紫色和黄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将纯种的紫粒玉米与纯种的黄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紫粒玉米的果穗上只有紫色籽粒(如图1),黄粒玉米的果穗上却结有紫色和黄色籽粒(如图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紫色籽粒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B.图2中黄色籽粒均为纯合子C.由图2可知黄粒对紫粒为显性D.题目中涉及的交配方式既有自交又有杂交2.某雌雄同株植物的株高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D和d控制,而含D基因的花粉碰到恶劣条件(如受粉期遇到连绵细雨)也只有约2/3能正常受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杂合植株在正常条件下自由交配两代,F2中DD∶Dd=3∶1B.杂合植株在正常条件下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C.杂合植株在恶劣条件下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D.杂合植株在恶劣条件下自交1代,F1中DD∶Dd=2∶5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B.“F1(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属于演绎内容C.“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数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某异花传粉植物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有一包该植物的种子(只有DD和Dd两种基因型),若将该包种子种下使其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获得的F1中矮茎植株的比例是1/64。综上分析,这包种子中基因型为DD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A.3/4 B.3/5 C.1/2 D.3/75.某果蝇的体色有黑色和灰色,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控制,且隐性雄配子有50%不育。现有基因型为Dd的灰体雄蝇,让其与黑体雌蝇杂交,得到F1,再让F1随机交配得到F2,则F2中灰体与黑体的比值为( )A.1∶1 B.2∶1 C.3∶1 D.4∶1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 :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根据假说设计了测交实验并推理出对应结果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得到性状分离比均接近1 :1,以验证其假说7.人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某男孩及其父母都是直发,但其妹妹却是卷发。该男孩的基因型是( )A.aa或AA B.Aa或aa C.Aa或AA D.无法确定8.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研究某种小鼠毛皮性状的遗传方式,获得如下结果。下列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亲本组合 黄色小鼠♀×黑色小鼠♂ 黑色小鼠♀×黄色小鼠♂ 黑色小鼠♀×黑色小鼠♂ 黄色小鼠♀×黄色小鼠♂黄色小鼠 28 43 0 186黑色小鼠 26 48 60 94A.黄色为隐性性状B.黑色为显性性状C.种群中黄色小鼠均为杂合子D.小鼠毛皮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9.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最多有6种基因型B.A+、A和a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雄鼠杂交,后代一定出现3种表现型D.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10.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色由显性基因(CG)控制,控制黄色、黑色的基因分别是CY、c,CG对CY、c为显性、CY对c为显性。但其杂合子的性状表现因受性别影响可能不能形成对应的表现型。下表是一组小鼠杂交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亲本 F1雌鼠(只) F1雄鼠(只)杂交1 纯合灰鼠×纯合黄鼠 灰色36 灰色:黄色=17:18杂交2 纯合灰鼠×纯合黑鼠 灰色x 灰色:黑色=y:z杂交3 纯合黄鼠×纯合黑鼠 黄色22 黄色:黑色=11:9杂交4 杂交1子代灰鼠×纯合黑鼠A.杂交1的F1雄鼠中灰色黄色的基因型相同B.杂交2的F1中雄鼠中可能出现灰色:黑色=1:1C.杂交3的F1雄鼠中黑色的基因型为ccD.杂交4的结果中雄鼠的毛色为黄色、灰色和黑色11.玉米的紫茎对绿茎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择多株紫茎植株自交获得F1,F1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茎:绿茎=7:1,则F1的紫茎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6/8 B.6/7 C.5/8 D.5/712.某植物果实的有芒(B)与无芒(b)是一对相对性状,含基因B的花粉全部可育,含基因b的花粉一半可育、一半不育。杂合有芒植株自交,后代中纯合有芒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A.1/4 B.1/3 C.2/7 D.5/6二、多选题13.已知果蝇长翅和残翅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具有亲子代关系的甲乙两管果蝇,其中甲管果蝇既有长翅又有残翅,乙管果蝇只有长翅(甲乙两管统计的果蝇数量均足够多)。由于忘记贴标签,现在不知道甲管果蝇是亲代,还是乙管果蝇是亲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长翅果蝇一定含有纯合子B.不管哪一管果蝇为亲代,乙管中的果蝇均为杂合子C.不管哪一管果蝇为亲代,残翅都是隐性性状D.可用乙管果蝇相互交配的实验结果判断哪管果蝇为亲代14.某种两性花的植物,通过自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 ℃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红花,Aa的植株开粉花,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 ℃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现有在25 ℃条件下一片开粉花的植株自交产生了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子长出的植株再次繁殖后代,后代在25 ℃条件下生长,花色及其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3:2:3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测交实验C.