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专题练: 国土开发与保护(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专题练: 国土开发与保护(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 国土开发与保护
一、单选题
1.“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改变人们日常出行模式。“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GIS与GPS B.RS与GPS C.GIS与RS D.数字地球与RS
2022年11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下图为某网站推出的“全国冻哭预警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全国冻哭预警地图”的制作,主要使用的是( )
A.5G通信技术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3.此次寒潮来袭,万州居民的应对措施是( )
A.加强监测和预报 B.制定应急预案
C.添衣保暖,减少外出 D.发布寒潮预警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
①交通运输建设
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协同发展
④自然灾害防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8.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下图示意某沿海国家各类海域分布。完成乙海域是该国的( )
A. 内水 B. 领海 C. 毗连区 D. 专属经济区
环渤海地区(下图)是指由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范围涵盖共17个沿海城市。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据此完成下题。
10.天津港所处的海域类型是( )
A.毗邻区 B.领海 C.内水 D.专属经济区
11.我国大力发展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意义是( )
A.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加新引擎 B.扩大我国海洋领土范围
C.缓解陆地水资源的污染状况 D.改善居民饮食结构类型
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建立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权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从而使各国开发和利用海洋走上了规范化道路。下图示意主权国家管辖海域的划分。读图,完成下题。
1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图中沿海国拥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水域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石油资源属于海洋权益的( )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
C.海洋安全利益 D.海洋科学利益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示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所在海域属我国管辖的( )
A.内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毗连区
15.目前,该经济区更加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其措施主要有( )
A.全面禁止海洋渔业捕捞 B.加大海水养殖强度
C.全面整治海岸带污染源 D.减少通航船运数量
16.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首先以青岛市为龙头,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其主要体现的战略布局是( )
A.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B.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D.发展传统海洋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国家。“北斗+5G”促进了众多产业的快速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得益于“北斗+5G”,下列能够快速发展的产业是( )
A.无人驾驶 B.新型材料 C.精密仪器制造 D.大型机械制造
18.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开通( )
A.有助于统计人口流动情况 B.可普查矿产资源情况
C.可分析火灾灾情 D.可绘制人口分布图
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下图示意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专题可能是研究( )
A.旱涝灾害 B.城市建设 C.寒潮灾害 D.地震灾害
20.如果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当地主要自然灾害及灾情状况,应叠加下列图层中的( )
①大气污染图
②地形图
③人口密度图
④民族构成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下图是城市最快出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110”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2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
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遥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
岸电系统是指在船舶正常营运靠港期间港口向船舶供电的系统,包括船载装置和岸基装置。2023年,浙江省全电航运数智运营平台建成投运,标志着浙江省岸电管理迈入数字化阶段。
23.港口大力推广使用岸电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岸电技术 B.增加续航里程 C.优化临港产业 D.实现绿色减排
24.浙江省全电航运数智运营平台可( )
A.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充电桩的地理位置
B.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查询设施位置
C.利用北斗导航技术规划电力线路布局
D.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电桩分布地图
下图为城市某类地下空间设施与空间引导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该类地下空间设施可能是( )
A. 电子商务 B. 大型仓储 C. 交通换乘 D. 金融服务
26.地理信息技术在该地下空间设施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客流效能 B.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监测设施效率
C. 遥感(RS)统计空间效益 D. 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空间设施选址
二、材料分析题
27.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材料一:浓雾协助英法联军创造了“九日奇迹”。1940年5月24日,德军以“闪电战”攻破马奇诺防线,把40万英法联军包围在敦刻尔克海滩上。这时德军离海港仅10英里。但在5月24日中午,希特勒却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直到5月26日下午才取消命令又继续前进。利用这两天时间,联军在沙滩上布置好环形防线,掩护撤退。5月26日晚到6月4日上午撤退共进行了9天。在这9天中,德军不仅从地面进攻,同时还飞临多佛尔海峡上空进行轰炸。这时天气状况有利于联军撤退,从26日到31日都是大雾天气,浓厚的云雾笼罩在海峡上空,加上油库燃烧形成的黑烟,使德军战斗机找不到轰炸目标。到4日上午,联军共撤退出34.6万人,他们就是诺曼底登陆时作战的主力。有人说是浓雾创造了奇迹,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撤退,撤出的是整个英国的未来!
材料二: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方点燃巴格达周围浇灌石油的战壕来阻碍美军使用的卫星制导导弹,但却没有任何作用。
材料三: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许多美国飞行员在被击落后能得以生还,人们常常惊羡于美国人的神奇。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同样是烟雾,为什么能阻滞德军的袭击,而不能对美军的轰炸产生影响?
