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专题练: 地球的运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专题练: 地球的运动(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 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9月20日在我国新疆某地(41°N,88°E)拍摄的某驼队在沙丘上行走时的日落景观图(驼队在沙丘上行走的方向与摄影师和太阳的连线垂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为( )
A.16时 B.18时 C.20时 D.22时
2.若此时该驼队正行走在一个新月形沙丘上,则其大致位置及行进方向是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3.若该日正午时分,该驼队行走在此沙丘上,则驼影相比骆驼实际身高( )
A.更短 B.更长 C.一样长 D.先长后短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①②③④⑤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④⑤ D.①⑤
5.与③处相比,④处(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6.当③处日出时,北京时间约是( )
A.5时 B.6时 C.17时 D.23时
7.下表为我国同纬度甲、乙两学校某日上午上课时间(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甲学校 乙学校
第一节 7:00~7:45 10:00~10:45
第二节 7:55~8:40 10:55~11:40
第三节 9:20~10:05 12:20~13:05
第四节 10:15~11:00 13:15~14:00
甲、乙两学校最可能相同的是( )
A.海陆位置 B.自转角速度 C.地壳厚度 D.自转线速度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火箭点火发射时,远在巴西利亚(45°W)的李先生要看直播应在当地时间( )
A.4月24日9时59分 B.4月25日3时59分
C.4月25日9时59分 D.4月26日9时59分
9.发射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仅考虑纬度因素,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文昌(19°25′N)
10.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度上。据此完成下题。
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据此完成下题。
11.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宵节
12.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春光明媚 B.我国各地昼夜等长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读“局部经纬网图”,回答下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地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相等
B.①②③地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不相等
C.①②③地自转线速度相等,角速度①=②>③
D.①②③地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①=②>③
14.一架飞机从①地飞往②地,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应是( )
A.一直向正西方飞行 B.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飞行
C.一直向正东方飞行 D.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
15.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行走的距离约为( )
A.6600km B.5000km C.3330km D.4200km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17.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18.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地方时差
③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
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⑤产生了昼夜现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
图示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芒种到白露期间( )
A.芜湖市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C.济南市昼夜长短差值先增大后减小 D.西沙永暑岛(9°37'N)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20.图示“二十四节气”中,关于太阳对称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两个节气日日期都相差180天 B.芜湖市两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济南市两日昼夜长短情况正相反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7日21时10分,搭载着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的S5、S6试验卫星在山东东方航天基地成功发射,该系统实现了全球厘米级超高精度实时动态快速导航定位。东方航天发射港是我国唯一的海上发射基地。图示意我国航天发射基地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21.我国航天发射基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A.太原 B.西昌 C.文昌 D.酒泉
22.S5、S6试验卫星发射时( )
A.纽约(40°N,74°W)旭日东升 B.悉尼(34°S,151°E)夜幕深沉
C.伦敦(51°N,0°)夕阳西下 D.黄河站(79°N,12°E)正值极夜
23.与太原航天发射基地相比,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基地( )
①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节省燃料
②面向海洋,可多向发射,安全系数高
③海运便利,便于运输大型设备
④临近首都,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一些地理现象。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读某区域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纬线。据此完成下题。
25.图示大部分区域位于( )
A.南半球中纬度 B.南半球低纬度C.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低纬度
2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地势比b点高,自转线速度大 B.a点纬度比c点低,自转线速度大
C.c点纬度比a点低,自转角速度大 D.c点地势比d点高,自转角速度大
二、材料分析题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代表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h为一已知量)。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④地所在的纬度为_____。
(2)②地所在的纬度为_____,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h的变化范围是_____。
(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_____地,这一天地球上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为_____。