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D.在25 ℃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植株只开白花15.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杂交实验时,母本植株需要“去雄套袋”处理,去雄的时间在雌蕊刚成熟时进行B.F1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不能真实反映出F1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孟德尔用于杂交实验的豌豆数目足够多,而且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D.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是,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比例为1∶116.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n代,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三、非选择题17.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如图所示的遗传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2)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实验二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作 。(3)戊中杂合子占 。要判断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简述实验思路 。18.现有宽叶和窄叶玉米两个二倍体品种,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纯合子可以稳定遗传,在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现有若干株基因型未知的宽叶植株,其中部分为纯合子。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判断出其中的纯合子,并为育种保留纯合子植株(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留种方法)。①实验思路: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留种方法: 。(2)育种工作者将外源基因B导入基因型为AA的细胞内培育成转基因植株,B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导致该植株(乙)表现为窄叶。现欲探究B基因重组的位置,是与其中一个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还是位于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请分析如下实验(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①让植株乙与正常窄叶植株杂交得F1,则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②取F1中窄叶植株自交得F2,若B基因与其中一个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若B基因位于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19.某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种子子叶有紫色和白色两种类型.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组别 亲本的处理方法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紫色子叶 白色子叶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粒 0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粒三 将甲植物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 等雌蕊成熟后授乙植株的花粉 369粒 0四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粒 99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如果A代表显性遗传因子,a代表隐性遗传因子,则甲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丙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 。(3)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 粒。(4)若进行丙植物和乙植株的杂交实验,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中,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 。(5)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20.某种鼠的毛色由遗传因子A、a1、a2控制,其中A对a1和a2是显性,a1对a2是显性,在体细胞中这些遗传因子也是成对存在的,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性状表现与遗传因子的关系如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性状表现 黄色 灰色 黑色遗传因子组成 Aa1 Aa2 a1a1 a1a2 a2a2(1)若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1×Aa2,则其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性状表现。则该对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 。(3)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实验思路: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 色雌鼠杂交。②观察后代的毛色及比例结果预测:③如果后代出现黄色:灰色=1:1,则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④如果后代出现 ,则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2.21.