(2)材料三中美军是如何确定飞行员的位置并进行组织救援的?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加剧的冲击,美国某家庭农场因地制宜设计经营了首个“玉米迷宫”,通过趣味体验吸引游客,增加了农场收入。很快玉米迷宫就风靡北美。最初的玉米迷宫由农场主自行设计、栽种、维护和运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农场经营玉米迷宫更加高效;现在北美经营玉米迷宫的部分家庭农场已发展为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研学科普为一体的新型农场。下左图为北美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玉米迷宫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某玉米迷宫实景。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举地理信息技术在玉米迷宫从设计到运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群岛新区、长三角城市群的组成部分,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舟山群岛新区一直围绕“海”字做文章,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医药、海洋渔业等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下图示意舟山群岛新区地理位置。
(1)指出将舟山群岛新区定位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的依据。
(2)推测舟山群岛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
(3)说明打造舟山群岛新区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中对车辆进行定位需要用GPS技术,查询车辆信息需要用GIS技术,故该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GIS与GPS,A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该预警地图是基于气象预报数据、降温幅度和体感温度等地理信息进行的叠加处理,分析,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C正确,5G通信技术主要用于通信,遥感技术能实现对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实时定位、导航,均不是制作“全国冻哭预警地图”使用的主要技术,A、BD错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应对寒潮的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制定应急预案、发布寒潮预警,均是政府及气象部门应对寒潮来袭的措施,AB,D错误,寒潮可能带来降温、大风、雨雪天气,居民应添衣保暖,减少外出,C正确。
4.答案:B
解析: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对。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②对。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④对。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④错。B对,A、C、D错。故选B。
5.答案:C
解析:交通运输和自然灾害不是今后发展的比较突出的矛盾,①、④错误,AB错误;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得,针对长江出现的水体污染严重,今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正确;经济发展是条件,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经济发展,①正确;结合题意,C正确,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B不符合。应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A、C、D符合。故选B。
7.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重点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规划,ACD不符合题意,而大力开发上游地区的水能会造成生态的破坏,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B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B
解析:长江上游经济圈矿产、水能资源丰富,土地广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价格较低;长江下游经济圈的水陆空交通更为便利。据此判断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答案:B
解析:领海是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大宽度不超过12海里的-带水域,由图可知,乙是该国的领海,B正确;内水是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A错误;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由沿海国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类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定宽度的海洋区域,C错误;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水是领海基线向内陆一侧的水域,包括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因此天津港位于我国的内水。
11.答案:A
解析:环渤海地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带动并促进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加了新引擎。海洋经济的建设并不会扩大我国海洋领土范围;对缓解陆地水资源污染状况没有影响;与改善居民饮食结构类型关系不大。
12.答案:A
解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划分,①为内水,②为领海,③为毗连区,④为专属经济区,⑤为大陆架,其中沿海国拥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是①内水和②领海。
13.答案:B
解析: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国家海洋经济产业,属于海洋经济权益。
14.答案:B
解析:甲所在海域位于我国领海基线以内,因此它属于我国管辖的领海。是国家领土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答案:C
解析: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整治污染源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进入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C正确。全面禁止海洋渔业捕捞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海水养殖强度应适度,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AB错误。减少通航船运数量虽然能减少污染,但可能影响海上交通和经济发展,D错误。故选C。
16.答案:A
解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市为龙头,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这主要体现的战略布局是坚持陆海统筹发展。这意味着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陆地经济的繁荣,也要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实现陆海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A正确。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发展传统海洋产业虽然也是重要的方面,但并非该经济区战略布局的主要体现,BCD错误。故选A。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导航、定位,选项中与“北斗+5G”关系最密切的产业是无人驾驶,新型材料、精密仪器制造、大型机械制造与定位和导航关系不大,A项正确。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导航、定位,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开通使用有助于统计人口流动情况;普查矿产资源情况、分析火灾灾情主要运用RS和GIS;绘制人口分布图主要运用GIS。综上可知,A项正确。
19.答案:A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读图可知,将雨量站图和行政区图进行叠加,可以获得不同行政区的雨量分布信息,该专题可能是研究区域旱涝灾害 √
B 研究城市建设需要叠加城市的地形、水系、道路等图层 ×
C 寒潮的主要特征是短时间内剧烈降温,与雨量关系不大 ×
D 研究地震灾害需要叠加地质、地貌等图层 ×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我国西南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研究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及受灾情况,需要叠加地形图和人口密度图,②③正确;大气污染主要与工业生产等有关,与自然灾害关系不大,①错误;灾情状况主要与人口密度和经济水平等有关,与民族构成关系不大,④错误。综上可知,B项正确。
