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浙教版九上 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21*cnjy*com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C.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2.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下列材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单质的是( )A.合成塑料 B.合成纤维C.合成橡胶 D.纳米金属材料3.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A.液氧属于混合物B.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CH(CH2)10CH3属于无机物D.CH(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4.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体育场屋面采用的新材料铝镁锰板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亚运火炬“薪火”的主要燃料是甲醇(),属于有机物C.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D.亚运会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楠在江边捡拾的垃圾,其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2·1·c·n·j·y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垃圾袋6.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羊毛衫 B.塑料桶 C.尼龙绳 D.不锈钢尺子二、填空题7.“绿色科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科学家通过研究实现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 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只生成一种产物,实现了“零排放”。该产物就是甲酸(CH2O2),在物质分类上,甲酸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8.海鲜中的鲜味与氧化三甲胺(C3H9NO)有关。氧化三甲胺本身无气味,口感上有鲜味、淡淡的甜味,经高温作用,会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三甲胺(C3H9N),三甲胺具有难闻的鱼腥味。(1)氧化三甲胺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根据氧化三甲胺的性质,请你提出一条海鲜保鲜的措施 。9.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燃料为甲醇,其制取方法是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和水。www-2-1-cnjy-com(1)甲醇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从生产甲醇到燃烧甲醇,消耗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从而实现“零增碳”,其意义是 。21·cn·jy·com10.有机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羊毛与蚕丝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酒精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的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11.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性。21·世纪*教育网(3)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____(填字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4)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能源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21*cnjy*com三、解答题12.冬季,德绒发热、石墨烯黑金、远红外等宣传语铺天盖地。市面的“自发热”产品主要有3类,专家对此做出解读.A类:当环境中水分子被纤维吸引结合后,分子动能降低,通过能量转换产生吸湿发热现象。材料一般以改性腈纶、涤纶为主。B类:用热辐射吸收较好的材料形成远红外纤维,或将材料涂在表面。它能吸收环境或人体发出的热量,以远红外线的形式辐射出来。C类:在面料中加入导电纤维,如石墨烯纤维等,外接电源对其充电,服装就会发热。(1)A类常用的材料属于 (选填“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区分涤纶和蚕丝的简单方法是 。(2)B类本质上是吸收外界的热量,而非纺织品本身发热。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作用。21cnjy.com(3)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材料,C类产品在发热过程中是利用了石墨烯的 性,实现电能转化为内能。(4)专家指出,衣物保暖最重要的是看蓬松性和厚度。蓬松且有厚度的衣物因有大量空气起隔热作用,保暖性才好。因此,不要偏听偏信、盲目跟风。你能解释市场上火爆的德绒内衣表面为什么特别毛茸茸 。答案解析部分1.C【解析】A、根据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气体分析;B、根据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分析;C、根据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会造成浪费且污染环境分析;D、根据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分析。A、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气体,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保护环境 ,不符合题意;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 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会造成浪费且破坏环境,符合题意;D、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以游离形式较稳定存在的物质。单质分为由单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和由多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合成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复合而成并具有某些综合性能的材料。 所以合成材料不符合单质的定义。 纳米金属材料是形成纳米晶粒的金属,属于单质。故答案为:D。3.B【解析】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A. 液氧属于纯净物,A错误;B. 液氧由分子构成,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B正确;C. CH(CH2)10CH3 属于有机物,C错误;D. CH(CH2)10CH3 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D错误;故答案为:B。【出处:21教育名师】4.A【解析】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B、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C、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绿色环保的理念来分析。A、铝镁锰板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说法错误;B、甲醇(CH3OH)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说法正确;C、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故C说法正确;D、亚运会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故D说法正确。故选:A。5.C【解析】根据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分析。A、塑料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B、泡沫属于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C、易拉罐为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符合题意;D、垃圾袋为塑料,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www.21-cn-jy.com6.A【解析】根据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首先是天然,且是高分子进行分析。A、羊毛衫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正确。B、塑料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C、尼龙绳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D、不锈钢尺子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D错误。故选A。7.化合;有机物【解析】根据化合反应的特征,有机物的定义进行分析。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甲酸(CH2O2)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来源:21cnj*y.co*m】8.(1)有机物(2)低温保存【解析】(1)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2)根据氧化三甲胺的化学性质分析。(1) 氧化三甲胺为含碳化合物,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有机物。(2) 氧化三甲胺经高温作用,会发生分解反应, 所以保存时要低温保存。故答案为:(1)有机物;(2)低温保存。21教育网9.(1)有机物;(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解析】(1)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和水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分析。(1)甲醇属于有机物,由题意可知,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零增碳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 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10.蛋白质;不正确【解析】 据蛋白质来源、消毒剂的性质进行分析。羊毛与蚕丝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酒精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75%左右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因此并不是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11.(1)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2)导电(3)B(4)本身无毒,热值高,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解析】(1)根据金属铝表面存在氧化膜分析;(2)根据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分析;(3)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4)根据燃烧产物分析解答。(1)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2) 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导电性;(3)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B;(4)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作为理想燃料优点是本身无毒,热值高,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12.(1)合成材料;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特殊气味的是涤纶(2)呼吸(3)导电(4)德绒其实是一种化纤面料,以腈纶为主,会混纺一定比例的氨纶和涤纶,有的德绒面料还会混纺一定比例的粘胶纤维,其中的腈纶是经过改性的,是一种吸湿发热纤维;与普通腈纶比,德绒通过腈纶改性后做得更细、更软、更蓬松,市面上的德绒内衣比普通内衣提高了蓬松柔软性和厚实度,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解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及涤纶和蚕丝的性质进行分析;(2)根据呼吸作用的意义进行分析;(3)根据石墨烯的导电性进行分析;(4)根据得绒的面料的材料及性质并结合题文信息进行分析。(1)改性腈纶、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区分涤纶和蚕丝的简单方法是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特殊气味的是涤纶;(2)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在氧气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放出热量;(3)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材料,C类产品在发热过程中是利用了石墨烯的导电性,实现电能转化为热能;(4)德绒其实是一种化纤面料,以腈纶为主,会混纺一定比例的氨纶和涤纶,有的德绒面料还会混纺一定比例的粘胶纤维,其中的腈纶是经过改性的,是一种吸湿发热纤维;与普通腈纶比,德绒通过腈纶改性后做得更细、更软、更蓬松,市面上的德绒内衣比普通内衣提高了蓬松柔软性和厚实度,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暖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