福清利桥古街对面种植了大量网红宫粉紫荆花,因其叶子像羊蹄的脚印而俗称“羊蹄甲”。福清种植的品种A开紫红色花,当下季节满树繁花。某研究小组发现“羊蹄甲”还有开白花的变种B。小组成员利用A、B两个品种羊蹄甲植株,进行如表实验。请回答:实验组别 亲本处理办法 F1花的颜色紫红色 白色实验一 将A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朵 0实验二 将B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0 405朵实验三 将A植株的花去除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B植株的花粉 396朵 0(1)通过实验 可知,植物花的颜色紫红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如果用T代表显性基因,t代表隐性基因,则A、B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2)在实验三中,母本是 ;若实验三的F1连续自交3代后,植株所开花的颜色中紫红色:白色= 。(3)研究小组从不同实验组的F1选择材料,欲通过一次实验来判断花的颜色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请写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 的F1和实验 的F1进行杂交,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 ,则说明 ;若 ,则说明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参考答案:1.C【分析】玉米籽粒中的紫色和黄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紫粒玉米的果穗上只有紫色籽粒,黄粒玉米的果穗上却结有紫色和黄色籽粒,说明紫粒对黄粒是显性。【详解】A、将纯种的紫粒玉米与纯种的黄粒玉米间行种植,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紫粒玉米的果穗上只有紫色籽粒,说明杂交时黄粒的植株为其授粉后没有显示黄色的性状,则紫色为显性性状,图1中的紫粒既有紫粒植株自交得到的纯合子,也有黄粒植株与其杂交形成的杂合子,A正确;B、根据A项分析可知,黄色为隐性性状,因此图2中黄色籽粒均为纯合子,B正确;C、将纯种的紫粒玉米与纯种的黄粒玉米间行种植,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由图2可知,紫粒植株为黄粒植株授粉后形成的是紫粒,因此说明紫粒对黄粒为显性性状,C错误;D、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将纯种的紫粒玉米与纯种的黄粒玉米间行种植,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D正确。故选C。2.D【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详解】A、正常条件下,花粉不受影响,杂合植株Dd自由交配两代,F2中DD:Dd=1:2,A错误;B、杂合植株能产生D和d两种配子,杂合植株在正常条件下自交会产生dd个体,会出现性状分离,B错误。C、杂合植株在恶劣条件能产生D和d两种配子,其中而含D基因的花粉碰到恶劣条件(如受粉期遇到连绵细雨)也只有约2/3能正常受精,会产生dd个体,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D、在恶劣条件下,含D基因的花粉只有约2/3能正常受精,花粉的类型及比例为D:d=2:3,卵细胞的种类和比例不受影响,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1:1,杂合植株在恶劣条件下自交一代,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1/2×2/5:3/5×1/2+2/5×1/2=2:5,D正确。故选D。3.B【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A正确;B、雌雄配子数目一般不等,雄配子数要多于雌配子数,B错误;C、测交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类型,其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C正确;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数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3: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故选B。4.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假设这批种子中基因型为DD的种子所占比例为x,则基因型为Dd的种子所占比例为1-x,且仅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后代会获得矮茎植株,则将这批种子种下使其在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自由交配),基因型为Dd植株产生d配子的概率为(1-x),F1中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x)/2]2=1/64 ,通过计算可知,x= 3/4,即A正确。故选A。【点睛】5.B【分析】由题干可知,果蝇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基因型为Dd的个体为灰色,可知灰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隐性雄配子50%不育,计算时应去除50%的d雄配子,F1随机交配得到F2,可通过次雄配子的比例计算F2的基因型频率。【详解】由题意可知:D灰体为显性,d黑体为隐性。Dd灰体雄蝇产生隐性雄配子50%不育,所以可育雄配子中D占2/3、d占1/3,与黑体雌蝇dd杂交后,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均为Dd2/3、dd占1/3。F1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D占1/3、d占2/3;隐性雄配子50%不育,所以F1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D占1/2、d占1/2,F1随机交配产生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1/6、Dd1/2、dd占1/3,所以F2表型比例灰体:黑体为2∶1,ACD错误,B正确。故选B。6.C【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这是假说内容,A错误;B、由F2出现了“3 ∶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是假说内容,B错误;C、根据假说设计了测交实验并推理出对应结果,属于演绎推理内容,是测交实验的理论阶段,C正确;D、验证其假设是通过测交实验进行,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得到性状分离比均接近1∶1,以验证其假说,属于实验的验证阶段,D错误。