21.答案:C
解析:指挥中心可以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体现的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功能,C正确;遥感主要用来获取面状地理事物信息,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B错误;数字地球是地球的数字模型,与本题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22.答案:B
解析:首先需要对事故地点进行定位,用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后查询附近最近的警车位置,根据实时交通拥堵情况,分析获得的地理信息,规划最优的出警路线,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遥感主要是借助传感器在一定的搭载平台远距离获取地面的面状地理信息,这个过程不需要利用遥感技术,排除ACD。故选B。
23.答案:D
解析:船舶在航行时利用燃油发电进行供电,产生的废气多,岸电是清洁能源,污染少,港口大力推广使用岸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绿色减排,D正确;港口大力推广使用岸电能促进岸电技术的发展,但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续航里程主要与船舶配置相关,B错误;大力推广使用岸电对于优化临港产业影响小,C错误,故选D。
24.答案: D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是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可以借助其数据图层管理功能,获取电桩分布地图,D正确;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充电桩的地理位置,A错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查询设施位置,B错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规划电力线路布局,C错误,故选D。
25.答案: C
解析: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商业活动,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布局,A错误。大型仓储虽然需要一定的空间,但其布局更多考虑的是物流、交通等因素,而不是图示中的向心性和放射状布局,B错误。交通换乘设施(如地铁站、公交站等)通常具有向心性空间布局(如地铁站为核心),同时为了引导客流,也会设置放射状的空间布局(如地铁站的出站口),C正确。金融服务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的布局更多考虑的是客户流量、商业氛围等因素,而非图示的集聚和引导特性,D错误。故选C。
26.答案: A
解析:GIS主要用于地理数据的收集、存储、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在交通换乘设施中,GIS可以用来分析客流的效能,比如分析客流的流量、流向等,为优化设施布局和服务提供参考,A正确。BDS主要用于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虽然它可以定位设施的位置,但监测设施效率并不是其主要功能,B错误。RS主要用于远距离获取地物的信息。在交通换乘设施中,RS主要用于监测外部环境(如交通拥堵情况等),而不是统计空间效益,C错误。GPS主要用于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虽然它可以用于定位设施的位置,但辅助空间设施选址并不是其主要功能,D错误。故选A。
27.答案:(1)二战时的德军飞行员依靠的是人眼的视力发现目标,一旦有低层云雾出现,人会看不清地面的物体。而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因为美军采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提供准确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不受烟雾的影响。
(2)美国人用的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手持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海湾战争,当时的美国士兵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配带有手持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因为当时多国部队跨国界、跨地区作战,对地理环境相当陌生,仅依靠地图作用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有了手持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帮助,才能使许多美国士兵得以生还。
解析:(1)二战时科技水平还较低,地理信息技术还为得到突破性发展,德军飞行员依靠的是人眼的视力发现目标,一旦有低层云雾出现,会影响能见度,人会看不清地面的物体。而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地理信息技术水平进步,有了能够精确定位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军采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提供准确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不受烟雾的影响。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能够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时间等信息。美军确定飞行员的位置并进行组织救援就是因为使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手持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海湾战争,当时的美国士兵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配带有手持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能够发送自己的精确位置信息,因为当时多国部队跨国界、跨地区作战,对地理环境相当陌生,仅依靠地图作用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有了手持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帮助,士兵遇险后,救援人员能根据位置信息第一时间找到他们,才能使许多美国士兵得以生还。
28.答案:利用遥感技术观测玉米长势便于及时修剪、维护玉米迷宫,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为迷宫路径铺筑的机械定位,并引导运动轨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迷宫造型图案。
解析:遥感技术用于获取的玉米影像数据,利用遥感技术观测玉米长势便于及时修剪,还能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早处理,减少损失。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可为迷宫路径铺筑机械定位,并引导运动轨迹。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存储和分析处理数据,玉米的长势信息和迷宫的路径信息等都是存储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而且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设计迷宫造型图案。
29.答案:(1)岛屿众多,海洋资源类型多样;开发较早,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靠近上海、杭州、宁波等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城市,便于接受其辐射带动。
(2)扩大海洋产业规模;培植海洋新兴产业;强化海洋科技创新等。
(3)有利于加强对我国海域的有效管理;有利于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有利于巩固国家海洋安全。
解析:第(1)问,将舟山群岛新区定位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的依据,主要从海洋资源类型丰富程度、海洋经济基础、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去归纳。第(2)问,舟山群岛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应立足于该新区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考虑。分析思路如下:
第(3)问,第一步,找出解答该题的关键词,即“海洋权益”。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主要从海域管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安全等角度考虑。第三步,具体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有政策扶持,有利于加强对我国海域的有效管理,有利于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舟山群岛新区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巩固国家海洋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