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一、单选题内蒙古东西跨度大,自东向西整体气候逐渐变干旱,降水减少。各盟(市)人口分布和城镇化空间差异大,其中,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省会,包头是内蒙古著名的钢铁城市,乌海市是内蒙古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下图为2020年内蒙古各盟(市)区域图以及各盟(市)人口数量和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1.内蒙古乌海市人口密度最大是因为( )A.人口数量多 B.人口迁入多 C.土地面积小 D.水资源丰富2.呼和浩特城镇化较包头的主要优势是( )A.城市等级高 B.钢铁工业发达 C.能源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3.从环境承载力角度来看,人口数量会减少的是( )A.鄂尔多斯市 B.赤峰市 C.兴安盟 D.阿拉善盟在当代中国,人口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驱动力,正在并且将持续重塑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近年来,随着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转变,生活质量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新的因素正日益成为人口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下图示意2005—2010年\2015—2020年各区域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题。4.与2005—2010年相比,2015—2020年四个地区人口回流现象最明显的是( )A.东北地区 B.东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5.人口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驱动力,其原因在于( )A.人口分布趋向均衡 B.人口年龄结构优化C.迁移人口素质提升 D.自然出生人口减少6.驱动省际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影响力在逐渐减弱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公共服务水平 C.环境舒适度 D.落户门槛落户意愿是指流动人口如果符合流入地的落户条件,愿意将户口迁入该地。我国不同城市落户意愿差异较大。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我国流动人口总体落户意愿明显降低。下面为我国部分城市落户意愿与城市规模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题。落户意愿及城市规模 典型城市 落户意愿(%) 城市规模(万人)2012年 2017年 2012年 2017年高意愿超大城市 北京 79.03 78.20 1784 1877上海 80.66 74.26 2380 2418深圳 58.94 53.28 1055 1253广州 56.13 50.23 1055 1185低意愿超大城市 重庆 34.98 34.51 1118 1500高意愿超小城市 中卫 87.66 73.42 21 19酒泉 76.88 59.38 35 39克拉玛依 86.43 51.25 36 427.影响表中城市落户意愿整体降低的因素是( )A.经济增长水平 B.城市人口规模C.户籍价值变化 D.落户政策变化8.在超大城市中,重庆落户意愿最低,这会导致( )A.城镇人口规模持续减小 B.人口流动频率更加频繁C.城乡经济差异不断增加 D.城镇化的质量不断提升9.克拉玛依等西部小城市落户意愿较高的直接因素是( )A.资源丰富 B.环境优美 C.经济发达 D.交通便捷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11.“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 B.改善环境质量 C.降低住房价格 D.带动服务业发展人口是地区发展中的活跃因素。下图示意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题。12.俄罗斯人口分布的整体特征是( )A.东多西少 B.北多南少 C.西多东少 D.南多北少13.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 B.开发历史的时间长短C.亚欧文化传承的差异 D.地区交通条件的差异14.为开发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广阔地域,均衡其国内的经济发展,俄罗斯最应该( )①向东部大量转移人口②实施东部大开发政策③大力治理东部的工业污染④对东部农业开发给予政策支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春节前后大量务工人员返乡的社会现象被称为春运现象。春运是中国人口特有的空间流动现象,给水陆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局部区域的春运规模(数字代表由广州乘火车的春节回流总人数)。据此完成下题。15.出现春运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水陆交通的便捷性较强 B.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D.教育、医疗资源不均衡16.图示年份湖南回流规模大,说明湖南与广州( )①交通的通达性较差②空间距离较远③经济互补性强④经济发展差异较大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7.春运有利于( )A.加快城镇化进程 B.提升家庭凝聚力C.加快城乡人口流动 D.缓解城市运输压力常住地与户口登记地分离的人口迁移现象称为人户分离迁移。工作就业、学习培训、拆迁搬家、随同迁移(随同父母或子女离开)是我国目前人户分离迁移的主要原因,年龄差异显著。近年来我国中老年人人户分离迁移比重不断上升。下图示意我国2020年不同原因人户分离人口类型占总迁移人口的比重与年龄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题。18.受随同迁移、工作就业影响的变化曲线分别为图中的(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19.导致近年来我国中老年人人户分离迁移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照顾老人、增加收益 B.照料小孩、健康养老C.探亲访友、旅游出差 D.陪子女,上学、再就业“漉”指开水涮烫,是中国古代的蔬菜加工工艺。唐宋时期,广东省兴宁市的客家人引入漉菜工艺,利用当地高达80℃的温泉水遮覆,后将菜捞出、用水浸泡,可使菜变得清爽芳香、口感脆爽,延长保存期限。现今兴宁市正大力发展以温泉菜为主的预制菜产业。完成下面小题。20.古代客家人利用温泉水漉菜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风味 B.保留营养 C.减少工序 D.便于运输21.兴宁客家人的迁出地最有可能是中国( )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法国的人口数量约为6711万人,世界排名第21位,人口密度约为100人/千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9%。左图示意法国人口密度,右图为法国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处山区,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B.多盐碱地、沼泽,不利于农业发展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 D.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严重23.