故选C。7.C【分析】人的直发和卷发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所决定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男孩及其双亲都是直发,但妹妹是卷发,说明出现了性状分离,直发是显性性状。【详解】根据双亲都是直发,妹妹是卷发,可判断出现了性状分离,直发为显性性状,卷发为隐性性状,且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杂合子Aa,妹妹为aa,该男孩为直发,根据Aa×Aa→AA、Aa、aa,可知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或AA。C正确,ABD错误。故选C。8.C【分析】根据杂交实验分析:黄色小鼠♀×黄色小鼠♂,后代中有黑色小鼠出现,说明黄色对黑色为显性,结合后代中黄色小鼠:黑色小鼠=2:1,可推知黄色小鼠中的显性纯合子存在致死情况。【详解】AB、根据杂交实验:黄色小鼠♀×黄色小鼠♂,后代中有黑色小鼠出现,可知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即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AB错误;C、根据杂交实验:黄色小鼠♀×黄色小鼠♂,后代中黄色小鼠:黑色小鼠=2:1,可推知黄色小鼠中的显性纯合子存在致死现象,故种群中黄色小鼠均为杂合子,C正确;D、根据杂交实验:黄色小鼠♀×黑色小鼠♂、黑色小鼠♀×黄色小鼠♂,后代中黄色小鼠:黑色小鼠=1:1,可知,小鼠毛皮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C。9.D【分析】由题可知,A+A+的个体胚胎致死,因此该老鼠种群中黄色的基因型有:A+A、A+a,灰色的基因型是:AA、Aa,黑色的基因型是aa。【详解】A、由题干可知,老鼠的体色基因型有A+A+、A+A、A+a、AA、Aa、aa,由于A+A+的个体胚胎致死,因此该老鼠种群中最多有5种基因型,A错误;B、A+、A和a为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一只黄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雄鼠(aa)杂交,亲本A+A与aa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其表现型为黄色和灰色,亲本A+a与aa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其表现型为黄色和黑色,因此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C错误;D、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生的3只小鼠的基因型都可能为A+a,因此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D正确。故选D。10.C【解析】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对应表现型的百分率;完全不表达的杂合体,称为钝挫型,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详解】A、由于亲代为纯合灰鼠×纯合黄鼠,基因型分别为CGCG×CYCY,杂交1的F1雄鼠中灰色和黄色的基因型相同,均为CGCY,A正确;B、由于亲代为纯合灰鼠×纯合黑鼠,基因型分别为CGCG×cc,杂交2的F1基因型均为CGc,子一代雄鼠中可能出现灰色:黑色=1:1,B正确;C、由于亲代为纯合黄鼠×纯合黑鼠,基因型分别为CYCY×cc,杂交3的F1雄鼠中黑色的基因型为CYc,C错误;D、杂交4为杂交1子代灰鼠×纯合黑鼠,基因型分别为CGCY×cc,子代基因型为CGc和CYc,雄鼠中CGc表现为灰色和黑色,CYc表现为黄色和黑色,故雄鼠的毛色为黄色、灰色和黑色,D正确。故选C。【点睛】11.D【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可设该基因为A、a,据此分析作答。【详解】假设亲代的紫茎AA=X,Aa=1-X,则F1的绿茎aa=1/4×(1-X)=1/8,求得X=1/2。得到亲本AA=1/2、Aa=1/2,亲本自交的后代中AA=1/2+1/2×1/4=5/8,Aa=1/2×1/2=2/8,则紫茎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5/7。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B【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杂合有芒植株Bb自交,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1:1,因为含基因b的花粉一半可育、一半不育,故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2:1,故后代中纯合有芒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2/3=1/3,B正确。故选B。13.ABC【分析】设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为A、a。根据题意,若甲管(既有长翅又有残翅)是亲代,乙管(只有长翅)是子代,则长翅为显性,残翅为隐性,甲管为纯合子(长翅AA×残翅aa),乙管为杂合子(Aa);若乙管为亲代,甲管为子代,则长翅为显性,残翅为隐性,乙管为杂合子(长翅Aa),甲管长翅为AA或Aa、残翅为aa。即世代连续的两管果蝇中,乙管一定是杂合子。甲管果蝇长翅有两种可能,都是纯合子(AA)或既有纯合子(AA)又有杂合子(Aa)。【详解】A、据分析可知,甲管果蝇长翅有两种可能,都是纯合子或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故甲管中的长翅果蝇一定含有纯合子,A正确;B、据分析可知,不管哪一管果蝇为亲代,乙管中的果蝇均为杂合子,B正确;C、据分析可知,不管哪一管果蝇为亲代,残翅都是隐性性状,C正确;D、据分析可知,乙管无论是亲代还是子代,长翅果蝇都为杂合子,相互交配后子代都是既有长翅又有残翅,故无法判断亲子代关系,D错误。故选ABC。14.ACD【分析】两性花自花传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自交;对于该种植物来说,判断基因型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25 ℃条件下一片开粉花(Aa)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即1/4红花,2/4粉花,1/4白花,再次自交一代,子二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3:2:3,在25℃条件下,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3:2:3,A正确;B、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自交实验。