(4)该日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H1为_____。
(5)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1)判断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2)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该日深圳(22°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3)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材料二:下图表示广州和海口市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4)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
(5)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么变化?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23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第三届RCEP国际合作论坛”于2023年9月8日下午在厦门成功举办。图1为福建省略图,图2为会议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晨昏线位置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1)会议期间,厦门昼夜长短变化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比福州__________(填“大”或“小”)。
(2)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节气是____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PQ为_____(填“晨线”或“昏线”),该日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4)会议开幕至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9月20日接近秋分,该地日落地方时约是18时。驼队所在位置为(41°N,88°E),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故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约两小时,所以北京时间大约为20时,C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9月20日,日落方向大约为正西方向,可以判断驼队前进方向是正北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甲朝向西南方向,乙朝向正北方向,丙朝向东南方向,丁朝向西北方向,B项正确。
3.答案:A
解析:该地纬度为41°N,9月20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9°,大于45°,因此该驼队行走在此沙丘上,驼影比骆驼实际身高要短,A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读图可知,①处箭头向左偏,错误;②处箭头向右偏,正确;④处箭头向左偏,正确;⑤处箭头向右偏,错误;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③错误。故B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两处角速度相等;③处纬度低,线速度大。
6.答案:A
解析:③处经度约为135°E,日出时,其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是120°E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比③处晚1小时,时间是5时,A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除南、北两极点,全球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B正确;甲,乙两学校第一节课上课时间相差3小时,则甲、乙两学校经度相差45°,甲、乙两学校应分别位于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形,西部地区海拔一般较高,所以甲学校的自转线速度可能较小,距海较近,地壳较薄,乙学校自转线速度可能较大,距海较远,地壳较厚,ACD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火箭点火发射时,北京时间为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巴西利亚(45°W)的李先生位于西三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11个区时,巴西利亚位于东八区的西边,应用北京时间減去时差,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11小时 2024年4月25日9时59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快,卫星发射的初始速度越快,利于节省燃料,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卫星发射,结合选项可知,文昌纬度最低,最有利于卫星发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线速度越向南数值越小。根据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因此该区域位于南半球。赤道处线速度为1670 km/h,纬度30°处线速度为1447kmh。根据图中数据可知,该地位于低纬度。故A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6:00日出。由图中可知,a点处于秋分日(9月23日)到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端午节为每年阴历五月初五,阳历应是6月份,A错误;劳动节的日期为5月1日,B错误;国庆节日期为10月1日,C正确;元宵节在阴历月月十五,阳历应是2月份,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6:00日出。由图中可知,b点处在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季节应是北半球春季,我国各地昼长夜短;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非应是秋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D
解析:地球上除两极点外,其余地区角速度均为15°h,所以图中①②③地自转的角速度相等,BC错;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线速度相等,③地纬度高于①②两地,自转线速度更小,所以①②③三地线速度①=②>③,A错D正确,故选D。
14.答案:D
解析:图中地球自转呈顺时针,中心点为南极点。①②两地纬度相同,结合图中自转方向可知,①位于②的东方,飞机从①地,①飞往②地其最短航线的飞行弧线应大致向高纬度地区凸出,即是从①地飞往②地,最短航线应先向西南,后向西北,故选D。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特征。由图文材料可知,图中等值线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整体上越向北自转线速度值越小,说明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再结合所学知识,30°N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为1447km/h,60°N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为837km/h,可推出此地区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正确,A错误。南半球越向南自转线速度数值越小,C、D错误。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由图可知,a点线速度大于b点,B、D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自转线速度的因素包括纬度和地势,由题干可知,a、b两点纬度相同,故可排除纬度因素,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所以a点地势高于b点,A正确,C错误。