影响法国巴黎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科技发展、生活消费水平C.生活、文化消费水平 D.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计141177872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常居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人口增加231376431人,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人,增长192.66%。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24.读图可知( )A.我国乡村人口呈增长趋势B.我国城镇人口先增加后减少C.2010-2020年是我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D.城镇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时间点在2010年之前25.人户分离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大规模流动 D.产业大规模转移“数字游民”是指依托互联网,工作不受所处地城限制的一类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在不同区域间流动,同时进行“地理套利”(基于区域差异,提高生活性价比)。2023年,盛行佛教的泰国是西欧“数字游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下列从业者最有可能成为“数字游民”的是( )A.外卖送货员 B.网络布线员 C.自媒体博主 D.网约车司机27.泰国吸引西欧“数字游民”前来“地理套利”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优越的交通条件②温暖的气候条件③低廉的生活成本④发达的网络科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8.大量“数字游民”涌入泰国,对当地的主要不利影响是( )A.争夺就业机会 B.挤占教育资源 C.加剧能源紧张 D.冲击传统文化云南省建水县羊街村是全国葡萄最早熟产地,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用工紧缺问题。葡萄园的“工头”需要到周边乡镇招工,周边乡镇的民工在葡萄园用工高峰期也会自发聚集在羊街中心等待招工,称为“站工”,工头与站工在羊街中心讨价还价,热闹非凡,形成独特的乡-乡人口流动“羊街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乡人口流动“羊街现象”的特点是( )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②从业人员经济收入稳定③依托熟人社会网络④人员跨省流动比例较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0.“羊街现象”有利于( )A.提高招工技术门槛 B.优化葡萄产业升级C.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D.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分入户”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是迁入地促进外来人口融入的有效方式,东莞市于2010年推出“积分入户”政策。下图为2010~2015年东莞市积分入户和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该地2013年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转型升级 B.环境质量下降 C.交通拥堵加重 D.生活成本上升32.图示时段内,该地“积分入户”人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人口增加 B.经济增速变化 C.入户政策调整 D.居住条件变化二、材料分析题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澳大利亚内政部数据显示,在2019年移居澳大利亚的移民中,排名前四的来源国为印度、中国、菲律宾与尼泊尔,移民总数近20万。这些海外移民几乎全部为技术移民及家庭签证移民。材料二:近年来,昆士兰州国内人口净迁入量已超过新南威尔士州,位居澳大利亚首位。正如昆士兰人所说,“要是你来昆士兰,你就会知道,你会买得起房子,交更少的税以及看更棒的橄榄球队比赛,获得更少的上班通勤时间”。2019年有5万多新南威尔士州人流入昆士兰州。下图为澳大利亚行政区划图。(1)简述21世纪海外移民对澳大利亚的有利影响及对移民来源国的不利影响。(2)指出西澳大利亚州的人口分布特点,并说明主要原因。(3)与新南威尔士州相比,昆士兰州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位置如下图)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约有1000万外籍劳工,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印度、巴基斯坦的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1)根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写出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2)印度、巴基斯坦的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分析其原因。(3)简述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对自身和迁出地的积极影响。3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的地质普查中攀枝花找到了钒钛磁铁矿而且呈带状分布的规律,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并发展成为钢铁工业城市。材料二:“候鸟式”养老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入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2015年攀枝花市长张剡在中国(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论坛上以“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向参会人员发出邀请。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和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月均/℃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24.7 22.4 20.2 16.1 12.8 20.8降水mm 4.2 3.5 10.0 11.7 45.4 133.4 207.1 210.0 140.9 612 205 1.5 849.4(1)根据材料一,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分析攀枝花建市的主要原因。(2)分析攀枝花成为“阳光花城”的原因。(3)分析“候鸟式”养老人口流入对攀枝花不利影响。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由图中内蒙古各(盟)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占比数据可知,乌海市人口数量较少,人口占比少,但人口密度最高,说明是由乌海市土地面积小导致的: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区,水资源少:乌海市人口数量少,说明人口迁人少。2.