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植物花色由基因控制,但会受到温度影响,同一基因型在不同温度下花色不一样,说明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C正确;D、在25 ℃条件下生长的白花,基因型为aa,该植株自交,后代植株基因型全为aa,不管什么温度,都只开白花,D正确。故选ACD。15.AB【分析】杂合子自交出现3:1的条件有:①所研究的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②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比值为1:1,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④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详解】A、豌豆花是两性花,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因此在杂交实验中,应在花朵未成熟的时候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错误;B、将F1进行测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后代表现型由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决定,故后代的表型和比例反映了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B错误;C、孟德尔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学分析,是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且用于杂交实验的豌豆数目足够多,统计数据越准确,C正确;D、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是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雌配子中两种类型比值为1:1,雄配子中两种类型比值为1:1,D正确。故选AB。16.AD【分析】分析曲线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横轴因素的升高,纵轴所代表的数据逐渐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后, 随着横轴因素的升高,纵轴所代表的数据不再升高,说明此时存在某种限制因素。【详解】A、在适宜条件下,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所需的原料,净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CO2饱和点后,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A正确;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是呈正比例关系,B错误;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数目变化规律为:间期时复制加倍,末期时细胞分裂减半,C错误;D、杂合子Aa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 - (1/2)", 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来越大,且不断趋向于1,D正确。故选AD。17. 二 黄色 Y∶y = 1∶1 性状分离 2/3 将戊进行自交实验,如果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戊是纯合子;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则戊是杂合子。【解析】1、判断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植物可通过自交和测交,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若子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二中,亲本黄色自交后代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故实验二亲本基因型Yy,实验一亲本绿色yy,因子代黄色:绿色=1:1,故亲本黄色为Yy。【详解】(1)由实验二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2)据分析可知,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为测交,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1:1。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性状分离。(3)据分析可知,戊的基因型为YY或Yy,YY:Yy=1:2,故杂合子Yy为2/3。要判断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自交,若子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 实验思路:将这些宽叶植株单株种植,分别进行自交,将每株产生的种子单独种植在一个区域形成F1,观察每个区域的F1性状分离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和留种方法:F1均表现为宽叶植株的区域,则为纯合子,该F1即可为育种留种;F1出现窄叶植株的区域,则不宜留种 宽叶∶窄叶=1∶1 全为窄叶 窄叶∶宽叶=13∶3【分析】1、玉米的花是单性花,玉米属于雌雄同株植物。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1)将这些宽叶植株单株种植,分别进行自交,将每株产生的种子单独种植得到F1,F1性状分离情况反映了亲本的基因型,如果亲本是杂合子,子一代就会发生性状分离。如果亲本是纯合子,子一代就没有性状分离现象,所以,若F1均表现为宽叶植株,则亲代植株和F1植株均为纯合子,该F1即可为育种留种;若F1出现窄叶植株,则亲代植株为杂合子,F1中有纯合子和杂合子,不宜留种。(2)若B基因与其中一个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情况如图1,若B基因与A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即位于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情况如图2。据题知,B基因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可得出结果。①让植株乙AAB与正常窄叶植株aa杂交得F1,则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Aa∶窄叶AaB=1∶1。