18.答案:D
解析: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不符合题意。②地方时差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故正确;③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故正确;④地球被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和地球的物质组成有关,和自转无关,不符合题意;⑤昼夜现象和地球的物质组成有关,和自转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答案:C
解析:芒种到白露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先向北运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运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先靠近潍坊,再远离潍坊,故潍坊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地球先接近远日点,再远离,则公转速度先变慢,然后变快,B错误;济南的昼长增加到最长,然后再缩短,则昼夜长短差值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西沙永暑岛大约在9°N,太阳直射点先远离,再接近,故正午旗杆影长先变长,后变短,D错误。
20.答案:D
解析:关于太阳对称的两个节气大约相差180天,但不一定都是180天,A错误;两个节气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一定相同,即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相同,太阳运动的出没轨迹也不一定相同,B、C错误;两个节气日太阳直射点的半球相反,纬度相同,则两日昼夜长短相反,D正确。
21.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四个选项中,文昌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答案:B
解析: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纽约为西五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时间相差13小时,纽约在北京的西侧,所以纽约的时间为10月7日21时10分-13小时=10月7日8时10分,正值上午,A错误;悉尼为东十区,比北京时间早2小时,所以悉尼的时间为10月7日21时10分+2小时=10月7日23时10分,正值深夜,B正确;伦敦为中时区,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所以伦敦的时间为10月7日21时10分-8小时=10月7日13时10分,正值下午,C错误;太阳直射点4天移动1°,10月7日与9月23日相差约14天,因此10月7日太阳直射约3.5°S,86.5°N-90°N有极夜,而黄河站纬度为79°N,没有极夜,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看出,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基地与太原航天发射基地纬度差异较小,①错误;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基地沿海,而太原航天发射基地位于内陆,因此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基地面向海洋,可多向发射,安全系数高,②正确;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基地海运便利,便于运输大型设备,③正确;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基地距离首都较远,且发射基地的科技人员可以从其他地区引进,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侧视图为自西向东,北极点俯视图为逆时针旋转,南极点俯视图为顺时针旋转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致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赤道各地的自转线速度约为1667干米小时,其它纬度各地自转线速度为1667干米小时与当地纬度的余弦值之积,南北纬60°的自转线速度约为833干米小时,南北纬30°的自转线速度约为1444千米小小时。读图可知,图中自转线速度向北递减,表明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排除AB;图示大部分区域的自转线速度介于833~1444千米小小时之间,表明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纬度30°-60°之间,即中纬度,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26.答案:A
解析:除极点外各地的地球自转角速度均相等,图中各点均不位于极点(线速度不为0),因此图中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C.D错误;在同一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读图可知,a点与b点位于同一纬度,a点的自转线速度比b点大,因此a点的地势比b点高,A正确:读图可知,a点位于c点北边,a点纬度比c点高,图中a点和c点位于同一条线速度等值线上,自转线速度相等,B错误。故选A。
27.答案:(1)h°N 0°(赤道)
(2)90°N [0°,23°26′]
(3)②③ (90-h)°S及其以南地区
(4)2h°
(5)D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此日为北半球夏半年,结合图片,②地全天太阳高度相等,应为出现极昼现象的北极点地区,其太阳高度为b,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h°N。④地所在地区当天的昼长为12小时,因此④地所在纬度为0°。
(2)根据上题分析,②地为出现极昼现象的极点,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因此②地为90°N。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的极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由0°北移动23.5°N,因此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变化范围为[0°,23°26]。
(3)根据图片,全天太阳高度大于0°,即昼长等于24小时的有②③两地。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h°N,因此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为(90-h))°S及其以南地区。
(4)此时③地正好出现极昼现象,为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因此所在纬度为(90°-h°)N,此时太阳直射点在h°N,因此其正午太阳高度=90°-(90°-h°-h°)=2h°。
(5)根据图文材料,①地昼短夜长,在南半球;②地在北极点;③地为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上;④地在赤道,因此四地纬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②③①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8.答案:(1)30°E向东到160°E。
(2)(15°N,60°W);83°;向南
(3)见下图。
(4)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
(5)海口市的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缩短。(描述夜的长短变化也可以)
解析:
29.答案:(1)昼渐短,夜渐长;大
(2)秋分;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3)晨线;0°
(4)从北半球向南移动,经过赤道后,移向南半球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