答案:A解析: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省会,城市等级高于包头,有利于城镇化水平提高;包头是著名的钢铁城市,钢铁工业发达是包头城镇化的优势;能源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是促进两个城市城镇化共同的区位优势。3.答案:D解析:选项的四个城市中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地区,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高;兴安盟和赤峰市均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充足,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环境承载力高;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沙漠化严重,环境承载力低,人口数量会减少。4.答案:C解析:与2005—2010年相比,2015—2020年四个地区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仍然是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迁往东部地区,但中西部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有所下降(中部迁往东部的比例从37.18%降至25.82%,西部迁往东部的比例从23.62%降至18.50%),东北地区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有所上升(由3.28%增加到4.13%),东部地区迁往其他地区的比例有所上升,反映出中西部地区出现人口回流现象,中部人口回流量要大于西部,而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现象加剧。故选C。5.答案:D解析: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逐年下降,人口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驱动力,正在并且将持续重塑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故选D。6.答案:A解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驱动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力在逐渐减弱,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环境舒适度、落户门槛、社会网络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逐渐增强。故选A。7.答案:C解析:表格数据显示,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落户意愿都在下降。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乡村快。若受经济增长水平影响,则在城市中的落户意愿会上升;表中大、小城市落户意照均在下降,但人口规模除中卫外,都在扩大,这说明人口规模不是落户意愿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户口获得的补助增加。以及其他各种补贴,使得乡村户籍价值提升,导致城市落户意愿降低;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都采用了鼓励人口落户的政策,其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8.答案:B解析:重庆落户意愿降低不代表城镇人口规模持续减小;落户意愿降低会使重庆市人口更加频繁地往返于重庆市与乡村之间;重庆落户意愿降低会使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缩小;落户人口意愿降低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无关。9.答案:A解析:克拉玛依等西部小城市由于资源丰富,城市发展较快,相对乡村,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能吸引更多乡村人口到城市落户;克拉玛依等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吸引人口落户的根本原因,交通便捷和环境优美只是吸引人口落户的一般条件。10.答案:C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据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说明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1.答案:D解析:D项,大量人口进入迁入地,会促进当地服务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B项,移民活动会导致大量人口流入迁入地,这会导致迁入地的人地矛盾加剧,同时也会对迁入地的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故A项、B项错误;C项,大量人口流入迁入地会抬高迁入地的住房价格,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2.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俄罗斯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俄罗斯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整体上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答案:A解析:俄罗斯人口多集中在西部,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与其他地区相比气候相对温暖,更适合人类生产生活,而其他地区气候较为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故该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自然条件的差异,A正确;俄罗斯西部地区开发历史较为悠久,地处东欧地区,文化特征更偏向于欧洲文化;同时西部地区交通网更为密集,交通更加便利,这些因素都对人口分布在西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强度都不如自然条件明显,BCD错误。故选A。14.答案:D解析:东部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适宜人口居住的区域相对有限,盲目向东部大量转移人口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①错误;实施东部大开发政策可以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使国内经济发展更加均衡,②正确;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工业不够发达,工业污染相对较轻,③错误;对东部农业开发给予政策支持能够促进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农业发展的差距,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节前后大量务工人员返乡的社会现象被称为春运现象。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员外出前往经济发达的区域务工,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在春节前后大量集中返乡产生了春运现象,BE确;水陆交通的便捷性较强会提高人员的运输效率或是促进人口流动,不是产生春运现象的根本原因,A错误;虽然春节外出人员返乡过年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春运现象的产生,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C错误;教育、医疗资源不均衡会促进人口向教育医疗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迁移,不是产生春运现象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B。