②取F1中窄叶植株AaB自交得F2,若B基因与其中一个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如图1所示),F1产生的配子为AB:a=1:1,则F2的表现型全为窄叶(AABB:AaB:aa=1:2:1);若B基因位于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如图2所示),F1产生的配子为AB:A:aB:a=1:1:1:1,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窄叶∶宽叶=13(AABB:AAB:AaBB:AaB:aaB:aaBB:aa=1:2:2:4:2:1:1)∶3(AA:Aa=1:2)。【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19. 紫色子叶 AA Aa 0 198 1:1 C【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实验一:甲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子叶都是紫色,说明甲是子叶为紫色的纯合子;实验二:乙植株自花传粉,后代都表现为子叶白色,说明植株乙是子叶为白色的纯合子;实验三:甲、乙植株杂交,子代都表现子叶为紫色,说明紫色对白色是显性性状;实验四: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代紫色∶白色=3∶1,说明丙植株是杂合子,子叶是紫色。【详解】(1)根据实验三中:甲、乙植株杂交,子代都表现紫色,或根据实验四: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代紫色∶白色=3∶1,可判断紫色为显性性状。根据分析可知,甲为子叶为紫色的纯合子,即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丙植株为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Aa。(2)根据分析可知,甲、乙均为纯合子,所以实验三的子代均为Aa,即稳定遗传的种子占0%。(3)丙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自花传粉的后代AA∶Aa∶aa=1∶2∶1,所以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297×2/3=198粒。(4)丙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乙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所以丙植物和乙植株的杂交后代为Aa∶aa=1∶1,即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1∶1。(5)A、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所以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A正确;BC、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并且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因此隐性纯合子=1/2×[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2,所以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正确;C错误;D、杂合子的比例为(1/2)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即c曲线,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遗传规律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然后用正推法结合遗传图解进行解答。20.(1)黄色:灰色=2:1(2) Aa2、a1a2 1/8(3) 黑 Aa1 黄色:黑色=1:1【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1AA(死亡)、1Aa1(黄色)、1Aa2(黄色)、1a1a2(灰色),即子代的性状表现为黄色和灰色=2:1。(2)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其亲代均有a2,又因后代有3种表现型,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2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的概率为1/2×1/2=1/4,雄性概率为1/2,所以黑色雄鼠为1/4×1/2=1/8。(3)①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遗传因子,应选用多只黑色雌鼠(a2a2)与该黄色雄鼠(Aa1或Aa2)杂交。②并观察后代的毛色及比例。③若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1,则Aa1×a2a2,子代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a2:a1a2=1:1,故后代中既有黄色也有灰色(黄色:灰色=1:1)。④若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2,则Aa2×a2a2,子代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a2:a2a2=1:1,故后代中既有黄色也有黑色(黄色:黑色=1:1)。21.(1) 三 紫红色 TT tt(2) A植株 9:7(3) 二 三 子代中紫红花:白花=1:1 花的颜色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子代中紫红花:白花≠1:1 花的颜色不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1)据实验一和实验二杂交结果可知,A植株和B植株都是纯合子,具有相对性状,实验三中A植株(紫红色)与B植株(白色)杂交,后代全是紫红色,说明紫红色为显性。如果用T代表显性基因,t代表隐性基因,则A、B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TT、tt。(2)实验三中A植株是母本,接收B植株父本的花粉,实验三的F1基因型为Tt,连续自交3代,杂合子Tt为1/23=1/8,TT=tt=(1-1/8)÷2=7/16,T_为紫红色,tt为白色,因此若实验三的F1连续自交3代后,植株所开花的颜色中紫红色:白色=(1/8+7/16):7/16=9:7。(3)欲通过一次实验来判断花的颜色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常用测交实验,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实验一的F1为TT,实验二的F1为tt,实验三的F1为Tt,因此实验方案为:选择实验二的F1和实验三的F1进行杂交,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若花的颜色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那么子代为Tt:tt=1:1,即子代中紫红花:白花=1:1;若花的颜色不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那么子代中紫红花:白花≠1:1。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