16.答案:C解析:湖南省与广州所在的广东省相邻,空间距离相对较近,且湖南人口回流规模大,说明湖南前往广州务工人口多,说明两地间交通通达性好,有利于人口流动,①②错误;广州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湖南人口众多,可以为广州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两地经济互补性强,③正确;湖南省大量人口前往经济发达的广州务工,则能够说明两地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答案:B解析:春运对城镇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对城镇化进行的加快影响不明显,A错误;春运期间大量人口返乡,与家人团圆共度春节,能够提升家庭凝聚力,B正确;城乡人口流动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春运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春运人流量巨大,给城市水陆交通造成了极大压力,D错误。故选B。18.答案:C解析:四种迁移类型中,拆迁家迁移各个年龄段人口比重差别不大,随同迁移大多集中在青少年儿童年龄段,学习培训迁移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年龄段,工作就业迁移的年龄段滞后于学习培训迁移年龄段。对比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引起图中甲、乙、丙、丁迁移的原因分别是随同迁移,学习培训、工作就业、拆迁搬家。1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近年来我国中老年人人户分离迁移比重不断上升。中老年人在人世的父母主要在老家,照顾老人不是引起近年来我国中老年人人户分离迁移比重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由于中老年人的子女已经成年,中老年人的孙子或孙女还未成年,在上学等方面需要照顾,同时加上健康养老的需求,B项正确寻亲访友、旅游出差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C项错误;中老年人的子女已经成年,过了上学的年龄,生活不再需要照顾,D项错误。20.答案:A解析:材料可知利用温泉漉菜可以使菜变得清爽芳香、口感脆爽,提升蔬菜风味,A正确;漉菜无法保留营养,B错误;漉菜后仍需加工和运输,CD错误。故选A。21.答案:D解析:唐宋时期北方战乱,中原地区(今华北地区附近)人口迁往南方。因用温泉水渍菜可以延长蔬菜的保存期限,其发源地应是蔬菜供应有限的地区,综上所述,最有可能是现今中国的华北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22.答案:B解析:M地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多盐碱地和沼泽地,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开发历史较晚,因此人口密度相对较小,B正确;M地区为平原地形,A错误;有大面积滩涂、沼泽,水资源较丰富,C错误;M地附近是低等级城市,城市数量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不严重,D错误。故选B。23.答案:D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故选D。24.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2010-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49.68%上升至63.89%,提高了14.21%,为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C正确。图示时期我国乡村人口总量先增加后減少,城镇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A、B错误;由图可知,城镇人口数量超过乡村人口数量的时间点在2010年之后,D错误。故选C。2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人户分离人口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幅更大,说明2010-2020年,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流动人口迅速增加,C正确。人口分布不均不一定会导致人户分离人口的增加,A错误;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B错误;我国产业大规模转移主要是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产业转移会导致人口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但不一定会导致人户分离人口的增加,D错误。故选C。26.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数字游民”是指依托互联网,工作不受所处地城限制的一类人。外卖送货员、网络布线员和网约车司机都受所处地城限制,工作范围涉及到居住地—工作地区域,而自媒体博主工作不受所处地城限制,无需办公室等固定工作场所,而是利用网络数字手段完成工作的人,所以只要依托互联网就可以开展工作,ABD错,故选C。27.答案:B解析:泰国纬度低,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温暖湿润,②正确;同时为发展中国家,交通条件和网络科技不发达,但生活成本较低,因此吸引西欧“数字游民”前来;②④错误,③正确。②③组合正确,故选B。28.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数字游民”就业灵活,属于新兴产业,不会造成争夺就业机会,挤占教育资源和加剧能源紧张的现象,ABC错误;“数字游民”属于新兴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胡文化,会冲击传统文化,D正确。故选D。29.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得出,周边乡镇的民工在葡萄园用工高峰期在羊街中心等待招工,说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①正确。工头与站工在羊街中心讨价还价,且工作有季节性,说明从业人员经济收入不稳定,②错误。招工范围在周边乡镇,可能是熟人社会网络,③正确。乡-乡人口流动“羊街现象”,说明人员跨省流动比例低,④错误。①③正确。30.答案:C解析:“羊街现象”有利于乡-乡人口流动,劳动力属于生产要素,故C正确。未涉及招工技术门槛信息,A排除。“羊街现象”能解决用工紧缺问题,对优化葡萄产业升级影响不大。B排除。“羊街现象”是一种人口流动,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31.答案:A解析:读图,2013年后东莞外来人口数下降,最可能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出,导致外来人口数量下降,A正确;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以及生活成本上升不会导致东莞市外来人口数量在2013年后呈现出明显下降的特点。故选A。32.答案:C解析:图示时间内,东莞市通过积分入户的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波动变化明显。根据材料“东莞市于2010年推出积分入户政策”,而2010年积分入户人口数较大,之后有所降低,说明该政策对外来人才的吸引有限,后随着政策不断地优化调整,于2013年通过积分入户政策落户的人数又逐渐上升,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入户政策的调整,C正确;积分入户是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的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因此其数量的变化主要与政策有关,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A、B、D错。故选C。33.答案:(1)有利影响:缓解澳大利亚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促进技术经济发展;有助于澳大利亚与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导致人才外流。(2)特点:南部、北部人口较密集,中部人口较稀疏。原因:南部、北部以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较多,气候相对湿润;中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燥的气候不适宜人类生产、生活。(3)自然环境受人类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加优美宜人;房价、税收、通勤费用等生活成本较低;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更放松的生活节奏等。解析:(1)有利影响:根据材料可知,澳大利亚海外移民几乎全部为技术移民及家庭签证移民,可以缓解澳大利亚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促进澳大利亚技术经济发展;有助于加强澳大利亚与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对移民来源国而言,由于大量技术人才迁出,导致人才外流。(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特点为南部人口较密集;中部、北部人口较稀疏。结合所学气候相关知识可知,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并不单一,其中南部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冬季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气候相对湿润,人口较多;中部、北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恶劣的气候条件不适宜人类生产、生活,人口较少。(3)根据材料“正如昆士兰人所说,要是你来昆士兰,你就会知道,你会买得起房子,交更少的税以及看更棒的橄榄球队比赛,获得更少的上班通勤时间”,可知,昆士兰有房价、税收、通勤费用等生活成本较低;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更放松的生活节奏。同时由于之前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昆士兰州人口较少,自然环境受人类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加优美宜人。34.答案:(1)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政府吸引外来人口的政策优惠;经济发展快,收入高,生活富足。(2)巴基斯坦和印度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巴基斯坦和印度距沙特阿拉伯较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经济落后,工资较低,而沙特阿拉伯的工资较高,吸引力强。(3)对自身的积极影响: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等;对迁出地的积极影响:减轻迁出地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由材料“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可知,沙特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政府吸引外来人口的优惠政策;由材料“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生产石油的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生活富足”可知,沙特经济发展快,收入高,生活富足。外籍劳工来沙特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人文地理特征等),印度、巴基斯坦都是人口大国,人口多、剩余劳动力丰富;距离沙特阿拉伯较近,有利于人口的迁入;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工资较低。(3)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发展较快,本国劳动力短缺,而且沙特生活富足,这些对于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自身来说,可以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等;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多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这些国家地狭人稠,经济发展较慢,因此对迁出地来说可以减轻迁出地的资源和环境压力。35.答案:(1)国家政策;开发矿产资源。(2)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阳光花城”,环境优越;水果等农产品丰富、优质;交通便利。(3)不利影响:淡季时间长,服务设施利用率低,因客户较少导致季节性经营困难;老年人对医疗保健需求大,突发疾病多,加大医疗等基础设施压力;淡旺季交替性明显的度假模式给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带来挑战。解析:(1)题意表明,攀枝花建市的主要原因应结合材料信息从人口迁移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1953年的地质普查中攀枝花找到了钒钛磁铁矿而且呈带状分布的规律,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并发展成为钢铁工业城市。所以攀枝花建市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和矿产资源开发,导致人口大量迁移到攀枝花。(2)题意表明,攀枝花市市长提出“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的理由结合材料从环境条件、物质供应、交通等方面进行推测说明。2015年攀枝花市长张刻在中国(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论坛上以“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向参会人员发出邀请,表明攀枝花市适合养老,适合旅游。攀枝花市海拔较高,夏季不热,受山地阻挡,当地冬季受冷气团影响较小,攀枝花冬季气温暖和,适合养老和旅游;材料信息表明,攀枝花市实现了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环境优越,适合养老和旅游;攀枝花市所在地区水果等农产品丰富、优质,适合养老和旅游;图中显示,攀枝花的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便利,适合养老和旅游。(3)本题要求分析“候鸟式”养老人口流入对攀枝花不利影响。候鸟式是季节性强,且淡季时间长,服务设施利用率低,淡季容易因客户较少而出现经营困难;候鸟式迁移的人群多为老年群体,体质弱,突发疾病多,对医疗保健需要大;旺季时,人口突增,容易给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管理带来压力和挑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